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
《18.2 .3 正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新课标解析】
《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正方形的性质部分提出如下要求:
理解正方形的概念;
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理解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理解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包含关系。
要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同时,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在分析问题的同时,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在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的18.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中《正方形》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在小学初步感性认知了正方形的基础上,现在学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之后,探究的又一种的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所有性质。这部分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全等等知识的基础上,对四边形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也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它的学习还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方程、转化、化归),另外由于正方形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所以本章内容在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相对比较薄弱的,由于年龄,实践阅历等方面的限制,思维正处在具体向抽象过渡的时期,在行为上具有好动的特点,但是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归纳、探索和推理的能力。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来看,学生在小学已经初步认识了正方形,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的正方形的知识结构基础上,类比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定义、性质,加深学生对正方形的概念、性质的理论认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图形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让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亲身体验并感受知识的生成和发现的过程,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兴趣,同时通过学生相互协作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理念】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活动注重启发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验证、数据分析、直观想象等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获得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逐步形成核心素养。
【教法学法分析】
在教学中从单元大教学的知识结构图出发,让学生学会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发展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从一张矩形纸中折出一个正方形,观察生活中有关菱形转化为正方形的实例,从而得到菱形、矩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给出正方形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世界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在教学正方形的性质时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注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参与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体验、反思、合作、交流等学习过程中感悟基本思想、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发挥每一种教学方式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识记正方形的概念、性质,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和区别,并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数学思考:让学生经历实践、探究、体验、反思、合作、交流等学习探究过程,感悟数学基本思想、丰富认识图形的经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问题解决:让学生在发现、归纳、概括中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培养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习惯;
4.情感态度: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交流、归纳、推理等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方形的概念及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
2.教学难点: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区别与联系。
3.重难点突破方法:
(1)掌握正方形定义是学好本节的关键。教学中让学生动手从一张矩形纸中折出一个正方形,观察生活中有关菱形转化为正方形的实例,从而得到正方形不仅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并且是特殊的矩形,又是特殊的菱形,从而得到正方形的概念,以及菱形、矩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正方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它包含两层意思:
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②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是矩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关系,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关键,要结合图形或者教具,或用简单的集合关系图,使学生把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关系搞清楚。
(2)因为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又是菱形,所以它的性质是它们性质的综合,不仅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也有矩形和菱形的特殊性质,所以讲正方形性质的关键是在复习矩形、菱形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课时安排】共2课时,这是第1课时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模具、数学画板
【教学流程】
学习任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梳理知识构建网络 老师引领学生回顾复习,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 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学会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发展核心素养。
展示目标明确任务 识记正方形的概念、性质,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和区别,并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学生齐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进行有的放矢的学习。
探究新知 一: 正方形的定义
活动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如图)中,如图折纸的方法,截出的纸片,是什么图形?理由是什么? 学生动手折纸,交流自己的认识,老师巡回指导点拨。 活动2:观看数学画板中电动门的开合。如图,某一拉门在完全关闭时,其相应的菱形变成正方形.请说说图中∠1的变化过程。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伸缩门从拉开到关闭的过程中,图中的四边形的形状是如何改变的?在变化的过程中,∠1的变化的过程如何? 活动3:通过前面的探究,我们知道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还是平行四边形,所以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先自主思考,在合作交流,明确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填写关系图。老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与帮助,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内部及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活动4:如何给出正方形的概念? 总结: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正方形。 学生在小组内,小组间交流后表述正方形的定义,老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与帮助,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内部及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老师点拨强调:正方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它包含两层意思: 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②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是矩形是正方形。 通过动手折叠裁剪得出正方形,吸引学生的兴趣,由于学生做手工都接触过,这里引导学生观察折纸的过程,明白折纸中蕴含的数学条件即制作原理: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引导学生观察,伸缩门从拉开到关闭的过程中,图中的四边形的形状是如何改变的?在变化的过程中,∠1的变化的过程如何?从而找到其中蕴含的数学原理:一个角为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通过以上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营造一个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学习的氛围。同时,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处处皆数学”。 从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关系这一角度给出正方形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老师点拨说明使学生更深入的认识正方形,达到“内化”理解概念的目的,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探究新知 二: 正方形的性质 活动5: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所以矩形、菱形有的性质,正方形都有.正方形的边,角,对角线有哪些性质?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名称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图形 性性质边角对角线轴对称周长面积
课前已经完成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的填写,现在完成正方形的性质的填写。 学生先自主完成后,小组内、小组间交流改错。老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与帮助,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内部及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活动6:在小组内说一说,证明一下: 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求证:正方形ABCD四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求证:AO=BO=CO=DO,AC⊥BD. 学生在小组内,小组间交流证明思路。老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与帮助,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内部及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思考:从上题图可看出: (1)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割成什么图形? (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割成什么图形? 学生自主思考后总结: 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对角线与边的夹角是45°;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它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老师点拨说明:这是正方形的特殊性质,有关正方形的问题可以利用对角线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解决。从而达到把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来解决。 学生类比归纳总结正方形的性质,不仅回顾了所学知识,而且体现了“把所学知识建构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的新课程理念,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通过自主总结,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加强,并向学生展示人类认识世界的规律是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从未知到已知,使学生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所学内容。
性质应用直击考点 考点:利用正方形的性质求角度 例 已知: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CD上一点,点F是CB的延长线上一点,且DE=BF. 求证:EA⊥AF. 学生先观察,思考,明确已知条件,要求的结论,初步有自己的思考方向,老师再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时聚焦问题的关键点,以及突破的策略、运用的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 老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直接以问题的形式展开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应用升华 提升能力 细心选一选 1.正方形具有而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四个角相等. B.对角线互相垂直. C.对角互补. D.对角线相等. 2.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 ) A.四条边相等. B.对角线互相垂直. C.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D.对角线相等. 用心填一填 3.正方形的边长为4cm,则周长为 ,面积为 ,对角线长为 . 4.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O点,AC=4 cm,则正方形的边长为 ,周长为 ,面积为 . 5.如图四边形ABCD和DEFG 都是正方形,试说明AE=CG. 学生解答完成后师生共同点评纠错。 由易到难,设计合理的梯度,层层推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及时反馈学习效果,进一步巩固正方形的性质的理解,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反思感悟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运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还有什么困惑?大家帮你来解决! 由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并互相补充,评价,老师利用框架图强调说明。 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体系;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让学生领会其在解题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归纳总结能力,激励学生展示自我,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布置作业 分层提高 基础作业: 已知:如图18-2-81,E为正方形ABCD的边BC延长线上的点,F是CD边上一点,且CE=CF,连接DE,BF. 求证:DE=BF. 提升作业: 2.课本62页第15题。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作业设计上采取了分层布置,充分体现面向全体,注重个体差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板书设计 2. 3.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了正方形,基本掌握了正方形的概念和性质,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不足之处: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加上学生个体的差异,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来解决相关的问题。
自我反思:在真实情境中提出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数学问题,问题的提出应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积极探究,让学生经历数学观察、数学思考、数学表达、概括归纳、迁移运用等学习过程,体会数学是认识、理解、表达真实世界的工具、方法和语言,增强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团队作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真正做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