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册 专练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课件(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八年级上册 专练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课件(共4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5 14:4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专题训练
专练五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材料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
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
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
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
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
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
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
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
法》的有关规定。
(选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材料二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城区内东、西部建筑布局的
对称轴,也是北京城市建设中的突出成就,具有丰
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底蕴。中轴线沿途孕育出了
多种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市丰台区职业
与成人教育集团非遗与设计学院院长冯午生先生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对“非遗”教育的研究,他认为在
青少年中普及“非遗”教育,首先应从教师着手。只
有教师真正了解了“非遗”的内涵,并有了系统化的
教育方法,才能更好、更高效地将“非遗”文化传播
到千千万万的青少年中。
2019年1月,冯院长将他的“非遗”教育理念
带到了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学校、开设了《北京中
轴线“非遗”教育方法的探讨》专题讲座。讲座中,
冯院长提到“非遗”教育对青少年有着很多正面影
响,如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其合作意识
与职业素养等。但是,“非遗”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
也面临缺少资源、各学段衔接困难等问题。对此,
冯院长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北京市中轴线非遗元素
手工表达》项目。抓住“手工”这一特色,可以将
“非遗”教育与学校课程、课本知识融合在一起,并
用手工课衔接各学段。
材料三
截至目前,我国已公布了上千项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命名了上千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建设了多个国家级文化生态
保护实验区,省级市级县级的名录就更长了。但这
些数字并不能说明一些地方对于非遗的保护走在
正轨上。很多地方把隐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当作宝贝抢,连传说中的孟姜女、梁山伯和祝英台、
牛郎织女和白娘子都有了故里,有的专家将之总结
为“化虚为实”的工作“思路”:先把“非遗”抢到手,
然后再将虚落“实”到假古迹、假遗址上,再用其拉
动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于是就真的有了所
谓的“孟姜女哭倒的长城”“梁山伯祝英台读书的书
馆”。这些对“非遗”竭泽而渔式的开发,只能是南
辕北辙。更何况一些地方看以精心打造的非遗园
以及文化生态园,既没经过科学研究和调查,而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