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张PPT)
专项四 思辨性文本阅读
第二章 三阶集训
第一阶 精讲精练
01
考点一
02
考点二
03
考点三
文意辨析类题目一般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命题人在摘录或转述原文语句时,一般会对表修饰或限制的词语“动手脚”,也会在有关范围、概念、因果、顺序等方面的表述上“设陷阱”,命题人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能否读准、读懂文本,这要求学生既要关注局部的“细枝末节”,又要对整体内容有一定的把握。
第 一 阶 精 讲 精 练
文意辨析
一
【典例展示】(2019·广东《坚定是生命的黄金》)12.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D. 利益至上的人大多是名利之徒,为了利益,可以随意改变做人的原则和底线,是游离在真善美之外的没有境界的人。
【解题思路】针对此类题,首先通读选项,分析选项中重点表达的意思,圈画出关键字词,再根据这些关键信息回到原文进行定位,此题就可以定位到文章第⑤段“这种利益至上的人,十有八九是一些名利之徒,在他们的世界里,根本没有什么真理,如果有,那也是关乎利益的东西。说实话,这样随意改变自己做人的原则、底线的人,他们早已游离在真、善、美的世界之外,甚至已经游离在人的意义之外,算不上
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样的人,自然没有什么境界了”。然后分析选项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选项一般都比较简短,可能是对原文句子的概括,其间可能有语序的调换、句式的转换、说法的改变,所以需要认真比对,看看两者表述的意思是否有偏差。最后判断两者表述的意思是否一致。如此题中“大多”对应原文中“十有八九”,属于换了说法,意思并无变化,其他表述都一致,只是语序的调换,所以两者意思相同。
(根据统编教材九上《论教养》改编)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确信,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而不是看他对别人怎样。
B. 有教养的人,必定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从不妨碍别人。
C. 有教养的人,珍惜别人的时间;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尽力去完成;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始终如一,从不两面。
D. 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是因为这些书谈的多是有风度的做法,没有谈到风度的关键问题: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
A
【参考答案】原文无“而不是看他对别人怎样”的表述。故选A。
1. (2022·福建)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022·十堰)下列选项中,对本文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2022·河池)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常见错误类型
增减扩缩 增加或减少某些字,扩大或缩小论证范围
鱼目混珠 用似是而非的词语或句子代替正确的,造成意思的改变
无中生有 利用惯性思维,误导考生用想当然代替理性思考
过于绝对 要注意文中一些重要词语前的修饰性、限制性词语。如:一定、肯定、必然……
因果混乱 注意:“论证了、体现了……,是因为……”这样的词语
(2022·武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9分)
如何应对杂念的侵扰
①当代社会,杂念的侵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得了解杂念的重要特性——侵入性。
②杂念往往突然闯入大脑,而人们并没有办法拒绝,只能
抑制不住地把意识放到它身上。杂念会在大脑中久久盘踞。有时,人们好不容易摆脱了它,它却又会在某个瞬间卷土重来。杂念不断地破坏我们的专注,打乱我们的节奏,让人感到精疲力竭。很多时候,人们的精力往往没有被用于正常工作,而是消耗在应对杂念上了。
③侵扰我们的杂念中,有两种比较常见,这里姑且称之为“情绪杂念”和“事实杂念”。情绪杂念,一般是对尚未发生
事情的担心、恐惧等负面情绪;事实杂念,则如工作时突然想起“昨天的球赛谁赢了”“晚上吃什么好”“下周大概要交物业费了”之类。不同类型的杂念,应对策略也不相同。
④应对情绪杂念的侵扰,必须分清情绪和现实。我们所担忧和恐惧的事情,通常不是事实,而是最坏的可能性被放大十倍之后的结果。绝大多数时候,事情都不会像想象中那么坏、那么难,我们只是被自己的恐惧吓倒了而已。即使担心的结果
真的出现了,影响也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同时,我们总会比想象中的自己更有能力去克服这些困难。认识到这些后,我们和情绪之间就隔起了一层玻璃——能够观察到它,能够感受到它的存在,但是它无法干扰到我们。这时,我们完全可以接纳负面情绪的存在,让它安分守己地待在身边,然后继续专注地做自己的工作。
⑤至于事实杂念,大脑“有隙可乘”是它成功侵入的必要
条件。当我们的注意力没有被完全占用,开始频频走神、思绪飘移时,事实杂念就出现了。所以,拒绝这种杂念侵扰的有效方式是:消除注意力的“空隙”,进入注意力不间断、专注集中的“心流”状态,并提升自己进入“心流”状态的能力。
⑥以我为例,假设我预计要花2个小时写一篇文章,指望自己在这么长时间里全神贯注是不现实的。这时,我会把这2个小时的工作按文章内容划分成多个阶段,每个阶段可能是
15~30分钟,要求自己在每一个阶段里面心无旁骛地工作。一个阶段做完了,换换脑子,干点别的事情,比如回复信息、整理资料等等,然后再开始下一个阶段。
⑦另外,作为文字工作者,我平时会维护一个灵感库,放入自己感兴趣的选题。一旦在工作中感到注意力不饱和、开始分心,我就进入这个灵感库,找一个选题,做上半个小时,让自己快速进入状态。
⑧注意力无隙可寻,事实杂念就无法侵扰我们了。
(根据《五个简单易行的习惯》改写)
1. 关于杂念的“侵入性”,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考点一 文意辨析】
A. 杂念会非常突然地出现在人们大脑中。
B. 杂念会不受人们意识控制地进入大脑。
C. 杂念往往在人们大脑中存在较长时间。
D. 杂念让人因精疲力竭而无法保持专注。
D
【解析】根据文章第②段的“杂念不断地破坏我们的专注,打乱我们的节奏,让人感到精疲力竭”可知,杂念破坏了我们的专注,才使人精疲力竭。D项因果倒置,表述不符合文意。故选D。
2. 关于如何应对“情绪杂念”,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考点一 文意辨析】
A. 提醒自己不必为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担忧。
B. 告诉自己不要把事情往糟糕的方面去想。
C. 提高自己应对可能发生的坏结果的能力。
D. 坦然接纳已经存在于大脑中的负面情绪。
C
【解析】根据文章第④段的“我们总会比想象中的自己更有能力去克服这些困难”可知,我们有能力克服可能出现的困难。C项中的“提高自己应对可能发生的坏结果的能力”并不是应对“情绪杂念”的方法。故选C。
3. 关于如何应对“事实杂念”,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考点一 文意辨析】
A. 工作前预估整体的工作量,结合实际来设置阶段目标。
B. 避免全神贯注的时间过长,确保工作时能集中注意力。
C. 遵循劳逸结合的工作原则,在休息时让大脑充分放松。
D. 利用自己积累的有趣选题,在有需要时及时恢复专注。
C
【解析】根据文章第⑤段“拒绝这种杂念侵扰的有效方式是:消除注意力的‘空隙’,进入注意力不间断、专注集中的‘心流’状态”,第⑥段“一个阶段做完了,换换脑子,干点别的事情……然后再开始下一个阶段”可知,C项中的“在休息时让大脑充分放松”不符合文意。故选C。
对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是阅读思辨性文本的基础,有助于文章观点和内容的梳理。这不仅需要理解文中句子的含义,还要理解标题的含义。
思辨性文本阅读中归纳概括的方法:①弄清要归纳概括的语段文本中的共性特点;②把事物的共同点归纳到一起;③通过语境选择恰当的词句,注意语序。
内容理解与概括
二
【典例展示】(2019·广东《坚定是生命的黄金》)14. 文章第⑦段,作者为什么说“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请结合全文回答。(4分)
①把坚定比作黄金,强调坚定的重要性。②有了坚定,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③有了坚定,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④没有坚定,人可能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是不归路。
【解题思路】解答此类题,要在了解全文的基础上,明确题干要求。本题要求结合全文回答“作者为什么说‘坚定就是生命的黄金’”,作者把坚定比作生命的黄金,为的是强调坚定的重要性,这就要求考生从文本中归纳出坚定的重要性。从第②段中,可以提取出“有了坚定,我们就不怕外来的一切干扰”;从第③④段可以归纳出“有了坚定,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从第⑤段可以归纳出“没有坚定,人可能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甚至是不归路”。据此分析概括即可。
(统编教材九上《怀疑与学问》“思考探究”改编)通读课文,说说文中所说的怀疑精神有什么样的内涵。
作者所说的怀疑精神指的是对于传说的话,都要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这样就不会盲从和迷信,这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1. (2022·泰州)结合本文④~⑥段内容,说说在网络时代我们应如何进行“真正的阅读、学习”。
2. (2022·济宁)从文章来看,怎样才能成为“自知”的第一流人物?
3. (2022·黔西南州)作者在文章中从哪三个方面阐释“忍受枯燥是一种筛选机制”?
(2022·威海·改编)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4分)
数字阅读,一样书香四溢
李海峰
①在日前举行的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上,有关部门发布了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调查显示,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综合阅读率为81.6%,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4.76本,人均
电子书阅读量3.30本,“听书”“视频讲书”等阅读形式为读书提供更多选择。
②书籍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人们通过阅读获取人类创造积累的精神财富。阅读是浸润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它能够提升个人精神高度,扩展生命格局,突破思维方式,由此形成个体生命独特的精神气质,外在表现出良好的行为规范,内在拥有坚定的价值观念。
③在快节奏的今天,静下心来捧书阅读,似乎变成一件很奢侈的事。数字阅读,例如移动阅读、手机听书等,让阅读变得触手可及。据《2020—202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达到万亿规模。数字阅读已经成为当下重要的阅读方式。
④数字阅读带来新的阅读体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⑤阅读场景与内容的无限性。数字时代,无论身在何处,电子书和手机等电子设备均可以成为“移动的图书馆”,无限量的书籍触手可及,满足了人们碎片化、多样化的阅读需求。阅读场景也更加不受限制,随之丰富起来。
⑥阅读方式与感官的多样化。眼睛不再是唯一的阅读感官,以喜马拉雅、懒人听书等为代表的音频平台让听书走进千家万户,“耳朵阅读”已经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读书“姿态”,不
仅解放了人的双手、双眼,而且优质的声音和表达,也有助于听众对内容的认知。
⑦智能化沉浸式阅读正在逐步实现。元宇宙概念、人工智能、VR/AR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让阅读体验变得更加立体,使得人机互动性更强、沉浸感更足,虚拟现实相结合的场景阅读成为可能。书本内容可以在虚拟现实中展现:书中的人物动起来,演绎精彩故事情节;书中的植物、动物、建筑惟妙惟肖,阅读变成了身临其境的非凡体验。在未来,读者甚至可以参与
到书中故事的创作,在虚拟现实里体验各个角色,或创造属于自己的新身份,获得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⑧尽管数字阅读带来的注意力碎片化、内容娱乐化等问题引发了各种争论与担忧,但无论读书、听书、视频看书,重要的是摄取知识和信息后的思考与消化,并沉淀为人生的养分。或许,我们无须拘泥于阅读的方式,而是始终保持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温润生活,滋养心灵。
(选自《人民日报》)
1.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第①段的作用是:引出本文的论题——阅读的方式;充当事实论据,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
B. 数字时代,电子书和手机等电子设备成为“移动的图书馆”,满足了人们碎片化、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C. 虽然数字阅读引发了各种争论与担忧,但我们无须拘泥于阅读的方式,而是让阅读温润生活,滋养心灵。
D. 书籍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人们可以通过阅读大量获取人类创造积累的精神财富。
D
【解析】D项“大量获取”表述错误,原文第②段表述的是“人们通过阅读获取人类创造积累的精神财富”。故选D。
2. 阅读④~⑦段,请写出“新的阅读体验”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考点二 内容理解与概括】
阅读场景与内容的无限性;阅读方式与感官的多样化;智能化沉浸式阅读正在逐步实现。
3. 请依据文本概括出促进数字阅读发展的手段。(5分)【考点二 内容理解与概括】
让阅读场景不受限制,内容更加丰富;增强阅读感官的体验,加强音频平台的管理与推广;加快元宇宙概念、人工智能、VR/AR等技术的研发等。
4. 请根据文章内容推测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3分)
示例:使读者认识到阅读对于个人的重要作用;在快节奏的今天,希望更多的人静心阅读;促进阅读,让更多的人不拘泥于阅读的方式,保持阅读的习惯。
谈看法、启示类试题主要考查就文章中的问题展开探究的能力、表达个人独到见解的创新能力、围绕材料所透露的信息进行迁移的能力,呈现方式也比较多样。解答这类题,难点在于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的迁移、创新,要能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依据文本进行合理推断,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谈看法、启示
三
【典例展示】(2022·抚顺《成功属于求进者》)29. 结合选文第③段的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如何“求进”。(3分)
示例:我从小体弱多病,便立志增强体质。从此以后不分寒暑,我坚持早起跑步,即使雨雪天气,也用其他方式锻炼身体。历经三年,我终于变得健壮了。
【解题思路】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时要根据文章内容,结合本文的观点——成功属于求进者,意思是面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只求始终求进,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简洁凝练的语言作答即可。
(统编教材九上《敬业与乐业》“积累拓展”)作者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对这个观点,你怎么看?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表明自己的看法。
示例:我认为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需要我们尽力而为。因为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分子,只不过分工不同而已。我们每个人只有认同自己的职业,并且尽心尽力把分内的事情干好,才能保障社会整体有序运转。这样,我们每个人既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也能享受到社会带给我们的“果实”。
1. (2022·齐齐哈尔)请结合本文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怎样奋发向上,做有为青年。
2. (2022·遂宁)阅读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新时代的青年应如何弘扬北京冬奥精神。
3. (2022·永州)有人认为学习语文强调背和记,却没有深刻理解,会限制文学创新。对此,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结合选文和已学知识,参考下面的链接材料,说明理由。
(2022·通辽·改编)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9分)
①“家国情怀需要用热血挥就,靠奋斗书写”“新时代我们更应急国家之所急,解发展之所难”“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得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这些发自优秀专家人才的肺腑之言,映照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赤子之心。
②宋人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讲道义、重德行、勇担当,尊崇“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底色,绵延至今。如今,身处时代大潮,迫切需要当代知识分子不负赤子之心,砥砺前行。
③不负“赤子之心”,当有“大我”。“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这是党和人民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期望。从钱学森、华罗庚、李四光等老一辈科学家不计个人得失的坚定与奉献,到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
科技报国的爱与坚守,再到赓续传承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无数知识分子心有“大我”,以铁肩担起道义责任,以智慧推动历史前行。
④不负“赤子之心”,当守“大道”。“坚守正道、追求真理,立足我国国情,放眼观察世界,不妄自菲薄,不人云亦云”,这是党和人民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期待。懂得“人间正道是沧桑”,就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踌躇不前,不会被眼前的困难束缚住手脚;
坚信“真理是存在的顶峰”,一以贯之地追寻真理、拥抱真理,就能筑牢自信心,为前行增动力。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繁世界,保持清醒,坚守“大道”,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做大学问、做真学问,才能为祖国、为人民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⑤不负“赤子之心”,当求“大是”。“实事求是、客观公允,重实情、看本质、建真言,多为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献计
出力”,这是党和人民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期许。中国科学院院士席泽宗曾悉心总结,科学精神就是“求是”。焕发“求是”精神,贡献“求是”智慧,既是知识分子的品格,也是知识分子的优势。今天,从打赢“三大攻坚战”,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再到建设创新型国家,都迫切需要广大知识分子为党和人民求“大是”,积极建真言、献良策,深钻研、出大计,助力中国航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⑥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世人瞩目的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筑梦路上,当代知识分子,应该不负“赤子心”,心有“大我”、坚守“大道”、追求“大是”,书写新时代的报国传奇。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第①段提出中心论点:家国情怀需要用热血挥就,靠奋斗书写。
B. 第②段意在论述身处时代大潮,迫切需要当代知识分子不负赤子之心,砥砺前行。
C. 文中画线句子列举钱学森、华罗庚、李四光等“海归”回国,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科技报国等事例,真实具体地论证了“不负‘赤子之心’,当有‘大我’”这个论点,使论证具有说服力。
D. 文章第③~⑤段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当代知识分子怎样才能不负“赤子之心”。
A
【解析】第①段从优秀专家人才的肺腑之言,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赤子之心。故选A。
2. 请你为第④段补写一个事实论据。(3分)
示例:袁隆平甘于寂寞,坚守“大道”,风里来雨里去地研究杂交水稻,为祖国、为人民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3. 读完文章,身为中学生,请你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说一说如何做才能像新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样,展现我们青少年的精气神?(3分)【考点三 谈看法、启示】
示例: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