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 洋务运动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 洋务运动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15 07: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 洋务运动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选择题
1.下图是某同学所记录的一节历史课笔记(部分),这节课内容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C.19世纪末期 D.20世纪初期
2.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创办了汉阳铁厂,使“汉阳造”闻名天下,堪称中国重工业的奠基人。这里的“他”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左宗棠
3.清末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①奕? ②张之洞 ③李鸿章 ④洪秀全 ⑤左宗棠 ⑥曾国藩
A.①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4.右图是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工匠制造的铁甲舰“平远”号。制造此舰的目的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统治
C.发展海外贸易 D.进行科学考察
5.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中,最能体现我国近代航运业初步发展的民用企业是(  )
A.轮船招商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福州船政局 D.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6. (洋务派)创办了一批电报、邮政、铁路等企业,近代纺织业、自来水厂、发电厂、造纸、印刷、制药、玻璃制造等工业企业纷纷建立起来。上述内容说明了洋务运动的主要成果是(  )
A. 发展了近代一批军事工业
B. 发展了民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C. 赶上了西方先进的工业水平
D. 筹措到大量的发展资金
7.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主要原因在于(  )
A. 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海军
B. 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工业
C. 洋务运动派遣了留学生
D. 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
8. 有学者指出:曾国藩、李鸿章以及直接受太平军威胁的地方官吏何桂清、薛焕等人感知,在军事上,太平天国借用了西洋技法,因而需“借洋兵助剿”,在中央的奕 、桂良等人也力主改变国策,向西方学长技。该学者旨在强调(  )
A. 太平天国运动严重威胁清政府的统治秩序
B. 清军受到洋人军队的剿杀
C. 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促进了洋务运动的发生
D. 地方官吏主张进行洋务运动
9. 陈旭麓在《中国近代史十五讲》中提到:张之洞为了使汉阳铁厂放在他的湖广总督府鼻子底下,厂址选在地势低洼,离煤铁资源很远的地方,仅垫高铺平就花去三十多万两银子,资金超出计划,只好一再追加。这反映出洋务派(  )
A. 办军事企业缺乏经验 B. 对企业管理封建落后
C. 办企业是为中饱私囊 D. 办企业资金严重匮乏
10.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 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 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 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11.图示法厘清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面图示厘清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12.“虽然这些人的思想和实践没有向政治改革继续前进,但他们确实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为社会进步的部分质变和量变创造了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这些人”应包括(   )
A.李鸿章 B.康有为
C.章炳麟 D.孙中山
1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证明自强运动那种表面化的近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其中,“表面化的近代化”是指洋务派学习西方仅局限于(   )
A.技术层面 B.制度层面
C.文化层面 D.思想层面
14.清朝江苏巡抚吴元炳上奏:“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为此,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创办军事工业 B.发展铁路交通
C.创办近代海军 D.兴办新式学校
15.“力排众难收新疆,忠心为国留史册”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杨靖宇
16. 1871年,左宗棠说:“俄人侵占黑龙江,北地形势日迫。兹复窥吾西陲,蓄谋既久,发机又速,不能不急为之备。”下列对此解读恰当的是(  )
①左宗棠具有较强的战略洞察能力 
②当时俄国勾结和支持阿古柏政权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严重的边疆危机 
④“窥吾西陲”包括强占我国的伊犁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下图内容可以用来直接佐证 (  )
A.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海军发展
B.北洋舰队在洋务运动中获利最大
C.洋务运动缓解了东南海疆的威胁
D.封建制度阻碍中国社会发展
18.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我们在道光年间虽受了重大打击,但仍旧不觉悟,直至受了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的痛苦……(这个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材料中所提及的运动 (  )
A.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B.对封建制度进行变革
C.开启了近代化历程
D.挽救并延续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19. 上海轮船招商局在成立之初,就加入与美资旗昌洋行和英资太古洋行的激烈竞争之中。1877年,轮船招商局收购了旗昌轮船公司的所有产业,包括船只、码头和位于上海外滩9号的办公大楼,成为规模最大的轮船公司。这表明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 (  )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抵御了列强经济上的侵略
C.促进了近代技术的传播
D.根除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20. 洋务企业都是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性质,企业不但不能自主经营,而且腐败丛生,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也受到列强的挤压。这说明洋务运动 (  )
A.维护和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
B.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C.催生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
D.不可能帮助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之,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使天下有志之士无不明于洋务,庶练兵、制器、造船各事可期逐渐精强。
——李鸿章
材料二
材料三 孙中山曾对洋务运动评价道:“比见国家奋筹富强之术,月异日新,不遗余力,骎骎乎将与欧洲并驾矣。”并认为:“快舰、飞车、电邮、火械,昔日西人之所恃以凌我者,我今亦已有之,其他新法亦接踵举行。则凡所以安内攘外之大经,富国强兵之远略,在当局诸公已筹之稔矣。”
(1)上述材料反映的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体现了这一运动的哪些主要内容
(3)在材料三中,孙中山认为洋务运动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积极影响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这场运动是由什么派别发起的?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
(2)据材料二,指出李鸿章认为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李鸿章为“自强”进行的实践探索。
材料三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运动失败的原因,并概述其历史地位。
23、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面临内外交困的危局。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开始放弃盲目排外的迂腐之举,在近代历史舞台上开始上演一场西学历史剧——洋务风云。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恭亲王的奏折]
材料一 奕 看到曾、李两人学造外国船炮,决定派员前往学习,在奏折中说,治国在做到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我能自强,可以彼此相安”。
(1)据奕 的奏折,概括出清朝亲王贵族也倡导洋务运动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以制器为先”采取的重大举措。
[张之洞的企业]
材料二 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局的机器全部购于英国,投产后,日产棉纱100担,能织原色布、斜纹布、花布等,畅销于鄂、湘、川等省,还远销国外。织布局开织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了十万多匹。中国资本主义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见之事”。
(2)请据材料二指出,民用企业的创办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李鸿章的伤感]
材料三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3)李鸿章说“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为什么
(4)我们现在回过头看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是否完全像李鸿章所说的那样是“虚有其表”的呢 请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
1-5BCCBA 6-10BBCBD 11-15BAACB 16-20DACBD
21、(1)“自强”和“求富”。
(2)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筹建近代海军和兴办新式学堂。
(3)中国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1)运动:洋务运动。派别:洋务派。
(2)原因:中国的技术不如西方国家。探索: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3)原因:改革浮于表面,只学习了西方的技术。
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3、(1)目的: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措施: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对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扩张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3)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4)不是。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虽然最终失败,但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