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目标展示】 精品课件(人教版)(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目标展示】 精品课件(人教版)(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6-16 14:2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八年级生物上册 人教版
一、单元课标要求
1.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如线形动物(蛔虫)、环节动物(蚯蚓)、节肢动物(蝗虫、蜜蜂)等。
2.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都具有适应其生活方式和环境的主要特征。
3.动物类群可能对人类生活产生的积极的或负面的影响。
二、单元学习目标
节次 学习目标
第1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第2节 线形动物和环形动物
1. 概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 概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 通过分析水螅、涡虫、华枝睾吸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结构和功能观。
4. 举例说明腔肠动物、扁形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5. 通过分析珊瑚礁受到威胁的原因,培养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感。
1. 概述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 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3. 分析蛔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蚯蚓的形态结构和运动方式。
4. 举例说明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5. 关注蛔虫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6. 通过观察蚯蚓实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确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节次 学习目标
第3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4节 鱼
第5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1. 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 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3. 举例说明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 鱼的主要特征。
2. 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 概述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2. 概述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3. 举例说明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形成保护生物、爱护环境的意识。
节次 学习目标
第6节 鸟
第7节 哺乳动物
1. 概述鸟的主要特征。
2. 尝试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确立鸟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鸟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 说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概念。
4. 举例说明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形成爱鸟护鸟的意识。
1. 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 比较兔和狼的牙齿,归纳哺乳动物牙齿分化的意义,培养归纳能力,建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3. 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三、单元内容分析
“动物的主要类群”主要根据动物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及进化方向,介绍了不同类群的动物,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无脊椎动物,以及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等脊椎动物。各个类群的动物具有不同的特征,与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第1节
本节包括两部分内容: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两个部分都循序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先分别介绍了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生活习性,再归纳总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2节
本节通过结合蛔虫结构示意图对线形动物的特征进行描述,并以蛔虫病为例分析了线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同时介绍了人类科学研究常用线形动物——秀丽隐杆线虫。通过实验“观察蚯蚓”介绍了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一些其他常见的环节动物,并分析了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第3节
本节分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两部分。第一部分先以双壳类软体动物为例,介绍软体动物的一些特征,再介绍其他常见的软体动物,然后总结归纳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最后分析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第二部分先是列举常见的节肢动物,再详细地介绍蝗虫的身体结构,然后以蝗虫为例归纳昆虫的主要特征,再结合其他动物归纳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最后分析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第4节
展示鲫鱼的骨骼图,使学生对脊柱的概念形成的初步认识,进而介绍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分类的依据。接着通过一幅图片介绍我国常见的淡水鱼和海洋鱼,使学生了解鱼类的多样性和我国丰富的鱼类资源。然后让学生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运动和呼吸,归纳出鱼的主要特征。最后通过年画介绍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并且强调过度捕捞和水污染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第5节
本节分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两部分。第一部分以青蛙为例,介绍了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一些其他常见的两栖动物,最后分析了两期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第二部分以蜥蜴为例,介绍了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一些其他常见的爬行动物,最后分析了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第6节
本节探究鸟是如何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主要通过对鸟的形态结构、生理、行为等的观察与探究,概括出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第7节
本节内容分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和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两部分。教材首先通过“想一想,议一议”,让学生分析哺乳动物与乳汁哺育幼仔的优越性,通过对比,使学生对哺乳动物有初步的认识。接着通过列举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使学生对哺乳动物有具体的认识。通过图片及实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四、单元教学重点与难点
单元重点
1.概述无脊椎动物不同类群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概述脊椎动物不同类群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关注蛔虫病、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病的预防。
单元难点
1.不同类群的动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正确认识各动物类群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既有有益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
五、单元教学策略
1.充分利用本地的生物资源,组织学生识别生物的特征,尝试开展分类活动。
2.通过列表等多种方式,对不同生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繁殖方式等进行比较,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生物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认识。
六、单元课时安排
节次 课时
第1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课时
第2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1课时
第3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1课时
第4节 鱼 1课时
第5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1课时
第6节 鸟 1课时
第7节 哺乳动物 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