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基础知识检测卷(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基础知识检测卷(一)-(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5 12:3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基础知识检测卷(一)-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得一项是( )
A.潜(qiǎn)移默化 半明半昧(mái) 摇摇欲坠(zhuì) 汹涌湍(tuán)急
B.情不自禁(jīng) 热泪盈眶(kuàng) 栩(xǔ)栩如生 挥洒淋漓(lí)
C.遥遥对峙(zhì) 风靡(mí)全国 日渐高涨(zhàng) 精神抖擞(shǒu)
D.脍炙(zhì)人口 晶莹剔(tī)透 相得益彰(zhāng) 初生之犊(dú)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展览 鞭炮 粉碎 万不得已
B.宴会 忧郁 防御 翻箱倒柜
C.魔鬼 批评 僻免 五湖四海
D.蟋蟀 洗澡 灵感 锲而不舍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班主任的教育下,李强很快克服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B.我们反对上课打闹逗笑等违法乱纪的行为。
C.注意工作方法,是做好工作的一个关键。
D.我决心具有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的信任。
4.陈洁周末本想帮妈妈用洗衣机洗衣服,可是停电了,就陪妈妈去菜市场买菜了,适合表现这种情况的一项是( )
A.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D.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5.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走出门,就与徽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B.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厉。
C.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D.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侮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
6.四大名著中,内容较多地描写湖北的一部是( )
A.《红楼梦》 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7.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品味—品行 两个“品”字意思相同,都是“品质”的意思。
B.妥帖—字帖 两个“帖”字意思不同,“妥帖”的“帖”是“妥当、稳当”的意思;“字帖”的“帖”是“学习时临摹用的样本”。
C.油然而生—栩栩如生 两个“生”字意思不同,“油然而生”的“生”是“生长”的意思;“栩栩如生”的“生”是“活的、具有生命力的”意思。
D.无缘无故—依然如故 两个“故”都是“原来的、从前的”的意思。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的《元日》一诗描写的是春节时的热闹情景。
B.赵州桥又叫安济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描写了秋天的动态美。
D.《鹿角和鹿腿》告诉我们好看的东西不一定有用,不好看的东西有时候能派上大用场。
9.仔细品味当代作家魏明伦回答别人提问时的一段话,找出对句中的四个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 )
你问我成功的秘诀?有诀无秘,早已公开——喜新厌旧,得寸进尺,见利忘义,无法无天。
A.“喜新厌旧”指求创新,不守旧。
B.“得寸进尺”指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永远向更高的目标去努力。
C.“见利忘义”指只要有利可图,就发奋创作。
D.“无法无天”指艺术创造不要让条条框框束缚,要大胆突破,勇于创新。
10.结合课文内容,下面说法错误的一句是( )
A.方志敏被俘后,敌人从他身上只搜到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
B.《梅花魂》中的“魂”指的是梅花不畏冰雪、凌寒怒放的精神。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了诗人对边关战士不怕牺牲的精神的赞美。
D.“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表现了“我”和祖父很亲密。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饱经风霜的祖国母亲,终于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我们喜欢洞箫牧笛的丝竹音乐,但更喜欢黄钟大吕的交响音乐。
C.他们之间高山流水般的友谊,让我羡慕不已。
D.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绘声绘色,集中体现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12.填入横线,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两声水响,一叧小船划过,但这绝不是破坏了静,而是更增添了这种静的含量。一两声狗吠,使这种静更有了深度不广度,这种静把周庄静成了一个亦梦亦幻的周庄, 。红灯笼渲染成静的另一种颜色,那是黑色的静的调配色。红色的和黑色的颜色落进水里,泛起一层一层的暧昧的光。这种光,便是静的光了。
A.这种静让常来周庄的人不是觉得到了一个庄子里,而是到了一个失声得世界中
B.这种静让初来周庄的人不是觉得到了一个庄子里,而是到了一个无声的世界中
C.这种静让常来周庄的人感到不是到了一个庄子里,而是到了一个无声的世界中
D.这种静让初来周庄的人感到不是到了一个庄子里,而是到了一个失声的世界中
13.多音字因词义不同而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A.抹黑 抹杀 抹布 转弯抹角
B.穿着 着急 着迷 一着不慎
C.星宿 住宿 夙愿 三天两宿
D.和棋 和牌 和面 曲高和寡
14.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使语言连贯( )
①其实,这个难题并不难解决,这就是尽可能地掌握一些读书的技巧。
②怎样在有限的生命里更快、更好、更多地掌握知识?
③知识的海洋是无限的,而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
④这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难题。
A.③②④①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④②③①
15.阅读文言文语句,正确的停顿是( )
A.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6.根据对联特点,与“千古文章书卷里”相对的下联是( )
A.春醉书香入多 B.春晖又红万朵花
C.百花消息雨声中 D.百花争向艳阳红
17.下列各组词语中都是描写人物神态的一项是( )
A.口若悬河 出口成章 面如土色 B.目瞪口呆 愁眉苦脸 呆若木鸡
C.侃侃而谈 德高望重 嬉皮笑脸 D.人山人海 火冒三丈 怒气冲天
1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
A.春色 B.梨花 C.雪景
19.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1)每逢深秋时节,__________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跳群山环抱,___________;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下列四部儿童文学作品,哪一部产自中国?( )
A.《绿野仙踪》 B.《稻草人》 C.《小王子》 D.《汤姆·索亚历险记》
21.下列对诗句所描写的季节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秋)
B.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夏)
C.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冬)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
2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演唱会太精彩了,变化的背景、华美的服饰令人头晕目眩。
B.这部小说情节曲折,形象生动,描写入微,确实引人入胜。
C.小华做事情从来都不慌不忙,有条不紊。
D.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赞叹不已。
23.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哪怕找不到大海,也要迈出寻觅的脚步;哪怕脚印被掩埋,也请珍惜走过的路。
B.我市今年举办的旅游节,融文化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异彩纷呈。
C.明天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你是打算自己去呢?还是和大家一起去?
D.英国诗人雪莱在他著名的《西风颂》里写道:“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24.根据语境,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唐诗宋词是一座巍巍丰碑。在这里,你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找到“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呐喊,也能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在这里,有______的报国志,也有________的故乡情;有______的江南春景,也有独上西楼的凄清秋色……它们共同托起的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珠穆朗玛。
A.窗前明月 怒发冲冠 草长莺飞 B.怒发冲冠 窗前明月 草长莺飞
C.怒发冲冠 草长莺飞 窗前明月 D.草长莺飞 窗前明月 怒发冲冠
25.下列各项中,“处”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B.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C.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D.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二、填空题
26.看拼音,写词语。
gǔ lì nǎo dai xiōng pú zī shì xì jiáo màn yàn
( ) ( ) ( ) ( ) ( )
bēi āi ní nán qīn pèi gē bei huǎng rán dà wù
( ) ( ) ( ) ( ) ( )
27.在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将句子补充完整。
(1)这枚戒指看起来很_____,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2)诚实的人让人_____,虚伪的人让人讨厌。
(3)虚心使人进步,_____使人_____。
28.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合适的词语填空。
眉_____目_____   _______无声   精疲__________
老态__________   重整________   __________鼎沸
(1)妈妈下班后累得_____,我赶紧跑过去给她捶捶背。
(2)虽然老师没来,但教室里_____,同学们都静静地等老师来上课。
29.查字典,填空。
“卓”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再查音节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_____查部首,再查_____画。“卓”的解释有:①高而直;②高明。在“卓越”中“卓”应选第_____种解释;在“卓立”中“卓”应选第_____种解释。给“卓”加上新部首变成新字,可以是_____、______
30.积累填空。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中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神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的诗句是:_____,_____。
(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
(3)_____,花木成畦手自栽。
(4)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
(5)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
(6)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
(7)_____,视死忽如归。
(8)开轩面场圃,_____。
(9)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A项,“潜移默化”的“潜”应读“qián”;“半明半昧”的“昧”应读“mèi”;“汹涌湍急”的“湍”应读“tuān”。
B项,“情不自禁”的“禁”应读“jīn”。
C项,“风靡全国”的“靡”应读“mǐ”;“日渐高涨”的“涨”应读“zhǎng”;“精神抖擞”的“擞”应读“sǒu”。
D项正确。
2.C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正确。
B正确。
C“僻免”的“僻”错误,正确的写法是“避免”。
D正确。
故本题选C。
3.C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病句的修改。
在选项A中,句子“在班主任的教育下,李强很快克服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属于前后搭配不当,应该是克服了缺点,改正了错误。
在选项B中,句子“我们反对上课打闹逗笑等违法乱纪的行为。”我们可知属于用词不当,可以改成“违反纪律”的行为。
在选项D中,句子“我决心具有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的信任。”属于词语搭配不当,可以改为:我决心拥有优良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4.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名人名言以及谚语俗语的识记和积累,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辨析。根据语境的含义可以得出最符合的语句是A项。
A项:“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摘自《增广贤文·上集》解释:用心地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却总是不开,最后还是枯萎了;而随意折下来的一只柳条随意插在地里,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符合题干的要求,想做的事情没做成,却意外做成了其他的事情。
B项:“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意思是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C项:“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谚语,出自于古代佳句集锦《增广贤文》中的勉联。意思是到了实际要使用的时候,才懊恨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就不知事情的艰难。
D项:“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
5.C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在记忆汉字时,要注意结合字音、字形、字义,以及所组的词语来加深印象。
A项,“微风”的“微”是细小,轻微的意思,而“徽”读huī,表示某个集体的标志,符号,如国徽、校徽;表示地名,如安徽、徽州。表示美好的,如徽号。
B项,“游历”的“历”是经历的意思,而“厉”表示严格,严肃,猛烈。例如严厉、厉害。
C项,没有错别字。
D项,“阴晦”指昏暗,阴暗。“晦”读huì,是昏暗,不明显的意思。“侮”读wǔ,是欺负,轻慢的意思。
6.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名著的理解。
湖北有个地方叫襄樊市,现在改成襄阳市了。襄阳市由樊城和襄阳两个城组成。关羽在这儿被捉诸葛亮在襄樊古隆中隐居。诸葛亮隐居之地:隆中,隆中风景区位于鄂西北历史文化名城襄樊襄城区和襄阳区、南漳、谷城交界处,距襄樊市13公里,总面积209平方公里,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我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期在这里隐居长达十年之久。脍炙人口的《隆中对》和刘备“三顾茅庐”的史事都发生在这里。因此,四大名著中,内容较多地描写湖北的一部是《三国演义》。
7.B
【详解】本题考查了词语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词语辨析是一个难点。它涉及的范围很广、数量较大,首先需要辨别词语的确切含义,把握其使用对象与范围、情感色彩、固定搭配、语法功能等。
A选项中,品味,基本释义,①尝试滋味;品尝。②仔细体会;玩味。③(物品的)品质和风味。④格调和趣味。品,辨别好坏;品评。
品行,基本释义,有关道德的品质和行为。品,品质。
C选项中,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生,产生。
栩栩如生,通常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生,生动。
D选项中,无缘无故,意思是形容(事物)没有一点原因。故,原因。
依然如故,意思是指人没有什么长进,还是从前的老样子。故:过去,从前。
8.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ABD题目叙述正确,C叙述错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意思是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显得格外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这句话描写了春天的静态美。
9.C
【详解】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A、B、D正确。C.有误,见利忘义: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10.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在本题中说法错误的是D项。“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表现了“我”读祖父的依恋。
11.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和运用,注意根据词语的意思结合具体语境辨析。
A项,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这里形容祖国母亲,正确。
B项,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这里形容交响乐,使用正确。
C项,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这里形容友谊,正确。
D项,绘声绘色: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这里形容建筑,错误。
12.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句子的补充,补充时注意分句间的关系,也要注意句子的整体,前后句要通顺连贯。
“初来”和“常来”相比,结合“不是觉得到了一个庄子里”,看出“初来”更恰当。“失声”一般有因为某种原因发不出声音的意思,不符合语境的意思。故选B。
13.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多音多义字。解答本题,首先要找出选项中拼音都不同的一项,再分析多音字的字义。
A.抹,多音字,读音有:mǒ,mò,mā。在本题中“抹黑”“抹杀”读音一样都为:mǒ。
B.着,多音字,读音有:zhe,zhuó,zháo,zhāo。在本题中,“着急”“一着不慎”读音都为“zhāo”。
C.宿,多音字,读音有:sù,xiǔ,xiù。在本题中“住宿”“夙愿”读音都为“sù”。
D.和,多音字,读音有:hé,hè,huò,huó , hú 。在本题中“和棋”读音为hé,表示(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和牌”读音 hú ,意思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和面”读音为huó ,意思为用水揉和面粉。“曲高和寡”中读音hè,意思是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
14.A
【详解】此题考查排列句序,根据句子之间的联系进行排序即可。
第②句是一个问句,第④句说这是一个难题,其中的“这”指的是②句中的问题,故④紧跟②句后;第①句说了解决难题的答案,故①紧跟④后,因此这三句顺序为②④①;再看第③句,说的是“知识”和“生命”,而第②句提到了关于”生命”和“知识”的问题,故②紧跟③后,因此顺序是③②④①。
15.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文言文朗读节奏的掌握情况。
题目中的“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文言文可以翻译为: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儿”表示杨氏之子,需要在其后停顿,“未闻”动词,表示没有听说过,所以需要在其后停顿,“孔雀”名词,动物名称,所以需要在其后停顿,“家”表示孔君平的家,“禽”表示鸟,所以“家禽”之间需要停顿。因此选择B。
16.C
【详解】本题考查对对联的理解。对联常识: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上联的末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本题题干“千古文章书卷里”,根据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可知,它的下联是“百花消息雨声中”。
17.B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根据题目要求,找出都是描写人物神态的一项。
A项,“口若悬河”,形容口才好,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出口成章”,话说出来就是一-篇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或擅长辞令。不能描写人物神态。
B项“德高望重”, 品德高尚,又有很高的声望。不能描写人物神态。
D项,“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极多。不能描写人物神态。
18.C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理解。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9.D
【详解】本道题考查句子的排序,要注意内在的句子联系,还要注意音韵和谐等。①②两句选择的关键在于,“俯瞰”是属上句还是属下句,而原文横线以后的句子均是“俯瞰”的宾语,选择②句即可形成都是整齐的四字句,音节和谐。③④两句的区别比较明显,原文第一句“远眺群山”,接着向远处眺望,④由层林写到白云,比较顺畅;同时④句中的“绕”与原句中的“茂”两字都处于句末,同一韵部的字相押,读来上口。
所以答案为D。
20.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识记,注意平时对相关文学作品的理解。在本题中,产自中国的文学作品是《稻草人》,是叶圣陶1922年发表的中国现代童话。
《绿野仙踪》是美国作家弗兰克·鲍姆的代表作。
《小王子》的作者是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
《汤姆·索亚历险记》标志着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创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1.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注意平时对学过诗歌的理解和分析。在本题中对诗句所描写的季节判断有误的一项是D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冬天。梨花指的是雪花。
22.A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和运用,根据平时的积累和识记,判断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
A项,头晕目眩:头晕眼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有时也形容被繁琐的事情弄得不知所措。
这里形容“背景、华美的服饰”给人的感觉,使用错误。
B项,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这里形容生动的小说情节特别吸引人,使用正确。
C项,不慌不忙: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
这里形容小华做事情,正确。
D项,赞叹不已:连声赞赏不止。
这里形容外国游客对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的称赞,正确。
故选A。
23.C
【详解】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C选项: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选择问中间不能加问号。
24.B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的理解和词语的辨析。做题时,应联系具体语境,既要揣摩词语的意境特点来适应语义和语境;又要限定词义范围,分清词性与语法功能,并凭借语感作答。
“怒发冲冠”出自岳飞的《满江红》,表达的是词人报国杀敌的志向,与“报国志”相对应;“窗前明月”出自李白的《静夜思》,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与“故乡情”相对应;“草长莺飞”出自高鼎的《村居》,描绘了江南春景,与其对应的应是“江南春景”。
全诗: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全诗: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全诗: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5.B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A 相同。句意: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娇美红艳,整个成都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处:地方。
B 不同。句意: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处:时候、时节。
C 相同。句意:想问行人要去哪里呢?到山水交汇的地方。处:地方。
D 相同。句意:春天回到了哪里?寻不见它的踪迹只感苦闷寂寞。处:地方。
26. 鼓励 脑袋 胸脯 姿势 细嚼慢咽 悲哀 呢喃 钦佩 胳臂 恍然大悟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脯、嚼、喃、佩、臂”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7. 普通 喜爱 骄傲 落后
【详解】考查了写反义词的能力。反义词就是指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表现了事物之间明显的对比关系。怎样确定一个词的反义词呢?首先要搞清楚原词素的意思,然后再抓词素的反义,也可以对原词素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
(1)特别:特殊的,不一般的。反义词“普通”。
(2)讨厌:不喜欢。反义词“喜爱”。
(3)虚心: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意见。反义词“骄傲”;进步:向前发展,比原来好。反义词“落后”。
28. 清 秀 鸦雀 力尽 龙钟 旗鼓 人声 精疲力尽 鸦雀无声
【详解】考查了补写词语和选词填空,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
眉清目秀 鸦雀无声 精疲力尽
老态龙钟 重整旗鼓 人声鼎沸
眉清目秀: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气。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精疲力尽:精神疲乏,气力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整顿再起。
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根据(1)题句意,应选填词语“精疲力尽”,精神疲乏,气力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即填空为:妈妈下班后累得精疲力尽,我赶紧跑过去给她捶捶背。
根据(2)题句意,应选填词语“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即填空为:虽然老师没来,但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都静静地等老师来上课。
29. Z zhuo 十 6 ② ① 掉 悼
【详解】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30.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巍巍乎若太山 茅檐长扫净无苔 怜子如何不丈夫 浪淘风簸自天涯 万紫千红总是春 捐躯赴国难 把酒话桑麻 月光照耀下波涛汹涌的大海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诗歌默写,有课文背诵,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代: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2)本句选自《伯牙破琴》。原文: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尽忠?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
(3)本句选自宋代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全诗: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4)本句选自近代鲁迅的《答客诮》。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5)本句选自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全诗: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6)本句选自宋代朱熹的《春日》。全诗: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7)本句选自魏晋曹植的《白马篇》。这两句意思是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8)本句选自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全诗: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9)本句出自《月光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