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训练
地 理
本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市(县、区)、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条形码不得撕下重新粘贴。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在答题卡规定区域内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在草稿纸、答题卡规定区域外、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60分)
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A层叙述正确的
①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②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③以对流运动为主 ④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臭氧层位于图中
A.A层 B.B层
C.C层 D.C层以上大气层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深秋季节晴朗的夜晚多出现霜冻,主要是因为此时
A.地面辐射弱 B.太阳辐射强
C.大气反射强 D.大气逆辐射弱
古生代距今5.41亿年-2.52亿年,出现了很多远古生物。下图为三叶虫化石图片,据此回答5~6题。
5.出现于古生代的三叶虫
A.早古生代的脊椎动物 B.早古生代的无脊椎动物
C.晚古生代的无脊椎动物 D.晚古生代的脊椎动物
6.关于地质年代的时间表述,格式正确的是
A.年/月/日 B.朝/期/年 C.时/分/秒 D.宙/代/纪
下图是一些旅游者经常见到的一种地貌景观。在洞穴中,千姿百态的地貌映入眼帘。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甲、乙地貌分别表示
A.石帘、石柱 B.石笋、石钟乳
C.石柱、石帘 D.石钟乳、石笋
8.该洞穴所反映的各种地貌景观的成因是
A.风化和堆积作用 B.溶蚀和淀积作用
C.搬运和堆积作用 D.风化和侵蚀作用
读“海洋水温随纬度和深度变化曲线图”,完成9~10题。
9.影响曲线②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海水比热容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
10.若曲线①表示的是某地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处于高纬度海区
B.随着深度增加,水温递增
C.在水深1000米以内,水温变化不大
D.大陆架海区,水温随深度变化最小
读耕作土壤剖面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关于图中①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
B.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
C.由疏松的风化碎屑物质组成
D.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12.图中②层为
A.腐殖质层 B.淋溶层 C.犁底层 D.耕作层
下表为某岛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读表,完成第13~14题。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45万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5万
2006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 30万
2016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 35万
13.反映该岛国环境承载力的数据是
A.25万 B.30万 C.35万 D.45万
14.环境人口容量
A.只受资源丰富程度影响 B.与科技发展水平呈负相关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与对外开放程度无关
读“我国四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景观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15~16题。
15.③建筑主要分布于
A.内蒙古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
16.②建筑主要适应的自然环境是
A.大风 B.寒冷 C.湿热 D.干燥
读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完成第17~18题。
17.阶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
A.初级阶段 B.加速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
18. 在阶段Ⅱ中,中心城区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A.交通拥挤,污染严重 B.房价过高,住房紧缺
C.人口减少,经济萎缩 D.性别比例渐趋失衡
在城市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人口和产业在空间上集聚,形成不同性质的功能区。据此完成下面19~20小题。
19.②功能区的主要特点是
A.分布较分散 B.占地面积大 C.位于市中心 D.靠近交通线
20.目前一般城市选择在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这一决策的主导因素是
A.土地价格 B.人口密度
C.交通条件 D.土地利用效率
某地农民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眼睛盯着城里人的餐桌,变“咱种啥他吃啥”为“他吃啥咱种啥”,既丰富了城里人的菜篮子,又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收入。据此完成第21~22题。
21.该地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依据是
A.国家政策和措施
B.城市发展和工业建设
C.市场需求
D.气候、地形、土壤的特殊性
22.当地农民为了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②使用有机肥、农家肥 ③使用高效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⑤采用生物防治虫害
A.①③ B.②⑤ C.②④ D.③⑤
2020年广东省机器人企业数量达1900多家,居全国首位。智能机器人种类多,服务范围广。预计到2025年,该省智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将达到800亿元。据此完成23~24题。
23.扫地、烹饪机器人提供的是
A.金融服务 B.商贸服务
C.生活性服务 D.生产性服务
24.广东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自然资源丰富 ②劳动力价格低 ③技术水平高 ④市场广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网上购物因具有“商品多、价格便宜、送货上门”等突出优势,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读下图,完成第25~26题。
网上购物系统示意图
25.在各种仓库中,数量最多的可能是
A.客户仓库 B.物流中心仓库
C.配送中心仓库 D.生产厂仓库
26.与传统购物方式相比,网上购物
A.价格处于明显劣势 B.商品种类较少
C.中间环节较多 D.便捷性更好
2022 年 3 月 26 日当地时间 20:30,全球 192 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地标性建筑熄灯一小时,以响应 2022 年“地球一小时”活动。读图,回答 27-28 题。
27.“地球一小时”活动主要对应的问题是
A.皮肤癌多发 B.建筑物腐蚀
C.CO2过量排放 D.荒漠化加剧
28.全球众多国家参与这一活动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 B.阶段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
2020年4月、18日民政部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海南省三沙市设立西沙区、南沙区。三沙市西沙区管辖西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城,代管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西沙区人民政府驻永兴岛。三沙市南沙区管辖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南沙区人民政府驻永暑礁。读下图完成27~28题。
29.我国在南部所临海域维护的海洋权益主要有
①内水权益 ②领海权益 ③毗连区权益 ④专属经济区权益
⑤公海权益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30.28.世界许多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海洋岛屿的争议,其主要原因是
A.各国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理解不同
B.岛屿之争的实质是领土和海洋权益的争取
C.维护领土完整,扩大海洋权益的需要
D.为了发展海洋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每题10分,共40分)
31.地理学习应重视对地理问题的研究,地理实验是学习地理得重要方法之一 。图甲为热力环流实验示意图,图乙为某海岸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从图甲中观察到的该模拟实验结果,烟的运动方向呈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循环;其模拟的自然地理过程是 ;实验表明,形成模拟的自然地理过程的原因是 。
(2)若图乙此时为夏季的白天,则图中a点气温比b点气温 ;海岸吹 。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1中B代表____ 。从土壤的形成要素分析,土壤中的矿物质(无机盐)源于 。
(2)图2中①、② 代表的自然植被景观,垂直结构分层最明显的是____(填序号),②植被树叶呈针叶形状,具有适应 环境的特征。
(3)图2中①、② 两种森林土壤中,腐殖质分解快的是____(填序号)。
33.下图为我国中部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甲处拟建设服装厂、印刷厂、水果罐头厂和炼铝厂,应优先发展________,从工业区位因素上看,该工业属于消耗________多的工业。
(2)图中乙处为服装、食品、自行车等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试分析其主要区位优势。
(3)该城市计划在丙处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简述在此处兴建电子工业园区的主要依据。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高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各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下图示意物联网重点企业的城市分布(圆圈大小表示物联网企业数量多少)。
(1)简述中国大陆物联网重点企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2)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物联网产业的优势。银川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训练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B B D B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D C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B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C D A
题号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D D B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综合题(每题10分,共40分)
31.
(1)
评分标准:顺时针;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
(2)
评分标准:高;海风
32.
(1)
评分标准:有机质 成土母质
(2)
评分标准:① 寒冷(寒冷干旱)
(3)
评分标准:①
33.
(1)
评分标准:炼铝厂 能源
(2)
评分标准:接近消费市场、交通方便
(3)
评分标准:接近大学城,科技力量较强;靠近公路,交通运输便利;距重工业区较远污染小;靠近河流,环境条件好。
34.
(1)
评分标准: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部地区数量较少。
(2)
评分标准:长江三角洲地区基础设施完善,互联网与信息通信发达;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众多(科技人才丰富,创新能力强)经济发达(资金雄厚);市场需求量大,而且其联系的范围(腹地)较广;工业基础好;物联网企业生产协作条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