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判断题
一.判断题(共20小题)
40.只有成熟的动物能够繁殖下一代。 (判断对错)
41.只有开花结果的植物才能繁殖后代。 (判断对错)
42.尽管种子的形状和构造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会有种皮和胚。 (判断对错)
43.世界上所有的动物,它们的繁殖方式都是相同的。 (判断对错)
44.植物根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植株。 (判断对错)
45.叶能进行蒸腾作用,散发体内多余的水分。 (判断对错)
46.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也不同。 (判断对错)
47.菊花既可以用种子繁殖也可以用植物的茎繁殖。 (判断对错)
48.所有的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新的生命。 (判断对错)
49.鸡产下的蛋和蚕蛾产的籽都属于动物产的卵。 (判断对错)
50.不同动物的卵外部形态不同,但内部结构相似。 (判断对错)
51.叶的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叶面温度,保护叶片不受高温损害。 (判断对错)
52.同一棵植物的叶子,有大有小,颜色也可能有些不同。 (判断对错)
53.植物的种子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判断对错)
54.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 (判断对错)
55.仙人掌适应在干旱沙漠地带生长。 (判断对错)
56.鸽子羽毛管中间是空的,这是利于保温。 (判断对错)
57.植物不会运动,所以植物不是活的。 (判断对错)
58.所有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判断对错)
59.动植物的行为不会受昼夜变化的影响。 (判断对错)
60.用茎扦插成活的长寿花一生会经历生根、长新叶、开花的过程。 (判断对错)
41.只有开花结果的植物才能繁殖后代。 × (判断对错)
【分析】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后代以外,还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它们的后代。
【解答】开花结果的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有的植物还可用根、茎、叶进行繁殖。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植物繁殖方式的认识。
42.尽管种子的形状和构造有所不同,但它们都会有种皮和胚。 √ (判断对错)
【分析】植物的种子可以分成两部分:种皮和胚,胚又分成子叶、胚芽和胚根三部分。子叶在种子的发芽过程中有提供养分的作用。
【解答】尽管种子的形状和构造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有种皮和胚,这是种子的结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种子结构的认识。
43.世界上所有的动物,它们的繁殖方式都是相同的。 × (判断对错)
【分析】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
【解答】动物的繁殖方式有卵生、胎生、卵胎生三种方式,卵生动物是指用产卵方式繁殖的动物,如蝗虫、乌龟、金鱼;胎生动物是指用胎生方式繁殖的动物,家兔、猫、狗是胎生动物。我还知道一些动物特殊的繁殖方式,生活在浅海里的皱唇鲨的繁殖方式是卵胎生。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动物的繁殖方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4.植物根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植株。 × (判断对错)
【分析】根是某些植物长期适应陆上生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向下生长的器官。它具有吸收、输送、贮藏、固着的功能,少数植物的根也有繁殖的作用。
【解答】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好植物的根的作用,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45.叶能进行蒸腾作用,散发体内多余的水分。 √ (判断对错)
【分析】依据植物的叶的蒸腾作用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在叶的下表皮有很多供气体出入的小孔,叫做气孔,植物体内的水分吸收周围的热后,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作用。由于蒸腾了水分,植物体内水分减少。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植物的叶的蒸腾作用等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所在。
46.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也不同。 √ (判断对错)
【分析】按植物根的特点,可以把植物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两大类。直根系的植物有松树、柏树、棉花、油菜、蒲公英、甜菜、香菜、菠菜。须根系的植物有水稻、小麦、葱、蒜、莜麦。
【解答】根据对植物根的认识,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也不同,可以把植物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两大类。
故答案为:√。
【点评】结合可以把植物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两大类的知识解答。
47.菊花既可以用种子繁殖也可以用植物的茎繁殖。 √ (判断对错)
【分析】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的方式:嫁接、扦插、压条。
【解答】根据植物繁殖方式的认识,菊花可以采用种子繁殖,也可以采用茎通过扦插、压条来繁殖。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植物繁殖方式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8.所有的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新的生命。 × (判断对错)
【分析】胎生动物在母体内的发育靠脐带从母体吸收养分,有胎盘,出生时直接生出幼体的动物。卵生动物的发育靠受精卵提供营养和母体没有直接关系。
【解答】卵生动物是指用产卵方式繁殖的动物,如蛇、乌龟、蝴蝶、蜜蜂、青蛙、鲫鱼、鸟、鸡、鸭、鹅、蚕;胎生动物是指用胎生方式繁殖的动物,如猫、狗、牛、老鼠、老虎、猪等。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胎生和卵生的相关知识点。
49.鸡产下的蛋和蚕蛾产的籽都属于动物产的卵。 √ (判断对错)
【分析】许多卵生动物的卵都类似于球形,这种形状十分坚固,能有效地保护其内部,有利于生命的繁衍。
【解答】很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卵可以发育成动物。鸡产下的蛋和蚕蛾产的籽都属于动物产的卵。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的卵,运用所学,准确作答。
50.不同动物的卵外部形态不同,但内部结构相似。 √ (判断对错)
【分析】动物的卵大多是由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胚和气室等部分组成。卵壳和卵白都具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卵白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和水分。卵黄内储藏着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气室内储藏着空气,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
【解答】根据对卵的认识,不同动物的卵外部形态不同,但内部结构相似,基本上由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胚和气室等部分组成。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对动物卵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1.叶的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叶面温度,保护叶片不受高温损害。 √ (判断对错)
【分析】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一是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二是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三是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植物体周围环境的温度。
【解答】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向空气中散发水分,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损害。
故答案为:√。
【点评】要注意理解掌握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52.同一棵植物的叶子,有大有小,颜色也可能有些不同。 √ (判断对错)
【分析】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叶片是叶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叶柄一边连接着叶片,一边连接着茎。叶脉是叶片的一部分,它支撑着整个叶片。
【解答】不同植物的叶子形状、大小不同。那是因为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气候下。自然的优胜劣汰选择出来的,最适合自己形状的叶子,但叶子颜色大多数是绿色的。植物的叶子里有一些色素“化妆师”,它们分别叫叶绿素、叶黄素、花青素,叶绿素使树叶变绿,到了秋天会变成黄色或者红色。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植物的叶,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53.植物的种子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 (判断对错)
【分析】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
【解答】根据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只有条件合适,种子才会发芽。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种子发芽条件的认识。
54.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 √ (判断对错)
【分析】食物网又称食物链网或食物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生物间错综复杂的网状食物关系。实际上多数动物的食物不是单一的,因此食物链之间又可以相互交错相联,构成复杂网状关系。
【解答】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食物网的概念,属于识记内容。
55.仙人掌适应在干旱沙漠地带生长。 √ (判断对错)
【分析】植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环境变化,植物的形态结构也会变化。
【解答】为了适应酷旱的沙质土环境,仙人掌经过千千万万年的演变过程,体态变了样,叶子退化了,变成了针状或刺状,这就从根本上减少了蒸腾面,又能储存水分,仙人掌适合在沙漠里生长。
故答案为:√。
【点评】审清题意,把握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等知识,结合问题要求分析总结。
56.鸽子羽毛管中间是空的,这是利于保温。 × (判断对错)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
【解答】鸽子羽毛管中间是空的,这是利于减轻自身重量,便于飞翔。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植物形态结构与环境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判断解答即可。
57.植物不会运动,所以植物不是活的。 × (判断对错)
【分析】高等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能生长繁殖,但是植物不能运动。
【解答】植物虽然不会运动,但它仍要进行生长等生命活动,所以植物是活的,题目所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植物的共同特征,不能通过能不能运动来来判断有没有生命。
58.所有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 (判断对错)
【分析】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都是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
【解答】根据对食物链、食物网的认识,所有的生物都是有联系的,所有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生态平衡的认识。
59.动植物的行为不会受昼夜变化的影响。 × (判断对错)
【分析】植物白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夜晚呼吸作用;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受光照温度影响,植物能感知到昼夜的差异并随之发生生理变化。 动物昼夜影响动物的活动,包括觅食活动,繁殖活动。有些动物白天觅食,这类动物比较多,比如狮子,老虎,狗等;有些动物喜夜间觅食,如老鼠,一些蛇,猫头鹰等。
【解答】动植物的行为受昼夜变化的影响。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动物在环境变化时的行为,昼夜变化就是一个因素,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加深理解。
60.用茎扦插成活的长寿花一生会经历生根、长新叶、开花的过程。 √ (判断对错)
【分析】生命周期就是指一个对象的生老病死。
【解答】用茎扦插是长寿花繁殖的一种方式。用茎扦插成活的长寿花一生会经历生根、长新叶、开花的过程。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长寿花的生命周期,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判断题
一.判断题(共20小题)
21.昆虫都有一对翅膀,都能在空中飞行。 (判断对错)
22.蚂蚁的身体分头、胸、腹三个部分。 (判断对错)
23.蜘蛛也是昆虫。 (判断对错)
24.蚕蛹是蚕的最终形态,它不会再变化了。 (判断对错)
25.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 (判断对错)
26.蜘蛛有八只脚,但它属于昆虫。 (判断对错)
27.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伴随着眠和蜕皮现象。 (判断对错)
28.观察蚕卵及蚕宝宝的变化,要及时记录自己的发现。 (判断对错)
29.沾有水珠的桑叶可以直接给蚕宝宝吃。 (判断对错)
30.雄蚕蛾会飞,雌蚕蛾不会飞。 (判断对错)
31.生长环境不同,植物的叶片、根就有差异。 (判断对错)
32.动物通过繁殖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 (判断对错)
33.植物的根有固定作用。 (判断对错)
34.无论种子怎么放,它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判断对错)
35.把蚕豆的叶子直接放到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蚕豆叶表皮上的气孔。 (判断对错)
36.幼虫或幼崽从动物的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判断对错)
37.叶由叶片、叶脉两部分组成。 (判断对错)
38.种子最主要的部分是子叶,子叶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判断对错)
39.多数绿色开花的植物可以通过种子进行繁殖,除此之外,有些植物还可以用根、茎、叶进行繁殖。 (判断对错)
40.只有成熟的动物能够繁殖下一代。 (判断对错)
答案:
21.昆虫都有一对翅膀,都能在空中飞行。 × (判断对错)
【分析】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
【解答】昆虫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身体明显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每部分都由若干环节组成。 (2)大多数昆虫的成虫胸部都长着两对翅,也有一些种类的昆虫演化为只有一对翅(如蚊、蝇),还有一些种类的昆虫翅完全退化了(如蚤、虱)。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昆虫的特征的相关知识。
22.蚂蚁的身体分头、胸、腹三个部分。 √ (判断对错)
【分析】昆虫的特征是成虫有一对触角两对足三对翅膀,身体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如蝗虫、蝴蝶、蜻蜓、苍蝇、蜜蜂、飞蛾、蟋蟀、蚊子、七星瓢虫、蚂蚁和蚕等。
【解答】蚂蚁的身体结构的特点是身体分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条腿。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昆虫的特征,运用所学,准确作答。
23.蜘蛛也是昆虫。 × (判断对错)
【分析】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
【解答】身体明显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每部分都由若干环节组成。头部由6个环节愈合而成,成体已无节的痕迹。胸部由前胸、中胸、后胸三节组成。腹部由3~12个环节组成,大多数为10~11节。蜘蛛不是昆虫。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昆虫的特征的相关知识。
24.蚕蛹是蚕的最终形态,它不会再变化了。 × (判断对错)
【分析】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解答】根据蚕的生长历程,蚕蛹还要继续发育,最终破茧而出的蚕蛾才是蚕的最终形态。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蚕的一生的认识。
25.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 √ (判断对错)
【分析】养蚕需要注意通风、温度适宜、环境卫生等外部因素。
【解答】根据对蚕的认识,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蚕的生长发育需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6.蜘蛛有八只脚,但它属于昆虫。 × (判断对错)
【分析】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昆虫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卵生。
【解答】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蜘蛛不是昆虫,属于蛛形纲。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昆虫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伴随着眠和蜕皮现象。 √ (判断对错)
【分析】蚕的一生经历四个阶段:蚕卵→幼虫→蚕蛹→蚕蛾。蚕的生长发育与温度、湿度、食物等都有关系,蚕蛹羽化成蛾后会产卵,卵孵化出蚕的幼虫。
【解答】蚕宝宝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变成白色,一段时间后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好蚕的特征,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28.观察蚕卵及蚕宝宝的变化,要及时记录自己的发现。 √ (判断对错)
【分析】蚕、卵、蚕蛹、蚕蛾是蚕的一生要经历的四个形态;蚕的生命周期中,蚕是幼虫,蚕蛾是成虫,蚕蛾交配繁殖后死亡;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解答】蚕卵的形状近似圆形,紫黑色的蚕卵可以孵出小蚕来,我们可以用放大镜来观察蚕卵。观察蚕卵及蚕宝宝的变化,要及时记录自己的发现。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好观察蚕卵、蚕宝宝,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29.沾有水珠的桑叶可以直接给蚕宝宝吃。 × (判断对错)
【分析】桑叶是蚕的主食,喂食过桑叶的蚕吐出的蚕丝质量会更好。
【解答】蚕宝宝只吃新鲜的嫩桑叶,而且桑叶上不能有水珠,要是蚕宝宝吃了沾水的桑叶,它们会拉肚子的。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蚕的食物,然后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30.雄蚕蛾会飞,雌蚕蛾不会飞。 × (判断对错)
【分析】蚕蛾和蝴蝶的不同点:(1)蝴蝶能飞,蚕蛾不能(2)蝴蝶采吃花粉,蚕蛾不吃东西(3)蝴蝶有彩色花纹,蚕蛾没有。
【解答】雌蚕蛾和雄蚕蛾都不会飞,翅膀已经退化。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蚕蛾不能飞即可作答。
31.生长环境不同,植物的叶片、根就有差异。 √ (判断对错)
【分析】植物的根、叶与生长环境关系密切,不同的生长环境,其夜的形状不同,根系也不同。
【解答】根据对植物与生长环境关系的认识,生长环境不同,植物的叶片、根就不同。例如:沙漠中的植物叶子较小,根系发达;温带多雨地区的植物叶子宽大,根系较发达;生长在热带多雨地区的植物叶子宽大,根系比沙漠中植物根系发达程度小。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植物叶子、根系与生长环境关系的认识。
32.动物通过繁殖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 √ (判断对错)
【分析】依据繁殖后代的重要性分析解答。
【解答】动物的繁殖行为对种族的延续有重要意义。动物通过繁殖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繁殖后代的重要性等知识,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所在。
33.植物的根有固定作用。 √ (判断对错)
【分析】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无机盐,固定植物等作用。
【解答】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所以大多数植物的根都比较发达,分布较广。
故答案为:√。
【点评】结合植物根的作用解答。
34.无论种子怎么放,它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 (判断对错)
【分析】根是某些植物长期适应陆上生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向下生长的器官。它具有吸收、输送、贮藏、固着的功能,少数植物的根也有繁殖的作用。
【解答】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先长出根,再长出茎和叶,而且不同方向放置的种子,萌发出的根都是向下生长的,芽都是向上生长,而且根的生长速度是很快的。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植物的根,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35.把蚕豆的叶子直接放到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蚕豆叶表皮上的气孔。 × (判断对错)
【分析】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它的精细结构。
【解答】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物体必须制成薄而透明的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所以不能把蚕豆的叶子直接放到显微镜下。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结合对显微镜观察物体的要求解答。
36.幼虫或幼崽从动物的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 (判断对错)
【分析】依据孵化的概念分析解答。
【解答】一般哺乳动物的卵不会排出体外来受精,所以称作卵子。在适当的温度下,受精的蛋会在一定时候孵化,幼体用口部上方的角质物凿开蛋壳破壳而出。所以幼虫或幼崽从动物的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好孵化,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37.叶由叶片、叶脉两部分组成。 × (判断对错)
【分析】叶柄是叶片与茎的联系部分,其上端与叶片相连,下端着生在茎上。通常叶柄位于叶片的基部。
【解答】一片完整的叶是由叶柄和叶片两部分结成,叶片上有叶脉。题意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植物叶的组成部分。
38.种子最主要的部分是子叶,子叶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 (判断对错)
【分析】不同种子的形态各异,但都有种皮和胚。种皮具有保护种子内部结构的功能。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组成,它是种子的主要部分,将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解答】根据对种子结构的认识,种子最主要的部分是胚,胚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对种子结构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9.多数绿色开花的植物可以通过种子进行繁殖,除此之外,有些植物还可以用根、茎、叶进行繁殖。 √ (判断对错)
【分析】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
【解答】植物一般都是依靠种子来繁殖后代,也有少数依靠根和茎来繁殖后代的,也可以用叶等器官来繁殖后代。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植物的繁殖方式,然后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40.只有成熟的动物能够繁殖下一代。 √ (判断对错)
【分析】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
【解答】动物的繁殖方式很多,只有成熟的动物能够繁殖下一代。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动物的繁殖,然后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判断题
一.判断题(共20小题)
1.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水受冷结冰时体积会缩小。 (判断对错)
2.温度计是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而制作的。 (判断对错)
3.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冬季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 (判断对错)
4.水在沸腾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泡。 (判断对错)
5.冰融化成水,体积会膨胀。 (判断对错)
6.水蒸气、水和冰虽然形态不同,但它们都是水。 (判断对错)
7.烧水时冒出大量“白汽”,说明水蒸气是可以看见的。 (判断对错)
8.蒸发在温度高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判断对错)
9.水的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判断对错)
10.冰和雪都是固态的水。 (判断对错)
11.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着。 (判断对错)
12.农历初一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 (判断对错)
13.从地壳到地核,压力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低。 (判断对错)
14.地球的表面包括大陆架和海洋。 (判断对错)
15.我们在月球的正面可以看到环形山,背面看不到环形山。 (判断对错)
16.月相变化是地球、太阳和月球的空间位置变化而引起的。 (判断对错)
17.我们可以利用透明纸数格子的方法大致了解地球表面陆地与海洋的大小。 (判断对错)
18.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相推测地球是球形的。 (判断对错)
19.我们观察到月球有月相,太阳也有这样的现象。 (判断对错)
20.和太阳、月球相比,地球上有水、土壤、岩石和形态多样的动植物等。 (判断对错)
答案:一.判断题(共20小题)
1.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水受冷结冰时体积会缩小。 × (判断对错)
【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
【解答】水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受热后体积会胀大,受冷后体积会缩小。但是水在0﹣4℃之间却具有反膨胀特性一一热缩冷胀,水受冷结冰时体积会增大。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水的热胀冷缩、反膨胀的相关知识点。
2.温度计是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而制作的。 √ (判断对错)
【分析】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仪器,利用固体、液体、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等的性质而制作的。温度计种类很多,根据所用测温物质的不同和测温范围的不同,有煤油温度计、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气体温度计、电阻温度计、温差电偶温度计、辐射温度计和光测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等。
【解答】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仪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而制作的。故该判断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该题难度不大,学生对温度计的了解较多,容易给出正确答案。
3.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冬季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 √ (判断对错)
【分析】在自然界中,海洋和地面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蒸发到天空中变成云和雾、天空中的云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落到地面上变成雨和雪,从而形成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解答】水的三种形态,有着循环变化的关系。当水蒸发后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如果把水加热至摄氏一百度,水便会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把水冷却至摄氏零度的低温下,水便会凝结成固态的冰块。冰块受了热,又会融化为液态的水了。所以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冬季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
4.水在沸腾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泡。 √ (判断对错)
【分析】根据对沸腾的认识,在加热过程中,温度持续上升,当温度升到一定程度时,烧杯壁开始出现小气泡,直至水沸腾,温度不再上升,有大量的气泡产生,烧杯中的水减少了。
【解答】根据对沸腾的认识,水在沸腾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泡,继续加热温度不再升高。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对沸腾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冰融化成水,体积会膨胀。 × (判断对错)
【分析】冰是水的一种形态,水结冰后形态发生变化:有固定的形态、不流动、固体,而且体积变大。
【解答】根据水的三态变化,水结冰体积变大,冰融化成水,体积会缩小。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水的三态变化时的体积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水蒸气、水和冰虽然形态不同,但它们都是水。 √ (判断对错)
【分析】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做凝结。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做凝固。
【解答】根据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水蒸气是水的气态形式,水是液态形式,冰是固态形式,但它们都是水。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
7.烧水时冒出大量“白汽”,说明水蒸气是可以看见的。 × (判断对错)
【分析】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会凝结,形成“白汽”。
【解答】烧水时冒出的大量“白汽”是水蒸气遇冷开成的小水滴,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用肉眼无法看见。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了水的特征以及应用。
8.蒸发在温度高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 (判断对错)
【分析】蒸发是水在平常温度下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
【解答】蒸发在任何温度都能进行,无论是温度低,还是温度高,都能发生蒸发现象。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蒸发发生的条件。
9.水的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判断对错)
【分析】水的三种形态,有着循环变化的关系。当水蒸发后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如果把水加热至摄氏一百度,水便会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把水冷却至摄氏零度的低温下,水便会凝结成固态的冰块。冰块受了热,又会融化为液态的水了。
【解答】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水的三态变化,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
10.冰和雪都是固态的水。 √ (判断对错)
【分析】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凝结。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冰是固态的水。霜、雪、雾凇等也是固态的水。
【解答】根据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冰和雪都是固态的水。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三态变化。
11.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着。 √ (判断对错)
【分析】地球表面的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陆地占29%;故人们常用“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粗略的说明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
【解答】根据对海陆分布的认识,地球表面的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陆地占29%,所以说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着。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结合“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知识解答。
12.农历初一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 × (判断对错)
【分析】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解答】每逢农历初一,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背对着地球,我们就看不到月亮,称为“新月”或“朔”。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月相变化现象,是回答此题的关键。
13.从地壳到地核,压力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低。 × (判断对错)
【分析】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
【解答】根据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从地壳到地核,压力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高。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地球的表面包括大陆架和海洋。 × (判断对错)
【分析】地球表面分布着陆地和海洋,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的多。
【解答】根据对地球表面分布的认识,地球表面分布着陆地和海洋,大陆架是指大陆沿岸土地在海面下向海洋的延伸,被海水所覆盖的大陆。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对地球表面分布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我们在月球的正面可以看到环形山,背面看不到环形山。 × (判断对错)
【分析】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其分布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解答】月球表面月坑的周围环绕着高出月面的环形山。我们在月球的正面和背面都可以看到环形山。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月球地貌特征,然后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16.月相变化是地球、太阳和月球的空间位置变化而引起的。 √ (判断对错)
【分析】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的过程中发生的。
【解答】根据对月相的认识,月相变化是地球、太阳和月球的空间位置变化而引起的,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月相产生的原因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我们可以利用透明纸数格子的方法大致了解地球表面陆地与海洋的大小。 √ (判断对错)
【分析】观察世界地图时,我们用数格子量化的方法来比较陆地和海洋面积的大小。
【解答】根据了解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认识,我们可以利用透明纸数格子的方法大致了解地球表面陆地与海洋的大小。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结合利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海陆面积大小的知识解答。
18.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相推测地球是球形的。 × (判断对错)
【分析】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月食,根据月球上地影是一个圆形的事实,做出了“地球是个球体”的推测。
【解答】根据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可知,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月食,根据月球上地影是一个圆形的事实,做出了“地球是个球体”的推测。
故答案为:×。
【点评】结合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月食推测地球是球形的知识解答。
19.我们观察到月球有月相,太阳也有这样的现象。 × (判断对错)
【分析】月球在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始终照亮月球的一半,另一半我们看不见,但由于我们看月球亮面的角度不断变化,就出现了月相变化。
【解答】根据对月相的认识,我们观察到月球有月相,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这是它们的显著区别。太阳自身能够发光、地球围绕太阳转等因素导致太阳不会这样。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对月相形成原因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和太阳、月球相比,地球上有水、土壤、岩石和形态多样的动植物等。 √ (判断对错)
【分析】地球上有空气、水、土壤,岩石,有供动植物生存生长的条件。
【解答】根据对太阳、月球的认识,地球上有水、土壤、岩石和形态多样的动植物等,太阳和月亮不能提供动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太阳、月亮、地球的认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