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4 科举制的创立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宋朝,有一个名叫孙山的才子,他和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乡的儿子一去参加举人的考试。孙山先回到家里,同乡便来问他儿子有没有考取。他就随口念出两句不成诗的诗句来: “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从此,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把投考学校或参加各种考试,没有被录取,叫做“名落孙山”。那么他们参加的科举考试开始于:( )
A、武则天时 B、隋文帝时 C、隋炀帝时 D、唐太宗时
2、“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 ( http: / / www.21cnjy.com )金榜题名时”是中国一句人人皆知的俗语。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我国什么时候开始设置进士科:( )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3、他们中是谁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合格的可以做官。( )
A、 B、 HYPERLINK "http://photo./showpic.html" \l "blogid=503cb31d01008bac&url=http://s4./orignal/503cb31d444aef06d1453" \t "_blank" C、 D、 HYPERLINK "http://photo./showpic.html" \l "blogid=503cb31d01008bac&url=http://s2./orignal/503cb31d444aef09a71d1" \t "_blank"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4、黄梅戏代表作《女驸马》是一部极富传奇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彩的古装戏,说的是民女冯素贞冒死救夫,成就了美满姻缘的故事。该剧通过女扮男装冒名赶考、偶中状元误招东床驸马、洞房献智化险为夷等一系列近乎离奇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戏剧情节,塑造了一个善良、勇敢、聪慧的古代少女形象。此时的科举制已经完善,以下人物中,哪个不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康熙 D、唐玄宗
5、同学们可能非常熟悉周星驰、吴孟达、张敏出演的电影《武状元苏乞儿》。以进行骑射等项目考试的称为武举,武举考试始于:( )
A、隋文帝时 B、武则天时 C、隋炀帝时 D、唐太宗时
6、他们当中谁首先把诗赋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
A、 B、 C、 D、
唐太宗 武则天 隋文帝 唐玄
7、这是状元曹鸿勋的殿试试策, ( http: / / photo. / showpic.html" \l "blogid=503cb31d01008bac&url=http: / / s11. / orignal / 503cb31d444af1cfe061a" \t "_blank )殿试考试开始于什么时候:( )
A、武则天时 B、隋文帝时 C、隋炀帝时 D、唐太宗时
8、明经考试有一种叫做“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的试题类型: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这种题型和我们现在的考试中什么题型相似:( )
A、选择题 B、材料分析题 C、填空题 D、论述题
9、这是几位唐朝著名诗人,他们中谁考中了进士:( )
A、 ( file: / / / D:\\Backup\\%C3%8E%C3%92%C2%B5%C3%84%C3%8E%C3%84%C2%B5%C2%B5\\My%20Pictures\\1\\%C3%8E%C3%9E%C2%B1%C3%AA%C3%8C%C3%A2.bmp" \t "_blank ) B、 C、 HYPERLINK "http://photo./showpic.html" \l "blogid=503cb31d01008bac&url=http://s3./orignal/503cb31d444af1b36cd92" \t "_blank" D、
李白 杜甫 孟浩然 白居易
10、中国的科举考试内容到明代以八股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即“八股取仕”。它逐步成为僵化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吴敬梓写出了《儒林外史》这部讽刺科场的不朽名著。科举制是在什么时候废除:( )
A、明朝末期 B、清朝末年 C、民国初期 D、新中国成立时
二、非选择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二: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材料三: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朝武德五年(622年)的状元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为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状元刘春霖,1300年来共计状元504人(若包括辽朝18人、金朝15人、大西国(张献忠)1人、太平天国14人,共计552人)。
材料四: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
材料五:我国的科举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度从宋元以后东渐西传,越南、日本、韩国、朝鲜,在其国内都较长时间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的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都直接受到中国科举制度的作用和重要影响。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我国现代的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都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孙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五权宪法》)。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五权宪法》)。它无疑对中华民族,对全人类都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回答:
1、材料一中唐太宗的长策指的就是科举制,它正式诞生于何时?(2分)
2、材料二说明科举制已经趋于完善,你知道完善科举制的三个关键人物吗?(6分)
3、除了材料中所说的文状元外,我国还有武状元。武举考试出现在谁统治时期?(2分)
4、阅读材料四,回答问题。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这与唐诗的繁荣有何关系?(4分)
5、材料五说的是我国的科举制对世界的影响,你能不能说出科举制对我国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