2023中考地理三轮复习之中国地理分区
(大题训练)
1.读中国农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域辽阔,农业生产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和西部大致以界线A________mm等降水量为界,西部地区农业以________为主。
(2)B处是我国三大林区中的________林区,D处是我国四大牧区中的________牧区。
(3)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符号表示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和油料作物,其中①代表________,③代表________。②主要分布在________平原,南部沿海的糖料作物是④________。
2.读材料,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习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要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五女店镇小麦种植大户李保民响应国家号召,流转土地4260亩种植小麦。5月下旬刮干热风(亦称干旱风),他刷卡启动自动喷灌系统,缓解了小麦旱情。李保民流转的土地,平整肥沃,路、井、电、渠等配套设施完善,市农业研究所还培育出小麦良种,指导农民施有机肥,洒生物农药。
(1)五女店镇的耕地类型是____。春季,小麦生长面临的主要灾害是____。
(2)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方面,五女店镇采取了哪些措施?
(3)春秋季节,蘑菇屯在农业生产中,经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____(灾害)。分析蘑菇屯所在的松嫩平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____。
3.读“黄河流域简图”和“桥上桥示意图”, 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地理·中国》报道,著名的“桥上桥(上下两层)位于黄河中游的支流上,下桥建于公元1667年,上桥建于公元1832年。上世纪70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沙将下桥挖出,使“桥上桥”雄姿展现于世。
(1)黄河发源于________(山脉),注入________海。
(2)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请列举黄河对人类的奉献。
(3)凌汛是指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多发生于河流从较________纬度流向较________纬度的河段。图中甲、乙、丙、丁河段会发生凌汛现象的是________。
(4)根据材料,推断“桥上桥”最可能位于图中甲、乙、丙、丁中的________河段。试分析该河段建立“桥上桥”的原因________?
(5)将以下词语代号按地理逻辑顺序填入表格中。
①地表植被少 ②水流缓慢 ③夏季降水集中 ④河床抬高 ⑤黄土疏松 ⑥泥沙沉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开封市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因地制宜种植红薯,一年两熟(垄指乡村田间种植作物的土行,中间以土高高垒起来,高于两侧的土地)。开封某中学地理小组对此开展研学活动。下图为开封市位置及起垄种植红薯示意图。
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红薯,原产于美洲,清乾隆年间引进河南,在开封种植大约有200余年的历史。
(1)黄泛平原的泥沙主要来源于____(地形区)。
(2)开封位于河南省____部,____河沿岸。
(3)开封的气候类型为____。
一根红薯藤连起致富路。开封兰考县红薯粉糯香甜,营养丰富,2020年兰考红薯上榜第四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兰考县以红薯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4)开封兰考县种植红薯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5)请为兰考县红薯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5.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号称“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的地区,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和甲城市某年气候资料图。
(1)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灌溉____,也提供了便利的____交通。
(2)甲城市是____,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气候特征是____。
(3)长江三角洲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城市,这种现象叫“同城效应”。这种现象的产生依赖于发达的____。
(4)写出长江三角洲被称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____、____。
6.下图是台湾、香港和澳门在祖国的位置图和台湾岛物产和城市分布图,据图回答。
(1)港澳台的出口加工工业都十分发达,这种经济特点的形成与三地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关系
(2)港澳台的旅游业都十分发达,三地相比台湾对游客更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是_____(单选)
A.购物 B.博彩 C.城市风光 D.自然风光
(3)根据台湾岛物产和城市分布图,某同学马上意识到“台湾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图中支持这一结论的信息是________。
(4)下表是台湾三类产业产值构成统计表,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三类产业中,基本呈逐年增长趋势的是________。
(5)大陆和台湾两地实行“三通”(指通邮、通航、通商)后,台湾的瓜果大量在大陆北方城市的商场中出现。下列水果可能来自台湾的是________________ (双选)
A.香蕉 B.苹果C.菠萝 D.哈密瓜
7.区域比较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读图1台湾岛铁路分布图和图2塔里木盆地城市与交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岛与大陆“一水之隔”,“一水”是指________海峡。
(2)去台湾旅游,不可能经历的场景是________。
A.看到美丽的日月潭
B.吃到了许多新鲜的热带水果
C.走访调查发现大多数人口祖籍为福建省
D.发现当地传统民居为窑洞和四合院
(3)两地气候差异明显,台湾岛气候类型是热带、亚热带________气候,降水丰富,岛上植被茂密;而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属于________区(填干湿地区),戈壁和沙漠广布。
(4)对比两图可发现:台湾岛内铁路线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B盆地内的铁路线均呈________状分布,影响台湾岛铁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而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铁路线受水源的影响主要分布在________盆地(选填边缘或内部)。
试卷第4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1) 400mm 畜牧业
(2) 东北林区 新疆牧区
(3) 甜菜 油菜 华北平原 甘蔗
2.(1) 旱地 春旱/干旱
(2)自动喷灌、完善配套设施、育良种、施有机肥、洒生物农药。
(3) 低温冻害 土壤肥沃;地形平坦,适宜机械化生产;地广人稀;水源充足
3.(1) 巴颜喀拉山 渤
(2)提供水资源、塑造平原、旅游、发电等
(3) 低 高 丁
(4) 丙地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泥沙淤积 原有桥孔变小,水流不易通过,所以建立桥上桥。
(5) ① ③ ⑤ ② ⑥ ④
4.(1)黄土高原
(2) 北部 黄河
(3)温带季风气候
(4)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热量充足;沙质土壤较多,适宜红薯生长的习性。
(5)对红薯进行深加工、加大宣传力度等。
5.(1) 水源 水运
(2) 上海 亚热带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3)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4)④
(5)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河网密布等
6.(1)临海,交通便利(意思正确即可)(2)D(3)西部地区城市多 (4)第三产业(5)A C
7.(1)台湾
(2)D
(3) 季风 干旱
(4) 环 地形 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