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生物新课标卷真题变式·分层精准练:第5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高考生物新课标卷真题变式·分层精准练:第5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6-13 05:21:06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年高考生物新课标卷真题变式·分层精准练:第5题
一、原题
1.(2023·新课标卷)某研究小组从野生型高秆(显性)玉米中获得了2个矮秆突变体。为了研究这2个突变体的基因型,该小组让这2个矮秆突变体(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发现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若用A、B表示显性基因,则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
B.F2矮秆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
C.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高秆,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极矮秆
D.F2矮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F2高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6
二、基础
2.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 为蓝色,F1 自交,F2 为 9 蓝∶6紫∶1 鲜红。若将 F1 测交,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
A.2 鲜红∶1 蓝 B.2 紫∶1 鲜红
C.1 鲜红∶1 紫 D.1 蓝∶2 紫∶1 鲜红
3.(2023高一下·福清期中)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  )
A.BbCc B.Bbcc C.bbCc D.bb
4.(2023高一下·龙岩期中)雕鹗控制羽毛绿色(A)与黄色(a)、无纹(B)与条纹(b)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其中绿色基因纯合会出现致死现象。若绿色无纹(AaBb)雕鹗雌、雄相互交配,子代中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为(  )
A.9∶3∶3∶1 B.6∶3∶2∶1 C.6∶2∶3∶1 D.1∶1∶1∶1
5.(2023高一下·深圳期中)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显性基因C和P同时存在时开紫花。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与ccPP
B.F1测交结果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
C.F2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
D.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
6.(2023高一下·龙岩期中)在完全显性且三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aaBbdd与AaBbDd的个体杂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子代基因型有12种,表现型有6种
B.子代中杂合子占全部后代的比例为5/8
C.子代基因型aaBbDd占全部后代的比例为3/8
D.子代基因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4
7.(2023高一下·福清期中)涉及两对自由组合的等位基因遗传时,分析子代基因型常用棋盘法。下图表示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分析F2基因型时的棋盘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方法的原理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B.①~④代表的基因型在棋盘中各出现一次
C.该杂交过程所选择的亲本基因型一定是YYRR×yyrr
D.②代表的表型出现的概率与③代表的表型出现概率相同
8.(2023高一下·平湖月考)某人在模仿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时,利用基因型为YYRR和yyrr的两种纯合豌豆作为亲本,杂交后得到的F1全为黄色圆粒,再让F1自交得到F2,F2中只出现三种不同表型且比例接近9:6:1,当他用F1测交后,请你帮他预测其表型种类及比例(  )
A.四种,1:1:1:1 B.三种,9:3:4
C.三种,1:2:1 D.两种,15:1
9.(2023高一下·惠来月考)蜜蜂中,雌蜂是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某对蜜蜂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为:雌蜂是 AADD、AADd、AaDD、AaDd;雄蜂是 AD、Ad、aD、ad。这对蜜蜂的基因型是(  )
A.AADd 和 ad B.AaDd 和 Ad
C.AaDd 和 AD D.Aadd 和 AD
三、提高
10.(2023高一下·朝阳期中)某种昆虫有白色、黄色、紫色三种体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将昆虫中的白色个体与紫色个体进行杂交,F1全是紫色,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个体中紫色:黄色:白色=9:6: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代白色个体与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B.F2黄色个体产生基因型含a配子和b配子的比例均为1/2
C.F2紫色个体有四种基因型,其中AaBb所占比例为4/9
D.F2中某黄色个体与白色个体杂交,后代可能均为黄色
11.(2023高三下·海淀模拟)辣椒果实有多对相对性状,其中包括着生方向(下垂、直立)和颜色(绿色、紫色、中间色)。为探究上述两种性状的遗传,研究者选取两种辣椒进行杂交,F1自交,结果如下表。
果实性状 亲本组合 F2表现型及比例
着生方向 下垂×直立 下垂:直立=3:1
颜色 绿色×紫色 绿色:中间色︰紫色=9:3: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两种性状中下垂和中间色为显性性状
B.果实着生方向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F2果实中间色的个体中纯合子约占2/3
D.F2果实直立且为绿色的个体约占1/4
12.(2023·沈阳模拟)在种质资源库中挑选某二倍体作物甲、乙两个高甜度纯合品系进行杂交,F1均表现为甜,F1自交得到的F2出现甜:不甜=13:3,假设不甜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下图中,能解释杂交实验结果的代谢途径有(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2023高一下·宜昌期中)番茄的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C控制缺刻叶。紫茎和绿茎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A控制紫茎。紫茎马铃薯叶的纯合植株与绿茎缺刻叶的纯合植株杂交,F1全为紫茎缺刻叶,F1自交得到的F2中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9:3:3:1。若F1与亲本中绿茎缺刻叶个体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
A.紫茎缺刻叶:绿茎缺刻叶=1:1
B.紫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1:1
C.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1:1:1:1
D.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3:1:3:1
14.(2023·烟台模拟)果蝇的翅型有长翅、小翅、残翅三种表型,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残翅和小翅两纯合果蝇品系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实验结果如下表(不考虑XY同源区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杂交组合 P F1 F2
正交 残翅♀×小翅♂ 长翅♀、长翅♂ 9长翅(♀、♂):3小翅(♂):4残翅(♀、♂)
反交 小翅♀×残翅♂ 长翅♀、小翅♂ ?
A.正交F2中长翅果蝇的基因型有6种,其中纯合子占2/9
B.正反交F2中小翅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有2种、4种
C.反交F2中的残翅雄果蝇与纯合的小翅果蝇交配,后代中小翅果蝇占1/3
D.反交F2中雌性果蝇的表型比是长翅:小翅:残翅=3:3:2
15.(2023·湖南模拟)某种二倍体植物有四对同源染色体,A/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B/b基因和C/c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基因连锁),D/d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E/e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五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五种不同的性状且为完全显性。甲植株基因型为AAbbCCddEE,乙植株基因型为aaBBccDDee,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和基因突变等情况,甲乙杂交得F1,F1自交得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2中出现5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和纯合子的个体概率不相等
B.F2中杂合子的个体数少于纯合子的个体数
C.F2中会出现32种表型不同的个体
D.F2中所有表型均为显性性状的个体占27/128
16.(2023·铜仁模拟)某植物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该相对性状可能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也可能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拉制。红花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一代中红花:白花=15:1。下列推测不支持该分离比的是(  )
A.甲的基因型为Aa,雌配子中a基因的可育率是A基因的1/7
B.甲的基因型为Aa,雌雄配子中a基因的可育率是A基因的1/3
C.甲的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可育雌雄配子各有4种且比例相同
D.甲的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可育雌雄配子只有AB、ab,且比例为2:1
17.(2023高一下·鞍山月考)下表为甲~戊五种类型豌豆的有关杂交结果统计。甲~戊中基因型相同的有(  )
亲本组合 后代表型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①甲×乙 85 28 94 32
②甲×丁 78 62 68 71
③乙×丙 0 0 113 34
④丁×戊 0 0 49 51
A.甲、丙 B.甲、戊 C.乙、丙、丁 D.乙、丙、戊
18.(2023·赣州模拟)玉米种子的饱满和凹陷、种子糊粉层的有色和无色是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某农业研究所选择纯合玉米种子进行两组杂交实验得到F1,F1随机交配得到F2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亲本组合 F1 F2
甲 有色饱满 有色饱满:有色凹陷:无色饱满:无色凹陷=66:9:9:16
乙 有色饱满 有色饱满:有色凹陷:无色饱满=2:1:1
A.甲组合亲本的表现型是有色饱满和无色凹陷,乙组合亲本的表现型是有色凹陷和无色饱满
B.甲组合F1的有色基因和饱满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而乙组合的在不同染色体上
C.甲组合F2性状重组的原因是F1玉米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发生了染色体交叉互换
D.乙组合F2中没有无色凹陷性状,是无色凹陷相关基因致死导致的
19.(2023高一下·惠来月考)某种蝴蝶紫翅(P)对黄翅(p)是显性,绿眼(G)对白眼(g)是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生物小组的同学用紫翅绿眼和紫翅白眼的蝴蝶进行杂交,F1出现的性状类型及比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亲本的基因型是PpGg×Ppgg
B.F1紫翅绿眼个体自交(基因型相同个体间的交配),相应性状之比是15:5:3:1
C.F1紫翅白眼个体自交(基因型相同个体间的交配),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2/3
D.F1紫翅绿眼个体与黄翅白眼个体交配,则后代相应性状之比是3:3:1:1
20.(2023·武汉模拟)某植物花瓣中黄色素的合成受等位基因A和a控制,A和a基因的表达受等位基因Y和y的调控。为研究两对等位基因的关系,进行了如表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杂交组合 F1 F2
实验一 黄花×白花 全为黄花 黄花:白花=3:1
实验二 黄花×白花 全为白花 白花:黄花=13:3
A.实验一亲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yy
B.实验一F2中黄花植株自由交配,子代黄花个体占8/9
C.实验二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6种
D.Y基因可能抑制了A基因的表达
21.(2023高一下·鞍山月考)山羊胡子的出现由B基因决定,等位基因Bb、B+分别决定有胡子和无胡子,但是Bb在雄性中为显性基因,在雌性中为隐性基因。无胡子雄山羊与有胡子雌山羊的纯合亲本杂交产生F1,F1中的2个个体交配产生F2(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B+B+、BbBb
B.F1中有胡子和无胡子个体都有
C.F2中有胡子:无胡子约为1:1
D.F2中的有胡子纯合子个体约占2/3
22.(2023高一下·山西月考)某种昆虫长翅(R)对残翅(r)为显性,有刺刚毛(N)对无刺刚毛(n)为显性,控制这2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现有一只昆虫的某一个精原细胞的基因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这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一般情况下,对该昆虫进行测交实验,子代表型有4种
C.该昆虫与相同基因型的雌昆虫交配,后代中与亲代表型相同的概率为1/4
D.若R、r所在染色单体发生互换,则该细胞可能会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由题意可知,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则控制两个突变体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型为AaBb,又因为亲本为2个矮秆突变体,故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A正确;
B、由题意可知,矮秆为一显一隐的基因型的表型,则为aaBB、AAbb、aaBb、Aabb共4种,B正确;
C、由题意可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为双显性高秆,基因型aabb的个体为双隐形极矮秆,C正确;
D、由题意可知,F2矮秆基因型为1/16aaBB、1/16AAbb、2/16aaBb、2/16Aabb,则纯合子比例为1/3,高杆基因型为1/16AABB、2/16AaBB、2/16AABb、4/16AaBb,纯合子比例为1/9,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特殊分离比及测交结果 :
(1)12:3:1即(9AB_+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测交结果为:2:1:1 。
(2)9:6:1即9AB:(3A_bb+3aaB_):1aabb ,测交结果为:1:2:1。
(3)9:3:4即9AB: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 ,测交结果为:1:1:2。(4)13:3即(9A_B_+3A_bb+1aabb):3aaB_或(9A_B_+3aaB_+1aabb):3A_bb ,测交结果为:3:1。(5)15:1即(9AB_+3A_bb+3aaB_):1aabb ,测交结果为:3:1。
(6)9:7即9AB:(3A_bb+3aaB_+1aabb),测交结果为:1:3。
2.【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两对等位基因的纯合子杂交,F1为双杂合,只表现一种性状,自交结果F2为9蓝:6紫:1鲜红。孟德尔遗传实验中F2为9:3:3:1,可推断双显性(9)表现为蓝色(设为A_B_),而单显性(3+3)均表现为紫色(设为A_bb或aaB_),双隐性(1)表现为鲜红色(aabb)。对F1(AaBb)进行测交,即用鲜红色(aabb)植株与之杂交,其后代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比例为1:1:1:1,它们的表现型分别是蓝色、紫色、紫色、鲜红,因此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蓝色:紫色:鲜红=1:2:1,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若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一定遵循分离定律,则每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决。
3.【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只看直毛和卷毛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直毛:卷毛=1:1,属于测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只看黑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黑色:白色=3:1,属于杂合子自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Cc×Cc。综合以上可知“个体X”的基因型应为bbCc。
故答案为:C。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 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 ,可以写作(3:1)(1:1),一个为杂合子自交类型,一个为测交类型。
4.【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绿色无纹(AaBb)个体杂交,若无致死现象,则后代比例应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为9:3:3:1;因AA纯合致死,故AABb、AABB、AAbb的个体均死亡,故子代中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为6∶3∶2∶1,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据题意可知,绿色基因(AA)纯合会出现致死现象,故不存在AA--的个体,据此分析作答。
5.【答案】B
【知识点】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解析】【解答】有题干“ 显性基因C和P同时存在时开紫花。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 ”可知,这两个纯化白花的基因型为CCpp 和ccPP, F1 的基因型为CcPp,因此, 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 ,
A、由上面的分析,可知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与ccPP ,A正确;
B、由上面的分析,可知F1 的基因型为CcPp,进行测交ccpp,则后代中紫花的比例是1/4,所以紫花:白花=1:3,B错误;
C、F2中紫花中纯合的基因型为CCPP,其比例为1/9,C正确;
D、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ccP-,C-pp和ccpp,一共有5种基因型,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和”为 16 的特殊分离比成因——关于 9:3:3:1 的变式比
条件 F1(AaBb)自交后代比例 F1测交后代比例
存在一种显性基因时表现为同一性状,其余表现正常 9:6:1 1:2:1
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外一种性状 9:7 1:3
当某一对隐性基因成对存在时表现为双隐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9:3:4 1:1:2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就表现为一种性状,其余表现正常 15:1 3:1
6.【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aaBbdd与AaBbDd个体杂交,子代基因型有12种,表现型有8种,A错误;
B、子代中纯合子占全部后代的比例为1/2×1/2×1/2=1/8,则杂合子占全部后代的比例为7/8,B错误;
C、子代基因型aaBbDd占全部后代的比例为1/2×1/2×1/2=1/8,C错误;
D、子代基因型相同于双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2×1/2×1/2+1/2×1/2×1/2=1/4,则子代基因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4,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拆分法”解决自由组合计算问题思路: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解为若干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伴性遗传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也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7.【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棋盘法的原理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A正确;
B、①~④代表的基因型为纯合子,在棋盘中各出现一次,B正确;
C、F1产生的雌雄配子均有4种:YR、Yr、yR、yr,该杂交过程所选择的亲本基因型是①YYRR×④yyrr或②YYrr×③yyRR,C错误;
D、②代表的表型出现的概率与③代表的表型出现概率相同,均为3/16,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F1产生的雌雄配子均有4种:YR、Yr、yR、yr,①~④代表的基因型为纯合子YYRR、YYrr、yyRR、yyrr,在棋盘中各出现一次。
8.【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让F1自交得到F2,F2出现三种不同表型且比例为9∶6∶1,说明双显的为一种表型,单显的为一种表型,双隐的为一种表型,而F1测交后的基因型为YyRr、Yyrr、yyRr、yyrr,由题意可知Yyrr和yyRr为同一种表型,所以表型有三种,且比例为1∶2∶1,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若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一定遵循分离定律,则每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决。
9.【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子代中雄蜂基因型是有AD、Ad、aD、ad四种,所以亲本雌蜂能产生AD、Ad、aD、ad四种卵细胞,故亲本雌蜂的基因型是AaDd;子代中雌蜂基因型是 AADD、AADd、AaDD、AaDd,是由母本卵细胞(AD、Ad、aD、ad)与父本精子结合产生,所以父本产生精子的基因组成是AD,雄蜂产生精子时为假减数分裂,精子基因组成与父本基因型相同,故亲本中雄蜂的基因型是AD。 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本题的解题关键是“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这一关键信息,此外雄峰的减数分裂是假减数分裂,减I后期染色体全部移向一极,产生的精子和其体细胞染色体一致,故雄峰的基因型和其精子的基因型相同。
10.【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题目信息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个体中紫色:黄色:白色=9:6:1,该比例是9:3:3:1的变形,故可确定紫色为A_B_,黄色为A_bb和aaB_,白色为aabb。同时可以确定F1的基因型全为AaBb,进而可以推断亲本白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紫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
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亲代白色个体与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A正确;
B、由于F2中黄色个体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2:2:1,其中AA:Aa:aa=1:2:3,BB:Bb:bb=1:2:3,所以产生基因型含a配子和b配子的比例均为2/3,B错误;
C、F2紫色个体基因型有4种,包括AABB、AABb、AaBB、AaBb。由于F2中紫色个体占9/16,AaBb占4/16,所以在这些紫色个体中AaBb占4/9,C错误;
D、F2中黄色个体AAbb与白色个体aabb杂交或黄色个体aaBB与白色个体aabb杂交,子代均为黄色,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三步法”巧解自由组合定律特殊分离比
1、第一步,判断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若没有致死的情况,双杂合子自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之和为16,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第二步,写出遗传图解: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写出F2四种表型对应的基因型,并注明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9∶3∶3∶1),然后结合作用机理示意图推敲双显性、单显性、双隐性分别对应什么表型。
3、第三步,合并同类项:根据题意,将具有相同表型的个体进行“合并同类项”。
11.【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上述两种性状中下垂和绿色为显性性状,A错误;
B、下垂×直立,F2表现型及比例为下垂:直立=3:1,说明下垂为显性,着生方向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正确;
C、绿色×紫色,F2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中间色︰紫色=9:3:4,说明颜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中间色的个体中(1/3AAbb,2/3Aabb)纯合子约占1/3,C错误;
D、题干未给出三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F2果实直立且为绿色的个体比例无法计算,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点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2.【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F1自交得到的F2出现甜:不甜=13:3,不甜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只有B导致不甜,当A与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甜,说明A抑制B的表达,②④正确,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若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一定遵循分离定律,则每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决。
13.【答案】A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知,紫茎、缺刻叶为显性性状,则亲本中纯合紫茎马铃薯叶个体的基因型为AAcc,纯合绿茎缺刻叶个体的基因型为aaCC,杂交后得到的F1基因型为AaCc,让F1(AaCc)与亲本中绿茎缺刻叶个体(aaCC)杂交,将两对基因分开考虑可得:Aa×aa→1Aa(紫茎)∶laa(绿茎),Cc×CC→1C_(全为缺刻叶),则后代为紫茎缺刻叶∶绿茎缺刻叶=1∶1,即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若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一定遵循分离定律,则每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决。
14.【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伴性遗传
【解析】【解答】A、根据F2中长翅:小翅:残翅=9:3:4的比例可以进一步推出:两对基因均为显性时表现为长翅,若分别用A、a和B、b表示这两对等位基因,按A、a位于常染色体的情况,分析各个体的基因型,正交中亲本P残翅Aa♀(aaXBXB )×小翅♂(AAXbY ),其F1为AaXBXb、AaXBY;F1相互交配得到F2,正交F2中长翅果蝇有:1AAXBXB、1AAXBXb、1AAXBY、2AaXBXB、2AaXBXb、2AaXBY,共6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占2/9,A正确;
B、根据F2中长翅:小翅:残翅=9:3:4的比例可以进一步推出:两对基因均为显性时表现为长翅,若分别用A、a和B、b表示这两对等位基因,按A、a位于常染色体的情况,分析各个体的基因型,正交中亲本P残翅Aa♀(aaXBXB )×小翅♂(AAXbY ),其F1为AaXBXb、AaXBY;杂交后,子二代中小翅果蝇的基因型分别:AAXbY、AaXbY;反交中亲本P小翅♀(AAXbXb)×残翅♂(aaXBY),其F1为AaXBXb、AaXbY,杂交后,子二代中小翅果蝇的基因型分别:AAXbXb、AaXbXb、AAXbY、AaXbY,故正反交F2中小翅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有2种、4种,B正确;
C、根据C选项的分析,反交中F1为AaXBXb、AaXbY,杂交得到的残翅雄蝇基因型为:1aaXBY、1aaXbY,与纯合小翅果蝇交配(AAXbXb),后代中小翅果蝇所占比例=1/2×(1/2+1/4)=3/4,C错误;
D、根据C选项的分析,反交中F1为AaXBXb、AaXbY,杂交得到的雌果蝇有:3A XBXb(长翅)、3A XbXb(小翅)、1aaXBXb(残翅)、1aaXbXb(残翅),即反交F2中雌性果蝇的表型比是长翅:小翅:残翅=3:3:2,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正交实验的F1中,所有果蝇均为长翅,F2中9长翅(♀、♂):3小翅(♂):4残翅(♀、♂),可得出两对等位基因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且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则正交亲本可表示为aaXBXB、AAXbY,反交亲本可表示为AAXbXb、aaXBY,即A、B存在表现为长翅,A、b存在表现为小翅,没有A表现为残翅。
15.【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甲植株基因型为AAbbCCddEE,乙植株基因型为aaBBccDDee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是AaBbCcDdEe,由于b与C基因连锁,B与c基因连锁,F2中5对基因均杂合的概率为1/2×1/2×1/2×1/2=1/16,都为纯合子的概率也为1/2×1/2×1/2×1/2=1/16,A错误;
B、甲植株基因型为AAbbCCddEE,乙植株基因型为aaBBccDDee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是AaBbCcDdEe,由于b与C基因连锁,B与c基因连锁,F2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2×1/2×1/2×1/2=1/16,则杂合子的概率为15/16,B错误;
C、甲植株基因型为AAbbCCddEE,乙植株基因型为aaBBccDDee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是AaBbCcDdEe,由于b与C基因连锁,B与c基因连锁,则F2中会出现3×2×2×2=24种表现型,C错误;
D、甲植株基因型为AAbbCCddEE,乙植株基因型为aaBBccDDee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是AaBbCcDdEe,由于b与C基因连锁,B与c基因连锁,则F2中所有表现型均为显性性状(A_B_C_D_E_)的个体占3/4×1/2×3/4×3/4=27/128,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利用“拆分法”解决自由组合计算问题思路: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解为若干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伴性遗传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也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16.【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植株甲基因型为Aa,雌配子中a基因的可育率是A基因的1/7,雄配子1/2A和1/2a,雌配子为1/8a和7/8A,子代白花 aa 占1/2×1/8=1/16,红花占1-1/16=15/16,所以红花:白花=15:1,A正确;
B、植株甲基因型为Aa,雌雄配子中a基因的可育率是A基因的1/3,所以雌配子A : a=3 : 1,雄配子A :a=3: 1,那么子代白花 aa 占 1/4×1/4=1/16 ,剩余全是红花1-1/16=15/16,红花:白花=15:1,B正确;
C、植株甲基因型为AaBb,产生4种且比例相同的配子AB、Ab、aB、a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其中aabb 表现为白花,其余基因型都是红花,所以红花:白花= (9+3+3 ):1=15:1,C正确;
D、植株甲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配子只有AB、ab,说明两对等位基因连锁,AB : ab=2:1,雌雄配子AB 占2/3,ab占1/3,所以子代白花aabb 占1/3×1/3=1/9,其他都是红花占1-1/9=8/9,红花:白花=8:1,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让红花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所得子代中红花:白花=15:1,若为一对基因控制,则出现了配子致死,若为两对基因控制,第一种可能为9:3:3:1的变式,即(9A_B_+3A_bb+3aaB_):1aabb;第二种可能为两对基因在一对染色体上,且存在配子致死。
17.【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①甲×乙后代中黄色:绿色=1:1,圆粒:皱粒=3:1,则甲为AaBb,乙为aaBb,或甲为aaBb,乙为AaBb;
②甲×丁后代中黄色:绿色=1:1,圆粒:皱粒=1:1,则甲为AaBb,丁为aabb;甲为aaBb,丁为Aabb;甲为Aabb,丁为aaBb;甲为aabb,丁为AaBb;
③乙×丙后代中黄色:绿色=0:1,圆粒:皱粒=3:1,则乙为aaBb,丙为aaBb;
④丁×戊后代中黄色:绿色=0:1,圆粒:皱粒=1:1,则丁为aaBb,戊为aabb;丁为aabb,戊为aaBb;
综上所述,甲为AaBb,乙为aaBb,丙为aaBb,丁为aabb,戊为aaBb,即乙、丙、戊的基因型相同,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据分离定律中的比值推断亲代遗传因子组成
(1)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Aa),即Aa×Aa→3A_∶1aa。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Aa×aa→1Aa∶1aa。
(3)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AA×AA或AA×Aa或AA×aa。
(4)若后代只有隐性性状,则双亲均为隐性纯合子,即aa×aa→aa。
18.【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BC、根据甲,乙两组合的F2 数据分析,两组杂交实验的 中两对相对性状均表现为有色:无色=3∶1 ,饱满:凹陷= 3∶1 ,但 F2表型及比例均不符合9:3:3:1的比例,因此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甲组合 亲本的表型是有色饱满和无色凹陷,有色基因和饱满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甲组合 F1玉米的有色基因和无色基因或者饱满基因和凹陷基因在减数分裂Ⅰ前期时发生了染色体片段互换,导致性状重新组合, F2中出现了有色凹陷和无色饱满的重组性状,ABC正确;
D、乙组合亲本的表型是有色凹陷和无色饱满,有色基因和凹陷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正常进行,产生了 的实验结果,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根据甲,乙两组合的F2 数据分析,两组杂交实验的 中两对相对性状均表现为有色:无色=3∶1 ,饱满:凹陷= 3∶1 ,但 F2表型及比例均不符合9:3:3:1的比例,因此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19.【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紫翅绿眼和紫翅白眼的蝴蝶进行杂交,F1中紫翅:黄翅=3:1,则亲本中紫翅基因型均为Pp;F1中绿眼:白眼=1:1,则亲本中绿眼基因型为Gg,白眼基因型为gg。因此上述亲本基因型为PpGg×Ppgg,A正确;
B、F1紫翅绿眼的基因型为PPGg和PpGg,概率分别为:1/3PPGg、2/3PpGg。基因型相同个体间交配,其中基因型为PPGg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3/4PPG_(紫翅绿眼)和1/4PPgg(紫翅白眼);基因型为PpGg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9/16P_G_(紫翅绿眼)、3/16P_gg(紫翅白眼)、3/16ppG_(黄翅绿眼):1/16ppgg(黄翅白眼)。综上所述:后代中紫翅绿眼(P_G_):紫翅白眼(P_gg):黄翅绿眼(ppG_):黄翅白眼(ppgg)=(1/3×3/4+2/3×9/16):(1/3×1/4+2/3×3/16):(2/3×3/16):(2/3×1/16)=15:5:3:1,B正确;
C、F1紫翅白眼的基因型为PPgg和Ppgg,概率分别为1/3PPgg、2/3Ppgg。基因型PPgg个体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基因型Ppgg个体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占1/2(1/4PPgg和1/4ppgg)。故F1紫翅白眼个体自交(基因型相同个体间的交配),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1/3+2/3×1/2=2/3,C正确;
D、F1紫翅绿眼的基因型P_Gg,黄翅白眼的基因型为ppgg。紫翅P_中1/3PP、2/3Pp,产生配子p=1/3,P=2/3。与黄翅pp交配,pp=1/3×1=1/3,Pp=2/3,则紫翅:黄翅=2:1。Gg×gg→绿眼:白眼=1:1,则F2的性状分离比=(2:1)(1:1)=2:2:1:1,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分析柱形图:用紫翅绿眼(P_G_)和紫翅白眼(P_gg)的蝴蝶进行杂交,F1中紫翅:黄翅=3:1,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Pp×Pp;绿眼:白眼=1:1,属于测交,说明亲本中绿眼的基因型为Gg,因此,两个亲本的基因型PpGg×Ppgg。解答此类题型要进行性状拆分,逐对进行分析,再进行组合。
20.【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C、根据实验二的F2白花:黄花=13 :3,属于9:3:3:1的变式,可知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基因型为AaYy,白花的基因型可能为A_Y_(4种)、aaY_(2种)、aayy(1种),共7种,黄花的基因型为A_yy,根据实验一的F2出现3: 1的分离比可知,F1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即F1基因型为Aayy,则实验一中亲本杂交组合为AAyy(黄花) ×aayy(白花),A正确,C错误;
BD、实验二中F1基因型为AaYy,表现型为白花,说明Y基因可能抑制了A基因的表达;实验二中亲本杂交组合为AAyy(黄花)×aaYY(白花),F2 中黄花基因型及比例为1AAyy∶2Aayy,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Ay:ay=2:1,自由交配时后代中黄花所占比例为1-白花=1-1/3×1/3=8/9,B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若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一定遵循分离定律,则每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决。
21.【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解析】【解答】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山羊胡子是从性遗传实例,Bb在雄性中为显性,在雌性中为隐性,则亲代中有胡子雌性与无胡子雄性的基因型分别是♀BbBb,♂B+B+,A正确;
B、亲代中有胡子雌性与无胡子雄性的基因型分别是♀BbBb,♂B+B+,其杂交产生的F1为:♀B+Bb(无胡子),♂BbB+(有胡子),有胡子个体和无胡子个体都有,B正确;
C、F2纯合子中两种基因型,分别为BbBb(有胡子):B+B+(无胡子)=1:1,而杂合子BbB+雌性无胡子,BbB+雄性有胡子,则F2中50%表现为有胡子,50%表现为无胡子,C正确;
D、F2中每种基因型中雌雄个体数量相同,基因型为BbBb的雌雄个体都有胡子,杂合子BbB+雌性无胡子,BbB+雄性有胡子,因此F2中的有胡子纯合子个体约占1/4,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从性遗传
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举例:绵羊的有角基因H为显性,无角基因h为隐性,在杂合子(Hh)中,公羊表现为有角,母羊则表现为无角,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HH Hh hh
雄性 有角 有角 无角
雌性 有角 无角 无角
22.【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据图可知,控制这2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一般情况下,对该昆虫进行测交实验(RrNn×rrnn),子代RrNn∶Rrnn:rrNn∶rrnn=1∶1∶1∶1,表型有4种,B正确;
C、该昆虫(RrNn)与相同基因型的昆虫(RrNn)交配,后代中与亲代表型相同的概率为(3/4)×(3/4)=9/16,C错误;
D、该昆虫长翅(R)对残翅(r)为显性,如果R、r所在染色单体发生互换,则该精原细胞复制后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细胞的基因型为RrNN和Rrnn,故该细胞可能会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分别为RN、Rn、rN和rn,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若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一定遵循分离定律,则每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决。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年高考生物新课标卷真题变式·分层精准练:第5题
一、原题
1.(2023·新课标卷)某研究小组从野生型高秆(显性)玉米中获得了2个矮秆突变体。为了研究这2个突变体的基因型,该小组让这2个矮秆突变体(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发现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若用A、B表示显性基因,则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
B.F2矮秆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
C.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高秆,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极矮秆
D.F2矮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F2高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6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由题意可知,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则控制两个突变体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型为AaBb,又因为亲本为2个矮秆突变体,故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A正确;
B、由题意可知,矮秆为一显一隐的基因型的表型,则为aaBB、AAbb、aaBb、Aabb共4种,B正确;
C、由题意可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为双显性高秆,基因型aabb的个体为双隐形极矮秆,C正确;
D、由题意可知,F2矮秆基因型为1/16aaBB、1/16AAbb、2/16aaBb、2/16Aabb,则纯合子比例为1/3,高杆基因型为1/16AABB、2/16AaBB、2/16AABb、4/16AaBb,纯合子比例为1/9,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特殊分离比及测交结果 :
(1)12:3:1即(9AB_+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测交结果为:2:1:1 。
(2)9:6:1即9AB:(3A_bb+3aaB_):1aabb ,测交结果为:1:2:1。
(3)9:3:4即9AB: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 ,测交结果为:1:1:2。(4)13:3即(9A_B_+3A_bb+1aabb):3aaB_或(9A_B_+3aaB_+1aabb):3A_bb ,测交结果为:3:1。(5)15:1即(9AB_+3A_bb+3aaB_):1aabb ,测交结果为:3:1。
(6)9:7即9AB:(3A_bb+3aaB_+1aabb),测交结果为:1:3。
二、基础
2.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 为蓝色,F1 自交,F2 为 9 蓝∶6紫∶1 鲜红。若将 F1 测交,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
A.2 鲜红∶1 蓝 B.2 紫∶1 鲜红
C.1 鲜红∶1 紫 D.1 蓝∶2 紫∶1 鲜红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两对等位基因的纯合子杂交,F1为双杂合,只表现一种性状,自交结果F2为9蓝:6紫:1鲜红。孟德尔遗传实验中F2为9:3:3:1,可推断双显性(9)表现为蓝色(设为A_B_),而单显性(3+3)均表现为紫色(设为A_bb或aaB_),双隐性(1)表现为鲜红色(aabb)。对F1(AaBb)进行测交,即用鲜红色(aabb)植株与之杂交,其后代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比例为1:1:1:1,它们的表现型分别是蓝色、紫色、紫色、鲜红,因此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蓝色:紫色:鲜红=1:2:1,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若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一定遵循分离定律,则每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决。
3.(2023高一下·福清期中)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  )
A.BbCc B.Bbcc C.bbCc D.bb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只看直毛和卷毛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直毛:卷毛=1:1,属于测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只看黑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黑色:白色=3:1,属于杂合子自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Cc×Cc。综合以上可知“个体X”的基因型应为bbCc。
故答案为:C。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 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 ,可以写作(3:1)(1:1),一个为杂合子自交类型,一个为测交类型。
4.(2023高一下·龙岩期中)雕鹗控制羽毛绿色(A)与黄色(a)、无纹(B)与条纹(b)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其中绿色基因纯合会出现致死现象。若绿色无纹(AaBb)雕鹗雌、雄相互交配,子代中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为(  )
A.9∶3∶3∶1 B.6∶3∶2∶1 C.6∶2∶3∶1 D.1∶1∶1∶1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绿色无纹(AaBb)个体杂交,若无致死现象,则后代比例应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为9:3:3:1;因AA纯合致死,故AABb、AABB、AAbb的个体均死亡,故子代中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为6∶3∶2∶1,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据题意可知,绿色基因(AA)纯合会出现致死现象,故不存在AA--的个体,据此分析作答。
5.(2023高一下·深圳期中)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显性基因C和P同时存在时开紫花。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与ccPP
B.F1测交结果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
C.F2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
D.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
【答案】B
【知识点】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解析】【解答】有题干“ 显性基因C和P同时存在时开紫花。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 ”可知,这两个纯化白花的基因型为CCpp 和ccPP, F1 的基因型为CcPp,因此, 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 ,
A、由上面的分析,可知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与ccPP ,A正确;
B、由上面的分析,可知F1 的基因型为CcPp,进行测交ccpp,则后代中紫花的比例是1/4,所以紫花:白花=1:3,B错误;
C、F2中紫花中纯合的基因型为CCPP,其比例为1/9,C正确;
D、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ccP-,C-pp和ccpp,一共有5种基因型,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和”为 16 的特殊分离比成因——关于 9:3:3:1 的变式比
条件 F1(AaBb)自交后代比例 F1测交后代比例
存在一种显性基因时表现为同一性状,其余表现正常 9:6:1 1:2:1
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外一种性状 9:7 1:3
当某一对隐性基因成对存在时表现为双隐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9:3:4 1:1:2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就表现为一种性状,其余表现正常 15:1 3:1
6.(2023高一下·龙岩期中)在完全显性且三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aaBbdd与AaBbDd的个体杂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子代基因型有12种,表现型有6种
B.子代中杂合子占全部后代的比例为5/8
C.子代基因型aaBbDd占全部后代的比例为3/8
D.子代基因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4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aaBbdd与AaBbDd个体杂交,子代基因型有12种,表现型有8种,A错误;
B、子代中纯合子占全部后代的比例为1/2×1/2×1/2=1/8,则杂合子占全部后代的比例为7/8,B错误;
C、子代基因型aaBbDd占全部后代的比例为1/2×1/2×1/2=1/8,C错误;
D、子代基因型相同于双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2×1/2×1/2+1/2×1/2×1/2=1/4,则子代基因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4,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拆分法”解决自由组合计算问题思路: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解为若干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伴性遗传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也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7.(2023高一下·福清期中)涉及两对自由组合的等位基因遗传时,分析子代基因型常用棋盘法。下图表示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分析F2基因型时的棋盘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方法的原理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B.①~④代表的基因型在棋盘中各出现一次
C.该杂交过程所选择的亲本基因型一定是YYRR×yyrr
D.②代表的表型出现的概率与③代表的表型出现概率相同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棋盘法的原理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A正确;
B、①~④代表的基因型为纯合子,在棋盘中各出现一次,B正确;
C、F1产生的雌雄配子均有4种:YR、Yr、yR、yr,该杂交过程所选择的亲本基因型是①YYRR×④yyrr或②YYrr×③yyRR,C错误;
D、②代表的表型出现的概率与③代表的表型出现概率相同,均为3/16,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F1产生的雌雄配子均有4种:YR、Yr、yR、yr,①~④代表的基因型为纯合子YYRR、YYrr、yyRR、yyrr,在棋盘中各出现一次。
8.(2023高一下·平湖月考)某人在模仿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时,利用基因型为YYRR和yyrr的两种纯合豌豆作为亲本,杂交后得到的F1全为黄色圆粒,再让F1自交得到F2,F2中只出现三种不同表型且比例接近9:6:1,当他用F1测交后,请你帮他预测其表型种类及比例(  )
A.四种,1:1:1:1 B.三种,9:3:4
C.三种,1:2:1 D.两种,15:1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让F1自交得到F2,F2出现三种不同表型且比例为9∶6∶1,说明双显的为一种表型,单显的为一种表型,双隐的为一种表型,而F1测交后的基因型为YyRr、Yyrr、yyRr、yyrr,由题意可知Yyrr和yyRr为同一种表型,所以表型有三种,且比例为1∶2∶1,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若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一定遵循分离定律,则每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决。
9.(2023高一下·惠来月考)蜜蜂中,雌蜂是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某对蜜蜂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为:雌蜂是 AADD、AADd、AaDD、AaDd;雄蜂是 AD、Ad、aD、ad。这对蜜蜂的基因型是(  )
A.AADd 和 ad B.AaDd 和 Ad
C.AaDd 和 AD D.Aadd 和 AD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子代中雄蜂基因型是有AD、Ad、aD、ad四种,所以亲本雌蜂能产生AD、Ad、aD、ad四种卵细胞,故亲本雌蜂的基因型是AaDd;子代中雌蜂基因型是 AADD、AADd、AaDD、AaDd,是由母本卵细胞(AD、Ad、aD、ad)与父本精子结合产生,所以父本产生精子的基因组成是AD,雄蜂产生精子时为假减数分裂,精子基因组成与父本基因型相同,故亲本中雄蜂的基因型是AD。 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本题的解题关键是“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这一关键信息,此外雄峰的减数分裂是假减数分裂,减I后期染色体全部移向一极,产生的精子和其体细胞染色体一致,故雄峰的基因型和其精子的基因型相同。
三、提高
10.(2023高一下·朝阳期中)某种昆虫有白色、黄色、紫色三种体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将昆虫中的白色个体与紫色个体进行杂交,F1全是紫色,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个体中紫色:黄色:白色=9:6: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代白色个体与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B.F2黄色个体产生基因型含a配子和b配子的比例均为1/2
C.F2紫色个体有四种基因型,其中AaBb所占比例为4/9
D.F2中某黄色个体与白色个体杂交,后代可能均为黄色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题目信息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个体中紫色:黄色:白色=9:6:1,该比例是9:3:3:1的变形,故可确定紫色为A_B_,黄色为A_bb和aaB_,白色为aabb。同时可以确定F1的基因型全为AaBb,进而可以推断亲本白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紫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
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亲代白色个体与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A正确;
B、由于F2中黄色个体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2:2:1,其中AA:Aa:aa=1:2:3,BB:Bb:bb=1:2:3,所以产生基因型含a配子和b配子的比例均为2/3,B错误;
C、F2紫色个体基因型有4种,包括AABB、AABb、AaBB、AaBb。由于F2中紫色个体占9/16,AaBb占4/16,所以在这些紫色个体中AaBb占4/9,C错误;
D、F2中黄色个体AAbb与白色个体aabb杂交或黄色个体aaBB与白色个体aabb杂交,子代均为黄色,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三步法”巧解自由组合定律特殊分离比
1、第一步,判断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若没有致死的情况,双杂合子自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之和为16,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第二步,写出遗传图解: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写出F2四种表型对应的基因型,并注明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9∶3∶3∶1),然后结合作用机理示意图推敲双显性、单显性、双隐性分别对应什么表型。
3、第三步,合并同类项:根据题意,将具有相同表型的个体进行“合并同类项”。
11.(2023高三下·海淀模拟)辣椒果实有多对相对性状,其中包括着生方向(下垂、直立)和颜色(绿色、紫色、中间色)。为探究上述两种性状的遗传,研究者选取两种辣椒进行杂交,F1自交,结果如下表。
果实性状 亲本组合 F2表现型及比例
着生方向 下垂×直立 下垂:直立=3:1
颜色 绿色×紫色 绿色:中间色︰紫色=9:3: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两种性状中下垂和中间色为显性性状
B.果实着生方向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F2果实中间色的个体中纯合子约占2/3
D.F2果实直立且为绿色的个体约占1/4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上述两种性状中下垂和绿色为显性性状,A错误;
B、下垂×直立,F2表现型及比例为下垂:直立=3:1,说明下垂为显性,着生方向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正确;
C、绿色×紫色,F2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中间色︰紫色=9:3:4,说明颜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中间色的个体中(1/3AAbb,2/3Aabb)纯合子约占1/3,C错误;
D、题干未给出三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F2果实直立且为绿色的个体比例无法计算,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点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2.(2023·沈阳模拟)在种质资源库中挑选某二倍体作物甲、乙两个高甜度纯合品系进行杂交,F1均表现为甜,F1自交得到的F2出现甜:不甜=13:3,假设不甜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下图中,能解释杂交实验结果的代谢途径有(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F1自交得到的F2出现甜:不甜=13:3,不甜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只有B导致不甜,当A与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甜,说明A抑制B的表达,②④正确,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若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一定遵循分离定律,则每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决。
13.(2023高一下·宜昌期中)番茄的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C控制缺刻叶。紫茎和绿茎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A控制紫茎。紫茎马铃薯叶的纯合植株与绿茎缺刻叶的纯合植株杂交,F1全为紫茎缺刻叶,F1自交得到的F2中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9:3:3:1。若F1与亲本中绿茎缺刻叶个体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
A.紫茎缺刻叶:绿茎缺刻叶=1:1
B.紫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1:1
C.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1:1:1:1
D.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3:1:3:1
【答案】A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知,紫茎、缺刻叶为显性性状,则亲本中纯合紫茎马铃薯叶个体的基因型为AAcc,纯合绿茎缺刻叶个体的基因型为aaCC,杂交后得到的F1基因型为AaCc,让F1(AaCc)与亲本中绿茎缺刻叶个体(aaCC)杂交,将两对基因分开考虑可得:Aa×aa→1Aa(紫茎)∶laa(绿茎),Cc×CC→1C_(全为缺刻叶),则后代为紫茎缺刻叶∶绿茎缺刻叶=1∶1,即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若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一定遵循分离定律,则每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决。
14.(2023·烟台模拟)果蝇的翅型有长翅、小翅、残翅三种表型,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残翅和小翅两纯合果蝇品系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实验结果如下表(不考虑XY同源区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杂交组合 P F1 F2
正交 残翅♀×小翅♂ 长翅♀、长翅♂ 9长翅(♀、♂):3小翅(♂):4残翅(♀、♂)
反交 小翅♀×残翅♂ 长翅♀、小翅♂ ?
A.正交F2中长翅果蝇的基因型有6种,其中纯合子占2/9
B.正反交F2中小翅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有2种、4种
C.反交F2中的残翅雄果蝇与纯合的小翅果蝇交配,后代中小翅果蝇占1/3
D.反交F2中雌性果蝇的表型比是长翅:小翅:残翅=3:3:2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伴性遗传
【解析】【解答】A、根据F2中长翅:小翅:残翅=9:3:4的比例可以进一步推出:两对基因均为显性时表现为长翅,若分别用A、a和B、b表示这两对等位基因,按A、a位于常染色体的情况,分析各个体的基因型,正交中亲本P残翅Aa♀(aaXBXB )×小翅♂(AAXbY ),其F1为AaXBXb、AaXBY;F1相互交配得到F2,正交F2中长翅果蝇有:1AAXBXB、1AAXBXb、1AAXBY、2AaXBXB、2AaXBXb、2AaXBY,共6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占2/9,A正确;
B、根据F2中长翅:小翅:残翅=9:3:4的比例可以进一步推出:两对基因均为显性时表现为长翅,若分别用A、a和B、b表示这两对等位基因,按A、a位于常染色体的情况,分析各个体的基因型,正交中亲本P残翅Aa♀(aaXBXB )×小翅♂(AAXbY ),其F1为AaXBXb、AaXBY;杂交后,子二代中小翅果蝇的基因型分别:AAXbY、AaXbY;反交中亲本P小翅♀(AAXbXb)×残翅♂(aaXBY),其F1为AaXBXb、AaXbY,杂交后,子二代中小翅果蝇的基因型分别:AAXbXb、AaXbXb、AAXbY、AaXbY,故正反交F2中小翅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有2种、4种,B正确;
C、根据C选项的分析,反交中F1为AaXBXb、AaXbY,杂交得到的残翅雄蝇基因型为:1aaXBY、1aaXbY,与纯合小翅果蝇交配(AAXbXb),后代中小翅果蝇所占比例=1/2×(1/2+1/4)=3/4,C错误;
D、根据C选项的分析,反交中F1为AaXBXb、AaXbY,杂交得到的雌果蝇有:3A XBXb(长翅)、3A XbXb(小翅)、1aaXBXb(残翅)、1aaXbXb(残翅),即反交F2中雌性果蝇的表型比是长翅:小翅:残翅=3:3:2,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正交实验的F1中,所有果蝇均为长翅,F2中9长翅(♀、♂):3小翅(♂):4残翅(♀、♂),可得出两对等位基因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且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则正交亲本可表示为aaXBXB、AAXbY,反交亲本可表示为AAXbXb、aaXBY,即A、B存在表现为长翅,A、b存在表现为小翅,没有A表现为残翅。
15.(2023·湖南模拟)某种二倍体植物有四对同源染色体,A/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B/b基因和C/c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基因连锁),D/d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E/e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五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五种不同的性状且为完全显性。甲植株基因型为AAbbCCddEE,乙植株基因型为aaBBccDDee,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和基因突变等情况,甲乙杂交得F1,F1自交得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2中出现5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和纯合子的个体概率不相等
B.F2中杂合子的个体数少于纯合子的个体数
C.F2中会出现32种表型不同的个体
D.F2中所有表型均为显性性状的个体占27/128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甲植株基因型为AAbbCCddEE,乙植株基因型为aaBBccDDee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是AaBbCcDdEe,由于b与C基因连锁,B与c基因连锁,F2中5对基因均杂合的概率为1/2×1/2×1/2×1/2=1/16,都为纯合子的概率也为1/2×1/2×1/2×1/2=1/16,A错误;
B、甲植株基因型为AAbbCCddEE,乙植株基因型为aaBBccDDee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是AaBbCcDdEe,由于b与C基因连锁,B与c基因连锁,F2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2×1/2×1/2×1/2=1/16,则杂合子的概率为15/16,B错误;
C、甲植株基因型为AAbbCCddEE,乙植株基因型为aaBBccDDee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是AaBbCcDdEe,由于b与C基因连锁,B与c基因连锁,则F2中会出现3×2×2×2=24种表现型,C错误;
D、甲植株基因型为AAbbCCddEE,乙植株基因型为aaBBccDDee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是AaBbCcDdEe,由于b与C基因连锁,B与c基因连锁,则F2中所有表现型均为显性性状(A_B_C_D_E_)的个体占3/4×1/2×3/4×3/4=27/128,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利用“拆分法”解决自由组合计算问题思路: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解为若干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伴性遗传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也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16.(2023·铜仁模拟)某植物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该相对性状可能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也可能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拉制。红花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一代中红花:白花=15:1。下列推测不支持该分离比的是(  )
A.甲的基因型为Aa,雌配子中a基因的可育率是A基因的1/7
B.甲的基因型为Aa,雌雄配子中a基因的可育率是A基因的1/3
C.甲的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可育雌雄配子各有4种且比例相同
D.甲的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可育雌雄配子只有AB、ab,且比例为2:1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植株甲基因型为Aa,雌配子中a基因的可育率是A基因的1/7,雄配子1/2A和1/2a,雌配子为1/8a和7/8A,子代白花 aa 占1/2×1/8=1/16,红花占1-1/16=15/16,所以红花:白花=15:1,A正确;
B、植株甲基因型为Aa,雌雄配子中a基因的可育率是A基因的1/3,所以雌配子A : a=3 : 1,雄配子A :a=3: 1,那么子代白花 aa 占 1/4×1/4=1/16 ,剩余全是红花1-1/16=15/16,红花:白花=15:1,B正确;
C、植株甲基因型为AaBb,产生4种且比例相同的配子AB、Ab、aB、a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其中aabb 表现为白花,其余基因型都是红花,所以红花:白花= (9+3+3 ):1=15:1,C正确;
D、植株甲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配子只有AB、ab,说明两对等位基因连锁,AB : ab=2:1,雌雄配子AB 占2/3,ab占1/3,所以子代白花aabb 占1/3×1/3=1/9,其他都是红花占1-1/9=8/9,红花:白花=8:1,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让红花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所得子代中红花:白花=15:1,若为一对基因控制,则出现了配子致死,若为两对基因控制,第一种可能为9:3:3:1的变式,即(9A_B_+3A_bb+3aaB_):1aabb;第二种可能为两对基因在一对染色体上,且存在配子致死。
17.(2023高一下·鞍山月考)下表为甲~戊五种类型豌豆的有关杂交结果统计。甲~戊中基因型相同的有(  )
亲本组合 后代表型
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①甲×乙 85 28 94 32
②甲×丁 78 62 68 71
③乙×丙 0 0 113 34
④丁×戊 0 0 49 51
A.甲、丙 B.甲、戊 C.乙、丙、丁 D.乙、丙、戊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孟德尔遗传实验-分离定律
【解析】【解答】①甲×乙后代中黄色:绿色=1:1,圆粒:皱粒=3:1,则甲为AaBb,乙为aaBb,或甲为aaBb,乙为AaBb;
②甲×丁后代中黄色:绿色=1:1,圆粒:皱粒=1:1,则甲为AaBb,丁为aabb;甲为aaBb,丁为Aabb;甲为Aabb,丁为aaBb;甲为aabb,丁为AaBb;
③乙×丙后代中黄色:绿色=0:1,圆粒:皱粒=3:1,则乙为aaBb,丙为aaBb;
④丁×戊后代中黄色:绿色=0:1,圆粒:皱粒=1:1,则丁为aaBb,戊为aabb;丁为aabb,戊为aaBb;
综上所述,甲为AaBb,乙为aaBb,丙为aaBb,丁为aabb,戊为aaBb,即乙、丙、戊的基因型相同,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据分离定律中的比值推断亲代遗传因子组成
(1)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Aa),即Aa×Aa→3A_∶1aa。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Aa×aa→1Aa∶1aa。
(3)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AA×AA或AA×Aa或AA×aa。
(4)若后代只有隐性性状,则双亲均为隐性纯合子,即aa×aa→aa。
18.(2023·赣州模拟)玉米种子的饱满和凹陷、种子糊粉层的有色和无色是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某农业研究所选择纯合玉米种子进行两组杂交实验得到F1,F1随机交配得到F2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亲本组合 F1 F2
甲 有色饱满 有色饱满:有色凹陷:无色饱满:无色凹陷=66:9:9:16
乙 有色饱满 有色饱满:有色凹陷:无色饱满=2:1:1
A.甲组合亲本的表现型是有色饱满和无色凹陷,乙组合亲本的表现型是有色凹陷和无色饱满
B.甲组合F1的有色基因和饱满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而乙组合的在不同染色体上
C.甲组合F2性状重组的原因是F1玉米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发生了染色体交叉互换
D.乙组合F2中没有无色凹陷性状,是无色凹陷相关基因致死导致的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BC、根据甲,乙两组合的F2 数据分析,两组杂交实验的 中两对相对性状均表现为有色:无色=3∶1 ,饱满:凹陷= 3∶1 ,但 F2表型及比例均不符合9:3:3:1的比例,因此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甲组合 亲本的表型是有色饱满和无色凹陷,有色基因和饱满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甲组合 F1玉米的有色基因和无色基因或者饱满基因和凹陷基因在减数分裂Ⅰ前期时发生了染色体片段互换,导致性状重新组合, F2中出现了有色凹陷和无色饱满的重组性状,ABC正确;
D、乙组合亲本的表型是有色凹陷和无色饱满,有色基因和凹陷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正常进行,产生了 的实验结果,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根据甲,乙两组合的F2 数据分析,两组杂交实验的 中两对相对性状均表现为有色:无色=3∶1 ,饱满:凹陷= 3∶1 ,但 F2表型及比例均不符合9:3:3:1的比例,因此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19.(2023高一下·惠来月考)某种蝴蝶紫翅(P)对黄翅(p)是显性,绿眼(G)对白眼(g)是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生物小组的同学用紫翅绿眼和紫翅白眼的蝴蝶进行杂交,F1出现的性状类型及比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亲本的基因型是PpGg×Ppgg
B.F1紫翅绿眼个体自交(基因型相同个体间的交配),相应性状之比是15:5:3:1
C.F1紫翅白眼个体自交(基因型相同个体间的交配),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2/3
D.F1紫翅绿眼个体与黄翅白眼个体交配,则后代相应性状之比是3:3:1:1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紫翅绿眼和紫翅白眼的蝴蝶进行杂交,F1中紫翅:黄翅=3:1,则亲本中紫翅基因型均为Pp;F1中绿眼:白眼=1:1,则亲本中绿眼基因型为Gg,白眼基因型为gg。因此上述亲本基因型为PpGg×Ppgg,A正确;
B、F1紫翅绿眼的基因型为PPGg和PpGg,概率分别为:1/3PPGg、2/3PpGg。基因型相同个体间交配,其中基因型为PPGg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3/4PPG_(紫翅绿眼)和1/4PPgg(紫翅白眼);基因型为PpGg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9/16P_G_(紫翅绿眼)、3/16P_gg(紫翅白眼)、3/16ppG_(黄翅绿眼):1/16ppgg(黄翅白眼)。综上所述:后代中紫翅绿眼(P_G_):紫翅白眼(P_gg):黄翅绿眼(ppG_):黄翅白眼(ppgg)=(1/3×3/4+2/3×9/16):(1/3×1/4+2/3×3/16):(2/3×3/16):(2/3×1/16)=15:5:3:1,B正确;
C、F1紫翅白眼的基因型为PPgg和Ppgg,概率分别为1/3PPgg、2/3Ppgg。基因型PPgg个体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基因型Ppgg个体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占1/2(1/4PPgg和1/4ppgg)。故F1紫翅白眼个体自交(基因型相同个体间的交配),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1/3+2/3×1/2=2/3,C正确;
D、F1紫翅绿眼的基因型P_Gg,黄翅白眼的基因型为ppgg。紫翅P_中1/3PP、2/3Pp,产生配子p=1/3,P=2/3。与黄翅pp交配,pp=1/3×1=1/3,Pp=2/3,则紫翅:黄翅=2:1。Gg×gg→绿眼:白眼=1:1,则F2的性状分离比=(2:1)(1:1)=2:2:1:1,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分析柱形图:用紫翅绿眼(P_G_)和紫翅白眼(P_gg)的蝴蝶进行杂交,F1中紫翅:黄翅=3:1,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Pp×Pp;绿眼:白眼=1:1,属于测交,说明亲本中绿眼的基因型为Gg,因此,两个亲本的基因型PpGg×Ppgg。解答此类题型要进行性状拆分,逐对进行分析,再进行组合。
20.(2023·武汉模拟)某植物花瓣中黄色素的合成受等位基因A和a控制,A和a基因的表达受等位基因Y和y的调控。为研究两对等位基因的关系,进行了如表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杂交组合 F1 F2
实验一 黄花×白花 全为黄花 黄花:白花=3:1
实验二 黄花×白花 全为白花 白花:黄花=13:3
A.实验一亲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yy
B.实验一F2中黄花植株自由交配,子代黄花个体占8/9
C.实验二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6种
D.Y基因可能抑制了A基因的表达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C、根据实验二的F2白花:黄花=13 :3,属于9:3:3:1的变式,可知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基因型为AaYy,白花的基因型可能为A_Y_(4种)、aaY_(2种)、aayy(1种),共7种,黄花的基因型为A_yy,根据实验一的F2出现3: 1的分离比可知,F1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即F1基因型为Aayy,则实验一中亲本杂交组合为AAyy(黄花) ×aayy(白花),A正确,C错误;
BD、实验二中F1基因型为AaYy,表现型为白花,说明Y基因可能抑制了A基因的表达;实验二中亲本杂交组合为AAyy(黄花)×aaYY(白花),F2 中黄花基因型及比例为1AAyy∶2Aayy,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Ay:ay=2:1,自由交配时后代中黄花所占比例为1-白花=1-1/3×1/3=8/9,B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若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一定遵循分离定律,则每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决。
21.(2023高一下·鞍山月考)山羊胡子的出现由B基因决定,等位基因Bb、B+分别决定有胡子和无胡子,但是Bb在雄性中为显性基因,在雌性中为隐性基因。无胡子雄山羊与有胡子雌山羊的纯合亲本杂交产生F1,F1中的2个个体交配产生F2(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B+B+、BbBb
B.F1中有胡子和无胡子个体都有
C.F2中有胡子:无胡子约为1:1
D.F2中的有胡子纯合子个体约占2/3
【答案】D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解析】【解答】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山羊胡子是从性遗传实例,Bb在雄性中为显性,在雌性中为隐性,则亲代中有胡子雌性与无胡子雄性的基因型分别是♀BbBb,♂B+B+,A正确;
B、亲代中有胡子雌性与无胡子雄性的基因型分别是♀BbBb,♂B+B+,其杂交产生的F1为:♀B+Bb(无胡子),♂BbB+(有胡子),有胡子个体和无胡子个体都有,B正确;
C、F2纯合子中两种基因型,分别为BbBb(有胡子):B+B+(无胡子)=1:1,而杂合子BbB+雌性无胡子,BbB+雄性有胡子,则F2中50%表现为有胡子,50%表现为无胡子,C正确;
D、F2中每种基因型中雌雄个体数量相同,基因型为BbBb的雌雄个体都有胡子,杂合子BbB+雌性无胡子,BbB+雄性有胡子,因此F2中的有胡子纯合子个体约占1/4,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从性遗传
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举例:绵羊的有角基因H为显性,无角基因h为隐性,在杂合子(Hh)中,公羊表现为有角,母羊则表现为无角,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HH Hh hh
雄性 有角 有角 无角
雌性 有角 无角 无角
22.(2023高一下·山西月考)某种昆虫长翅(R)对残翅(r)为显性,有刺刚毛(N)对无刺刚毛(n)为显性,控制这2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现有一只昆虫的某一个精原细胞的基因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这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一般情况下,对该昆虫进行测交实验,子代表型有4种
C.该昆虫与相同基因型的雌昆虫交配,后代中与亲代表型相同的概率为1/4
D.若R、r所在染色单体发生互换,则该细胞可能会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析】【解答】A、据图可知,控制这2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一般情况下,对该昆虫进行测交实验(RrNn×rrnn),子代RrNn∶Rrnn:rrNn∶rrnn=1∶1∶1∶1,表型有4种,B正确;
C、该昆虫(RrNn)与相同基因型的昆虫(RrNn)交配,后代中与亲代表型相同的概率为(3/4)×(3/4)=9/16,C错误;
D、该昆虫长翅(R)对残翅(r)为显性,如果R、r所在染色单体发生互换,则该精原细胞复制后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细胞的基因型为RrNN和Rrnn,故该细胞可能会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分别为RN、Rn、rN和rn,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若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一定遵循分离定律,则每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分离定律问题进行解决。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