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最后一次讲演-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精品课件(部编版)(共24张PPT+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13. 最后一次讲演-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精品课件(部编版)(共24张PPT+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4 19:53:19

内容文字预览

(共24张PPT)
最 后 一 次 讲 演
新 知 导 入
他 是 谁?
闻 一 多
闻一多(1899—1946),现代诗人、学者和战士,湖北浠水人。
有诗集:《红烛》《死水》。臧克家写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被选入教材。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1946年7月17日毛泽东、朱德同志在唁电中称赞他:“为民主而奋斗,不屈不挠,可敬可佩。”周恩来同志在悼词中写道:“心不死,志不绝,和平可期,民主有望,杀人者终必覆灭。”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最后一次讲演》让我们一同回到77年前,缅怀闻一多先生,用心去感受一位优秀的诗人、卓越的学者、大勇的民主战士,为了追求真理、反对独裁而表现出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革命气概。
1.了解作者,识记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重点)
2.理解文章内容,了解演讲的方式,把握演讲的主要特点。(重点)
3.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学习闻一多先生为革命事业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重点)邹垚娟3524
学 习 目 标
文体常识
这是一篇用满腔爱国热忱谱成的讲演词,属议论文体裁。
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
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背景链接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为篡夺革命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民主和平,反动独裁和内战,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国民党当局为了镇压这一运动,制造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篇义正词严的讲演。当天下午,他就被暗杀。课文是这次讲演的记录整理稿,所以称为“最后一次讲演”。
卑bēi劣liè 污wū蔑miè
屠tú杀shā 恐kǒng怖
召zhào开 离间jiàn
卑鄙bǐ 蛮mán横hèng
赋fù予yǔ 捶chuí击
字 音 字 形
检 查 预 习
捶击:用重物猛力敲打。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蛮横: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赋予: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挑拨离间:原指没有根据的话,现在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的诬蔑、中伤的说法。
卑鄙无耻:形容品质低下,不知廉耻。
词 语 释 义
快速阅读,感知要点
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1.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整 体 感 知
2.这篇演讲词有什么特色
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力 。
梳 理 结 构
(一)1—3: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而且诬陷的卑劣行径,歌颂李先生为争取民主而献身的无上光荣。
(二)4—5: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明敌人必然灭亡,人民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鼓舞群众的斗志。
(三)6—12:鼓舞群众发扬光荣传统,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表达自己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问 题 探 究
1.开头一段,义愤填膺,慷慨激昂。这种情绪是如何传达出来的?
这种情绪的传达是通过感叹句的运用。用感叹句表达强烈的感情,是对反动派的无耻和卑劣行径的怒不可遏的血泪控诉,是对李先生殉难的悲痛和对李先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赞扬,是情感的喷发,是心灵的怒吼。感叹语句,短促而有力,表达效果强烈。 
研 读 课 文
2.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①李公朴无罪而遭毒手。
②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杀,只会偷偷摸摸的暗杀。
③杀了人,为推脱罪责,反造谣诬蔑,嫁祸于共产党。
3、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 什么地方?
为民主和平而献身,将会赢得更强大的革命力量。
4、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反革命的末日来临的?
 
① 揭露——虚弱本质:自己在恐怖、慌、害怕;
  ②指出——末日来临:完了、快完了。
5.第二段中作者连用三个“无耻”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连用三个“无耻”,一个比一个语气重,从斥责到控诉,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表达对敌人的无比愤怒之情。同时用“无耻”反衬李先生的“光荣”,体现出演讲者的爱憎分明,很有现场感染力。
6.体会第五段第一句话的含义和作者的情感?
敌人的本质是虚弱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实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因此,杀害一个李公朴是吓不倒人民,会有更多的人不畏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蔑视,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7.第五段中,最能表现闻一多先生观点的是哪句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强大力量的赞颂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
8. 第四、五段中的“他们”“你们”“我们”分别指谁?不断变化人称有什么表达效果?
“他们”“你们”是指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我们”是指作者及爱国民众。
作者用不断变化的人称表达不同的情感,对表达作者的情感起到了很好地配合作用,鲜明的表达出作者爱憎和立场。
揭露时,用“他们”,表达出愤怒和蔑视的感情;斥责时,用“你们”,表现讲演者对敌人毫无畏惧的感情;鼓舞与号召时,用“我们”,表达了讲演者与群众的团结战斗、亲密无间的感情。
抒情。
9.文末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决心?
表明闻先生为追求光明和民主,决心为革命事业献身的斗争
精神,随时准备为真理献身的斗争精神。
问 题 探 究
主 旨 归 纳
闻一多先生在这次即兴演讲中,揭露并痛斥了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无耻暗杀进步人士的卑劣罪行,揭示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一定胜利的历史规律,鼓舞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1.爱憎分明,充满激情,语言极富号召力和感染力。
2.对比手法的运用,加强了艺术感染力。
3.运用人称的变化、语调抑扬顿挫的变化来表达感情。
写 法 探 究
第一部分:痛斥卑劣行径,歌颂献身精神。
第二部分:揭露虚弱本质,指明历史规律。
第三部分:鼓舞群众斗争,表达自己、勇往
直前、不怕牺牲
最后一次讲演
板 书 设 计
1.积累字词。
2.课下阅读闻一多的《红烛》《死水》。
布 置 作 业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