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八年级下册选择题高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八年级下册选择题高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15 15:1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八年级下册选择题高效训练
2019年12月以来,一场新冠病毒感染袭击了中华大地,牵动全国人心,大家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一起驰援武汉。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阅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如图),据此完成1-4题。
1.河南省长垣位于哪个区域内,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
A.a——温带季风气候 B.b——温带季风气候
C.a—亚热带季风气候 D.b——亚热带季风气候
2.区域a和区域c的分界线最接近( )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400mm年等降水量线
C.1月份0℃等温线 D.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3.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如果A城市医疗队驰援湖北武汉直线到达,必须经过的山脉是( )
A.南岭 B.秦岭 C.巫山 D.天山
4.B地是我国确诊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最早清零的省区,原因是什么?( )
①地势高,人口少②交通不便,输入型传染概率低③政府对疫情的重视④冬虫夏草护体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东北三省2021年年末常住人口为9729.77万人,较2020年年末减少了102.331万人。36个城市中,34个人口在流出。读图,回答5-7题。
5.图中①-④中,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区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东北地区常住人口减少的自然原因是( )
A.冬季寒冷 B.降水稀少 C.地形崎岖 D.森林茂密
7.东北地区稳定人口数量的可行措施有( )
①推迟退休年龄 ②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
③严禁人口外流 ④推进东北经济振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延安曾经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延安通过“治沟造地”生态修复工程,新增耕地11.38万亩,解决了耕地不足和生态环境修复的难题。左图为延安位置及“治沟造地”景观图,右图为延安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8-9题。
8.延安所在地区的显著景观是( )
A.沟壑纵横风雨狂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桃花流水鳜鱼肥 D.白浪茫茫与海连
9.延安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①黄土土质疏松②多大风天气③夏季多暴雨④河湖密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022年4月,习近平到海南视察,先后深入三亚育种基地、五指山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黎族村寨等地进行调研。图为海南岛简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每年冬春季节,大量科研人员到三亚进行育种,因为这里( )
A.人口稠密 B.热量充足 C.耕地广阔 D.海运便利
11.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国宝,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其中“碳库”体现的森林作用是( )
A.美化环境 B.防风固沙 C.调节碳氧平衡 D.涵养水源
12.黎族是海南主要的少数民族,黎族文化极具地方特色。下列邮票中最能反映黎族文化的是( )
A. B.
C. D.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主要体现在( )
A.长度最长 B.航运发达 C.汛期最长 D.水量最大
14.长江水能最丰富的河段是( )
A.④ B.③ C.② D.①
15.长江流域经济工农业发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黄金腰带”。下列关于其工农业说法,错误的是( )
A.长江流域的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等地形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被誉为“鱼米之乡”
C.长江三角洲是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龙头
D.沪宁杭工业基地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基地
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广东省九个城市组成。下图为粤港澳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有关香港和澳门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B.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相邻
C.位于珠江口的南北两侧 D.南临南海,北接广东省
17.粵港澳大湾区所处的工业基地名称是( )
A.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B.辽中南工业基地
C.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京津唐工业基地
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加上矿产盗采、过度放牧、虫草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草地覆盖率下降15%-25%,其涵养水源的能力急剧下降,“中华水塔”水源“告急”,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年平均径流量分别减少了24%、27%和13%。读图(三江源地区示意图),完成18-19题。
18.造成“中华水塔”水源减少的人为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 B.过度放牧,造成草原退化
C.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D.气候干旱,降水逐年减少
19.针对目前的现状,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以草定畜,控制载畜量②鼓励采挖虫草,增加收入
③禁止用水,保护水源④填埋矿坑,恢复地表植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试卷第1页,共3页
答案
1.A 2.B 3.B 4.B
5.D 6.A 7.D
8.A 9.B
10.B 11.C 12.B
13.B 14.C 15.D
16.D 17.C
18.B 19.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