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科技 川教版(2019)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2节 数据加工 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信息科技 川教版(2019)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2节 数据加工 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3-07-06 15:02:21

文档简介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小小数据分析师
数据录入与统计
数据加工
备课人:蒋艺林 黄晓
一、学情分析
通过对第二节“数据录入与统计”的第1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对“WPS表格”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对“WPS表格”窗口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能输入数据,并能美化表格。
教材分析
本节课用到的教材是四川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本》。内容为七年上册第二单元第2节“数据录入与统计”的第二课时——数据加工(求和)。数据由本单元第一节“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的“中学生网络行为调查问卷”收集。
学习目标
学会在WPS中用公式法和函数法求和。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
创造性思维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重点
公式法求和中“=”的输入及函数法求和时参数的选择
教具
PPT、电脑等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的方式复习“WPS表格”窗口,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知“WPS表格”,为本节课突破难点奠定基础。)
(二)呈现问题
欢欢已经收集好了“中学生网络行为调查问卷”数据,但他想计算出每一个学生的“上网总时长”?大家能帮助他吗?
请大家思考一下,用什么工具处理数据吗?怎么使用工具?(学生可能想到“WPS表格”)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学生有欲望,才会有进一步探究新事物的可能。)
(三)解决问题
经过师生、生生讨论后得出解决方案——公式法求和。
在数学上,这其实就是进行加法运算,在“WPS”表格中就是:
把几个或某一批单元格的数相加,填入指定的单元格。
1、计算1号学生的“上网总时长”
1号被试的“上网总时长”在 “WPS”表格中表述为:E3=C3+D3。
教师通过PPT课件及操作视频展示具体的操作步骤,然后让学生来总结。教师在需要的时候做出补充。
方法小结
求和1号学生的上网总时长,步骤如下:
(1)单击鼠标左键选择目标列
(2)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插入新列
(3)在新列中选中放置结果的单元格
(4)在结果单元格中输入“=”
(5)在结果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6)单击确定,显示结果
2、计算所有学生的“上网总时长”
学生看书,以小组交流的模式得出解决方案——填充法。
(1)激活原单元格(E3,即1号被试“上网总时长”所在单元格)
(2)将鼠标移到单元格右下角
(3)当鼠标变为“+”时,按住左键向下拖拽后,松开
3、学生在电脑练习公式法求和
(设计意图:师生合作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四)能力提升,探索新途径
通过数学公式我们可以算出被调查者的“上网总时长”,欢欢想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大家在电脑上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帮助欢欢找到第二种方法。
学生三人一组,讨论、实践。各组发表意见,最后小结如下:
函数法求和一般步骤:
(1)选中放置结果的单元格
(2)选定函数(sum)
(3)输入数据范围
(4)单击确定,显示结果
全班同学用函数法进行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独立探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五)课堂小结
先由学生自己总结,然后教师综合学生的观点。小结如下:
在“WPS表格”中的求和重点
1、公式法求和的一般步骤:一选二输三回车,在输入公式时,不要忘记要先输入“=”。
2、函数法求和的一般步骤:一选二定(函数sum)三输四回车。
3、填充步骤:一选二移三拖动。拖动时一定等鼠标变为“+”时,再拖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梳理、归纳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网络,形成个性化的认知结构。学生一旦学会了归纳、总结,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会有更大的进步。)
(六)家庭作业
对问卷的4、5、6题进行求和,并将结果发至班级小管家。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建构牢固的知识结构及认知结构,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操作性较强,必须要让学生有上机操作的机会。在学会公式法求和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探寻新的解决办法有利于培养的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最后,学生只有在操作的过程中才能掌握好本节课的重难点。
第1页,共2页(共19张PPT)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小小数据分析师
第2节 数据录入与统计
第2课时 数据加工
教材版本:四川教育出版社(2019年)
主讲人:蒋艺林
主讲人单位:仁寿县鳌峰初中
学习目标:
1、学会在“WPS表格”中用公式法和函数法求和。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呈现问题
欢欢已经用“中学生网络行为调查问卷”收集好了数据。
2题:学习型上网时长
3题:非学习型上网时长
欢欢想计算出每一个学生的“上网总时长”?大家能帮助他吗?
请大家思考一下,用什么工具处理数据呢?
呈现问题
“WPS表格”
温习旧知——回顾“WPS表格”窗口
菜单栏
工具栏
名称框
编辑栏
活动单元格
工作表标签
行号
列号
工作表
怎么使用“WPS表格” 计算每一个学生的
“上网总时长”呢?
解决问题
公式法求和
在“WPS”表格中:
把几个或某一批单元格的数相加,填入指定的单元格。
在数学上,这其实就是进行加法运算。
E3=C3+D3
观看视频,并总结计算1号学生“上网总时长”操作步骤
学生讨论
计算1号学生的“上网总时长”操作步骤

学生分享:公式法求和步骤
1、插入“上网总时长”
(2)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插入新列及列数(目标列的左边或者右边)
(1)单击鼠标左键选择目标列(D列)
2、求和
学生分享:公式法求和步骤
(1)选中放置结果的单元格
(2)在结果单元格中输入“=”
(3)在结果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4)单击确定,显示结果
学生看书,以小组交流的模式探究。
计算所有学生的“上网总时长”
思维碰撞
学生分享:填充步骤
(1)激活原单元格(E3,即1号学生“上网总时长”所在单元格)
(2)将鼠标移到单元格右下角
(3)当鼠标变为“+”时,按住左键向下拖拽后,松开
学生在电脑上实战演练
通过数学公式我们可以算出被调查者的“上网总时长”,欢欢想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大家在电脑上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帮助欢欢找到第二种方法。
探索新途径
学生分享:函数法求和
详细步骤
(2)选定函数(sum)
(3)输入数据范围
(1)选中放置结果的单元格
(4)单击确定,显示结果
学生在电脑上操作,进一步验证函数法和公式法。
公式法
函数法
所有学生的
“上网总时长”
家庭作业
对问卷的4、5、6题进行求和,并将结果发至班级小管家。
小结
本节课重点学习了在工作表中求和
1、公式法计算的一般步骤:一选二输三回车,在输入公式时,不要忘记要先输入“=”。
2、函数法求和的一般步骤:一选二定(函数sum)三输四回车。
3、填充步骤:一选二移三拖动。拖动时一定等鼠标变为“+”时,再拖动。
谢谢大家观看!
主讲人:蒋艺林
备课人:蒋艺林 黄晓
单位:仁寿县鳌峰初中、四川省仁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