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地理三轮复习综合题过关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地理三轮复习综合题过关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15 17:5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届中考三轮复习地理综合题过关训练
1.开发商要盖几幢高层建筑,现在有两块土地可以使用。一块在海南,另一块在黑龙江,为了保证后面楼座中午的采光较好,需要适当考虑楼宇之间的距离。
请你分析:
(1)楼间距的设计应该参考   (冬至日、夏至日)时的光照情况。
(2)黑龙江省和海南省两地的楼间距应有何差异?
黑龙江省   海南省(填“大于”或者“小于”)。
2.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若甲、乙之间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实际距离为    。
(2)甲村位于最高峰的   方向,若甲村海拔为80米,某日正午气温30℃,此时最高峰的气温为   ℃。
(3)为促进该地经济发展,当地规划了攀岩、激情漂流和徒步等旅游项目,在徒步线路 C、D、E 段 中,最适宜修建玻璃栈道的是   段;在AB河段中适合漂流探险的是   河段。
(4)梯田主要分布在图①、②、③中的   点,此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5)站在图中最高峰上,是否能看到 F 点   ,原因是   。
3.阅读六大板块图,回答:
(1)几乎全部由海洋组成的板块是   .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板块上.
(2)珠穆朗玛峰不断升高是因为其位于   板块与   板块碰撞挤压地带.
(3)板块交界地带地壳很不稳定,易发生   和   现象.
(4)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日本位于   板块和   板块交界地带.
(5)板块名称:C   、E   .
4.读图回答。
(1)图甲代表是   季,图乙代表是   季。
(2)冬季风带来的气流   ,夏季风带来的气流   习惯上,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成为   区。
(3)   风能带来丰富的水汽,形成了我国的雨季,因此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以大兴安岭-   -贺兰山-   -冈底斯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5.读亚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亚洲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
(2)②所在区域被称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因为这里属于   气候
(3)③区域石油资源丰富,我国从该地区进口石油最短航线必须经过   海峡。
(4)印度国情卡片
人口 语言 人种 首都 经济
13.8亿(2020年,居世界第二) 官方英语 主要为白种人,其次为黑种人 新德里 目前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信息技术是增长最快的产业
印度有“世界办公室”之称,结合印度国情卡分析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有利条件   。
(5)湄公河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
(6)a所在国家是个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亚洲部分占国土面积的3/4,却是个传统的欧洲国家,原因是   。
6.读俄罗斯和美国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俄罗斯和美国都是领土跨两大洲的国家。俄罗斯地跨亚洲和欧洲,但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   (大洲)国家。美国地跨北美洲和大洋洲,因为其领土组成中的   州属于大洋洲。
(2)两国的平原面积都广大,其中俄罗斯有欧洲最大平原A   平原。两国也都有山脉分布,其中美国的山脉B属于   山系。
(3)两国也都有淡水湖分布。其中俄罗斯有世界最深的淡水湖C   湖,而美国有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D   湖。
(4)两国的工业发展中,俄罗斯   工业发达,轻工业薄弱。而美国拥有世界最发达的工业体系,高新技术产业更为著名,美国的硅谷位于E   (城市)。
7.读美国略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提供的纬度位置信息,可以判断美国是一个地跨   温度带的国家。
(2)下列地形剖面图能够反映美国自西向东地形分布特点的是______(填字母)。
A.B.
C.D.
(3)图中河流①的流向是   ,可以知道大平原的地势是   。
(4)试分析美国的人文地理特征。(至少两个方面)   、   。
8.读图“两极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陆或岛屿:A   ;B   。
(2)当我国科考队员前往南极地区科考时,迎接他们的“南极小主人”(代表性动物)是   。
(3)南极地区平均海拔2350米,而冰层厚度便达两千多米,因此被称作“   高原”,气候严酷,除了酷寒和烈风凌冽外,还因极度干燥而被称为“白色   ”。
(4)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气候变暖
C.板块的运动 D.海水盐度增加。
9.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处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①②③三地气候变化有以下规律由①到②到③,气温年较差逐渐   ,年降水量逐渐   ,造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2)⑤地区与同一纬度某平原地区相比,同一季节却低了20℃的温差。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3)甲图①处的气候类型应是乙图四种气候类型的哪一种?   (填字母),气候类型为   ,气候特点是   。
(4)小伟登录网站查阅资料时,一则④地冬季发生洪水灾害的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你认为这一报道可信吗?   ,理由是   。
10.根据某旅行团的日程安排和旅行线路信息,回答问题。
时间 日程安排(旅程路线)
第一天 广州→武汉
第二天 武汉→宜昌→重庆
第三天 重庆→成都
第四、五天 成都→青海湖
(1)第一天,旅行团从广州坐火车,经   (铁路)线,穿越   (山脉)的隧道,到达湖北省武汉市。
(2)第二天,坐轮船沿   航线逆行而上,在   (直辖市)上岸,此时可见长江北岸一条主要支流   。
(3)第三至第五天乘坐大巴车,旅行团游览的青海湖是一个   (咸水、淡水)湖,旅途中,部分游客出现呼吸急促等缺氧状况,其原因可能是   。
(4)该旅行团在第六天选择最快捷的交通方式飞回到广州,六天内共选择了   种交通运输方式。
(5)横跨我国东、西部,连通大西洋的“第二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是(_____)
A.京哈-京广线 B.沪昆线 C.陇海-兰新线 D.京沪线
11.读“黄土高原地形图”完成下题。
(1)黄土高原西抵乌鞘岭,东到   。
(2)流经黄土高原的主要河流 ②是   。该河流上中游的分界点是   。
(3)写出造成黄土高原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
(4)请你为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出谋划策。答:   。
1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所示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形成这种自然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是该地区的     .
(2)乙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铁路线①是   铁路.
(3)A、B两地区的分界线是     (山脉)—淮河,造成两地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4)丙图中的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该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A.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B.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C.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低 D.气候冷湿,沼泽广布
(5)丙图所示地区中,工农业布局符合因地制宜思想的是(  )
A.a地—石油工业 B.b地—种植业
C.c地—林业 D.d地—渔业
(6)丁图中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合作形成“前店后厂”的基本模式,其中属于珠江三角洲的优势是 (  )
A.自然资源 B.资金 C.转口贸易 D.土地
13.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脉:A   ,B   ,其中分布有高山草场,发展山地牧业的是   .
(2)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C地有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塞外江南”   ,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河流).该河流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由于   严重造成的.
(3)D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分布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河.该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盆地中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开发大西部的跨世纪工程是“   ”工程.
答案
1. (1)冬至日
(2)大于
2. (1)低山丘陵;50千米
(2)东北;27
(3)E;A
(4)③;水稻
(5)不能;F位于陡崖下方,有山峰阻挡
3. (1)太平洋板块;印度洋
(2)亚欧;印度洋
(3)火山;地震
(4)亚欧;太平洋
(5)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4. (1)冬;夏
(2)寒冷干燥;温暖湿润;季风
(3)夏季;夏;阴山;巴颜喀拉山
5. (1)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2)热带季风
(3)马六甲
(4)本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答其中3条即可)
(5)提供丰富的水源;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
(6)人口主要集中在欧洲,且政治经济中心莫斯科也在欧洲。
6. (1)欧洲;夏威夷
(2)东欧;科迪勒拉
(3)贝加尔;苏必利尔
(4)重;旧金山
7. (1)寒、温、热
(2)D
(3)北向南流;北高南低
(4)人口、城市大多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地区;农业生产专门化程度很高,美国是世界工业大国,信息技术、宇航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核能利用等居世界领先地位
8. (1)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2)企鹅
(3)冰雪;荒漠
(4)B
9. (1)增大;减小;海陆位置
(2)地形地势
(3)A;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暖湿润
(4)可信;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10. (1)京广;南岭
(2)长江;重庆;嘉陵江
(3)咸水;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
(4)四
(5)C
11. (1)太行山
(2)黄河;河口
(3)土质疏松、降水集中;植被破坏严重
(4)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12. (1)干旱;深居内陆、远离海洋;轮南气田
(2)一;青藏
(3)秦岭;气候
(4)A;B
(5)A
(6)A;D
13. (1)大兴安岭;天山;B(天山)
(2)干旱;河套平原;黄河;水土流失
(3)塔里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气东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