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基础知识检测卷(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基础知识检测卷(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5 12:3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基础知识检测卷(二)-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獠牙(liáo) 刨土(páo) 涔涔(chén) 轻于鸿毛(hóng)
B.野蛮(mán) 唾沫(tuò) 鸿鹄(fú) 奄奄待毙(yān)
C.机杼(zhòu) 炽热(zhì) 蜜饯(jàn) 流水潺潺(cán)
D.侦探(zēn) 急遽(zhòu) 搪瓷碗(táng) 沧沧凉凉(chāng)
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育才学校决定加快创建文明校园的规模与速度。
B.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C.随着对各区县的实地调查,使专家组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有了全面了解。
D.实践证明,能否坚持体育锻炼对提高同学们的体育成绩很有成效。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平时不努力,考试时脑袋里空空如也,无从下笔。
B.小明第一次到校长室,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C.运动会上,他一路飞奔,扬长而去,最终获得了金牌。
D.射击运动员从容不迫地瞄准靶心,只听“嗖”的一声,箭射了出去。
4.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语句顺序正确的是(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 。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①②④③ B.④②①③ C.②⑧④① D.④②③①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脑颅 美餐 响午 点睛之笔 B.详细 跟据 脱离 天之骄子
C.鸽子 膨大 前肢 五彩斑斓 D.开僻 除臭 疾病 震耳欲聋
6.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来看,下面句子横线上所填内容最恰当的一组是( )
也许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我们可以 ;也许我们不能选择容颜,但我们可以 ;也许我们不能号令他人,但我们可以 ;也许我们不能预知未来,但我们可以利用现在。
A.指挥自己 把握心情 展现笑容
B.指挥自己 展现笑容 把握心情
C.把握心情 展现笑容 指挥自己
7.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传统戏曲舞台上有一些戏曲人物脸谱非常传神,如白脸的曹操,红脸的关羽,黑脸的包公,花脸的张飞就是最具典型的代表。
B.《丑小鸭》《海的女儿》《拇指姑娘》《灰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都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C.在我国古代,“江”“河”分别特指长江、黄河,今天则泛指河流。
D.“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个千古流传的典故,赞美了女子倾国倾城的美貌,其所指代的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8.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般人看排球比赛,往往把自己的热情,全部倾注在“一锤定音”的攻球手上。
B.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后也写过一首“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C.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四川的经济快速发展——抚今追昔,想起的是春天的故事;极目望远,看到的是秋天的收获。
D.糟了!糟了!月亮掉进井里啦!
9.下列句子修辞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天空里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
②老师是培育人才的园丁,他们的劳动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
③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④小鸟在尽情歌唱。
⑤街道两旁尽是黑色的瓦砾,烧焦的树木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⑥“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A.①③⑥ / ②④⑤ B.①④⑤ / ②③⑥
C.①⑤⑥ / ②③④ D.①②⑥ / ③④⑤
10.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 )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在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 。
A.但他父亲终于带走了他 B.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
C.但他终于随着他父亲走了 D.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11.在下面两种情境中,用语最得体的一组是( )
情境1:某同学的发言超时了,你作为主持人,需要终止他的发言。
情境2:某同学正在发言,你作为主持人,需要插话,想打断他。
A.快停下,已经超时了。/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
B.对不起,已经超时了。/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
C.已经超时了,快停下。/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
D.已经超时了,对不起。/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
12.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豆蔻年华”指少男少女十二三岁的时候。
B.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等。
C.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讲的是宋代的故事。
D.“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儒家经典作品。
13.下列句子不是比喻的一项是( )
A.这个人凶神恶煞似的吼叫着,我感到非常害怕。
B.领导干部要廉洁守法,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C.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D.小花猫在洁白的稿纸上踩了几朵漂亮的小梅花。
14.对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悟空大闹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长生不老丹,十万天兵天将也拿他无可奈何。
B.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白帝城托孤的重任,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知其不可而为之”,最终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
C.《红楼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由兴盛走向衰败为背景,描写了宝玉、黛玉与宝钗之间的爱情悲剧。
D.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因高俅陷害发配沧州,途径野猪林,被黑旋风李逵相救,才保住性命。
15.下面朗读中的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稼的叶子/翻过背,闪现出/一片片/灰绿。
B.小男孩/脸上的汗珠/被吹干,换上/调皮的/笑意。
C.在用斗笠临时搭成的/小房子里,姐弟俩/坐着,任凭雨水/洗刷/四只并排的光脚,脚指头/还在得意地动呢。
D.阳光照/着它,雨水润/着它,它是/那么有/生气。
16.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①吴越古道,处处佳境。②或古树参天,或落英缤纷,或瀑布飞挂,或石桥横卧。③蓊蓊郁郁的古道那么长,长得看不到尽头;斑斑驳驳的古道是那么深,深得听不见外界的声音。④既有大自然随处可见的鬼斧神工,又有人类千百年来的巧夺天工。⑤一束极细的阳光从遥远的天际投射过来,抚摸着那历经悠悠岁月的古道刻痕,似乎也在驻足凝思。⑥荒凉,有时呈现另类美丽;静默,或许倾诉别样情怀。⑦我们仿佛在穿越古今,忽然一声清脆的鸟鸣,让我们收住思绪,又迈步前行。
A.选段第②句,运用“或……”的排比句式,表现力吴越古道佳景多而美的特点,增强了语势。
B.选段第⑤句,将“阳光”人格化,写出了吴越古道的厚重历史,极易引起观景者的千古幽思。
C.选段第⑥句,用对偶的形式,抒发了作者对吴越古道的“荒凉”与“静默”之美的独特感受。
D.选段第⑦句,作者以“穿越古今”来比喻千年古道中的无限幽思,鸟鸣声把作者的思绪拉回到现实中来。
17.下面是关于莫言的一组句子,成语使用错误的是( )
A.莫言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B.1986年发表的《红高粱》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中篇小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C.对于经典的书,我们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在以后文学的道路上,莫言将首当其冲,成为中国文学的引路人。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
A.面对即将退休的老局长,处长沉重地说:“局长,您还有什么遗愿需要我们去完成吗?”
B.小明很有礼貌地对邻居说:“老爷爷,您是什么时候诞辰的啊?”
C.为了欢迎市长的到来,学校举行了严肃的欢迎仪式。
D.刚下飞机,小刘就看到了前面迎接他的一大堆人马。
19.下列句子修辞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欢笑盛开在眼睛、眉毛上,心啊,要从嘴里跳出来。
B.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青年人,珍重地描写吧,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
C.无数条淙淙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跳动着。
D.头发梳得光,脸上搽得香。只因不生产,人人说她脏。
二、填空题
20.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①为了bì miǎn( )暴露党组织,面对丈夫被害,江姐强忍悲痛,继续工作。不幸被捕后,mó ɡuǐ( )般的敌人对她施以种种kù xínɡ( )。江姐从容面对各种yán jùn( )的考验,最后带着必胜的信念英勇就义。
②提到là( )八 zhōu( ),嘴里立时生出一种甜甜nì nì( )的感觉。
③每个阳光mínɡ mèi( )的周末,我都会去乡下。奶奶喜欢让我yī wēi( )在她怀里,niàn dao( )我小时候的趣事。
21.把成语补充完整。
负( )请罪 革故( )新 无独有( ) 竭泽而( )
余音绕( ) 张( )李戴 应接不( ) 张灯结( )
2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词。
(1)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盈盈:_______________ 脉脉:_______________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浑:_______________ 清白:_______________
23.他是梁山好汉,每有战斗,就赤膊抡斧,冲锋陷阵。他不止一次大嚷“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直到最后喝了毒酒,他还说“死了只是哥哥身边一个小鬼”。
①“他”是_______________。绰号________________
②请概括写出与“他”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
24.查字典填空。
“揪”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意思______,能组成词语______、______。
25.名句积累。
(1)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常用来表达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孟子抒发了“富贵不能淫,____,_____。”(《孟子·滕文公下》)的壮志豪情,提醒人们要坚守节操。
(2)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的流连忘返;幸福是苏轼“但愿人长久,_______”的美好祝愿。
(3)古代诗人咏柳爱柳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带“柳”字的连续的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
(4)陆游中《卜算子 咏梅》中描写梅花即使被碾压成泥,也不忘向人间播撒芬芳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
(6)《天净沙·秋思》中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将不同景物组接在一起,从正反两面烘托出羁旅游子内心的凄楚与悲怆。
(7)对那些心气浮躁、生活铺张浪费的人,我们可以用《诫子书》中的“_____,_____”来劝勉他们。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字音。要注意韵母与声调,还要注意平舌音与翘舌音、前鼻音与后鼻音的不同。
A.涔涔(cén)一个错误读音
B.鸿鹄(hú)一个错误读音
C.机杼(zhù)炽热(chì)蜜饯(jiàn)流水潺潺(chán)四个错误读音
D.侦探(zhēn)急遽(jù)沧沧凉凉(cāng)三个错误读音
2.B
【详解】此题考查病句辨析。
A.有误,搭配不当,“加快”和“规模”不搭配,可以改为“加快创建文明校园的速度和扩大规模”。
C有误,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随着”或“使”。
D有误;前后不一致,“能否”包含两个方面,去掉“能否”。
3.C
【详解】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A项中的“空空如也”指空空的什么也没有。B项中的“局促不安”形容不自然、不安宁的样子。D项中的“从容不迫”形容非常镇定、不慌不忙的样子。C项中的“扬长而去”形容大模大样地离去,这个词语不符合句中他在运动会上飞奔的情境。综合以上分析,选C项。
4.D
【详解】本题考查语序,先观察所给的语段信息。排序题最难的就是找到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有条理地梳理句子顺序。为了更快地操作,首先可以任意找到一个句子作为思维起点(这个起点并不一定是第一句),然后找到各句中的关键词,并通过这些关键词把句子串联起来,最终的语序就出来了。
语段先描写了荷花、莲叶、莲子和藕的特点,补充句子时只要接着话题,顺应文意,按照它们的特点去补充即可。荷叶的特点是宽大,荷花的特点是芬芳,莲子的特点是苦心,莲藕的特点是深埋于水下。按照这一特点,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5.C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要注意“晌午”的“晌”偏旁是“日”。辨析形近字时,可根据偏旁部首进行区分。
6.C
【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衔接与连贯。本题的解题思路是“联系上下文”,第一个分句中,“天气”的好坏,会影响人的“心情”;同理,在后文中,“笑容”是出现在脸上的,与“容颜”有关;“自己”与“他人”相对;“现在”与“未来”相对。据此,可以做出判断。故答案选C。
7.B
【详解】此题考查课文背景和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B选项中《灰姑娘》属于格林童话。
8.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于标点符号的掌握,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提示语在前,“说”后面加冒号。提示语在中间,“说”后加逗号。提示语在后,“说”后加句号。
A选项中,通读句子发现“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引用全句,句号应该在引号里面;
B选项中,登岳阳楼是一个诗歌名称,应该用书名号;
C选项中,“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四川的经济快速发展”句子已经结束,破折号改为句号。
9.B
【详解】此题考查修辞手法。
①“快活地眨着眼睛”是形容人的,用来形容星星,是拟人修辞。
②此句把“老师”比作“园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③此句把“我”比作老鼠,把“你”比作大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④此句“歌唱”是形容人的,是拟人修辞。
⑤“烧焦的树木垂头丧气地弯着腰”,把“树木”看作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⑥此句把“风”比作“母亲的手”,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10.D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题,要通读全句段,理解大意,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辨析作答。
从“他也躲在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可知,主动者闰土是不愿意回家的,但还是被父亲带走啦,因此,后面应该用被动句式。
11.B
【详解】本道题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注意遵循文明礼貌的原则。
注意自己的身份是主持人,要注意秉持文明礼貌的原则。故应该把“对不起、不好意思”放在每句话的开头,再说明打断的理由,这样更能让人接受。
12.A
【详解】考查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与搜集,注意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注意多读书,增加知识积累。
A.错,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候。
B.对,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等。
C.对,《水浒传》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D.对,“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儒家经典作品。
13.B
【详解】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重点考查了对比喻的的理解。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A.“这个人凶神恶煞似的吼叫着,我感到非常害怕。”把人的神情比作凶神恶煞似的神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B.“领导干部要廉洁守法,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中“一针一线”是借代,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C.“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把“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比作“水墨山水”,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D.“小花猫在洁白的稿纸上踩了几朵漂亮的小梅花。”把小花猫踩的脚印比作小梅花,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14.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D选项有误。林冲在早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他的妻子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自己又被高俅陷害,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
15.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停顿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D项中“照着”是一个词,不能分开,“润着”是一个词,不能分开。
16.D
【详解】本道题考查学生读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认识掌握,要注意严格根据修辞手法的定义来判断。、
D.有误,比喻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即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
“我们仿佛在穿越古今”没有本体和喻体,不是比喻句。
17.D
【详解】该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就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A.家喻户晓:意思是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共知。符合语境。
B.脍炙人口: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符合语境。
C.开卷有益:意为读书总会有收益。符合语境。
D.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题干语境是说莫言要做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不符合语境。应用“身先士卒”。
18.D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有关联词还要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等。
A.不得体。遗愿:指的是死者生前没有实现的愿望,而老局长是退休,用此处不得体。
B.不得体。诞辰:指有名气的人的出生纪念日,也就是敬称。用此处不得体,可以将“诞辰”改为“生日”。
C.不得体。严肃:指的是令人敬畏、认真的,可以是形容人的状态;也可以形容气氛。欢迎仪式应该用“热烈”。
D.得体。迎接:指的是走向前接待。用在此处得体。
19.C
【详解】考查修辞手法。
C项“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比喻不当。“脉搏”可以跳动不能流动,“小河”可以流动不能跳动,两者没有相似点,构不成比喻。
20. 避免 魔鬼 酷刑 严峻 腊 粥 腻腻 明媚 依偎 念叨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避、魔、酷、峻、腻、偎”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1. 荆 鼎 偶 渔 梁 冠 暇 彩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补充词语。
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在识记的基础上,深刻理解词语意思。因为我们可以结合词义来记忆词语。同学们要想做好此类题目,平时要注意积累一些常见词语的搭配形式及含义。这样,同学们做题的正确率会更高。
22. 清澈的样子。 相视无言的样子。 全, 全然。 指高尚的节操。
【详解】考查古诗字词解释。
(1)出自汉代《迢迢牵牛星》。诗句含义: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
(2)出自明代于谦《石灰吟》。诗句含义: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点睛】
23. 李逵 黑旋风 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李逵打死殷天赐
【详解】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①根据赤膊抡斧,冲锋陷阵。他不止一次大嚷“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典型的武器和语言可以判断是李逵,李逵是用的是双板斧,语言是他直爽性格的体现。
②与李逵有关的事件还有:黑旋风斗浪里白条、黑旋风沂岭杀四虎、李逵打死殷天赐、斧劈罗真人等等。
24. J jiū 扌 9 用手抓住或扭住 揪住 揪心
【详解】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揪”的笔画有12画,它的笔顺:横,竖钩,提,撇,横,竖,撇,点,点,撇,撇,捺。
25. 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绿杨阴里白沙堤 千里共婵娟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详解】考查名句积累。解答此题需要对名句做到熟练背诵。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钱塘湖春行》的第七八句,其全诗文如下: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北宋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曲复》。 原文如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出自南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