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 专项二 课内文言文阅读第二章 逐篇梳理二十三、 醉翁亭记 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 专项二 课内文言文阅读第二章 逐篇梳理二十三、 醉翁亭记 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5 16:3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专项二 课内文言文阅读
第二章 逐篇梳理
二十三、 醉翁亭记
01
基础型
02
发展型
03
拓展型
二十三、 醉翁亭记
一、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环(   )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   )美,望之蔚然(    )而深秀者,琅琊也。山(   )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  )
环绕着
尤其
茂盛的样子
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居高面下
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 
  )之者谁?太守自谓(   )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   )醉,而年又最高,故(   )自号(   )曰醉翁也。醉翁之意(   )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   )之心而寓(   )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   )而岩穴暝(   ),
名词用作动词,取名,命名
命名

所以
名词用作动词,取号
意趣,情趣
领会
寄托
聚拢
昏暗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   )发而幽香,佳木秀(   )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   )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   )提携( 
 ),往来而不绝(   )者,滁人游也。临

茂盛
季节
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断绝
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  )者,太守宴也。宴酣(  )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   )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   )白发,颓然(   )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   )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   )而禽鸟乐也。然
陈列,摆开
尽兴地喝酒
下棋
苍老的容颜
倒下的样子
回去
离开
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 )其乐(  )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  )谁?庐陵欧阳修也。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快乐
为,是
二、 文言词汇
1. 一词多义
命名
为,是
聚拢
返回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承接
连词,表转折,却,可是
名词,乐趣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2. 古今异义
(1)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心愿、意向;语言文字等的意义
(2)野芳发而幽香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散发
意趣,情趣
开放
(3)山间之四时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时间
(4)射者中,弈者胜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用推力或弹力发出
季节
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投向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按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3. 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状语
①山行六七里
在句中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在句中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沿着山路
像鸟张开翅膀
③杂然而前陈者
在句中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词用作动词
①名之者谁
在句中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故自号曰醉翁也
在句中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前面
起名、命名
取号
三、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注意落实加点的字词)
1.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
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3.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5.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
泉水甜酒水清,山上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
7.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1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由近及远地依次写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等景物。
B. 第3段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众宾归”均围绕“乐”字展开,既写出太守与民同乐,又表现了当时滁州的政治清明。
C.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以文记乐的情趣,流露出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自信及捉笔成文的自得。
D. 全文通篇以“也”收束句尾,且有一唱三叹的灵动风韵,又运用了大量的骈偶句安排了不少对句,使句式整饬工稳,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
A
【解析】文章第1段“环滁皆山也”总写滁州山景,然后依次介绍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等景物,观察视角由远及近,并非由近及远。
2.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写道:“中国历史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他们常以文学作品抒怀言志,将灰暗的命运抹上一道亮丽的色彩。贬官们的特殊人生际遇加上他们的个性特点,往往会有着复杂微妙的情怀,本文就写于作者被贬之时,结合文章说说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怀。(教材思考探究拓展延伸)
根据第1段“醉翁之意不在酒……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可知作者陶醉于自然之景中,借山水排遣因被贬官产生的愁绪;根据第3段“宴酣之乐……太守醉也”,第4段“人知从太守游而乐……太守也”可知,滁州百姓愿意并且能够跟随太守出游,享受出游的乐趣,作者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全文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情怀,以及不忘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的态度。
【甲】文略
【乙】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①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②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⑤而歌者,红装而蹇⑥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选自袁宏道《满井游记》,有删改)
【注释】①冷光:清亮的光。②娟然:美好的样子。③(huì)面:洗脸。④鬣(liè):泛指动物头颈上的毛。⑤罍(léi):盛酒的器皿。⑥蹇(jiǎn):跛脚,这里指驽钝的马或驴。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偕数友出东直( )
(2)于时冰皮始解( )
(3)娟然如拭( )
(4)泉而茗者( )
共同,一块儿
才,方才
揩,擦
用(汲)泉水
2.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高 柳 夹 堤 土 膏 微 润 一 望 空 阔 若 脱 笼 之 鹄
/
/
/
3. (对比阅读)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1)概括两文反映的一种共同心境并分别说明其由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悦(或:快乐、愉悦、旷达)。
【甲】文作者具有乐观豁达的情怀,虽被贬滁州,但处之泰然,随遇而安,爱民之心未曾减少。他主政滁州,政事宽简,与民休息,具有中庸和美、年丰人足的政治理想,所以,作者在乎“山水之乐”,更享受“乐民之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作者经历了一个寒冬的禁锢,在初春时节偕友游满井,乍见满井的山水鸟鱼等景物生机萌动,感到欢欣与愉悦,对早春风光充满了欣赏与赞美之情。
(2)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表达方式方面)【乙】文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记叙的同时融入大量的议论和抒情,融叙事、议论、抒情、说明于一体。【乙】文以描写为主,在景物描写中,融情入景(寓情于景),使情与景,主观与客观浑然一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二:(写作技巧方面)【甲】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的典型特征。早晚有别,四季分明,一句一景,字字不虚。【乙】文写景以点带面,没有全面地细描密绘,而是抓住水、山、田野这三组镜头来写初春的气息,把景物的特征和自己的审美感受鲜明、贴切地表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三:(修辞手法方面)【甲】文主要运用对偶手法,大量的骈偶句,或两两相对,或句中自对,增强了文章的韵律美。【乙】文运用比喻、拟人手法,贴切、新奇的比喻写山、写水、写人,生动传神,形象准确;拟人手法写鸟、写鱼,增加了景物的动感与灵气,同时也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四:(结构艺术方面)【甲】文先景后人,层次清晰,写景早晚接续,四时递次,前后照应,景物之间逻辑关系清晰。写人先滁人游后太守宴,层次分明。【乙】文多镜头有次序转换,层次丰富,全景、远景、中景、特写、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描绘满井风物。
【参考译文】【乙】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我和几个朋友出东直门,到了满井。高大的柳树夹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一望空旷开阔,(觉得自己)好像是逃脱笼子的天鹅。这个时候河上的薄冰刚刚融化,波光才刚刚开始明亮,像鱼鳞似的浪纹一层一层,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光亮的样子,好像明镜新打开,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中射出来一样。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美好的样子,好像刚擦过一样;娇艳光亮,
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的髻鬟一样。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软的梢头在风中散开,麦苗破土而出,游人虽然还不旺盛,(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风力虽然还很强,然而走路就汗流浃背。举凡(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上戏水的鱼,都悠然自得,一切动物都透出喜悦的气息。
∣新题变式 ∣
4.《醉翁亭记》和链接材料都写了“乐”,但“乐”的原因各有不同,请写出来。
【链接材料】夫临高远视,心意之快也。晴澄雨昏,峰岭之态也。心意快而笑歌发,峰岭明而气象归。其近则草树之烟绵,溪水之澄鲜,衔鳞翩来,的的①有光。扫黛②侍侧,妩妩发秀。有趣若此,乐亦由人。
(梅尧臣《览翠亭记》)
【注释】①的的:清楚显见。②扫黛:画眉梳妆,这里代指女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醉翁亭记》之“乐”,乐在与民同乐,以文记乐;链接材料之“乐”,乐在用心体验和感受到的山水的自然之美。
【参考译文】【链接材料】登上亭子,纵目远望,心情爽适愉快。阳光朗照时明静空澄,下雨时迷蒙昏暗,这就是崇山峻岭变化的状态。心情愉快,禁不住发出笑语欢歌,山岭明静空灵,万千气象尽收眼底。近看,花草树木连绵如烟,溪水澄澈,清澈得可以看到鱼儿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在水中泛出点点粼光;美丽的女子在旁边侍候,妩媚秀美。山水自然有如此的情趣,快乐则取决于人。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