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14 18:5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台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
地理试卷
考试时长: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流动人口通常指长居地改变而户口登记地尚未改变的群体,他们不具备市民身份,无法享受同本地居民一样的生活待遇。流动人口的职住情绪能够反映其工作与生活状态。下图示意“某城市流动人口情绪与职住分布的关系图”(其中人口情绪大于0,表示流动人口情绪相对平均人口情绪较为积极,数值越大越积极,反之则表示较为消极)。完成下面小题。
1. 根据关系图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地流动人口因生活压力大等原因导致整体情绪偏向于消极
B. 可达性与基础服务设施较差导致远郊居住区人口情绪较消极
C. 社会地位低、职业追求高是物流园人口情绪值低的主要原因
D. 农业园区主要为耕作辛苦的农民,人口情绪普遍偏向于消极
2. 为应对以上问题,有关政府部门应该( )
①重点关注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工业、物流产业的流动人口心理健康
②完善远郊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
③建立健全社会基础保障体系,加强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④严格限制人口流入,缓解该地人口压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古代广州贸易发达,千年不衰,成为中外物资、文化等交汇的前沿。新中国成立后,广州从最早期定位为广东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到华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再到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城市定位在国务院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逐渐提升,形成了“主城区一副中心一外国城区一新型城镇一乡村”的城市空间网络体系。《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草案公示,广州的目标愿景是“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下图示意广州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广州兴盛千年不衰有利条件是( )
A. 文化底蕴深厚 B. 人口持续增多 C. 海陆交通便利 D. 基塘农业发达
4. 新中国成立后,广州的城市定位在国务院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逐渐提升,可以看出广州( )
A. 第一产业比重上升快 B. 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增加
C. 老城区规模不断扩大 D. 城市空间结构带状分布
5. 为了实现目标愿景,未来广州最合理的做法是( )
A. 以资源环境承载为约束,推进空间格局优化 B. 严格控制流动人口数量,优化城乡人口布局
C. 加快撤并县、乡的速度,向国际大都市靠近 D. 加大对乡村的整改力度,减少农业用地规模
“认养农业”是将农产品与旅游、养老、文化等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把城市居民作为目标对象,以体验、互动项目为卖点,将自己的特色农产品、旅游景点、风情民俗进行整合包装,再打包兜售。整条产业链由过去的“产供销”变成了“销供产”。辽宁省盘锦市某镇,当地农户瞅准了“认养农业”的发展潜能,实行“农旅结合,共同发展”的模式,将农业认养开展得如火如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认养农业”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政策支持 B. 技术进步 C. 市场需求 D. 气候适宜
7. 辽宁盘锦“认养农业”模式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其优势包括( )
①农民与消费者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②农产品滞销难卖的风险大大降低③农民的利润也显著提升④是循环经济在农业领域的生动实践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8. 发展新型农业对当地经济发展影响是( )
A. 增加当地农村就业机会 B. 有利于农民倒逼式提高农产品质量
C. 有利于保护当地农业生态环境 D. 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
2022年我国启动“东数西算”工程,贵州省中部的贵安新区快速发展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读贵安新区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9. 贵安新区可利用数据中心的数据发展的产业( )
A. 电子装配 B. 钢铁化工 C. 印刷包装 D. 智能制造
10. 与东部沿海相比,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优势( )
A. 能源优势 B. 技术优势 C. 交通优势 D. 市场优势
11. “东数西算”带来的影响( )
A. 东部的高新技术产业大量外迁 B. 促进西部常规能源开发
C. 促进绿色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 D. 增加东西部交通客流量
海域使用率主要表示海域空间开发利用程度。青岛市是国际性港口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也是山东省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近年来,该市积极开发海洋空间资源。下图为2019年青岛市海域使用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2019年,青岛市海域空间的开发利用特点是( )
A. 管辖海域开发潜力总体较小 B. 崂山区海岸线开发强度最小
C. 市区管辖海域开发程度最高 D. 即墨区近岸海域使用率最高
13. 作为青岛市中心城区的市区,其近岸海域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式是( )
A. 开发深海生态养殖 B. 扩大围海造地规模
C. 以港口航运业为主 D. 发展临海重化工业
台湾兰屿岛上的传统民居为独特的木石结构房——地下屋,这种房屋房顶的坡面一半高出地面,一半在地面以下,房体建在挖空的凹陷处,四周用石头垒成围墙,室内配有火堂。下图示意兰屿岛位置及地下屋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兰屿岛地下屋是当地人趋利避害的选择,这里的“害”主要是指( )
A. 地震 B. 台风 C. 暴雨 D. 风暴潮
15. 地下屋室内火堂的主要作用是( )
A. 缓解阴暗潮湿 B. 提高冬季室温 C. 加热食品 D. 驱赶蚊虫
2018年4月发布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指出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两冀,将重点承接北京疏解的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功能。2019年5月13日四架飞机成功降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京新机场)。读“京津冀局部区域交通规划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现阶段,河北雄安新区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特点是( )
A. 逆城市化现象突出 B. “大城市病”严重 C. 农业用地规模扩大 D.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17.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有利于( )
①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②加大京津冀交通压力③调整优化京津冀城镇布局和空间结构④根治京津冀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8. 北京新机场的建成,将( )
①形成北京临空经济高端产业功能区②极大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状况③形成北京、天津和石家庄机场协同作业新格局④承接京津冀地区资源密集型产业,提高运输效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读不同时期人类活动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9. 图中人类活动场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
20. 人地关系图中,处于崇拜和敬畏自然的阶段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二、综合题(本题共3道题,共50分)
2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核心,覆盖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如下图),集中了湖北省一半以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经济总量。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最大城市,大型商业蓬勃发展,呈现“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以居住用地为主),城外大物流”的格局。汽车产业是武汉市引领武汉城市圈的重要引擎和支撑。近年来武汉市积极推动“整零协作”模式,实现不同地区的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孝感市主动对接武汉东风本田、上汽通用和东风乘用车等整车企业。仙桃市与武汉经开区合作共建龙华山工业园,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建设武汉“车都”重要配套生产基地。
(1)分析武汉市大型商业呈现“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格局的原因。
(2)说明武汉城市圈对武汉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3)分析“整零协作”模式对武汉城市罔汽车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4)从产业发展视角,简述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2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叶具有吸湿性、吸味性,决定了其对于运输、储存、包装等都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对交通运输业有着很强的依赖性。交通对茶叶品牌的创建、保护、发展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早期茶叶品牌大多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传统茶叶品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下图示意中国茶叶主产区分布。
(1)据图描述我国茶叶主产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2)古时我国饮茶之风盛行。宋、元两代的榷茶制度,促使南茶北运更加繁忙。水运具有运量大、运价低等优点,但运输茶叶也存在局限。试说明古代利用水运运茶的缺陷。
(3)论述现代交通运输发展对茶叶区域品牌的影响。
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全国十大竹乡”之一。20世纪初农民靠砍树卖木、垦坡种地为生。2001年,赤水市开始实施“退耕还竹”工程,积极构建“竹山种药、竹下养鸡、竹叶养鱼”的竹林立体农业。目前赤水市已形成纸制品、竹木家具、竹集成材、竹食品四大产业,“竹产业”不断升级,竹雕、竹编、竹扇等非遗产品也在传承创新。图为赤水市位置图。
(1)指出赤水市20世纪初面临最突出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简述赤水市竹林立体农业的生态效益。
(3)从竹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角度,为赤水市竹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高台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
地理试卷 答案解析
考试时长: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流动人口通常指长居地改变而户口登记地尚未改变的群体,他们不具备市民身份,无法享受同本地居民一样的生活待遇。流动人口的职住情绪能够反映其工作与生活状态。下图示意“某城市流动人口情绪与职住分布的关系图”(其中人口情绪大于0,表示流动人口情绪相对平均人口情绪较为积极,数值越大越积极,反之则表示较为消极)。完成下面小题。
1. 根据关系图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地流动人口因生活压力大等原因导致整体情绪偏向于消极
B. 可达性与基础服务设施较差导致远郊居住区人口情绪较消极
C. 社会地位低、职业追求高是物流园人口情绪值低的主要原因
D. 农业园区主要为耕作辛苦的农民,人口情绪普遍偏向于消极
2. 为应对以上问题,有关政府部门应该( )
①重点关注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工业、物流产业的流动人口心理健康
②完善远郊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
③建立健全社会基础保障体系,加强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④严格限制人口流入,缓解该地人口压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1. B 2. B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流动人口的职住情绪能够反映其工作与生活状态”,读图可知该城市大部分流动人口的人口情绪大于0,表示流动人口情绪整体较为积极,A错误。远郊居住区人口情绪小于0,人口情绪较为消极,推测可能原因为交通可达性与基础服务设施较差,工作和生活不便利、不舒适,B正确。物流园人口情绪值为负值,情绪较为消极,反映其工作和生活状态较差,可能是工作压力大,影响生活品质,C错误。农业园区人口情绪为正值,较为积极,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读图可知,高新技术产业、工业、物流产业的流动人口人口情绪普遍偏向于消极,需要关注其心理健康,①正确。完善远郊区基础设施建设,便于远郊人口通勤,可以提升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②正确。根据材料“流动人口通常指长居地改变而户口登记地尚未改变的群体,他们不具备市民身份,无法享受同本地居民一样的生活待遇”可知,建立健全社会基础保障体系对流动人口的工作和生活影响不大,③错误。严格限制人口流入,进入该城市的人口减少,缓解该地人口压力,有效缓解交通等基础设施压力,一定程度上改善出行等体验,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排除ACD。故选B。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经济因素导致人口从欠发达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中会出现人口压力大、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不安定等问题。
古代广州贸易发达,千年不衰,成为中外物资、文化等交汇的前沿。新中国成立后,广州从最早期定位为广东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到华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再到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城市定位在国务院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逐渐提升,形成了“主城区一副中心一外国城区一新型城镇一乡村”的城市空间网络体系。《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草案公示,广州的目标愿景是“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下图示意广州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广州兴盛千年不衰的有利条件是( )
A. 文化底蕴深厚 B. 人口持续增多 C. 海陆交通便利 D. 基塘农业发达
4. 新中国成立后,广州的城市定位在国务院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逐渐提升,可以看出广州( )
A. 第一产业比重上升快 B. 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增加
C 老城区规模不断扩大 D. 城市空间结构带状分布
5. 为了实现目标愿景,未来广州最合理的做法是( )
A. 以资源环境承载为约束,推进空间格局优化 B. 严格控制流动人口数量,优化城乡人口布局
C. 加快撤并县、乡的速度,向国际大都市靠近 D. 加大对乡村的整改力度,减少农业用地规模
【答案】3. C 4. B 5. A
【解析】
【3题详解】
广州地处我国南部,位于珠江下游,濒临南海,自古以来,海路贸易大多在广州,进口货物也多集散于此,因此广州兴盛千年不衰的最有利条件是海陆交通便利,C正确;文化底蕴深厚、人口持续增多、基塘农业发达与城市兴衰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广州的城市定位在国务院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逐渐提升,可以看出,广州的城镇规模在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增加,B正确;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第一产业比重有所下降,A错误;老城区的土地面积基本是固定的,规模也不能无限扩大,C错误;城市空间结构呈网络化,不是带状,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为了实现目标愿景“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广州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关键,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大力推进空间格局优化,统筹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生态系统建设和民生福祉改善等,故以资源环境承载为约束、推进城市空间格局优化的做法最合理,A正确;严格控制城镇人口规模,优化人口布局,流动人口为广州提供丰富劳动力,提高经济活力,B错误;广州目前已无建制县,全为市辖区,且撤并县、乡这种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国际化作用不大,C错误;加大对乡村的整改力度可能会破坏一些传统村落,减少农业用地规模可能会影响粮食安全,D错误。故选A。
【点睛】 城市区位因素:自然因素(静态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社会经济因素(动态因素)包括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和旅游等。
“认养农业”是将农产品与旅游、养老、文化等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把城市居民作为目标对象,以体验、互动项目为卖点,将自己的特色农产品、旅游景点、风情民俗进行整合包装,再打包兜售。整条产业链由过去的“产供销”变成了“销供产”。辽宁省盘锦市某镇,当地农户瞅准了“认养农业”的发展潜能,实行“农旅结合,共同发展”的模式,将农业认养开展得如火如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认养农业”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政策支持 B. 技术进步 C. 市场需求 D. 气候适宜
7. 辽宁盘锦的“认养农业”模式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其优势包括( )
①农民与消费者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②农产品滞销难卖的风险大大降低③农民的利润也显著提升④是循环经济在农业领域的生动实践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8. 发展新型农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
A. 增加当地农村就业机会 B. 有利于农民倒逼式提高农产品质量
C. 有利于保护当地农业生态环境 D. 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
【答案】6. C 7. D 8. D
【解析】
【6题详解】
市场的需求量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题干提到整条产业链由过去的“产供销”变成了“销供产”,说明“销”占据主导,即把城市居民作为目标对象,以体验、互动项目为卖点,体现了市场需求是“认养农业”出现的主要原因,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政策的支持,A错误;“认养农业”是新农业模式,不是技术进步造成的,B错误;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在不断的变化,自然因素整体来说比较稳定,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认养农业”是指消费者先预付生产费用,生产者再为消费者生产和提供绿色、有机食品,农民与消费者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生产方式,①正确;因此该农业模式可以降低农产品滞销难卖的风险,②正确;其发展可以带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农民的利润也显著提升,③正确;“认养农业”是新农业生产模式,不能体现循环经济在农业领域的生动实践,④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认养农业”属于绿色农业、有机农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技术,属于集约化农业,农产品附加值高,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D正确;增加就业机会属于社会发展的影响,A错误;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当地农业生态环境属于生态环境发展的影响,BC错误。故选D。
【点睛】认养农业是订单农业的一种,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也就是所谓的认养人之间达成的一种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生产方式。消费者预付生产费用,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有机食品。实现农村对城市、土地对餐桌的直接对接。说的简单点,就是农民出地,认养人出钱,来种认养人想要的产品。
2022年我国启动“东数西算”工程,贵州省中部的贵安新区快速发展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读贵安新区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9. 贵安新区可利用数据中心的数据发展的产业( )
A. 电子装配 B. 钢铁化工 C. 印刷包装 D. 智能制造
10. 与东部沿海相比,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优势( )
A. 能源优势 B. 技术优势 C. 交通优势 D. 市场优势
11. “东数西算”带来的影响( )
A. 东部的高新技术产业大量外迁 B. 促进西部常规能源开发
C 促进绿色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 D. 增加东西部交通客流量
【答案】9. D 10. A 11. C
【解析】
【9题详解】
智能制造和数据中心联系较密切,需要用到数据,D正确;电子装配、钢铁化工和印刷包装等产业对数据要求很低,和数据中心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
贵州发展数据产业的优势为能源充足(水能和煤炭等),A正确;技术、交通和市场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优势,BCD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东部的高新技术产业不会大量外迁,A错误;东数西算会促进西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开发,B错误;东数西算可促进西部清洁能源开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资源优化配置,C正确;东数西算主要进行数据传输,不影响客流量,D错误。故选C。
【点睛】数据中心的区位一般为:气温低,能耗较少;能源充足且价格较低;安全性高等。
海域使用率主要表示海域空间开发利用程度。青岛市是国际性港口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也是山东省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近年来,该市积极开发海洋空间资源。下图为2019年青岛市海域使用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2019年,青岛市海域空间的开发利用特点是( )
A. 管辖海域开发潜力总体较小 B. 崂山区海岸线开发强度最小
C. 市区管辖海域开发程度最高 D. 即墨区近岸海域使用率最高
13. 作为青岛市中心城区的市区,其近岸海域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式是( )
A. 开发深海生态养殖 B. 扩大围海造地规模
C. 以港口航运业为主 D. 发展临海重化工业
【答案】12. B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管辖海域开发利用率大多在10%以下,因此开发潜力总体较大,A错误;图中显示,在青岛市各区中,崂山区的近岸海域和管辖海域使用率均是最低的,因此崂山区海岸线开发强度最小,B正确;图中显示,市区管辖海域使用率低于即墨区,因此不是开发程度最高的,C错误;图中显示,即墨区近岸海域使用率低于市区,不是最高的,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青岛市是国际性港口城市,因为市区近岸海域空间资源利用应以港口航运业为主,C符合题意;市区近岸海域不是深海区域,不适合开发深海生态养殖,排除A;扩大围海造地规模容易破坏海洋生态,不是合理的利用方式,排除B;青岛市是滨海度假旅游城市,近岸海域不适合发展污染较重的临海重化工业,排除D。故选C。
【点睛】蓝色经济是在海洋科技、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它以海洋经济为主题,以海带陆,以陆促海,海陆结合,海陆统筹为特色的区域经济。
台湾兰屿岛上的传统民居为独特的木石结构房——地下屋,这种房屋房顶的坡面一半高出地面,一半在地面以下,房体建在挖空的凹陷处,四周用石头垒成围墙,室内配有火堂。下图示意兰屿岛位置及地下屋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兰屿岛地下屋是当地人趋利避害的选择,这里的“害”主要是指( )
A. 地震 B. 台风 C. 暴雨 D. 风暴潮
15. 地下屋室内火堂的主要作用是( )
A. 缓解阴暗潮湿 B. 提高冬季室温 C. 加热食品 D. 驱赶蚊虫
【答案】14. B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台湾兰屿岛距离台风发源地近,台风强度大,对地上物体破坏性极强,因此岛上居民创造性地这种地下屋,以减轻台风的危害,B正确;地下屋对减轻地震造成的危害没有帮助,A错误;暴雨和风暴潮会引发洪涝灾害,对地下屋的危害更大,C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根据生活常识,地下屋光照缺乏,阴暗潮湿,“火堂”可以加强蒸发,增加光亮,弥补阴暗潮湿的特点,A正确,兰屿位于热带地区,冬季温度较高,B错误;加热食品和驱赶蚊虫不是“火堂”的主要作用,CD错误。故选A。
【点睛】民居具有空间性,是人们在适应改造大自然的漫长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与当地的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面总结一些传统民居与环境的关系。①黄土高原窑洞的特点:冬暖夏凉,节省建筑材料。反映的环境:冬季寒冷,夏季高温,降水较少,黄土直立。②北方民居的特点:屋顶较平,门窗少且小,墙较厚。反映的环境特点:冬季寒冷,降水较少。③新疆平顶屋的特点:屋顶平,墙厚窗小。反映的环境特点:气候干燥,多风沙,太阳辐射强。④蒙古包的特点:便于拆卸,架设和搬运。反映的环境特点:冬季寒冷,草地广阔,居民以游牧生活为主。⑤江南民居的特点:屋顶倾斜(降水较多,便于排水),门窗多且大,墙较薄,便于通风散热。反映的环境特点:湿热的环境。⑥云南傣族竹楼的特点:通风散热,防潮和防虫。反应的环境特点:湿热、爬行动物、虫类多。⑦青藏高原碉楼的特点:平顶,门窗少,墙厚。反映的环境特点:高寒、光照强。⑧东南亚民居的特点:屋顶倾斜,门窗多且大,多木桩支撑,且密集排列(类似于我国的吊脚楼),具有通风散热、防潮的优点。反映的环境特点:湿热、河流密布、多沼泽。⑨因纽特人冰屋的特点:防寒保暖,节省建筑材料。反映的环境特点:终年寒冷的寒带环境。
2018年4月发布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指出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两冀,将重点承接北京疏解的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功能。2019年5月13日四架飞机成功降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京新机场)。读“京津冀局部区域交通规划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现阶段,河北雄安新区城镇化进程主要特点是( )
A. 逆城市化现象突出 B. “大城市病”严重 C. 农业用地规模扩大 D.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17.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有利于( )
①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②加大京津冀交通压力③调整优化京津冀城镇布局和空间结构④根治京津冀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8. 北京新机场的建成,将( )
①形成北京临空经济高端产业功能区②极大缓解北京市交通拥堵状况③形成北京、天津和石家庄机场协同作业新格局④承接京津冀地区资源密集型产业,提高运输效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6. D 17. B 18. B
【解析】
【16题详解】
随着雄安新区的发展,将有大量人口迁入,使得雄安新区城市人口数量和比重不断提高,因此现阶段河北雄安新区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特点是城市人口比重上升,D正确;现阶段河北雄安新区城镇化进程较快,属于快速城市化阶段,而逆城市化现象往往在城市化后期阶段才开始出现,因此目前雄安新区逆城市化现象不突出,A错误;目前雄安新区的产业和人口规模不大,规划相对合理,因此“大城市病”不会太严重,B错误;现阶段河北雄安新区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特点是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会扩大,因此农业用地规模会缩小,C错误。故选D。
【17题详解】
材料可知河北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将重点承接北京疏解的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功能,有利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优化京津冀城镇布局和空间结构,①③正确。雄安新区扩大了城市规模,缓解京津冀交通压力、改善京津冀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不能根治。③④表述错误,故选B。
【18题详解】
新机场与首都机场、天津机场距离适中,新机场的建成,有利于形成北京、天津和石家庄机场协同作业的新格局,形成北京临空经济高端产业功能区,①③正确。对北京市区的交通是否缓解影响不大,②错。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原料和产品并不适合航空运输,④错。故选B。
【点睛】雄安新区,为河北省管辖的国家级新区 ,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雄安新区包括雄县、容城县、安新县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将重点承接北京疏解的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功能。
读不同时期人类活动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9. 图中人类活动场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
20. 人地关系图中,处于崇拜和敬畏自然的阶段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9. C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图③反映的是原始社会人们手持木棒、石块等集体围猎动物,出现时间最早;图④反映的是农业社会人们使用耕牛、木犁耕田的景观,出现时间较早;图①反映的是人类用森林生产方便筷,征服自然阶段,出现时间较晚;图②反映的是倡议垃圾分类,体现了人地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观念,出现时间最晚。综上所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③④①②,C正确,排除ABD。故选C。
【20题详解】
图③反映的是原始社会人们手持木棒、石块等集体围猎动物,此时处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对自然认识缺乏,此时人地关系处于人类崇拜和敬畏自然阶段,C正确,排除ABD。故选C。
【点睛】人地关系的四个阶段:采集渔猎时期的崇拜自然阶段;农业文明时期的改造自然阶段;工业文明时期的征服自然阶段;后工业文明时期的谋求人地协调。
二、综合题(本题共3道题,共50分)
2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核心,覆盖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如下图),集中了湖北省一半以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经济总量。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最大城市,大型商业蓬勃发展,呈现“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以居住用地为主),城外大物流”的格局。汽车产业是武汉市引领武汉城市圈的重要引擎和支撑。近年来武汉市积极推动“整零协作”模式,实现不同地区的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孝感市主动对接武汉东风本田、上汽通用和东风乘用车等整车企业。仙桃市与武汉经开区合作共建龙华山工业园,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建设武汉“车都”重要配套生产基地。
(1)分析武汉市大型商业呈现“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格局的原因。
(2)说明武汉城市圈对武汉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3)分析“整零协作”模式对武汉城市罔汽车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4)从产业发展视角,简述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1)城内交通通达度高,地租水平高,集聚了较多的大型商场;城郊以居住用地为主,人口较多,布局较大的市场,便于居民就近购物消费;城外地租水平较低,交通干线附近集聚了占地面积较大、对交通依赖性较强的物流业。
(2)为武汉市提供农产品、劳动力、商品市场等,是武汉城市发展的依托,促进武汉市发展;与城市国内其它城市产业进行有效的分工合作,利于武汉市产业升级。
(3)有利于汽车企业实现专业化生产(分工协作);避免重复建设或恶性竞争;促进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增强集群(聚)效应;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了工业化水平;扩大了当地经济规模,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4)规划产业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合理规划国内产业分工与协作;出台产业优惠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引入优质产业。
【解析】
【分析】本题以武汉城市圈为情境,设置四道小题,考查武汉市大型商业呈现“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格局的原因与武汉城市圈对武汉市发展的促进作用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武汉市大型商业呈现“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格局的原因主要是对“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格局的理解,注意区分城内、城郊和城外的特点,从商场、市场、物流业发展的基本区位要求方面来分析即可,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城内交通通达度高,所以地租水平高,因此集聚了较多的付租能力较高的大型商场,由于城郊以居住用地为主,所以人口较多,消费市场广阔,影响适宜布局较大的市场,便于居民就近购物消费。由于城外地租水平较低,并且交通干线附近交通通达度较高,所以便于货物的集散,因此集聚了占地面积较大并且对交通依赖性较强的物流业。
【小问2详解】
武汉城市圈对武汉市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从提供物资与分工合作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提供物资的角度来说,武汉城市圈能够为武汉市提供农产品、劳动力、商品市场等,是武汉城市发展的依托,有利于促进武汉市发展。从分工合作的角度来说,武汉城市圈能够与国内其它城市产业进行有效的分工合作,利于武汉市产业升级。
【小问3详解】
结合材料由于孝感市主动对接武汉东风本田、上汽通用和东风乘用车等整车企业。建设武汉“车都”重要配套生产基地,有利于汽车产业专业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减少恶性竞争避免重复投资,并且仙桃市与武汉经开区合作共建龙华山工业园,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所以培育武汉及周边城市汽车零部件聚集区等有利于促进汽车产业的集聚,获得规模效益,并且整零协作模式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能够提高工业化水平,扩大了当地经济规模,从而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小问4详解】
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主要从产业结构,分工合作,政策以及引资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说,武汉城市圈应规划产业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并且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产业升级。从分工合作的角度来说,武汉城市圈应合理规划国内产业分工与协作,从而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从政策的角度来说,武汉城市圈应出台产业优惠政策,优化营商环境。从引资的角度来说,武汉城市圈应招商引资,引入优质产业,推进武汉城市圈的建设。
2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叶具有吸湿性、吸味性,决定了其对于运输、储存、包装等都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对交通运输业有着很强的依赖性。交通对茶叶品牌的创建、保护、发展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早期茶叶品牌大多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传统茶叶品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下图示意中国茶叶主产区分布。
(1)据图描述我国茶叶主产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2)古时我国饮茶之风盛行。宋、元两代的榷茶制度,促使南茶北运更加繁忙。水运具有运量大、运价低等优点,但运输茶叶也存在局限。试说明古代利用水运运茶的缺陷。
(3)论述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对茶叶区域品牌的影响。
【答案】(1)空间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可分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北茶区四大茶叶主产区。
(2)受水路分布的影响较大,运输灵活性差;沿途湿度较大,茶叶容易受潮。
(3)现代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利于茶叶区域品牌的弘扬、推广;随着农村和偏远山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产生新的茶叶品牌;便捷的交通缩短了不同区域的时空距离,加剧区域茶叶品牌的竞争,导致某些传统的茶叶品牌逐步消亡。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描述,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农业区位条件的变化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整体而言,我国茶叶主产区空间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茶叶分布很少。同时,我国南方茶叶主产区又可以分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华南茶区和江北茶区四大茶叶主产区。
【小问2详解】
我国南北向的河流很有限,主要依靠运河运输,所以我国茶叶的南北运输受水路分布影响大,运输的灵活性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茶叶具有吸湿性、吸味性,而沿水路运输空气湿度大,茶叶容易受潮而导致茶叶的品质降低。
【小问3详解】
首先,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缩短了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有利于区域茶叶品牌的弘扬和推广。但同时,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缩短,加剧了区域茶叶品牌的竞争,从而使得某些传统产业品牌逐渐消亡。其次,山区和农村地区原先的交通运输条件较差,随着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善,催生了新的茶业品牌。
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全国十大竹乡”之一。20世纪初农民靠砍树卖木、垦坡种地为生。2001年,赤水市开始实施“退耕还竹”工程,积极构建“竹山种药、竹下养鸡、竹叶养鱼”的竹林立体农业。目前赤水市已形成纸制品、竹木家具、竹集成材、竹食品四大产业,“竹产业”不断升级,竹雕、竹编、竹扇等非遗产品也在传承创新。图为赤水市位置图。
(1)指出赤水市20世纪初面临最突出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简述赤水市竹林立体农业的生态效益。
(3)从竹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角度,为赤水市竹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水土流失(石漠化)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地势崎岖,流速快,流水侵蚀作用强;过垦滥伐,植被遭破坏。
(2)提高竹下植被覆盖率,保持水土;增加土壤肥力,促进竹林生长:竹叶养鱼,改善河流水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提高资源利用。
(3)保持和适度扩大竹林规模,培育竹苗良种,提供优质丰富的竹原料;延长产业链,进行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加大科技创新提升竹产品品质,打造品牌:加快竹产品物流建设;发展竹乡旅游,提高竹产品知名度。
【解析】
【分析】本题以赤水市为材料,涉及区域生态问题、农业生态效益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可知,该地位于云贵高原,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地势起伏较大,流水侵蚀作用较强;当地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多且集中于夏季;根据材料信息“20世纪初农民靠砍树卖木、垦坡种地为生。”可知,当地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当地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石漠化。
【小问2详解】
“竹山种药”能够提高竹下的植被覆盖率,形成良好的植物群落,能够减少土壤侵蚀,保持水土;“竹下养鸡”鸡粪能够为竹林提供有机质,能够增加土壤肥力,促进竹林和中药的生长;“竹叶养鱼”利用竹叶养鱼,能够减少人工饲料的投喂,减少对河流水质的影响,能够改善河流水质;竹林立体农业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用,提高农民收益,提高其生态保护的积极性等。
【小问3详解】
适度扩大并保持竹林地规模,培育竹木良种,提高竹林的产量,保障原材料的供应;依托当地特色竹林,延长产业链,发展竹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竹产品的市场知名度,扩大市场;加大生产过程中的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打造品牌;拓宽销售途径,多途径销售;依托当地特色竹林产品,发展观光农业和绿色农业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