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的住宅(课件+音频+导学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蟋蟀的住宅(课件+音频+导学案+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9-24 06:34:39

文档简介

《蟋蟀的住宅》学案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认识“宅、蔽、弃”等7个生字,会写“宅、蔽、弃、毫、遇、择“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住宅、隐蔽、毫不可惜、选择、搜索、平坦、柔弱、倾斜、宽敞”等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修建的,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3、我要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修建的,通过重点词语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学习难点: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学习链接:了解作家法布尔,搜集蟋蟀的有关资料、图片。
学习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认识“宅、蔽、弃”等7个生字,会写“宅、蔽、弃、毫、遇、择“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住宅、隐蔽、毫不可惜、选择、搜索、平坦、柔弱、倾斜、宽敞”等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正确书写“蔽、搜”的笔顺。
学习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蟋蟀的图片
大家认识这些小东西吗?叫什么名字?对,(蟋蟀)是它的大名,(蛐蛐)是他的小名。每个人都有自己温馨舒适的家,蟋蟀也有它自己的家。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讲蟋蟀的住处。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初读课文,我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法国作家_______。
2、我能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通过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时,我要把“蔽、搜”的笔顺写正确。
“蔽”的下半部分的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_
“搜”的右半部分的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能通过查字典并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试着用它们练习说话。
毫不可惜???随遇而安???慎重???柔弱
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掌握了生字词语,我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边读边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小提示:认真通读全文,通过合作讨论的形式来学习,然后进行交流: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课文内容的。)
我知道作者围绕“蟋蟀的住宅”描写了两方面的内容,先介绍了蟋蟀住宅的____,接着介绍了小蟋蟀如何精心______住宅。
五、当堂测评
1、字词起跑线
(1)“蔽”共___笔,第八笔是____。“搜”共___笔,第七笔是____。
(2)我会拼写词语
zhái  ???????jué   ???  zhǐ
住(???)????挖(???)???地(???)
xué??????????zé?????????bì
洞(???)???选(???)??隐(???)
(3)辨析组词
敝(???)??豪(???)??址(???)??掘(???)
蔽(???)??毫(???)??扯(???)??崛(???)
2、我会填
(1)这篇课文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_______写的一篇观察笔记。选自他的主要著作《????》。
(2)课文重点介绍了蟋蟀的_____特点和修建_______的经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认真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
2、品味重点词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3、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学习重点: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修建的。
学习难点:?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巩固词语
住宅??隐蔽???弃去??毫不可惜??随遇而安??选择??住址
洞穴??挖掘??搜索???扒土??抛出??倾斜
2、我能简要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二、探究课文,了解特点。
(小提示:品味重点词句,领略文章内涵是学习本课的主要方法。同时,还要善于转换角度思考,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长期坚持观察的敬业精神,以及他对昆虫的特殊感情。)
1、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蟋蟀住宅的特点)
用心读课文后,对于蟋蟀住宅的特点,我知道了作者主要是从住宅的_____、住宅的_____和_____这三方面来介绍的。
2、蟋蟀对住宅的选择
“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在这句话中,我知道“随遇而安”是指______________ 。我能从“______”、“ ______”、“ ______”这三个短语中体会到蟋蟀是不肯随遇而安的。明白了为什么把蟋蟀的洞穴称为“住宅”。
3、了解蟋蟀住宅外部和内部的特点
(1)我能找住描写蟋蟀住宅特点的词句。
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蟋蟀住宅的内部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想和大家讨论:为什么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三、再读课文,体会精神
学习第七至九自然段(蟋蟀修建住宅的经过)
1、读了最后三个自然段,我知道了课文从“______”、“ ______”、“ ______”这三个方面描写了蟋蟀修建住宅的经过。
2、我能从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运用中体会到蟋蟀工作很辛苦。
3、我要夸夸小蟋蟀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回归整体,总结升华:
1、体会作者长期坚持观察的敬业精神,以及他对昆虫的特殊感情。
2、课文中有许多地方把蟋蟀当作人来写,我要找出相关的语句多读几遍,再把它们抄下来。
五、推荐阅读
1、读《秋虫音乐会》(有关蟋蟀的童话)
2、法布尔的《昆虫记》
六、达标检测
1、我能写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
(1)蟋蟀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2)蟋蟀的住宅难道不能算是伟大的工程吗??????????(?????)
(3)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2、我会用加横线的词语写句子
(1)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
(2)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师:(拿出放大的蟋蟀)认识这小东西吗?叫什么?
生:蟋蟀。
师: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
生:蛐蛐。
放大的小东西——蟋蟀不仅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蟋蟀,而且激起平时就喜欢小昆虫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蟋蟀”两字怎么写,老师忘了,谁帮老师一下?接下,学生说字形,老师板书“蟋蟀”,全班学生在手心上写一遍。教师大智若愚,让学生帮助老师说字形,调动学习积极性,全班学生在手心上写一遍,让学生牢记“蟋蟀”字形。
2、师: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好斗、唱歌、建住宅)
板书:“蟋蟀的住宅”。
把蟋蟀人性化为小东西、小家伙,为整节课的教学奠定基调。
二、初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样子
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几层楼?小东西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读课文,用“——”画出有关句子。
由“住宅”一词的惯性思维,激起学生了解蟋蟀住宅的兴趣,直奔文章中心。
2、讨论后老师在黑板上画出蟋蟀的住宅。
在课题的右边画出蟋蟀的住宅,直观、形象。
三、变换角色,再读课文
1、师:小家伙的住宅,不就是个小洞,有啥了不起的?
师:你认识王老师的住宅吗?(多问几个学生)
生:不认识。
师:(惊讶、不认识)王老师住的楼房100多平方米,二层楼,比它好多了。可我的房子竟没这小家伙的有名,我心里真不服气。今天就聘请我们全班学生做“住宅评判委员会的委员”,来评一评,谁的住宅有名,好不好?
生:好。
通过与老师住宅的对比,很自然地就使全班同学转换为评委这一角色。
2、要做好评委就要先了解各自的住宅。小家伙的住宅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请各评委了解一下。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我想了解一下各评委的水平。
分段读课文(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读),每人找一个小老师帮助纠正读音。
生生之间的互帮互助,营造出一种个性化的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四、再读课文,找出生词,讨论
1、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生词,写在黑板上。
2、讨论词义。联系课文,学生理解哪个词的词义就请他讲哪个词,老师重点指导学习“随遇而安”
(1)随遇而安,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
(2)课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谁不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
由学生自己找生词,讨论生词,真正调动了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随遇而安”是本课中学生最难懂的成语,教师的指导体现了主导的作用。
第二课时
一、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1、师:各位住宅评判委员会的委员们,你们辛苦了。经过上一节课的工作,你们大致了解了小家伙的住宅。它的住宅有什么特点?请各评委再读课文用“——”画下有关句子。王老师记性不太好,麻烦各位把每一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出来。
一句“工作辛苦”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特点并概括。
住宅特点是本文重点,通过学生的自学找特点,画句子,并用一个词概括,从而突破文章重点。
3、请学生板书自己概括出来的蟋蟀住宅的特点。
突破常规,让学生板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4、讨论、比较住宅特点。
生:小蟋蟀住宅朝着阳光。(向阳)
师:我的住宅大门朝南,只要天上有太阳,家里就有阳光。
生:小蟋蟀的住宅隐藏在青草丛中。(隐蔽)
师:王老师的住宅不用隐蔽。
师:小家伙真不简单,一个小洞也有这么多名堂,但是我的住宅里有电灯、电话、有线电视、太阳能热水器……它有吗?谁的住宅好?
生:老师的住宅好。
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二、了解蟋蟀是怎么建房的
1、师:我的住宅比它好,为什么没它有名?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2、读后再比。
生:蟋蟀建房子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
师:我建住宅得请瓦工、木工、电工、水工等等,一个人干不了。
生:蟋蟀不断修整住宅。
师:王老师的住宅不常修整,要向它学习。
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建筑专家——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长年累月不断整修,认真、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三、再换角色,指导说话
1、师:现在你不是住宅评判委员会的委员,而是建筑专家蟋蟀工程师,现在在“昆虫联合国总部召开”“国际建筑经验交流大会”。下面请蟋蟀工程师介绍一下它是如何建筑住宅的,它建筑的住宅的特点等。
2、学生准备后,发言。
了解了蟋蟀及其住宅特点再换角色,学生感到新鲜而又不陌生,交流发言,让学生把课本上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四、深入了解,认识蟋蟀
1、看资料。(看课前发下去的有关蟋蟀的图片,资料)
2、谈体会。
看了图片、资料,你懂得了哪些以前你不知道的知识?
将学习拓展到教材之外,扩大了学生视野。
五、看文章,做作业
1、读《秋虫音乐会》(有关蟋蟀的童话)。
2、作业(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1)以《我的住宅》为题介绍蟋蟀的住宅特点,以及如何建造的等。
(2)用以下小动物编个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
蚂蚁、蜜蜂、蟋蟀、蝗虫、萤火虫、蝴蝶、螳螂、蜈蚣。
作业设计新颖,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附:板书说明:
打破常规,由师生共同完成,课题左边贴上放大的蟋蟀,课题右边画上蟋蟀的住宅,下边是由学生归纳的住宅特点,整个板书设计美观、简洁、重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