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 全册综合测试(扫描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 全册综合测试(扫描版含解析)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5 11:4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全书综合测评
了这些思想,而且还加上了中国自己的传统。中国除了“文以载道”这一古老的传统外,中国
的新文艺,从五四时代起,也经常是与社会斗争、革命要求以至革命战争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们常常是异常直接地为现实生活以至为革命斗争服务的。在那个血肉横飞、战斗激烈的时代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和氛围里,你也决不会整天唱《教我如何不想她》之类的歌曲,演《哈姆莱特》之类的戏剧,尽管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它们的艺术水平如何高;而更多是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和演《放下你的鞭子》《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毛女》,尽管它们在艺术上可能相当粗糙。
材料:
所以,从理论传统和实践传统看,马克思主义美学这种特征是有其时代历史的原因的。它
中国现代美学的主流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离开了这个现实的省视来谈美学一般,将是一种
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批判性、革命性和实践性在艺术一美学领域中的体现。这就是我们所习
逃避和怯懦。
惯了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迄至今日,从形态说,马克思主义美学主要是一种艺术理论,特别是艺术社会学的理论。
(摘编自李泽厚《美学三书》)
马克思、恩格斯讲现实主义,论歌德,评拉萨尔的悲剧,评论《城市姑娘》《巴黎的秘密》,提及莎
材料二:
士比亚、巴尔扎克、狄更斯,等等,主要都是讲的艺术问题。到列宁的《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
中国影视剧作品的美学变化呼应着时代大潮,与共和国的发展阶段密不可分。正如中华
论托尔斯泰的著名论文,到毛泽东,仍然如此,并变本加厉。卢卡契即使非常重视美学特征,也
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以1978年为界,可以明确区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在美
仍然是从文艺与社会关系这个基础来立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艺术论有个一贯的基本特色,
学上,前后两个阶段的差异也明确可感。其中前一阶段,基本延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就是以艺术的社会效应作为核心或主题。这社会效应,又经常是与马克思主义提倡的无产阶
艺术家和理论家反复摸索出来的“人民美学”范式。这个范式,是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
级的革命事业和批判精神联系在一起加以考虑、估计和评论的。马克思主义要求无产阶级艺
方法为指导的,它在要求艺术家“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的同时,更要求“用社会主
术起革命的作用,强调艺术对社会的效应、功能。直到现在,我们说艺术是上层建筑,艺术是对
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因此,“人民美学”范式下的创作,以塑造英雄形象、
社会生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艺术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等等,都仍是围绕着艺术对社
先进人物形象为目标,以此作为教育和引导人民的模范。但是因为种种因素,这一范式一度走
会的效应关系讲的。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美学主要是一种讲艺术与社会的功利关系的理论,是
向了极端,削弱了现实主义的灵魂“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改革开放后,文艺创作恢复了对

一种艺术的社会功利论。
“人性、人情和人道主义”的描写,但也随着市场经济时代到来,文艺界和知识界一度出现过
西方近现代美学主要是从心理上讲艺术,他们常常强调艺术的非社会功利性的审美特征。
“告别理想、躲避崇高”的极端之论。
像很出名的布洛的“距离说”,便是要求审美要保持超功利的心理距离。这一理论现在大家已
值得强调的是,在建党百年之际,中国电视荧屏上出现了一批如《觉醒年代》《跨过鸭绿
经比较熟悉了。
江》《山海情》等让人耳目一新的电视剧佳作。它们将镜头对准了工人、农民、士兵和革命者,

有趣的是,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也曾提出一个“距离说”。他的“距离说”,恰恰与布洛相
表现的重心也从都市日常生活和儿女情长转移到工人、农民、士兵和革命者的生产、生活和斗
反,他认为尽管艺术是艺术,不能从外面强加什么东西在上面,但我们在艺术欣赏时却决不能
争;扭转了塑造都市靓丽新人物、平民小人物、世俗人物的潮流,转而刻画英雄形象和先进人物
陶醉在审美里面,钻进象牙之塔,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站在维护社会文明的立场,采取一
形象,展现他们的英雄美和崇高美。《跨过鸭绿江》洋溢着革命的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和大无
线
种文化批判的态度。因而他的“距离说”,恰恰是强调必须与纯粹审美的欣赏保持一定的距
畏的革命精神;《山海情》的扶贫干部们虽然面临着艰苦的自然环境,但同样有着必胜的信心;
离。这实际也是要艺术为现实服务,要求用批判的眼光来观赏和对待过去的艺术和创造新的
《觉醒年代》表现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初心时刻,充满革命激情和“社会主义绝不会欺骗中国”的
人民和无产阶级的艺术。可见,这两种“距离说”,各自强调两个不同的方面,一个强调超社会
必胜信念。
功利性的审美心理特征,一个强调艺术的审美与社会功利的密切联系,或者说是强调除审美
这批作品在新时代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背景下,展示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
外,艺术有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功能。
“共和国美学”。
到毛泽东提出文艺有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这样两个标准,便以突出的对立形式把这一观
(摘编自《(觉醒年代)等热播主旋律剧的启示: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与“人民美学”的回归》)
点发展到了一个极端。毛泽东强调政治标准第一,这也正是马、恩强调艺术反映现实、服务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现实和列宁提出的艺术的党性原则的进一步的发展,它甚至还可以追溯到黑格尔关于艺术的
A.马克思主义提倡的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和批判精神,可以用来考虑、估计、评论马克思主
内容和形式的区别、强调内容决定形式等论,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系统化
义美学的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