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单元《微小世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教科版(2017) 单元(或主题)名称 微小世界
单元主题 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尽管如此,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约0.1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微小世界是什么样的呢?它们能告诉我们哪些自然界的奥秘?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
课标要求 1.核心概念: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技术、工程与社会 2.学习内容: (1)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微生物(如酵母菌、霉菌、病毒),举例说出感冒、痢疾等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2)5.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3)12.1技术与工程创造了人造物,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是建造:知道发明会用到一定的科学原理,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 3.学业要求: (1)初步认识微生物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初步认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2)能使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形态; (3)能说出技术与工程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提高生产效率或工作效率的作用。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微小世界”。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神奇的未知世界,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将在这个世界中看到很多日常生活中未曾关注或不易观察到的微小物体。 教材按照人类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和观察视野的不断扩大这条线索编写,引导学生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并能使用放大镜、显微镜不断扩展视野,从微小的物体到生物的细胞,再到水中微小的生物,去发现微小世界的奇妙。 本单元共设置7课时,有《放大镜》《怎样放得更大》《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微生物与健康》。教材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首先是了解放大镜和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然后显微镜观察细胞和微生物,最后了解微生物与人们健康关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情分析 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放大镜并不陌生,从一年级就开始接触,知道放大镜有放大功能,大多数学生也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但对放大镜镜片结构特点知之甚少。至于显微镜及其功能,有的学生听说过,但又仅仅停在表象,还不了解其结构和使用方法。从放大镜到光学显微镜再到电子显微镜,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学生观察视野不断扩大,会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单元目标 1.科学观念: (1)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能看到物体更多细节。 (2)放大镜又叫凸透镜,镜片透明,中央厚边缘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 (3)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生物细胞是多种多样的。 (4)微生物也具有生物的特征,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2.科学思维: (1)通过比较、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放大镜镜片、光学显微镜中目镜和物镜的构造与功能,认识生物细胞基本特点和多样性。 (2)能把观察到的现象转化为证据来分析水中微小的生物也具有生物的特征。 (3)运用列举、查阅等方法,了解微生物与人们健康关系。 3.探究实践: (1)在了解放大镜特点的基础上,使用身边材料制作一个放大镜。通过调节两个凸透镜,能制作出一个能清晰呈现物体放大图像的简易显微镜。 (2)在老师指导下,制作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表皮细胞、以及各种生物细胞和水中微生物,并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和描述观察结果。 4.态度责任: 愿意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想法,体验到工具的发明和进步使人类的视野不断扩大和深入,发现了更多的自然奥秘,对微小世界的探索产生浓厚的兴趣。
单元结构化活动
达成评价 1.围绕课时学习目标 (1)关注课堂问题预设与学生课堂反馈表现 (2)作业设计与学生答题正确率的及时分析 (3)对观察工具的使用、微小世界探究的测试性评价 2.围绕单元和主题目标 (1)分层设置单元测试 (2)鼓励学生利用观察工具拓展更多方面,有条件的制作观察小报。
单元课时课型规划 课时课型课时内容课时目标 (单元目标分配)课时学习任务(或问题) (一般1-2个)达成评价1观察课放大镜知道凸透镜镜片特点和凸透镜放大倍数与凸度关系①观察比较不同镜片,了解放大镜的特点②使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放大镜 ①凸透镜镜片中央厚四周薄。 ②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1观察课怎样放得更大知道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上下移动能使图像放得更大调节两个凸透镜,制作出一个能清晰呈现物体放大图像的简易显微镜①观察显微镜是由目镜、调节旋钮、载物台、物镜和反光镜组成。 ②知道组合凸镜相当于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1观察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能正确使用放大镜,知道图像越大,视野越小。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身边微小物体,能用图文结合方式将自己发现记录和描述出来①知道显微镜使用步骤: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②知道图像越大,视野越小。1观察课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了解洋葱表皮细胞结构特点①在教师指导下,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②在显微镜下,使用图画和文字方式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①掌握玻片标本制作步骤:取片-滴水-展平-盖片-染色-吸水 ②知道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1观察课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知道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生物细胞,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生物细胞,会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知道大多数生命体是由细胞构成的,构成生命体的细胞多种多样。1观察课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知道微生物也具有生物特征①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制作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标本;②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 ①知道蘑菇和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②知道微生物是生物,具有有运动、排泄、需要食物甚至会繁殖等特征。1讨论课微生物与健康知道微生物与健康息息相关查阅、整理、归类资料,知道微生物在自然界总广泛存在,它与我们健康密切相关 知道微生物对人们的健康有利也有害。
第七课时《微生物与健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
知道微生物对人类既有益处又有害处。
2.科学思维
用归纳概括的方法, 总结观察工具的发展与观察视野的关系。
3.探究实践
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微生物在自然界总广泛存在,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4.态度责任
愿意分享资料发现,倾听同伴的意见,发展探究微小生物利弊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微生物对人类利与弊。
难点:用归纳概括的方法, 总结观察工具的发展与观察视野的关系。
三、评价任务
1.了解病毒评价量规
(1)能利用学过的知识恰当分析问题,得2星;没结合实例分析,得1星。
(2)筛选信息准确,得3星,基本准确,得1星。
2.微生物与人们健康关系评价量规
(1)主动搜集资料得1星
(2)能把资料分类整理的1星
(3)积极分享资料得2星
(4)能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得1星
3、单元回顾评价量规
(1)小组合作,能用示意图、图表,或者思维导图、概念图的形式,提炼、整理单元内容,得3星。
(2)能在班级积极交流分享自己成果的得2星。
四、教学过程能采用不同方法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一)情境导入 过去,伤寒、鼠疫、霍乱等传染病四处肆虐,人类对此束手无策。例如,十四世纪五十年代,鼠疫曾经夺走欧洲2500万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原来是细菌和病毒,并研制了许多对付细菌和病毒的药物和方法,使许多传染病的流行得到遏制,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 如1928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从而使千万人免于受肺炎等疾病的侵染致死。 你知道感冒、痢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怎么引起的吗? 预设学生回答: 感冒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痢疾是由细菌引起的。 通过设置情境,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及回答,给与学生及时的鼓励。
(二)探究活动 评价活动一:了解病毒 1.举手发言,结合生活实例,分析病毒是微生物的原因。 预设: 以新冠病毒为例,个体微小,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繁殖力强,具有传染性,侵蚀人体细胞,造成人体健康危害,具有生物的生命特征,所以病毒是一种微生物。 2.阅读教材资料,筛选病毒特点信息,填写下表。 种类分布大小结构生存
组内交流,班级汇报。 预设: ①种类很多 ②分布广泛 ③个体极其微小 ④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 ⑤不能独立生存 评价活动二:微生物与人们的健康关系 空气、土壤、水,到处都有微生物。微生物与人们的健康有着怎样的关系? 学生活动:课前收集资料,列举微生物与人们的健康关系。 教师提示学生,把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处理。 课堂组内交流,分类整理,班级交流。 预设: (1)食品工业方面 有些微生物能提供食物,如蘑菇、木耳是真菌,可直接食用。 有些微生物能帮助人们生产食物,如面包离不开酵母菌,酸奶离不开乳酸菌,甜酒、腐乳、泡菜都需要微生物发酵。 (2)环保方面 人们利用些微生物处理有机垃圾和污水。 (3)医药方面 人类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各种疫苗,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师提醒学生: 有些微生物能引起食物霉变,像橘子发霉、面包发霉等。霉变的食物对身体有害,保持干燥低温可以防霉。 引导学生小结:微生物与人们的健康关系息息相关。 评价活动三:单元回顾 1. 人类研究微生物有这么多的成果,是建立在观察工具的发展的基础上的。回顾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想想从古至今人类的观察工具是怎样发展的? 人们的观察范围又是怎样拓展的? 教师提示: 我们可以用文字和箭头说明工具的发展和观察范围的拓展。 小组交流,形成统一意见,然后用文字和箭头说明工具的发展和观察范围的拓展。 班级交流。 预设班级交流结果: 2.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我们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最感到意外和惊讶的是什么 我们还有什么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填写下表,班级交流。 我们知道了的印象最深、嘴感兴趣的最感到意外和惊讶的我们的问题我们应该怎做
预设: (1)我们知道: ①知道了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学会了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方法。 ②肉眼能看到的东西太少了,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才能有更多的发现。 ③在显微镜下的许多发现,使我们有了新的发明,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2)我们最感到意外和惊讶的: ①苍蝇的复眼是由那么多的小眼睛组成的,太奇怪了。 ②在生物体内有那么多颜色、形状不同的细胞,像进了童话世界。 ③利用干草可以培养微生物,太不可思议了。 (3)我们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 ①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是我最感兴趣的。 ②我印象最深的是动手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 (4)我们的问题: ①放大镜和显微镜为什么能放大物体? ②细胞是怎样产生的? ③一个细胞能分裂多少次? ④细胞死后是怎样被处理掉的? (5)我们应该怎么做 ①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 ②勤洗手、常通风、出门戴好口罩可以预防传染病。 教师小结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但目前人类所看到的还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对此,我们人类探索的脚步是不会停歇的…… 活动一:结合识记分析,知道病毒是一种微生物;通过筛选信息,了解病毒特点。 活动二:通过查阅资料,班级分享,了解微生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活动三:通过图表形式,整理单元知识,温故而知新。 活动一:考查学生能否利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新问题,考查学生能否根据提示筛选信息。同时完成活动评价。 活动二:活动中注意观察学生是否搜集大量的资料,能否恰当分类整理,能否通过资料分享总结自己的发现。完成活动评价。 活动三:考察学生能否用示意图、图表等形式提炼单元内容。完成活动评价。
(四)知识总结 学生自主设计思维导图,总结归纳知识点。 帮助学生学会设计思维导图,通过导图总结归纳本节课内容 教师考察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及时给予评价。
四、成果集成
通过搜集资料,知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利用示意图、图表、思维导图等形式整理单元内容,温故而知新。
五、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1.填空题
(1)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______结构,不能独立生存。
(2)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疾病元凶原来是_____和_____。
2.判断题
(1)酸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在它的制作过程中微生物起了重要的作用。( )
(2)利用微生物生产的食物对人来说都是有害的。( )
(3)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能独立生存。( )
3.选择题
(1)2022年11月,新冠疫情多点频发,此轮疫情主要毒株为奥密克戎BF.7变异株,关于奥密克戎BF.7变异毒株,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病毒是由细胞组成的
B.变异病毒毒性减弱,无需防护
C.它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被观察到
(2)小博和小睿交流关于细胞和微生物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酿酒、制作酸奶、堆肥等过程中需要微生物的参与
B.组成生物体的各种细胞在形态上是完全样的
C.新冠肺炎、流感等传染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对人类没有好处
参考答案:
1. (1)细胞 (2)病毒 细菌
2.(1)√ (2) (3)
3.(1)B (2)A
【综合实践类作业】
根据放大镜特点,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是放大镜。
板书设计
微生物与健康 提供食物 利 生产食品 微生物的功与过 处理污水和垃圾 生产疫苗 弊 使人生病 食物发霉
七、教学反思
本课核心目标是指导学生自行查阅和收集资料,扩充知识面同时发展阅读能力、合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交流、汇报的内容开放性强,可能出现条理不清的情况,应该适当地给予提示,例如微生物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微生物与人类的利益关系等。另外,本课内容相对枯燥,汇报占时较长,学生单纯描述容易使注意力减退,因此可以适当加入视频以增强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题效率。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