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点对点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点对点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16 22:1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点对点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明代内阁调帖之权,即章奏由内阁拟定意见,粘附于章奏上送批。不经过内阁调帖,司礼监无擅自批红的权力,否则即使司礼监擅权而为,也会遭到内阁的封驳。这说明明代( )
A.中枢体制运作的理性化 B.内阁一定程度上限制皇权
C.内阁掌握了政务决策权 D.内阁控制了司礼监的运作
2.明朝中期,中国东南沿海的倭患日益严重。明军与倭寇进行了长达10年的战斗,最终扫平了倭寇之患,其中戚家军曾在一地“九战九捷”,大败倭寇。这一地是( )
A.浙江台州 B.福建福州 C.广东广州 D.福建厦门
3.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废除了秦汉以来的丞相制度,直接领导六部长官,深刻影响此后的明清两朝政治。这一举措旨在( )
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专制皇权
C.维护国家统一 D.防止宦官专权
4.据《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材料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
A.增加中国的海外贸易 B.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C.炫耀明朝国威 D.加强与外国的友好往来
5.“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血战歼倭,勋垂闽浙”“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以上语句分别描述的人物是( )
A.玄奘戚继光郑成功 B.鉴真戚继光郑成功
C.鉴真郑和李自成 D.玄奘郑和李自成
6.下面漫画反映的是明朝时期统治状况,其中“皇帝的‘望远镜’指的是( )
A.三司 B.五军都督府 C.锦衣卫 D.六部
7.下列表格内容反映出,明清时期( )
明朝中后期 日本倭寇威胁沿海
16世纪中期 葡萄牙获得澳门租住权
1624—1661年 荷兰侵占台湾
17世纪中叶起 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
A.中国版图基本奠定 B.西方列强大举侵略中国
C.中国社会面临危机 D.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8.明朝内阁最初建立时,实际上是翰林院的一个负有特殊职责的分支机构。仁宗即位后,命杨士奇等“悉掌内制”。宣德年间,宣宗命阁臣代为批答奏章,其办公地点也由御前转为文渊阁,宣德七年,文渊阁正式成为内阁官署。这反映了明朝内阁( )
A.政治地位不断上升 B.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
C.逐步掌握决策权 D.使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升
9.明代后期,“朝廷有命令,必传之于太监,太监传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方传至臣等;内阁有陈说必达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达至太监,太监乃进至御前”。由此可推知,明朝后期( )
A.内阁法定地位丧失 B.政府行政效率提高
C.君主专制日趋强化 D.司礼监地位被削弱
10.下表是从元朝到明朝中央政府对台湾地区的管辖事件列举,以下事件及其后续处理能说明封建王朝中央政府( )
时间 事件 事件后续
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 设置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行省泉州府 明初沿袭
1384年(明太祖洪武十七年) 因海禁而废澎湖巡检司 1563年,考虑沿海治安等,复设
1622年(明熹宗天启二年) 荷兰人占领澎湖 1624年,明军收复澎湖
A.重视对异族的管理 B.遏制了荷兰的扩张
C.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D.领土主权意识增强
11.有学者认为“郑和舰队曾……消灭海盗和打击破坏国际交往秩序的敌人,……有关的海战主要包括郑和舰队在南海和印度尼西亚群岛开展的反海盗作战,以及在东北印度洋航线开展的肃清锡兰山周边海盗的作战。”该学者意在强调郑和下西洋( )
A.体现了政府对制海权的探索 B.扩大了明朝对外交往的范围
C.打击了东南沿海的倭寇势力 D.保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
12.《白话本国史》中写道:“(明)太祖初定天下……所定制度,亦颇详备……然而专制的气焰太盛,私天下之心又太重。”下列能够说明太祖“专制的气焰太盛”的是( )
A.创立科举制 B.完善三省六部制 C.设立宣政院 D.废除丞相制度
13.有人说内阁是“有名无实”的宰相,也有人说内阁是“有实无名”的宰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内阁有决策权是丞相 B.内阁有决策权但仅备顾问
C.内阁无决策权但地位低 D.内阁无决策权但权力较大
14.下图所示政治制度出现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唐朝
15.明朝中后期,在内阁权威扩大的同时,代天子“批红”的司礼监权力也不断上升,甚至出现宦官专权现象。这反映出( )
A.内阁和司礼监相互制衡 B.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C.内阁和司礼监削弱皇权 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太祖初一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燮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
——摘编自张廷玉《明史》卷一〇九
材料二 阁臣至仁宣,以部院职、兼公狐衔地位骤显。也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在明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之裁决权、执行权间构成一个中介程序。仁宣以来,阁臣多进士资格,翰林起身,识达大体,谙熟政令。且综理庶务,少搀杂各部门本位之偏狭,平章政事,更能拿出较为公允贴切之意见,其缓冲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对立,调整国家机器合理运行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摘编自姜德成《明代内阁制浅议》
(1)据材料一,指出明朝前期对传统中央官制创新的主要史实。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阁臣权力有何变化?
(2)据材料二,指出明中期阁臣对政治建设的积极作用;并分析其原因。
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比喻抗衡,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材料三 臣于徐少师阶处……云:“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撞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省览窜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国榷》
(1)结合材料一分析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理由是什么。“朝廷总之”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2)谈谈你对史料二中黄宗羲观点的理解。
(3)明朝内阁是何时出现的?为什么阁臣拟旨“无不惴惴惧者”?
参考答案:
1.A
【详解】内阁有票拟权,司礼监可以替皇帝批红,先票拟,再批红,这是行政程序运作的过程,材料表明这一过程得到遵循,体现了中枢体制运作的理性化,A项正确;内阁是为皇权服务的,排除B项;内阁掌握政务决策权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内阁控制了司礼监”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详解】根据材料“戚家军曾在一地‘九战九捷’”并联系所学可知,这是在浙江台州,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戚继光“九战九捷”之地,依据所学可知是浙江台州,其余选项均不符合史实,排除BCD项。故选A项。
3.B
【详解】根据材料“朱元璋废除了秦汉以来的丞相制度,直接领导六部长官”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目的是强化专制皇权,B项正确;废除丞相制度与提高行政效率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项;材料信息与维护国家统一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提到宦官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指的是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C项正确;增加中国海外贸易、开辟市场以及加强与外国的友好往来都不是材料的观点,排除A、B、D项。故选C项。
5.B
【详解】根据“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可得出是康朝的鉴真,754年,鉴真第六次东渡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的唐招提寺是由中国唐朝鉴真主持,于公元759年开始建造的。“血战歼倭,勋垂闽浙”指的是戚继光抗倭。“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指的是郑成功打败荷兰,收复台湾,B项正确;玄奘、郑和、李自成与材料中的内容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根据材料“明朝时期统治状况......皇帝的‘望远镜’......”可知,明朝设立锦衣卫,是明朝专有的军政搜集情报机构,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C项正确;明朝三司指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项;五军都督府是明末时期统领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六部指兵部、刑部、户部、吏部、礼部、工部,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根据材料“明朝中后期,日本倭寇威胁沿海到17世纪中叶起,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可知,明朝中后期后,殖民国家对中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侵略和殖民活动,中国社会面临外部危机越来越严重,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国疆域的基本奠定,排除A项;西方列强大举侵略中国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排除B项;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变化是从鸦片战争开始,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详解】依据材料“实际上是翰林院的一个负有特殊职责的分支机构”“宣德年间,宣宗命阁臣代为批答奏章,其办公地点也由御前转为文渊阁,宣德七年,文渊阁正式成为内阁官署”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内阁职责不断扩大,显示政治地位不断提升,A项正确;内阁是皇权强化的表现,不可能限制皇权,排除B项;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权力结构,没有决策权,排除C项;题干没有涉及办事效率,排除D项。 故选A项。
9.C
【详解】由“必传之于太监……管文书官达至太监,太监乃进至御前”可知,司礼监的太监在诏令和朝廷命令传达中的重要地位。司礼监服务于皇权,据此可知明朝后期皇权的加强,C项正确;内阁自建立开始就没有获得过法定地位,排除A项;由材料可知,明朝后期政令的下达需经过多道程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行政效率降低,排除B项;司礼监地位被削弱,表述与材料相悖,排除D项。故选C项。
10.D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从元朝到明朝的中国政府均加强了对沿海及台湾地区的统治,说明的是中国领土主权意识增强,D项正确;材料与政府对异族的管理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遏制荷兰在亚洲的扩张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排除C项。故选D项。
11.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郑和舰队开展反海盗作战,保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D项正确;材料并不是政府对制海权的探索,排除A项;材料与交往范围无关,得不出扩大了明朝对外交往的范围,排除B项;戚继光打击了东南沿海的倭寇势力,排除C项。故选D项。
12.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明太祖)为巩固统治,强化皇权,在中央,朱元璋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D项正确;创立科举制的是隋文帝,排除A项;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不能完善三省六部制,排除B项;宣政院是元朝设立的,排除C项。故选D项。
13.D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D项正确;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ABC项说法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14.C
【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废除了丞相,皇帝直接统率六部,明成祖设内阁作为皇帝的秘书机构,C项正确;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元朝实行中书省一省制,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均与图示信息不符,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5.D
【详解】内阁和宦官的权力都在上升,这说明当时皇帝为了加强君权,以宦官限制内阁,D项正确;A项是现象而非本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无法看出中央集权的发展,排除B项;内阁和司礼监都是皇权加强的产物,排除C项。故选D项。
16.(1)创新:明太祖废除丞相,分权六部;明成祖设内阁。
权力变化:由仅备顾问到获得票拟权。
(2)积极作用:缓冲皇帝与国家机构的矛盾;保障国家机构正常运行。
原因:明中期阁臣大多具进士资格,文化素养较高;熟悉政令,政治素养较高;立场比较客观,办事公允。
【详解】(1)创新: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一中“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废除丞相,分权六部;明成祖设内阁。权力: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一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及材料二中“也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在明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之裁决权、执行权间构成一个中介程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为由仅备顾问到获得票拟权。
(2)积极作用: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二中“其缓冲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对立,调整国家机器合理运行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可归纳为缓冲帝与国家机构的矛盾,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行。原因: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二中“仁宣以来,阁臣多进士资格,翰林起身,识达大体,谙熟政令。且综理庶务,少搀杂各部门本位之偏狭,平章政事,更能拿出较为公允贴切之意见”,可以从阁臣的出身、阁臣的政治素质、阁臣的立场等角度进行归纳。
17.(1)理由:朱元璋认为丞相专权乱政,导致政局不稳。含义:皇帝总揽大权。
(2)理解:丞相的权力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废除丞相后,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到了顶峰,形成了绝对的君主专制,加剧了政治腐败。
(3)出现:明成祖时出现。原因:阁臣拟旨,皇帝亲自批改,唯恐不符帝意。
【详解】(1)理由:根据题文信息“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可知,朱元璋认为丞相专权乱政,导致政局不稳;含义:根据题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朝廷总之含义是皇帝总揽大权。
(2)理解:根据材料“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认为丞相对皇权有一定限制,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后,皇权无人可以制约,从此君主专制逐渐走向极端,政治黑暗。
(3)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成祖朱棣设置内阁。原因:根据材料“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可知,阁臣拟旨,皇帝亲自批改,唯恐不符帝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