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昌图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铁岭市昌图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0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6-15 21:4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昌图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
生物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与遗传定律和遗传实验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遗传定律适用的生物是真核生物且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染色体上
B.所有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I后期均会发生自由组合
C.线粒体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D.在一对相对性状遗传中,自交实验可以判断该生物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2.下列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分子数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Ⅱ的结果是染色体和DNA分子的数目均为性原细胞的一半
B.减数分裂Ⅱ的结果是DNA分子数为性原细胞的一半,染色体数与性原细胞相同
C减数分裂Ⅱ的结果是染色体和DNA分子的数目均为性原细胞的一半
D.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为性原细胞的一半,DNA分子数与性原细胞相同
3.豌豆花的红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基因A和a控制,现有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杂交获得F1,F1均为红花;F1自交获得F2,F2出现红花和白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进行杂交实验时,应在花开放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
B.红花性状为显性性状,F2出现白花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F1自交,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4
D.若F2出现红花:白花=3:1,说明该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4.某植物的株高受两对基因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其中的显性基因会以累加效应来增加株高,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已知基因型为EEFF的个体株高130cm,基因型为eeff的个体株高70cm,它们杂交所得F1的株高为100cm,则F1自交产生的F2中株高为100cm的植株理论上占( )
A.1/2 B.3/8 C.1/4 D.1/8
5.果蝇的直刚毛、焦刚毛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细胞核基因B、b控制。直刚毛(♀)和焦刚毛(♂)果蝇杂交(正交),F1只有直刚毛;直刚毛(♂)和焦刚毛(♀)果蝇杂交(反交),F1雌果蝇全为直刚毛,雄果蝇全为焦刚毛,(不考虑X、Y的同源区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仅通过正交实验即可确定直刚毛为显性性状
B仅通过反交实验即可确定B、b位于X染色体上
C.正交实验中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直刚毛个体占3/4
D.反交实验中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焦刚毛个体占1/4
6.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艾弗里的实验运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
B.细菌和病毒个体微小,均能在培养基上快速增殖
C.若搅拌不充分,32P标记的实验组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升高
D.格里菲思发现S型肺炎链球菌的DNA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
7.科学家一直在不断地探索遗传的奥秘,使我们对生物的认识越来越接近生命的本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格里菲斯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沃森和克里克根据DNA衍射图谱相关数据,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
8.已知某DNA分子中,C占全部碱基总数的17%,其中一条链中的A与G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7%和16%,则在它的互补链中,A与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分别为( )
A.37%,16% B.16%,17% C.29%,18% D.33%,17%
9.一个用15N标记了双链的DNA分子含12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有50个。在不含15N的培养基中经过n次复制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复制过程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m个,则n、m分别是( )
A.3、490 B.3、560 C.4、1050 D.4、1120
10.DNA单链上的G和G配对,可形成G-四链体:C与C配对,则形成i-motif,二者结构如下图。研究发现,某蛋白质与bcl-2基因的启动子(基因中启动转录的部位)结合会抑制该基因的表达,若bcl-2基因的启动子中形成了G-四链体或i-motif,则该蛋白质不能与启动子结合。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G-四链体和i-motif的形成都没有改变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
B.在形成G-四链体的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不相等
C.DNA的一条链形成G-四链体时,则另一条链不可能同时形成i-motif
D.若bcl-2基因的启动子中形成G-四链体,bcl-2基因的转录会受到抑制
11.下图表示DNA复制和转录的过程。转录过程中常出现mRNA与模板链难以分离的现象,此时mRNA—模板DNA链杂交体与非模板DNA链共同构成R环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酶B破坏DNA双链之间的氢键,使两条链解开
B.R环结构会降低DNA的稳定性,从而增大变异的概率
C.鸡的输卵管细胞和红细胞中转录形成的mRNA相同
D.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既有DNA复制过程也有转录过程
12.大多数真核生物的DNA在复制时会出现多个复制泡,每个复制泡的两端有2个复制叉,复制叉的延伸方向如图所示。已知复制时DNA聚合酶只能沿模板链的3′→5′方向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DNA的复制方式为单向半保留复制
B.多起点复制加快了DNA的复制速度
C.子链延伸方向为5′→3′
D.DNA分子通过半保留复制合成的两条新链的碱基序列互补
13.盲鼹鼠可表达DNMTI(DNA甲基转移酶1),该酶可催化基因组DNA上的C进行甲基化修饰,细胞分裂后DNMTI会修饰每条新的DNA链以控制基因表达,DNMTI低表达时,会导致基因组中大量逆转录转座子去甲基化并表达升高,后者在细胞质中形成DNA-RNA杂交体,该杂交体积累可模拟病毒感染,由此激活免疫反应以杀死过度增殖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经DNMT1甲基化修饰的DNA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表达产物也随之改变
B.降低DNMTI的水平或提高逆转录酶的活性均可能使过度增殖的细胞死亡
C.DNA-RNA杂交体的形成会改变碱基的配对方式,从而影响转录和翻译过程
D.DNMTI对每条新的DNA链进行甲基化修饰会激活DNA的复制及基因表达
14.人们平常食用的西瓜是二倍体,如果用二倍体西瓜植株做父本,四倍体西瓜植株做母本,进行杂交可得到三倍体西瓜植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倍体母本植株上结的是无子西瓜
B.三倍体无子西瓜高度不育,但其无子性状可遗传
C.三倍体植株的原始生殖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D.三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相比,果实大、含糖量低、抗逆性差
15.我国是最早养殖和培育金鱼的国家。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的金鱼选种经验是: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培养,自然奇品悉具。从现代生物学理论的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A.金鱼的祖先是野生鲤鱼
B.人工培育金鱼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C.“自然奇品悉具”是金鱼发生定向变异的结果
D.“逐日去其不佳者”是对金鱼进行人工选择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豚鼠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Ca(黑色)、Cb(乳白色)、Cc(银色)、Cd(白化)4个复等位基因控制,这4个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Ca>Cb>Cc>Cd,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中乳白色豚鼠的基因型共有3种
B.两只黑色豚鼠杂交后代中不可能出现银色豚鼠
C.两只白化的豚鼠杂交,后代的性状都是白化
D.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三种毛色,最少一种毛色
17.如图表示某一昆虫个体的基因组成,(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变异)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a和C/c能自由组合
B.该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a和B/b能自由组合
C.该个体在有丝分裂中期会出现2个四分体
D.该个体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能产生2种卵细胞
18.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
B.基因一定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每个生物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
D.真核生物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19.脱氧核酶是人工合成的具有催化活性的单链DNA分子。下图为10-23型脱氧核酶与靶RNA结合并进行定点切割的示意图。切割位点在一个未配对的嘌核苷酸(图中R所示)和一个配对的嘧啶核苷酸(图中Y所示)之间,图中字母均代表由相应碱基构成的核苷酸。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脱氧核酶的作用过程受温度的影响
B.图中Y与两个R之间不都是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
C.脱氧核酶与靶RNA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有两种
D.利用脱氧核酶切割mRNA可以抑制基因的转录过程
20.遗传造就生命延续的根基,变异激起进化的层层涟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亲代的遗传信息是通过基因遗传给子代的
B.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使后代具有多样性的现象属于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
D.染色体结构变异一定引起染色体上的基因种类发生改变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2分)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中特定物质或结构的数量及行为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甲图中曲线表示果蝇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乙图中曲线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丙图为该果蝇体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M、m和N、n为该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
(1)甲图中曲线的变化发生在____________(填“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M、m和N、n在甲图过程中____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理由是____________。
(2)不考虑变异,EF与IJ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量____________(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
(3)乙图中发生“J→K”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甲图中出现相同变化的阶段是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2.(12分)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羽毛的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Z染色体上的基因(B、b)共同决定,基因型和表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基因型 A、B同时存 A存在、B不存在 A不存在
表型 芦花羽 非芦花羽 白色羽
(1)某只芦花羽公鸡与一只白色羽母鸡交配,F1中芦花羽:非芦花羽=1:1,则该芦花羽公鸡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F1自由交配,F2中芦花羽母鸡占____________。
(2)让芦花羽母鸡和非芦花羽公鸡交配,子代中非芦花羽个体的性别为____________,白色羽个体的性别为____________。
(3)“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发现的一种性反转现象,即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的鸣叫,体型与正常公鸡非常相似。为研究某只公鸡(具有正常的繁殖能力)是否发生过性反转,请设计合理的杂交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已知无Z染色体的受精卵无法发育)
设计合理的杂交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1分)甲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乙图表示DNA分子复制的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填出甲图中各部分的名称:1___________;5___________。
(2)由甲图可知,DNA的两条链的外侧由___________交替连接而成。
(3)若已知DNA片段一条单链的碱基组成是5′-ATGCCAT-3′,则与它的互补链的碱基组成为___________。
(4)图乙的DNA复制过程中除了需要模板和酶外,还需要的条件有___________,延伸的子链紧着解旋酶,这说明DNA复制的特点之一是___________。
(5)图乙中,和母链α1碱基排列顺序一致的DNA单链是___________。
24.(10分)如图为某基因行使功能的过程,据图回答:
(1)完成遗传信息表达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过程,能够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传递至细胞质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2)进行b过程所需的酶有___________。
(3)图中含有五碳糖的物质有___________(填标号);图中⑤所运载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_(密码子:AUG一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一赖氨酸、UUC-苯丙氨酸)
(4)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写出HIV病毒(含有逆转录酶)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过程___________。
25.(10分)黑麦(2n=14)有高秆(A)和矮秆(a)、抗病(B)和不抗病(b)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下图表示用不同方法进行的育种操作设计思路。请回答问题:
(1)利用⑥过程获得高秆抗病黑麦新品种时,诱发变异的因素属于___________因素,若此过程中a基因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但性状并未发生改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通过①②③过程获得高秆抗病黑麦新品种的原理是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填写图中序号)过程获得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图中的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过程,常用秋水仙素处理使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的处理方法还有___________。
(4)黑麦每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分别记为1~7号,其中任何1条染色体缺失均会形成单体。单体与单体的杂交后代会出现二倍体、单体和缺体(即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不易存活)甲品种在栽培过程中出现了一株7号染色体单体,欲判断B基因是否位于7号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5BCDBD ADCCA CABBD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20ACD BCD BD AB B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每空2分,共12分)
(1)①.减数分裂 ②.可能 ③.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以在减数分裂时期发生互换
(2)不一定相同
(3)①.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②.DE
22.(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共12分)
(1)①.AAZBZb ②.3/32
(2)①.雌性(母鸡) ②.雄性(公鸡)或雌性(母鸡)
(3)用该公鸡与多只正常母鸡交配,观察并统计后代的性别及比例
若后代公鸡:母鸡=1:1,则该公鸡没发生过性反转(1分)
若后代公鸡:母鸡=1:2,则该公鸡发生过性反转(1分)
23.(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共11分)
(1)①.碱基对(1分)②.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分)
(2)脱氧核糖和磷酸(1分)
(3)3′-TACGGTA-5′(或5′-ATGGCAT-3′)
(4)①.原料、能量 ②.边解旋边复制
(5)子链β2
24.(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共10分)
(1)①.b、c(1分) ②.b(1分)
(2)RNA聚合酶
(3)①.①②③⑤ ②.苯丙氨酸
(4)
25.(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共10分)
(1)①.物理(1分)②.a基因发生碱基对替换后对应的密码子与原来的密码子控制的是同一种氨基酸(1分)
(2)①.基因重组(1分) ②.①④⑤(1分)
(3)①.⑤和⑦ ②.低温处理
(4)将该单体与不抗病的正常二倍体杂交,通过分析子代的表型来判断B基因是否位于7号染色体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