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19 17:1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人类的聚居地
第四章 居民与部落
七年级地理上册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JU LUO YU SHI JIE WEN HUA YI CHAN
聚落与环境
JU LUO YU HUAN JING
CONTENT.
例如,中国陕西蓝田猿人的遗址,就在一条河流最高的阶地上,当时那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有较多的动物可供捕猎(考古发现被捕猎的动物种类就有42种)。
早期人类的聚居地一般都选择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点。
新课导入
新课讲授
我们把人们居住的乡村和城市,
统称为聚落。
聚落

环境
JU LUO YU HUAN JING
一般规模小,
主要有农村、牧村、渔村等不同类型。
居住在乡村的人们一般从事耕作、
放牧、捕鱼等生产活动。
乡村
01
XIANG CUN
城市规模较大,
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城市
02
CHENG SHI
聚落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
JU LUO XING CHENG YU HUAN JING MI QIE XIANG GUAN
03
一般来讲,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
水源充足
其他
自然资源丰富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交通便利
成都平原
CHENG DU PING YUAN
环渤海城市群
成渝城市群
长江中游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
沿江沿海城市群
YAN JIANG YAN HAI CHENG SHI QUN
房屋 道路 商店 学校 医院 农田 果园 鱼塘 人口 自然景观改变
密集度 高度 乡村
城市
农村
城市
稀疏
密集


稀疏
密集












稀疏
密集


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
XIANG CUN YU CHENG SHI DE JING GUAN CHA YI
聚落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
01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包括聚落的区位、分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世界聚落的分布
02
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历史悠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各地居民建筑的差异
03
GE DI JU MIN JIAN ZHU DE CHA YI
密集地区
高山、荒漠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困难
稀疏或没有
聚落与环境 JU LUO YU HUAN JING
聚落与
世界
文化遗产
JU LUO YU SHI JIE WEN HUA YI CHAN
为了更好的保护和挽救人类的无价之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北京故宫
BEI JING GU GONG
丽江古城
LI JIANG GU CHENG
布达拉宫
BU DA LA GONG
科隆大教堂
KE LONG DA JIAO TANG
宙斯神殿
ZHOU SI SHEN DIAN
当地的气候特点
民居的建筑特点
窑洞
我国黄土高原上的
傣族竹楼
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
利用黄土挖掘成窑洞,夏凉冬暖
屋顶坡度陡,下部通风隔潮
冬冷夏热
高温多雨
冰屋
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
严寒
很低矮,无窗户,
保温效果好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人类的聚居地
—聚落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JU LUO YU SHI JIE WEN HUA YI CHAN
01 乡村、城市
02 形成的因素
REN LEI DE JU JU DI JU LUO
聚落与环境
JU LUO YU HUAN JING
具有纳西族独特风采的丽江古城分布在我国的哪个省
A.江苏省
B.四川省
C.云南省
D.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亚的村庄中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是因为当地是
A.热带雨林地区
B.终年严寒的地区
C.热带沙漠地区
D.热带草原地区
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正确的方法是
A.拆除后建设现代化的高楼
B.全部拆除再照原样重建
C.应该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
D.不要乱动,任其发展
01
02
03
随堂演练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第四章 居民与部落
七年级地理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