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复习专项训练06——填空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1.夏天,把冰块放入保温杯中,冰块融化的速度会___________(填“减慢”或“加快”)。
2.为了应对寒冷的冬季,大雁会___________,青蛙会___________。
3.在小船里放第6个垫圈时,刚好浸没,该小船的载重量记为________个垫圈。
4.设计小船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船的形状、_________、________、载重量等。
5.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需要的有机养料是通过______作用获得的。
6.花坛里有七星瓢虫、蚜虫、小鸟,请写出其中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
7.电力风扇小船在行驶中容易偏离方向,可以通过安装_____________随时调整方向。
8.冬天我们打开空调,整个室内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冷热空气的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9.轮船的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体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
10.水的沸腾和凝固成冰的现象与水的_____________有关。
11.狼、草、兔子之间存在的食物链是:_________。
12.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______。(填“变化”或“不变”)
13.物体在水中都会受到一个向_________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14.双体帆船和渡船都是通过增大__________________来增加船的稳定性。
15.实现“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要开发和利用____________。
16.地球表面有约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其中____________资源的占比是2.5%。(填“淡水”或“咸水”)
17.浮力的方向总是( ) 的。木块静止浮在水面上,木块受到的浮力( ) 它受到的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8.炒菜时,锅铲柄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____________(填“增大摩擦”或“减小摩擦”),铲柄握手处用的是塑料,它是热的____________(填“良导体”或“不良导体”)。
19.造船的时候要( )和( )的木料。
20.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众多的小水滴或小冰晶,漂浮在高空的是( ),接近地表的是( )。
21.烧杯甲中放入冰块,烧杯乙中放入冰块和食盐,静置一会儿,烧杯__________的外壁有更多的水珠。这是水的__________现象。
22.热是一种能量,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 )的部分传到温度( )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作( )。
23.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会__________;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会__________。
24.雨后的垃圾堆,流出的水很脏而且很臭。由此推测将垃圾随意丢弃可能会造成_______污染和____________污染。
25.除( )之外,人类还未发现其他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
26.在固体中热的传递方式主要是________。
27.人类过度消耗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的____________等气体的含量,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被称作____________
28.地球上的( )和( )使雨水能够蓄积在地球表面。
29.地球上的有些资源被消耗就不可再生,如________等。有些资源是可以再生的,如__________等。
30.大气的存在,使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为______℃。
31.地球上的有些资源被消耗就_______,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32.湿衣服慢慢变干,这是水的__________现象;清晨的小草上有很多露珠,这是水蒸气的__________现象。
33.潜艇靠调节自身的_______和_______的大小来下潜和上浮,常规的潜艇一般用_______做动力,核潜艇的动力来自_______。
34.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热源,太阳产生的热是通过___________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的。
35.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________,适宜的_______和适量的_______。
36.水的形态变化与_______有关,把水加热到100℃,水开始_______;当温度降到_______,水会结冰。
37.通常,轻重相同的物体放入水中,大的容易__________,小的容易__________。
38.船舵是用来__________的。(填“提供动力”或“保持一定的方向”)
39.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__________;这些食物关系交织在一起像一张“网”,叫作__________。
40.相同质量和大小的材料,做成船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__________。
41.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叫作______。
42.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______发芽开始的。
43.要较好地解决垃圾问题,主要采用___________化、___________化、___________化这三种方法。
44.水烧开时从壶嘴中喷出的“白气”,其实是水受热后产生的水蒸气遇冷______而成的小水珠。
45.摇橹木船和明代宝船的船体都是用__________制作的,其中明代宝船行驶的动力来自__________。
46.把凉的牛奶浸在热水里,使牛奶变热的热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足够长的时间后两者的温度会__________。
47.在人类过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的____________含量,这些增加的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效应被称作____________。
48.饺子是我们爱吃的传统食物。煮饺子过程中,生饺子刚下锅时,饺子会沉在水底,饺子煮熟后会浮在水面。煮熟的饺子会浮在水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制作生态瓶的材料要透明,保证植物进行正常的_______;放入的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_______和_______。放入生物时,应该先放_______,再放_______。
50.下沉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 )或( )有关。
参考答案:
1.减慢
【详解】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夏天,把冰块放入保温杯中,保温杯是热的不良导体,散热慢,所以冰块融化的速度会减慢。
2. 迁徙 冬眠
【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动物们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通常会有冬眠、迁徙、换毛、洄游等行为。为了应对寒冷的冬季,大雁会迁徙,青蛙会冬眠。
3.5
【详解】船的载重量与它的体积有关系,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在小船里放第6个垫圈时,刚好浸没,该小船的载重量记为5个垫圈。
4. 船的大小 稳定性
【详解】我们在制造小船时,不仅考虑船的材料、设计好草图、小船的形状,还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
5.光合
【详解】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植物的养料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叫做光合作用。
6.花→蚜虫→七星瓢虫→小鸟
【详解】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花坛里有七星瓢虫、蚜虫、小鸟,其中条食物链是花→蚜虫→七星瓢虫→小鸟。
7.船舵
【详解】船舶的转向是通过船舵来控制的,即通过操作舵轮(方向盘),进而通过液压或机械传动装置控制舵轴使舵叶方向发生改变,从而控制轮船方向。
8.对流
【详解】物体之间以流体为介质,利用流体的热胀冷缩和可以流动的特性传递热能;冬天我们打开空调,整个室内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来实现的。
9. 船的形状 载重量 动力系统
【详解】根据对制造小船的认识,不仅考虑船的材料、设计好草图、船的形状,还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
10.温度
【详解】水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不同的形态,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水的三态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水的沸腾和凝固成冰的现象与水的温度有关。
11.草→兔子→狼
【详解】即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的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狼、草、兔子之间的食物链是草→兔子→狼,起点是生产者--草。
12.不变
【详解】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沸腾过程中水温保持在100℃不变。水变成水蒸气,有液态变为气态,体积会增大。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但是需要持续加热。
13.上
【详解】把小船或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4.底面积
【详解】双体船是一种带有两个平行船体的小船,稳定性大大提高,甲板面积较大。渡船体积大,底面积大,载重量大,稳定性强;因此,渡船和双体帆船都是通过增大底面积的方法,提高船的稳定性的。
15.新能源
【详解】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新能源是近几十年来人类采用新技术开发的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等。开发新能源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好处,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将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
16.淡水
【详解】地球水资源总量虽然很大,但其中97.5%是海水,淡水仅占2.5%,而在这有限的淡水资源中,90%是人类难以企及的南北两极冰盖、冰川、冰雪,此外,还有一定比例的深层地下,淡水资源很难被利用,因此,人类目前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相当有限。
17. 向上 等于
【详解】放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当物体静止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浮力和重力的方向相反,浮力向上,重力向下。一木块静止浮在水面上,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
18. 增大摩擦 不良导体
【详解】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影响摩擦力的大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炒菜时,锅铲柄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铲柄握手处用的是塑料,它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使用起来不烫手。
19. 平稳度好 载重量大
【详解】浮的材料和沉的材料都可以制造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轮船的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造船的时候要平稳度好和载重量大的木料。
20. 云 雾
【详解】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雾是在低空形成的,接触地面,而云在高空形成。
21. 乙 凝结
【详解】水在自然界有三种状态,分别是气态、固态和液态,温度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烧杯甲中放入冰块,烧杯乙中放入冰块和食盐,冰块中加入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杯变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杯外壁上,发生水的凝结现象,由于烧杯乙的温度更低,附着的水珠更多。
22. 高 低 传导
【详解】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高温的物体传向低温的物体;在同一物体中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称为热传导。除了热传导外,热的传递方式还有热辐射和热对流。
23. 下降 上升
【详解】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24. 大气 水
【详解】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垃圾,我们要养成对生活垃圾进行科学的分类和分装,改变混装的坏习惯。如果不进行垃圾分类的话,那垃圾堆就会产生很大的污染,尤其是雨后的垃圾堆,流出的水很脏而且很臭。由此推测将垃圾随意丢弃可能会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25.地球
【详解】适宜人类生存和居住的星球,必须有空气、水、还应该有适应的温度等条件,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地球半径6400千米。地球四大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15℃。这些条件决定了适宜生命生存。
26.热传导
【详解】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热传递主要是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实现的。热的传导主要发生在固体物中。热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对流。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27. 二氧化碳 温室效应
【详解】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可以使地面温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和两极冰川融化,旱灾、沙尘暴频发。
28. 岩石 土壤
【详解】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是地球的重要资源。雨水能够积蓄在地球表面,是因为地球上有岩石和土壤。
29. 石油 天然气
【详解】自然界中能够产生、提供某种能量的物质或资源叫做能源。没有能源就无法提供能量。能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地球上的有些资源被消耗就不可再生,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有些资源是可以再生的,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
30.15
【详解】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大约2000——3000千米厚,人们把这层厚厚的空气叫做大气层。大气层是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和进化的重要条件,它的存在使得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为15℃,适宜生命生存。
31.不可再生
【详解】一些自然资源,能够在一个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自然地恢复或再生称为可再生资源;而一些自然资源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以从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被消耗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以从自然界中再次产生,所以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32. 蒸发 液化
【详解】洗好的衣服晾在户外慢慢变干,这是一种蒸发现象,衣服中的水分慢慢散失到空气中去了。水蒸气遇冷,又会凝结成小水滴。清晨,草地的小草上有露珠,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是液化现象。
33. 重力 浮力 柴油 核能
【详解】潜艇是能够在水下航行的船,种类很多,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潜艇靠调节自身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来下潜和上浮。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为了让潜艇上浮可以通过排出压载舱里的海水减少自身重量,为了让潜艇下沉可以通过向压载舱里加海水增加自身的重量。常规的潜艇一般用柴油做动力。核潜艇的动力来自核能,它可以帮助潜艇在水下长时间地航行。
34.热辐射
【详解】热辐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热辐射是远距离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热源,太阳产生的热是通过热辐射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的。
35. 空气 温度 水分
【详解】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
36. 温度 沸腾 0℃
【详解】水有三种形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水的形态变化与温度有关,水受冷结冰,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把水加热到100℃,水开始沸腾;当温度降到0℃,水会结冰。
37. 浮 沉
【详解】同体积的物体,越重越容易沉,越轻越容易浮;同重量的物体,体积越大越容易浮,体积越小越容易沉。所以轻重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体积小的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38.保持一定的方向
【详解】在船上安装船舵,它可以更好地控制船前进的方向,船舵偏转的角度越大,船调转方向越快。
39. 食物链 食物网
【详解】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很多,它们之间的取食关系也很复杂,因此生物之间有很多条食物链。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构成了一张复杂的食物网。这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构成了密切联系的生物界。
40.大
【详解】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相同质量和大小的材料,做成船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41.生态系统
【详解】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一个湖泊、一个池塘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42.种子
【详解】植物会结出种子,种子可以长成新的植物,大多数植物是利用种子繁育后代的,这属于有性繁殖;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有的植物是利用植物体上的一小部分根、叶、茎来繁殖后代的,这属于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繁殖。所以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43. 减量 资源 无害
【详解】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减量化有利于尽可能避免产生额外的垃圾,从源头上减少垃圾;资源化有利于将回收的垃圾再利用,变废为宝;无害化有利于在垃圾管理的全过程,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44.凝结
【详解】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蒸气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叫凝结;水蒸气变成固态水的过程叫凝华;液态水变成固态水的过程叫凝固。水烧开时从壶嘴中喷出的“白气”,其实是水受热后产生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
45. 木头 风力
【详解】摇橹木船和明代宝船都是由木头制作的,其中明代宝船行驶的动力来自风力,它们的重量、体积和结构等都比独木舟、竹筏进步很多。郑和航海宝船共六十二艘,最大的长148米,宽6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拥有在当时极为先进的工艺水平。
46. 热水 相同
【详解】热传递的实质就是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这是能量转移的一种方式。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把凉的牛奶浸在热水里,它们之间存在温度差,会发生热传递,热量从温度高的热水传向温度低的牛奶,最终直至两者温度相同时停止。
47. 二氧化碳 温室效应
【详解】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它们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加之人为乱砍滥伐,能吸收二氧化碳的大片森林不断消失。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大。在地球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像温室玻璃那样起保温作用,导致大气温度不断升高,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
48.煮熟的饺子体积膨胀,排开的水量增大,浮力增大
【详解】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主要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也就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煮熟的饺子会浮在水面的主要原因是煮熟的饺子体积膨胀,排开的水量增大,浮力也增大。
49. 生长 氧气 养料 植物 动物
【详解】生态瓶就是把一些小动物、植物(提供氧气)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自给自足,短时间内不加任何食物,生物皆能生存,这就是生态瓶。制作生态瓶的材料要透明,保证植物进行正常的生长;放入的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氧气和养料。放入生物时,应该先放植物,再放动物。
50. 体积 排开的水量
【详解】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会随着物体浸入水中体积或排开的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多少的变化而变化,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体积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小,受到的浮力越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