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下)期中测试(C)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sù mù gǎng wèi fèi xū qì něi
jiàn zhù ( http: / / www.21cnjy.com ) jiǎng shǎng jīng chà shǎn shuò
2、写近、反义词。(8分)
近义词:华美——( ) 慈祥——( )
认真——( ) 仿佛——( )
反义词:干燥——( ) 寒冷——( )
奖励——( ) 安全——( )
3、把下面各组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个词语用斜划掉。(4分)
(1)分辨 皎洁 草埂 垂头丧气
(2)菱叶 敬暮 训练 晶莹剔透
(3)帐蓬 恐怖 咆哮 波涛汹涌
(4)翻译 打开 矫健 查无音讯
4、下列各组短语中,与上下句能奶好地衔接连贯的一组是( )(3分)
这位老先生头发花白,衣着朴素 , ,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
A、风趣的谈吐 渊博的学问 B、谈吐学问 风趣渊博
C、谈吐风趣 学问渊博 D、谈吐风趣 渊博的学问
5、选词填空。(7分)
严密 精密 周密
(1)你考虑得十分( )。
(2)我们之所以能战无不胜,是因为我们有( )的组织性、纪律性。
(3)这些( )仪器需要精心护理。
墓 幕 慕 暮
(4)天寒岁( ),我来到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座坟( ),这里埋葬着我所敬( )的一位战友,我默默地陪伴他,直到夜( )降临才离开。
6、把下面提供的答案序号恰当地填入句后中。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E、引用 F、反问
(1)看,太阳露出头顶了,太阳露出眉毛和眼睛了,太阳露出笑脸了。 ( )
(2)最漂亮最有气派的数圆形单拱桥,桥洞像个大大圆饼。 ( )
(3)至于如意桥,是从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中撷取而来的。
( )
(4)毕升的妻子指着旁边的瓦罐说:“这不就是不吸水的东西吗?” ( )
7、把下列错乱排列的句子理顺成一段通顺的话,把正确序号填入句前括号里。(5分)
( )蚂蚁找到食物后,要是吃不完,又拖不走,就会去“搬救兵”。
( )它招呼同伴靠头上的那对触角。
( )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呢?
( )如果食物又大又合味口,触角就摆动得特别猛烈。
( )它们用触角相互碰撞来传递信号。
二、阅读理解与感悟。(27分)
巨伞下的城市
如果说,有一座城市要用一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伞盖起来,你一定会觉得这是无稽之谈而付之一笑。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随着建筑科技、材料工业飞速发展,这个神话已成现实。
威努斯基市是美国佛蒙特州的一座小城,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美国东北部与加拿大交界的地方,人口不到2万,每年入冬,风寒雪飘,奇冷刺骨。可是在1980年,小城上空高高张起一顶擎天巨伞。市区约3600万平方米的建筑,包括房屋、街道、桥梁、广场、绿地等,全在伞下。居民们有了这顶巨伞的庇护,再也不怕严寒的侵袭了。
举世罕见的巨伞是怎样撑开的呢?原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伞柄是全市最高的67米(11层)塔楼,在楼顶上架起中心钢轴。在环绕市区周围的地面,深埋了60根合金钢的桩柱,从中轴纵拉60根高强度尼龙绳与桩柱连接。绳索之间串有许多支索,并把透光的有机玻璃覆盖在上面加以固定。全部装置由电机控制,像伞一样可张可收,全城犹如一座巨大的玻璃亭子。
寒冬腊月,阳光射入,聚热不散,温暖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春。在伞面上又分组设置了轻巧的太阳能收集器,充分利用日光为全城供应热水。只要不是整日阴云遮天,太阳能收集器就能发挥聚热功能。整个建“伞”的工程费用高达350万美元,但只要一个冬天,全城节省下来的取暖费就可以补偿。
巨伞下的小城居民,从此不受气候剧变之苦,进门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小家庭,出门是是温暖的大家庭,邻里街坊相处显然比以前要亲切和睦多了。家家户户又都省了不少取暖费。因此,多九对这项工程抱赞成与欣赏的态度。但是,也有卫生专家指出,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活,才能适应各种恶劣气候,而如今的男女老少犹如生存在温室之中,天长日久,对人的肌体素质与心理素质支产生不良影响。巨伞的利弊功过至今虽还在进一步研讨,不过伞下的威努斯基市却因此闻名全球,成为美国一处新的观光胜地。每到隆冬,各地游人络绎不绝,幸会于“巨伞“之下。
1、根据意思写成语。(4分)
(1)没有根据的话。 ( )
(2)用笑一笑来回答、对待它,形容不值得理会。 ( )
(3)广阔无边的世界。 ( )
(3)形容人马、车船来来往往,连接不断。 ( )
2、填空。(6分)
在“举世罕见的巨伞是怎样撑开的呢?“一句后,本文主要说明了:①巨伞的
;②巨伞的 ;③巨伞的 。
3、第3自然段中“全城犹如一座巨大的玻璃亭子”一句,说它是“玻璃亭子”的依据是什么?(3分)
4、巨伞的“利”有哪些?“弊”是什么?(6分)
利:
弊:
5、从文中哪一点可以看出这顶巨伞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
6、使用巨伞盖住城市的神话变成现实的条件是什么?(4分)
三、习作表达与展示。(30分)
题目上:难忘的一件事。
要求:把事情记叙清楚,突出“难忘”,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附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肃穆,岗位,废墟,气馁,建筑,奖赏,惊诧,闪烁。
2、华丽,慈善,仔细,好像
潮湿,温暖,惩罚,危险
3、划掉的词:草埂(梗)、敬暮(慕),帐蓬(篷),查无音讯(杳)
4、C。
5、周密,严密,精密;暮,墓,慕,幕。
6、拟人,比喻,引用,反问。
7、1,3,2,5,4.
二、阅读理解与感悟。
1、无稽之谈,付之一笑,大千世界,络绎不绝。
2、构造,功能,利弊。
3、依据是:“绳索之间串有许多支索,并把透光的有机玻璃覆盖在上面加以固定。全部装置由电机控制,像伞一样可张可收”。
4、利是:阳光射入,聚絷不散,温暖如春,还能给城市供应热水。
弊是:男女老少犹如生存在温室之中,天长日久,对人的肌体素质与心理素质支产生不良影响。
5、答从“整个建“伞”的工程费用高达350万美元,但只要一个冬天,全城节省下来的取暖费就可以补偿。”这句可以看出。
6、需要“建筑科学技术和材料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及足够的建造资金。才能建造如此巨伞,才能使神话成为现实。
三、习作表达与展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