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三轮冲刺之中国地理解答题过关训练
1.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差异显著。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四大地理区域中,A、B两区域的界线大致通过____(山脉)—淮河一线;黄河中游流经甲____(地形区),由于这里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____(增大/减小);甲地形区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其传统民居是____。
(2)B区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
(3)D区域中乙省的阴影部分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____地区,为保护其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
2.读图,完成下列探究。
学习了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我省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东北地区河流结冰期、流量等概况进行探究。“东北地区河流封冻等日数线图”和“松花江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图”是该学习小组探究过程中查阅到的部分资料。
(1)阅读东北地区河流封冻等日数线图,归纳东北地区河流结冰期的变化规律:_____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为_________。
(2)学习小组分析乙图发现,4、5月份的东北地区还没有进入雨季,而松花江水量已开始增大,原因是_________。
(3)回顾黄河发生凌汛的原因,学习小组发现A、B河段中,________河段也会发生凌汛。
(4)阅读东北地区河流封冻等日数线图,根据东北地区山脉和河流分布状况,可归纳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为_________。
3.某校地理小组借鉴《航拍中国》的形式,以北京的文化带为主题开展了“云航拍”活动。下图为北京文化带分布及部分景观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航拍主题一:长城文化带
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段长城在历史上拱卫着京城,是长城文化带的重要组成。
(1)景观图中,长城所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历史上,长城发挥了重要的防御作用,能作为该文化带的文化符号是________(单项选择)。
A.山间小路 B.连绵群山 C.兵营遗址 D.秦兵马俑
航拍主题二:大运河文化带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北京段沿线留存的丰富历史文化印记,是北京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内容。
(2)大运河流经北京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流________,适合航运。历史上是沟通我国________(南北/东西)的交通运输大动脉,各地的人员和物资聚集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漕运文化。当时从杭州进京的漕船上运载的物品可能是________(小麦/稻米),判断理由是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如今,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当地人口增加,应建设________处理更多的生活污水,以保证大运河的水质。
(3)伴随着北京的建设与发展,古老的文化带焕发着新的生机。请在三个文化带中任选其一,从保护与开发的角度,提出你的具体建议。
4.读“我国南方部分区域示意图”(下图),回答问题。
(1)与汉江经济带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共同的地理位置优势是________。粤港澳大湾区中被称为“购物天堂”的是________。
(2)武汉市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可通过铁路线①________线连接粤港澳大湾区。5000吨大米需从武汉运到上海,为降低运输成本,适宜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
(3)汉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中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________,请列举一项该地区人口规模过大可能产生的问题:________。
5.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铁路线①是______线,城市A是________,对周边地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2)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多年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光电产业发展迅速,领先国际,被形象地称为“__________”。
(3)分析B河对该区域发展的影响。
(4)台湾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这种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建成通车,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互融互通,从香港驾车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香港往来广州缩短至1小时以内,“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大湾区现出一大批“双城打工人”。
(5)大湾区涌现“双城打工人”的首要条件是___________。
(6)简述粤港澳大湾区互融互通给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随着祖国内地制造业水平的提升,中国与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目前广东省和香港形成了新的合作模式: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基地。
(7)把框图中BD空缺处补充完整:
①淡水、食品 ②技术、管理 ③劳动力资源 ④资金、信息
⑤原料、燃料 ⑥厂房、能源 ⑦服务业 ⑧制造业
B_______ D ________
6.暑假里,小明乘坐火车沿陇海-兰新线开启了西北之旅。阅读西北地区局部示意图及沿途部分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兰新线连接了_____(省)和新疆。小明发现,火车过兰州后地表变得干旱荒凉,这里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兰州至玉门段沿途多见草方格(景观A),其功能是______。
(3)行经玉门,常可看到景观B,其利用的清洁能源是_____。
(4)进入新疆境内,发现铁路多位于盆地的_____(填“内部”或“边缘”)。
7.三江源地区和三江平原沼泽广布,湿地资源丰富。读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三江平原位于三江源地区的____方向。
(2)____季两地河流补给水量最大。请从河流主要补给水源的角度,解释该季节两地河流水量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三江平原____;三江源地区____。
(3)两地形成沼泽的原因都与气温较低有关。请分别说明两地气温较低的原因:三江平原____;三江源地区____。
8.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跨越山河共赴“宁宁之约”】东西部协作是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南京在东西部协作中对口帮扶西宁,让这两座都简称为“宁”的城市开创了东西部协作发展的“宁宁协作”新模式。
探究一:认识区域
(1)说出“宁宁协作”的甲乙两省的名称。
(2)乙省境内有著名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识别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河流名称。
探究二:合作共赢
两地结合高原地区所需所能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人才互动凝聚发展合力,加深交流交往铸牢民族团结,实现了产业互补、科技互学、信息互通、人员互动的新模式。
(3)分别说出两省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
(4)列举“宁宁协作”新模式的两项具体方式。
参考答案
1.(1) 秦岭 黄土高原 增大 窑洞
(2)水稻
(3) 三江源 退耕还草(林),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
2.(1) 自南向北封冻日数延长 纬度
(2)冬季积雪,春季融化,形成春汛
(3)B
(4)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1) 山脊 C
(2) 平缓 南北 稻米 杭州位于南方地区,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湿热的气候环境非常适合种植水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3)我们要保护大运河,积极宣传运河文化,做强运河旅游产业
4.(1) 临海 香港
(2) 京广 水路运输/内河航运
(3) 长江三角洲地区 就业困难、交通压力大、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
5.(1) 京广线 上海
(2) 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 中国光谷
(3)为沿线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促进了沿线的经济开发,连通了南北两大工业其地,促进了南北交流。
(4)多优良港口;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吸收外国资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等。
(5)发达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
(6)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联系;进一步强化区位优势;优化城市体系;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等。
(7) ②④ ⑧
6.(1) 甘肃省 地处西北内陆,距海遥远
(2)防风固沙
(3)风能
(4)边缘
7.(1)东北
(2) 夏 夏季,三江平原进入雨季,降水增多,河流补给水量大 夏季气温高,三江源地区高山冰雪消融多
(3) 纬度较高 海拔高
8.(1)江苏省、青海省
(2) A黄河、B长江、C澜沧江。
(3)江苏省:种植业;青海省:畜牧业。
(4)“造血式”帮扶助力产业发展;“组团式”服务破解人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