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复习专项训练06——填空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1.在做“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时,不改变其他条件,只增加斜面的高度,则物体运动的速度______。(填“变快”“变慢”或“不变”")
2._________是对物体运动的一种描述。
3.水中的旗鱼1小时游108千米,快艇1小时行驶100千米,那么旗鱼比快艇的速度________。
4.自己能发光的星叫做( ),围绕恒星运转的星叫做( )。
5.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请判断小车a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可能是怎样的?_______。
6.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相比,体积最小的是____________。
7.地球上陆地的面积________(填“远大于”、“远小于”或“等于”)海洋的面积。
8.科学家认为星球上有________就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9.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它们的形状都是_______体。
10.科学课上,在地球仪上做帆船出港的模拟实验时,能观察到____________先消失,____________后消失。
11.月球表面显著的特点是布满了( )。
12.地球有一个天然的卫星—____________。
13.月球的正面有很多黑色部分,那是( )。
14.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________天。初一我们看不见月亮,我们把初一的月相称为________。
15.过山车运动到回环顶部时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_______。
16.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农历上半月( ),下半月由圆到缺。
17.丽丽想进一步研究影子的秘密,她找来了一个手电筒和一个小木块。丽丽用手电筒照射小木块,如图所示。移动手电筒的位置,丽丽发现手电筒离木块越远,木块的影子越________(填“大”或“小”)。
18.产生影子的三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改变光的照射角度和距离,影子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都会改变。
20.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 )、( )、( )。
21.太阳是一颗恒星,给地球带来光照和_______________。
22.太阳和月球看上去差不多大。但是,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比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要_________得多。
23.鸡蛋中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24.以运动轨迹为标准,物体的运动方式分为( )运动和( )运动。
25.蚕的一生经历的时间大约是______,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______次皮。蚕蜕皮时从______(填“头”或“尾”)部开始。
26.养蚕活动后,我们可以用记录表、__________、观察日记、__________和图画等展示蚕的生长变化情况。
27.蝙蝠、麻雀、蝴蝶三种动物中,属于鸟类的是__________。
28.一般来说,爬行较慢、翅小、腹部肥大的蚕蛾是________(填“雌”或“雄”)蛾。
29.小明的哥哥今年15岁,他正处于人生的________期。
30.每一种动物的一生都会经历( )、成长、( )、死亡的过程。
31.蝙蝠是通过________的生殖方式繁殖后代的。
32.动物的繁殖方式有( )和( ),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 )。
33.蚕一生包括卵、( )、蛹、( )四个阶段。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种现象叫( )。
34.小明在养蚕的过程中,发现有一种蚕蛾腹部瘦小、翅膀拍打有力,你认为它最有可能是______(雌蚕蛾、雄蚕蛾)。
35.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要看这一物体( )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这另外一个物体我们称为( )。
36.雌蛾体型( ),腹部膨大;雄蛾体型( ),腹部较瘦。( 选填“大”或“小”)
37.昆虫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38.蚕蛾身体分为头、( )、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 )对足。具有这种身体结构的动物我们把它称为( )。
39.蚕宝宝用____________吃桑叶。
40.蚕的身体两侧有小黑点,这是它的__________结构。
41.切开熟鸡蛋,观察其纵向图,鸡蛋可分为( )、卵白、卵黄和( )。
42.鸟类的卵由卵壳、( )、( )、卵黄等部分组成。
43.蚕卵孵化过程中,卵壳的颜色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44.观察蚕卵时,我们用眼睛能看到卵的大小形状和__________等外部形态特征。
45.测量“过山车”轨道长度时,应选用细绳和____________。
46.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关系。(选填“有” 或“没有")
47.设计制作“过山车”时,我们可以用软尺和细绳来测量轨道的( )。
48.通过同一段路程。所用时间长说明运动________。
49.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那么这个物体是___________的。
50.按运动路线划分,沿着桌面推出的小球,当它在桌面上滚动时,做的是____________运动,当小球冲出桌面后,它做的是____________运动
51.被反复按动键盘的运动方式是( )。
52.斜坡的倾斜度越______(填“大”或“小”),小球滚动得越快。
5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一是相同距离比时间,时间越长,运动速度___________;二是相同时间比距离,距离越长,运动速度___________。
54.小明坐在转椅上,如果转椅顺时针转动,小明会看到周围的景物________运动。
55.《刻舟求剑》中刻舟人最终没能找到剑是因为前行的船相对于河岸是______的,而落入水中的剑相对于河岸是______的。(填“静止”或“运动”)
56.通过测量( )和( ),我们可以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即物体运动的速度。
57.月球上明亮的部分总是向着________(太阳 地球)。
58.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早晨和傍晚/中午)时候最长。
59.(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最时间的仪器。它是通过观察影子的来计量时间。
60.贝贝在参加完50米决赛后,又去参加了立定跳远,贝贝起跳后的运动路线最接近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变快
【详解】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物体在斜面上有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与物体的形状和斜面的坡度有关。做“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时,不改变其他条件,只增加斜面的高度,则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快。
2.速度
【详解】速度是对物体运动的一种描述,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我们在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是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的多少,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距离的长短。
3.快
【详解】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水中的旗鱼1小时游108千米,快艇1小时行驶100千米,旗鱼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长,所以旗鱼比快艇的速度快。
4. 恒星 行星
【详解】像太阳这样自己能发光的星,叫做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恒星运行的星叫做行星。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
5.静止 / 向右运动 / 向左运动但速度小于风速
【详解】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因为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所以甲车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向右运动;静止;向左运动,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
6.月球
【详解】太阳是一颗位于银河系中心的恒星,太阳是恒星、会发光发热,月球本身不发光,我们平时说的月光是指月球反射的太阳光,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太阳、地球和月球都是球形,都会有规律的运动。月球、地球与太阳都是很多人熟悉的星体,太阳体积最大,地球次之,月球体积最小。
7.远小于
【详解】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海洋占大部分,地球上陆地的面积远小于海洋的面积。
8.水
【详解】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分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之一。科学家认为星球上有水就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9.球
【详解】月球、地球与太阳都是很多人熟悉的星体,都是球体,太阳体积最大,地球次之,月球体积最小。
10. 船身 帆顶
【详解】当帆船从远处驶来,可以观察到帆顶先出现,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船只,船身先消失,然后帆顶才逐渐消失。通过观察进出港的帆船,从而论证地球的形状。
11.环形山
【详解】由于宇宙流星和陨石撞击在月球表面而形成的坑叫做环形山,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其分布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12.月球
【详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月。
13.月海
【详解】月亮上一片一片的黑色区域叫做月海。月海是指月球月面上比较低洼的平原,用肉眼遥望月球有些黑暗色斑块,这些大面积的阴暗区就叫做月海。
14. 30 新月
【详解】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边;下半月再由圆到缺,亮面在左边。初一我们看不见月亮,我们把初一的月相称为新月。
15.离心力大于重力
【详解】回环实际上就是个离心力装置。在回环里,乘客受到的力不断变化:在回环的底部,离心力的方向与重力一致,此时游客感觉到身体特别沉重;当沿着回环向上运动时,乘客会感到离心力将自己往座位方向挤压;到了回环顶部,乘客完全倒了过来,重力想把乘客“拽”下去,但此时离心力比重力更大,且方向直指天空,把乘客“按”在了座位上。过山车运动到回环顶部时不会掉下来,是因为过山车受到的离心力比重力更大。
16.由缺变圆
【详解】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边;下半月再由圆到缺,亮面在左边。
17.小
【详解】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物体离光源的距离越来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来越小。如图所示,移动手电筒的位置,丽丽发现手电筒离木块越远,木块的影子越小。
18. 光源 遮挡物 屏
【详解】光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一部分光就会被挡住,物体的背光面就有一个暗区,这就是影子。产生影子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和屏。
19. 方向 长短
【详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就在背面形成影子。改变光的照射角度和距离,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都会改变。
20. 长 短 长
【详解】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影子长,正午时候影子最短,所以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21.热量
【详解】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以巨大的质量吸引着其他成员按照一定的轨道,环绕自己运动。恒星是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星体,太阳是一颗恒星,能够发光、发热,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
22.远
【详解】太阳和月球的大小,看上去差不多。但是,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比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要远得多。月球的半径是1738公里,距离地球384400千米;太阳的半径是696300公里,距离地球约1.5亿千米。太阳比月球大400倍,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是月亮和地球距离的400倍。
23.气室
【详解】鸡蛋由卵壳、卵白、卵黄和气室等部分组成。卵壳和卵白都具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卵白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和水分。卵黄内储藏着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气室内储藏着空气,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蛋黄中的亮点是鸡蛋的胚,可以发育成新生命。
24. 直线 曲线
【详解】把物体运动的路径连成线,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
25. 56天 4 头
【详解】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幼虫、蛹、成虫(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蚕的一生经历的时间大约是56天。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4次皮。蜕皮是从头部开始的,因为从头部开始蜕皮,是朝一个方向的,这样的话很容易,如果是从尾部蜕皮的话,没有办法往后退。
26. 拍照 视频
【详解】蚕的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在观察的时候要作好记录,我们可以用摄像、拍照、画图、填写记录表、写观察日记等方式记录和展示蚕的生长变化。
27.麻雀
【详解】根据鸟类的特征可知,麻雀体表被羽,有喙无齿,卵生,恒温是鸟类。蝙蝠是哺乳动物,蝴蝶是昆虫。
28.雌
【详解】雌蛾和雄蛾的区别: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翅振动飞快,腹部后端稍突起,翅稍举起。所以一般来说,爬行较慢、翅小、腹部肥大的蚕蛾是雌蛾。
29.青少年
【详解】人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人的生长发育一般包括婴儿期、幼年期、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等几个时期。通常将人的成长阶段划分为:婴儿(0-3岁)、幼儿(3-6岁)、童年(6-12岁)、青少年(12-28岁)、成年(28岁-60岁)、老年(60岁以上)。小明的哥哥今年15岁,他正处于人生的青少年期。
30. 出生 衰老
【详解】任何有生命的个体都在成长与变化着,每种生物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阶段,任何生物都会经历一个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称为生命周期。所以每一种动物的一生都会经历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的过程。
31.胎生
【详解】像猫和狗这样,直接生下胎儿的叫胎生。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它们的后代。蝙蝠是通过胎生的生殖方式繁殖后代的。
32. 胎生 卵生 卵生动物
【详解】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卵生动物;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33. 幼虫 成虫 蜕皮
【详解】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是胚胎发育、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刚从卵里出来的蚁蚕是蚕的幼虫。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34.雄蚕蛾
【详解】雌蛾和雄蛾的区别: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翅振动飞快,腹部后端稍突起,翅稍举起。雄蚕蛾腹部瘦小、翅膀拍打有力。
35. 相对于 参照物
【详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需要借助一个假设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不同,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同。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则就处于运动状态;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始终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这就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36. 大 小
【详解】雌蛾和雄蛾的区别: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翅振动飞快,腹部后端稍突起,翅稍举起。
37. 头 胸 腹
【详解】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膀,一般卵生。
38. 胸 三 昆虫
【详解】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膀,一般卵生。蚕属于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39.口器
【详解】蚕的外形特征:形态是圆筒形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小,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单眼,下方具咀嚼式口器,是吃桑叶的器官。
40.呼吸
【详解】蚕身体两侧有9对小黑点,这是蚕的呼吸器官,叫气门;蚕胸部三对足,能协助口器把持桑叶,腹部五对足,帮助身体运动。
41. 卵壳 气室
【详解】鸡蛋由卵壳、卵白、卵黄、胚和气室等部分组成。卵壳具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卵白保护胚胎,做缓冲剂。卵黄内储藏着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气室内储藏着空气,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胚发育成新生命。熟鸡蛋中没有胚,只有卵壳、卵白、卵黄和气室等部分。
42. 气室 卵白
【详解】鸟类具有的特征有:鸟类是全身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能在空中飞翔,体温恒定且高。鸟类都是卵生动物,所以鸟类的卵有卵壳、气室、卵黄、卵白及胚胎等部分组成。
43.会
【详解】蚕的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即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蚕的生命周期。蚕卵孵化过程中,卵壳的颜色会发生变化。蚕卵呈淡灰色,即将孵化的蚕卵是紫黑色的。小蚕破壳后卵壳变成灰白色。
44.颜色
【详解】蚕卵是生命的开始,蚕卵呈扁平的椭圆形,一端稍尖,一端略钝,像芝麻粒那么大,蚕卵的颜色有淡黄色的,还有赤色、紫灰色的。卵壳一般无色透明,表面布满通气道。所以我们是观察蚕卵的大小,形状,颜色。
45.软尺
【详解】测量“过山车”轨道长度时,应选用细绳和软尺。由于“过山车”轨道有直线和曲线两种,所以应该用细绳直接从起点开始沿着轨道一直铺到终点,这样测量所用细绳的长度就是小球和起点之间的距离。
46.有
【详解】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滚动和静止不动三种方式。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和斜面的坡度、物体的形状等有关,比如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是滚动的,小正方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是滑动。
47.长度
【详解】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设计制作“过山车”时,由于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所以我们可以用软尺和细绳来测量轨道的长度。
48.速度慢
【详解】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所以通过同一段路程,所用时间长说明运动速度慢。
49.运动
【详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需要借助一个假设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不同,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同。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那么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50. 直线 曲线
【详解】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是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是曲线运动。按照运动路线划分,沿着桌面推出的小球,当它在桌面上滚动时,做的是直线运动,当小球冲出桌面后,它做的是曲线运动
51.平动
【详解】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被反复按动键盘在垂直方向上上下往复运动,其运动方式是平动。
52.大
【详解】斜面的坡度大小影响物体在上面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速度,斜坡的倾斜度越大,小球滚动得越快。
53. 越慢 越快
【详解】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的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少,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所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一是相同距离比时间,时间越长,运动速度 越慢;二是相同时间比距离,距离越长,运动速度越快。
54.逆时针
【详解】两个物体互为参照物时,它们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坐在转椅上如果顺时针转动转椅,会看到周围的景物向逆时针方向运动。
55. 运动 静止
【详解】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对另一物体发生了运动,此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如果相互之间的位置并不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即在相对静止状态之中,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河岸为参照物,船与河岸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船是运动的;而剑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剑是静止的,所以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56. 时间 距离
【详解】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通过测量时间和距离,我们可以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即物体运动的速度。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速度=路程 ÷时间,常用的速度单位有米/秒、千米/时等。
57.太阳
【详解】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月球上明亮的部分是被太阳光所照亮,因此明亮的部分总是向着太阳。
58.早晨和傍晚
【详解】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中午比较短。早晨和傍晚的时候最长。
59.日晷
【详解】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机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并划分时刻。日晷由晷面和晷针组成,晷面是倾斜的,晷针垂直于晷面,晷针朝北。
60.曲线运动
【详解】物体的运动也叫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不同可以分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贝贝在参加完50米决赛后,又去参加了立定跳远,贝贝起跳后的运动路线最接近曲线运动,因为他的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