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必考专题:比和比例(专项训练)-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青岛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升初必考专题:比和比例(专项训练)-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青岛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6-15 16:0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必考专题:比和比例(专项训练)-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青岛版
一、选择题
1.小圆的直径正好等于大圆的半径,那么大圆的面积和小圆面积的比是( )。
A.2∶1 B.1∶4 C.4∶1
2.杨老板准备改造甲、乙两个粮仓,现把甲仓粮食的调入乙仓后,两仓存粮相等,原来甲、乙两仓存粮的比是( )。
A.2∶7 B.7∶2 C.7∶3 D.3∶7
3.将一个图形按1∶3缩小,缩小后的图形的( )变为原来的。
A.内角的度数 B.面积 C.周长
4.在一幅比例尺为1∶6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4厘米。如果改用1∶500000的比例尺,A、B两地的图上距离是( )厘米。
A.26.8 B.27.2 C.28 D.28.8
5.能和4∶0.3组成比例的是( )。
A.0.8∶0.6 B.8∶0.6 C.0.8∶6 D.6∶0.8
6.有一张边长为65厘米的正方形图纸,要在上面画长为120米,宽为90米的长方形草坪的平面图,你认为最合适的比例尺是( )。
A. B. C.
二、填空题
7.5支钢笔26元,钢笔总价和数量的比是( ),比值是( ),表示的是( )。
8.在3∶14中,比的前项增加9,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增加( )。
9.=75%=9÷( )( )∶20=( )(填小数)。
10.m、n是均不为0的自然数,若m∶5=8∶n,则m和n成( )比例;若5∶m=8∶n,则m和n成( )比例。
11.比例1∶80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千米。
12.《小学生数学报》的单价一定,订阅报纸的总钱数和份数成( )比例。
三、判断题
13.如果甲数是乙数的(甲、乙两数均不为0),那么乙数和甲数的比是3∶5。( )
14.一杯糖水,糖与水的比是1∶30,喝掉一半后,糖与水的比还是1∶30。( )
15.比例尺是一个比,它的比值一定小于1。( )
16.已知3a+b=5b,则a和b成正比例。( )
17.如果(a,b均不为0)那么。( )
四、计算题
18.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化简比) 0.75∶0.5(求比值)
19.解方程。
58%x-0.4=17 45x-30x=300
五、解答题
20.为了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学校特开设魔方课程,学习魔方课程的同学被分为两组,第一小组学习三阶魔方,第二小组学习四阶魔方,第一小组与第二小组人数的比是,如果第一小组调出14人到第二小组学习四阶魔方,这时第一小组与第二小组人数的比是,原来两个小组各有多少人?
21.购买香蕉的质量和应付金额如表。
质量/kg 0 1 2 3 4 5 6 …
应付金额/元 0 5 10 15 20 …
(1)把上表填写完整。
(2)判断购买香蕉的质量与应付金额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3)把表中质量和应付金额所对应的点描在方格纸上,再顺次连接。
(4)购买香蕉2.5千克,应付金额( )元,27.5元最多可以买( )千克香蕉。
22.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选为“全球最斜的塔”阿布扎比的斜塔的高度是160米,它和意大利比萨斜塔的高度比是,意大利比萨斜塔的高度是多少?(用比例解)
23.芙蓉学校把购进图书总数的按3∶2∶7分配给四、五、六年级,已知六年级分到了420本,学校购进图书多少本?
24.红星小学为绿化社区设计了一个花坛,花坛的外围是一个边长为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里面是一个最大的圆,圆内是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1)用圆规和直尺把设计好的花坛按画在右边方格图中。(假设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是
(2)圆内正方形部分用来种植月季花,种植月季花的实际面积是( )。
25.一种果乳,其中果汁、纯奶与糖的质量比是12∶9∶1,要配制660克这样的果乳,需要果汁和纯奶各多少克?
参考答案:
1.C
【分析】设小圆的半径是r,则小圆的直径是2r,大圆的半径是2r,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分别计算出大圆和小圆的面积,然后根据比的意义计算大圆的面积和小圆面积的比即可。
【详解】[π×(2r)2]∶(π×r2)
=4πr2∶πr2
=4∶1
即大圆面积和小圆面积的比是4∶1。
故答案为:C
【点睛】利用圆的面积公式,比的意义以及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解答。
2.C
【分析】假设甲仓粮食原来有7吨,把它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7×即可求出甲仓粮食的是2吨,已知把甲仓粮食的调入乙仓后,两仓存粮相等,则现在甲仓有(7-2)吨,乙仓也是(7-2)吨,因为乙仓调入了2吨后才变成(7-2)吨,所以乙仓原来有(7-2-2)吨。据此写出原来甲、乙两仓存粮的比。
【详解】假设甲仓粮食原来有7吨,
7×=2(吨)
7-2-2=3(吨)
杨老板准备改造甲、乙两个粮仓,现把甲仓粮食的调入乙仓后,两仓存粮相等,原来甲、乙两仓存粮的比是7∶3。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可用假设法解决问题,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以及比的意义解答。
3.C
【分析】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是指围成图形的每条线段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特点:形状相同,大小不同;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图形缩小的特点,将一个图形按1∶3缩小,图形的形状不变,所以缩小后图形的内角的度数不变,缩小后的图形的边长、周长变为原来的,面积变为原来的。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意义及特点,明确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对应边、对应角以及对应周长、面积的变化规律。
4.D
【分析】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代入数值,可以计算出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根据“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解答即可。
【详解】24÷
=24×600000
=14400000(厘米)
14400000×=28.8(厘米)
A、B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8.8厘米。
故答案为:D
【点睛】解答此题应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得出结论。
5.B
【分析】根据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由此依次算出各选项的比值,找出与4∶0.3比值相等的选项组成比例。
【详解】4∶0.3
=(4×10)∶(0.3×10)
=40∶3

A.0.8∶0.6
=(0.8×5)∶(0.6×5)
=4∶3

0.8∶0.6不能和4∶0.3组成比例;
B.8∶0.6
=(8×5)∶(0.6×5)
=40∶3

8∶0.6能和4∶0.3组成比例;
C.0.8∶6
=(0.8×2.5)∶(6×2.5)
=2∶15

0.8∶6不能和4∶0.3组成比例;
D.6∶0.8
=(6×2.5)∶(0.8×2.5)
=15∶2

6∶0.8不能和4∶0.3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是应用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解决问题。
6.C
【分析】根据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据此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图上距离,再与65厘米对比即可。
【详解】120米厘米、90米厘米。
A.(厘米)
因为正方形图纸的边长为65厘米,所以比例尺不合适。
B.(厘米)
(厘米)
比例尺合适。
C.比例尺是扩大比例尺,不合适。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比例尺的意义,明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7. 26∶5 每支钢笔的价格
【分析】根据比的意义,用钢笔的总价∶数量,钢笔的总加是26元,数量是5支,用26∶5解答;再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即可求出比值;单价=总价÷数量,这个比值表示的是每支钢笔的价格。据此解答。
【详解】钢笔总价和数量比是:26∶5
比值:26∶5
=26÷5

5支钢笔26元,钢笔总价和数量的比是26∶5,比值是,表示的是每支钢笔的价格。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的意义和求比值,要掌握这些知识点并熟练运用。
8.42
【分析】根据比的性质,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增加相同的倍数比值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比的前项增加9,增加了9÷3=3倍,要使比值不变,则比的后项也要增加3倍,增加3×14=42。
【点睛】掌握并灵活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9. 12 15 0.75
【分析】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4,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乘3就是9÷12;根据比与分数关系=3∶4,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5就是15∶20;把7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去掉百分号就是0.75。
【详解】=75%=9÷1215∶20=0.75
【点睛】此题主要是考查除法、小数、分数、百分数、比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
10. 反 正
【分析】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商)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商)一定,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
【详解】m∶5=8∶n,则mn=5×8,即mn=40(一定),乘积一定,所以m和n成反比例。
5∶m=8∶n,则(一定),比值一定,所以m和n成正比例。
【点睛】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及辨识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1.8
【分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作答,即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详解】比例尺1∶80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800000厘米,
800000厘米=8千米
比例尺1∶80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8千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意义,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
12.正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是其它的量一定或乘积、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比例。
【详解】由分析可知:
因为总价÷数量=单价(一定),它们的比值一定,则订阅报纸的总钱数和份数成正比例。
【点睛】本题考查正反比例的判定,明确正反比例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3.×
【分析】把乙数看作单位“1”,甲数占乙数的,则乙数∶甲数=1∶,把乙数和甲数的比化为最简整数比,据此解答。
【详解】分析可知,乙数∶甲数=1∶=(1×5)∶(×5)=5∶3。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比的意义,找出题目中的单位“1”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4.√
【分析】糖水是糖与水的混合,是一种稳定的混合物;一杯糖水喝掉一半后,糖水的浓度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剩下的糖与水的比不变。
【详解】一杯糖水,糖与水的比是1∶30,喝掉一半后,糖与水的比还是1∶30。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比的意义,明确只要不改变糖和水的量,那么无论喝掉多少,剩下的糖与水的比不变。
15.×
【分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缩小比例尺的比值小于1,放大的比例尺的比值大于1,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比例尺是一个比,它的比值不一定小于1,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比例尺的相关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详解】3a+b=5b
3a=5b-b
3a=4b
a∶b=4∶3
a∶b=,比值一定,a和b成正比例。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利用正比例意义及辨别,反比例意义及辨别进行解答。
17.√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结合,直接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如果(a,b均不为0)那么。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18.25∶9;1.5
【分析】化简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据此化简;
求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即可求出比值。
【详解】∶
=(×30)∶(×30)
=25∶9
0.75∶0.5
=0.75÷0.5
=1.5
19.x=30;x=20;
【分析】先将58%化成小数,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0.4,再同时除以0.58即可;
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5即可;
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原式转化为90x=75×,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90求解。
【详解】58%x-0.4=17
解:0.58x-0.4=17
0.58x-0.4+0.4=17+0.4
0.58x=17.4
0.58x÷0.58=17.4÷0.58
x=30
45x-30x=300
解:15x=300
15x÷15=300÷15
x=20
解:90x=75×
90x=60
90x÷90=60÷90
20.第一小组:30人;第二小组:18人
【分析】根据题意,把两个小组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第二小组的人数原来占总人数的,现在第二小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增加了总人数的(-),对应的是14人,用14÷(-),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进而求出原来各自小组有的人数。
【详解】14÷(-)
=14÷(-)
=14÷(-)
=14÷
=14×
=48(人)
第二小组:48×
=48×
=18(人)
第一小组:48-18=30(人)
答:原来第一小组有30人,第二小组有18人。
【点睛】本题主要找出不变的量作为单位“1”,求出14人所对应的分率,进而进行解答。
21.(1)25;30
(2)成正比例;理由见详解
(3)作图见详解
(4)12.5;5.5
【分析】(1)根据单价乘数量等于总价来填表。
(2)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只需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成反比例,如果商和积都不是定量,不成比例;据此解答。
(3)先在列中找到质量数,再在行中找到对应的数量点,顺次连接。
(4)用总价、单价、质量间的关系来求总价及数量。
【详解】(1)购买香蕉的质量和应付金额如表:
质量/kg 0 1 2 3 4 5 6 ……
应付金额/元 0 5 10 15 20 25 30 ……
(2)因为=单价=5(元)(一定),所以购买香蕉的质量与应付金额成正比例。
(3)如图:
(4)5×2.5=12.5(元)
27.5÷5=5.5(千克)
购买香蕉2.5千克,应付金额12.5元,27.5元最多可以买5.5千克香蕉。
【点睛】理解两个量成正比例的意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2.55米
【分析】将意大利比萨斜塔的高度设为未知数,再根据阿布扎比的斜塔的高度和意大利比萨斜塔的高度比是32∶11,列出比例解比例即可。
【详解】解:设意大利比萨斜塔的高度是x米。
160∶x=32∶11
32x=160×11
32x=1760
x=1760÷32
x=55
答:意大利比萨斜塔的高度是55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的应用,找出比例正确列式是解题的关键。
23.2400本
【分析】把购进图书的本数看作单位“1”,六年级分到的本数占总本数的的,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六年级分得的本数除以所占的分率就是购进图书的本数,据此解答。
【详解】420÷(×)
=420÷(×)
=420÷
=2400(本)
答:学校购进图书2400本。
【点睛】此题考查了比的应用。六年级分到的本数已知,关键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六年级分到的本数所占的分率,再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解答。
24.(1)见详解
(2)
【分析】(1)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外围正方形的图上边长,圆的直径=外围正方形的边长,圆内最大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圆的直径,根据画圆的方法和正方形的特征,作图即可。
(2)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圆内正方形对角线实际长度,根据正方形面积=对角线×对角线÷2,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1)9×=0.06(m)=6(cm)
(2)6×6÷2=18()
种植月季花的实际面积是18。
【点睛】关键是理解正方形和圆之间的关系,掌握画圆方法,灵活运用正方形面积公式。
25.果汁360克;纯奶270克。
【分析】由题意可知,果汁占果乳质量的,纯奶占果乳质量的,最后用分数乘法求出果汁和纯奶的质量,据此解答。
【详解】果汁:660×
=660×
=360(克)
纯奶:660×
=660×
=270(克)
答:需要果汁360克,需要纯奶270克。
【点睛】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