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9-23 21:3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1课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内容标准】
(1)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2)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劳动就业制度的变化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的史实,分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意义。21教育网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等,通过分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分析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1·cn·jy·com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各类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学生的法制法规意识和风险保障意识,加深对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热爱之情。
【教学要点】
重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及其意义。
难点: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些专用名词和具体操作环节。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现在,在许多报刊和杂志上,经常可以看到整版 ( http: / / www.21cnjy.com )整页的各种招聘广告和“个人自荐“求职材料。这一现象在改革开放前从未有过。这是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一新情况。www.21-cn-jy.com
【新课探究】
一、劳动就业制度的变化
1.新中国初期:实行“统包统配”劳动就业制度。
介绍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城镇劳动就业实行“统包统配”,即工作岗位无须自己寻找,全由国家统一分配、安排。
请学生思考、讨论,这种完全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的做法,有什么弊端
学生讨论回答后 , 教师归纳:养成工作上“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不利于人才特长的发挥,企业用人不能择才而用,个人择业不能扬长避短等。21cnjy.com
2.改革开放后:
⑴改革:从“统包统配”,通过各种形式的劳动就业和劳动合同制的逐步推行,最后过渡到完全由市场调节。
⑵新的劳动就业模式:劳动者自主就业 ,市场调节就业,政府 促进就业 。
请学生讨论,这一新的劳动就业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教师归纳:有助于人才的特长发挥,有助于合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配置人才资源,鼓励人们更努力地学习、研究业务。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几幅图片,具体了解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后出现的可喜现象。2·1·c·n·j·y
⑶法律保障:国家颁布实施《劳动法》,从法律上保障了企业 自主用工,个人自主择业的权利。
课本第 133 页下图:这是政府的再就业服务中心为失业人员免费提供就业服务。
课本第 134 页上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劳动就业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课本第 134 页下图:介绍的是自主择业,开设个体餐馆“先富起来”的典型。
以上三幅图片资料反映了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 简略介绍新中国初期:初步建立起适合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如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制度、公费医疗制度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改革开放后
请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什么要改革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可总结为两大原因:一是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有明显的弊端;二是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后,职工的养老、医疗保障以及企业下岗失业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就更加显得突出。因此,迫切要求建立适合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新的社会保障体制。21·世纪*教育网
⑴主要问题:出现下岗现象,城镇失业人员 基本生活、养老、医疗等方面缺乏保障的社会问题也凸现出来。
⑵改革方向:建立 统一的、覆盖全社会的的社会保障新体制。
⑶先介绍我国在建立社会保障新体制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果
保障制度:建立起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
⑷主要特点: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障费用由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分担。
⑸再请学生思考与讨论:两种社会保障制度有哪些主要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教师进行补充,并归纳为下表:
两种社会保障制度比较
改革后的社会保障制度 改革前的社会保障制度


点 实施背景 在市场经济和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实施 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实施
费用支付 个人缴纳部分费用 由国家或单位支付
管理方式 实行社会化管理 由单位管理
保障范围 社会保障得到完全实施 社会保障不能完全实施
保障效果 自我保障意识的强化 自我保障意识淡薄
相同点 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保障制度
都不同程度上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起到过重要作用
请学生议一议:除了以上这些社会保障制度中提供的保障外,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取社会保障?
提问:有谁投保过人身保险?请一位投保过保险的学生讲一讲保单的大体内容。
【总结巩固】
市场经济和社会化保障缺席实施后,我们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该增强保险意识,在国外,我们的保险意识很强,我们中国人的保险意识也逐渐地在加强,外国人往往将相当一部分的收入投入保险,用现在的钱买未来的保障。
【真题训练】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建立的就业制度是( C )
A、自主择业 B、市场调节就业 C、“统包统配” D、双向选择
2、从法律上保障了企业自主用工、个人自主择业的权利的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后,我国的劳动就业制度将最后过渡到( A )
A、完全由市场调节 B、“统包统配” C、国家调控制度 D、社会保障制度
4、下列不属于改革开放后我国形成的新的劳动就业模式的是( C )
A、劳动者自主择业 B、市场调节就业 C、“统包统配” D、政府促进就业
5、我国人才市场的出现是在( D )
A、建国初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以后
6、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产生于( D )
A、建国初 B、“文革”期间 C、改革开放前 D、从20世纪90年代后
7、目前,我国初步形成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是( C )
①养老保险制度 ②失业保险制度 ③医疗保险制度 ④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⑤职业培训制度
A、①②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8、在报刊和杂志上,现在经常可以看到整版整页的各种招聘广告和“个人自荐”求职材料。这种现象出现的时间是( D )
A、新中国成立之初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改革开放前 D、改革开放后
9、以下关于改革开放后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D )
A、使就业人员丢掉了“铁饭碗”的旧思想
B、就业人员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
C、炒鱿鱼、跳槽、公开招聘等新名词层出不穷
D、由政府根据就业人员的实际情况提供就业岗位
10、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障费用由( D )
A、国家负担 B、职工单位承担
C、职工个人承担 D、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分担
11、改革开放后,我国就业制度的改革使( A )
①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变化 ②“铁饭碗”逐渐被打破 ③人们不断学习,提高适应就业变化的能力 ④贫富悬殊进一步加剧,引起社会混乱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比较改革开放前后两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异同。
【教学实践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