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六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课件(共26张PPT)2024届高三人教版历史解锁大单元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十六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课件(共26张PPT)2024届高三人教版历史解锁大单元一轮复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16 13:4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专题十六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目录
CATALOGUE
01
02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辉煌灿烂的文学
03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四大发明
1.造纸术
(1)发明过程
①西汉前期,中国已有纸;
②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用便宜易得的材料造出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
(2)外传及影响
①8世纪,传人阿拉伯,随后传入北非、欧洲。
②促进人类文明传播,推动欧洲文化普及。
(一)四大发明
2.印刷术
(1)发明过程
①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术;
②北宋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2)外传及影响
①13世纪,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后从西域传到欧洲。
②推动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一)四大发明
3.火药
(1)发明过程
①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了火药;②唐末,开始用于军事;③宋朝,广泛用于军事。
(2)外传及影响
①14世纪初,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②火药使欧洲骑士阶层日益衰落,促进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4.指南针
(1)发明过程
①战国时期发明“司南”;②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2)外传及影响:13世纪传入西欧,为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提供技术条件。
(二)数学与天文学成就
1.数学
(1)春秋战国:出现九九乘法口诀、普遍使用算筹计数法后被珠算取代。
(2)东汉:《九章算术》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记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3)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珠算在商业活动中得到普及和发展。
(二)数学与天文学成就
2.天文
(1)商周有了关于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和哈雷彗星的记录。
(2)战国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800多颗恒星的位置。后人据此辑成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表
(3)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浑象仪和地动仪。
(4)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比欧洲早300多年。
(三)农学与医学成就
1.《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1)历法:夏朝(《夏小正》);商朝(“殷历”,干支纪日法);元朝(郭守敬《授时历》)
(2)四大农书
①西汉氾胜之的《汜胜之书》。
②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
③元代王祯的《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特别重视用机械代替简单工具,用水力代替人力和畜力,对提高生产力起了很大作用。
④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对古今中外农业生产和农学研究的利弊得失作出了全面的评价和总结。它注重农业科技实验,体现了农书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
(三)农学与医学成就
2.中国古代医学成就
(1)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2)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疗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张仲景也被称为“医圣”。
(3)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创立了当时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思想。
二、辉煌灿烂的文学
1.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①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②代表作:《诗经·周南·关雎》
(2)楚辞
①地位:具有浪漫主义风格。“风”指《诗经》,“骚”指楚辞,成为古代中国诗歌两大源头。
②代表作:屈原的《离骚》
(3)汉赋
①特征:以《楚辞》为基础,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辞藻华丽,手法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宏的文化气度。
②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③地位:对许多文体与表现手法产生深远影响。
(4)唐诗
①繁荣原因: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
②不同时期唐诗的代表人物和特点
时期 代表 特点
初唐 王勃、陈子昂 开唐诗风气之先河
盛唐 高适、岑参 边塞诗,描写边塞景物和军旅生活
孟浩然、王维 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深
李白 以浪漫主义的名篇创作赢得“诗仙”的美誉
杜甫 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赢得“诗圣”的美誉
中唐 白居易 创作了大量的讽喻诗
2.宋词和元曲
(1)宋词
①繁荣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
②特点: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情感。
③代表;婉约派有柳永、李清照,豪放派有苏轼、辛弃疾
(2)元曲
①特点:散曲与元杂剧合称为元曲,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②代表:关汉卿、马致远等。
3.明清小说
(1)出现背景
①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②经济:工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
(2)代表
①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②文言短篇:《聊斋志异》
③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三、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1.汉字
(1)起源: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
(2)形成:商朝形成完整体系。
(3)演变脉络: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4)趋势: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2.书法
(1)发展阶段:①魏晋以前处于自发阶段;②魏晋时期进入自觉阶段。
(2)功能:兼具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
(3)特点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类别 特征 代表 发展历程
小篆 字体略长,笔画圆洞,富于图案美 创始于秦代始于秦
隶书 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成熟于秦,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
楷书 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 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形成于汉末
草书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审美价值高 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 始于汉初,东晋时成熟
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 王羲之、颜真卿、苏轼、赵孟瓶、文征明 始于东汉,西晋盛行
1.起源:远古时代,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2.成熟: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3.特点: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4.发展
(1)魏晋
①特征: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
②代表: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2)隋唐
①特征: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②代表: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5.中国画的类型及特征
(1)文人画:强调个性,注重写意;讲究借物抒情,集诗、书、画、印为一体,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2)山水画:讲究布局,气势雄壮、意境深远。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是中国画的精粹。
(3)风俗画:以人物故事和社会风俗为主题,与两宋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6.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特点
(1)从演变背景看,中国画的演变深刻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如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是隋唐盛世的缩影;宋代的绘画艺术则明显地反映了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
(2)从画家角度看,文人画增多,画家的素养越来越高。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3)从绘画的风格看,多姿多彩,有的绘画融入外来风格,如隋唐、五代的绘画艺术就吸收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从绘画的功能看,绘画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创作趋向商品化。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戏曲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1)中国戏曲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
(3)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4)明朝时候,戏曲演出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生活内容;江苏昆山一带形成的昆曲,流传甚广。
(三)京剧的出现
2.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1)乾隆年间:从为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寿辰徽戏剧团三庆班进京开始,四大徽班逐渐形成
(2)道光年间:徽剧、汉剧逐渐合流,兼收其他民间曲调,形成了新剧种—京剧。
(3)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4)民国以来:逐步走向世界。
(三)京剧的出现
3.京剧的特征
(1)吸纳了众多地方剧种的优点。
(2)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用京胡、二胡、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板、锣等打击乐器伴奏。
(3)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四大行当,各个行当的化妆都有一定的谱式(脸谱)。
(4)表演艺术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
(5)表演按一定程式进行,多采用虚拟性动作,虚实结合,形神兼备。
(三)京剧的出现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