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服 装食 品办公用品……膨化食品饮品水果…… 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人们如何挑选所需要的商品?比如如何找到你想吃的薯片?1.了解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2.明确物质的分类依据;能根据物质的组成、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重点)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宏观认识)物质由元素组成。2.元素的两种存在形态游离态化合态——单质中的元素——化合物中的元素3.物质种类繁多的原因一种元素可以自身组成纯净物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两种元素不一定只形成一种化合物— CO、CO2;Na2O2、Na2O; FeCl2、FeCl3— 单质 O2、Fe— 化合物 NaCl、CO2二、物质的分类1.物质分类的依据根据物质的组成根据物质含元素的种类物质根据被分散物质颗粒的大小(1)酸
观察下列酸的元素组成,了解酸的分类:
HCl H2SO4 HClO
H2CO3 HNO3 CH3COOH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根据电离出H+的数目:含氧酸、无氧酸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2)碱
观察化学式,并记住下列碱的溶解性:
NH3·H2O KOH NaOH Ba(OH)2
Ca(OH)2 Mg(OH)2 Fe(OH)3 Cu(OH)2CaO + H2O ==== Ca(OH)2
Na2O + H2O ==== 2NaOH难溶于水的,加热容易分解:能溶于水的,可用其相应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3)盐
观察下列盐的组成元素,了解盐的分类:
NaCl Na2SO4 Na2CO3 KNO3 NH4Cl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盐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吗?含氧酸盐、无氧酸盐不一定。例如:铵盐观察下列盐的组成元素,了解盐的分类:
NaCl Na2SO4 Na2CO3 KNO3 NH4Cl【想一想】下列化合物属于盐吗?
NaHSO4 Cu2(OH)2CO3 CuSO4·5H2O 酸式盐碱式盐 都是盐(4)氧化物观察下列氧化物的组成元素,了解分类:
SO2 CO CO2 Na2O Na2O2 CuO 只含两种元素
一种是氧元素氧元素与金属元素组成的是:金属氧化物
氧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是:非金属氧化物
根据性质还能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Ⅰ.定义:a.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b.多数能与水化合生成酸。①酸性氧化物CO2 + H2O ==== H2CO3CO2 + 2NaOH ==== Na2CO3 + H2Oc.能和碱性氧化物生成盐。CO2 + CaO ==== CaCO3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Ⅱ.性质:Ⅲ.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个别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CO、H2O不是酸性氧化物。Mn2O7是酸性氧化物。提醒:非金属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的关系:Ⅰ.定义:Ⅱ.性质:a.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b.少数能与水化合生成碱。②碱性氧化物c.能与某些酸性氧化物化合成盐。Na2O + H2O ==== 2NaOHNa2O + 2HCl ==== 2NaCl + H2ONa2O + CO2 ==== Na2CO3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Ⅲ.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Mn2O7 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练一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
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 )
3.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 )
4.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
5.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 )
6.CH3COOH属于一元酸。 ( )
7.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 )×√×√×√×请分组讨论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
(1)金属单质 (2)氧化物
(3)酸 (4)碱根据物质的类别研究物质的性质时,经常选取典型代表物质进行分析。2.根据物质的类别研究物质的性质实验: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相互关系盐溶液非金属单质Fe+CuSO4====FeSO4+CuFe+2HCl====FeCl2+H2 ↑2Na + 2H2O ==== 2NaOH+H2↑金属部分与水反应酸能与某些酸性氧
化物化合成盐都能与酸反应
生成盐和水少数能与水
反应生成碱Na2ONa2O + H2O ==== 2NaOHNa2O + 2HCl ==== 2NaCl + H2ONa2O + CO2 ==== Na2CO3碱性
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
生成盐和水多数能与水
反应生成酸CO2CO2 + H2O ==== H2CO3CO2 + 2NaOH ==== Na2CO3 + H2OCO2+Na2O ==== Na2CO3酸性
氧化物能与某些碱性氧
化物化合成盐HCl+NaOH====NaCl+H2O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无色酚酞不变色。Fe + 2HCl====FeCl2+H2↑2HCl+Na2O====2NaCl+H2OHCl+AgNO3 ==== AgCl ↓+ HNO3 酸HCl+NaOH====NaCl+H2O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无色酚酞变红。Cl2 + 2NaOH====NaCl+ NaClO+H2OCO2+2NaOH====Na2CO3+H2O2NaOH+CuSO4 ==== Cu(OH)2 ↓+ Na2SO4 碱金属碱性氧化物碱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
盐
小结: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2.物质种类繁多的原因3.元素的存在形态:游离态、化合态二、物质的分类1.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关系1.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下列字样:主要成分(单
位:mg/L)Ca:20.2,K:39.1,Mg:3.27,Zn:
0.06,F:0.02。标签上的“Ca、K、Mg、Zn、F ”
是指( )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B2. 下列物质中,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
A.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B.只由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C.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
D.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D3.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C.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碱
D.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酸B4.下列物质:
①H2O ②Cu2(OH)2CO3 ③H2SO4 ④NaHCO3 ⑤Fe3O4 ⑥CuSO4·5H2O ⑦HNO3 ⑧AgNO3 ⑨Ca(OH)2
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 ,属
于碱的是 ,属于酸的是 ,属于盐
的是 。 ②④⑥⑧ ①⑤ ⑨ ③⑦ 停止前进的脚步,江河就会沦为一潭死水。课件28张PPT。第2课时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当你观看大型演出的时
候,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
为了突出某位或某些演员,
会有一束强光照射到演员
的身上,演员好像被一条巨
大的光柱所包围。为什么会形成一道光柱?为什么会产生这么美丽的景象?形成这种光柱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1.了解常见的分散系以及分散系的分类依据。
2.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重点)认识生活中的液体:
1.水 2.酒精 3.硫酸
4.稀硫酸 5.海水 6.氯水
7.食盐水 8.泥水 9.油水4~9是分散系【想一想】 1~9都是分散系吗?1.分散质: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这种物质(另一种物质)叫分散剂。由分散质和分散剂构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归纳:什么是分散质?分散剂?分散系?2.分散剂:3.分散系:一、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浊液胶体溶液胶体:
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1nm>100nm1nm~100nm单个分子
或离子大量分子或离子集合体多分子集合体,高分子不能能二、三种分散系的比较鸡蛋内膜、动物的肠衣膜等能能不能不能认识生活中的分散系——胶体雾烟认识生活中的分散系——胶体 云烟水晶有色玻璃认识生活中的分散系——胶体 Fe(OH)3胶体认识生活中的分散系——胶体 夜晚的霓虹灯1.根据分散剂状态分类
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液溶胶:Fe(OH)3 胶体气溶胶:烟、云、雾Fe(OH)3 胶体三、胶体的分类2.根据分散质的构成微粒分类 粒子胶体:Fe(OH)3胶体分子胶体: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1个大分子的直径就在1nm~100nm之间多个微粒的集合体四、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定义: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能在胶体中形成一条明亮的“光路”。 Fe(OH)3胶体胶粒对可见光发生光的散射。原因:应用:区别溶液和胶体。丁达尔现象: 电泳现象说明 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带电荷2.电泳:应用:利用高压电对气体尘埃(气溶胶)的吸附作用,减少气体尘埃对空气的污染。在直流电作用下,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发生定向移
动的现象。使分散质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沉淀析出。能使胶体聚沉的方法:3.聚沉:a.加入可溶性盐b.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c.加热或搅拌——适用于液溶胶或酸、碱 (1)盐卤点制豆腐
(2)微波手术刀可止血
(3)江河入海口易形成三角洲
(4)FeCl3溶液可用于伤口止血
(5)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6)阳光透过小树林时出现万道光线五、与胶体有关的现象【想一想】下列事例分别应用了胶体的什么性质?聚沉聚沉聚沉聚沉电泳丁达尔现象六、胶体的分离、提纯——渗析用半透膜把胶体中的离子或分子分离除去的方法叫渗析。原理: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分子和离子能透过半透膜。蒸镏水半透膜内:
淀粉胶体和
NaCl溶液七、胶体的制备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1.Fe(OH)3胶体的制备过程:3.化学方程式:不能搅拌;加热时间不能过长;当溶液中出现红褐色时停止加热。用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 mol·L-1 FeCl3溶液,加热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2.注意事项:1.三种分散系的比较<1 nm1 nm~100 nm>100 nm>100 nm分子、离子少量分子的集合体或大分子大量分子聚集成的固体小颗粒大量分子聚集成的液体小液滴均一、透明多数均一、透明,较稳定不均一、不透明,久置沉淀不均一、不透明,久置分层稳定较稳定不稳定不稳定能能不能不能能不能不能不能食盐水、蔗糖溶液Fe(OH)3 胶体、淀粉溶液泥水、石灰乳油漆2.胶体的性质a.加入可溶性盐或酸、碱b.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c.加热或搅拌Fe(OH)3 胶粒带正电荷,电泳时向电源负极移动。胶体特性,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电泳:聚沉:丁达尔现象:3.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4.胶体的净化、提纯——渗析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1.溶液、浊液、胶体的本质区别是( )
A.透明程度 B.分散质颗粒大小
C.稳定性 D.丁达尔现象
2.鉴别胶体和溶液可采用的最好方法是( )
A.闻气味 B.观察
C.稀释 D.丁达尔现象BD3.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
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
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
C.清晨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
D.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DA4. 某胶体遇卤盐 (MgCl2·6H2O)或石膏易发生聚沉,而与食盐水或Na2SO4溶液相遇聚沉的效果就差一些。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胶体中胶体粒子大小约为10-9cm~10-7cm
B.该胶体粒子带负电
C.该胶体遇BaCl2溶液或Fe(OH)3胶体可发生聚沉
D.Na+使此胶体聚沉的效果不如Ca2+、Mg2+ 即使最无足轻重的今天和昨天相比,也具有现实性这一优势。课件27张PPT。第2节 电解质
第1课时 电解质及其电离 运动员剧烈运动后或中间休息时经常会喝一些运动型饮料,这些饮料大多是电解质饮料,能够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使体液达到平衡状态。思考:
1.什么是电解质?
2.电解质与人体健康又有怎样的联系呢?1.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重点)
2.了解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及导电条件。(重点)
3.初步学会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想一想】导电性实验表明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具有较强的导电性,而蒸馏水没有导电性,这是因为什么?据此可以怎样对化合物进行分类?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包括:酸、碱、盐、某些金属氧化物、水等非金属氧化物以及大多数有机物如:蔗糖、乙醇等3.电解质必须是本身电离。4.难溶于水的盐属于电解质。类似的还有SO3、SO2、NH3等CO2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它属于非电解质。CO2+H2O====H2CO3(1)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2)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
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强调:××√×1.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 )
2.NaCl溶液能导电,所以它是电解质。 ( )
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一定能导电。
( )
4.蔗糖、酒精在水溶液和融化状态下均不导电,所
以它们是非电解质。 (? ) 【练一练】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氯化钠的水溶液为什么能够导电?2.在NaCl晶体中有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呢?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想一想】物质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电离与通电有关吗?
【提示】电离与通电无关,若化合物发生电离则能导电二、电解质的电离【想一想】1.电离NaCl ==== Na+ + Cl-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来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 2.电离方程式元素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团不能拆书写电离方程式应注意:书写下列各组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硫酸、硝酸
2.氢氧化钾、氢氧化钡
3.硫酸铜、氯化钡【练一练】H2SO4 ==== 2 H+ + SO42-HNO3 ==== H+ + NO3- KOH ==== OH- + K+Ba(OH)2 ==== 2 OH- + Ba2+CuSO4 ==== Cu2+ + SO42-BaCl2 ==== Ba2+ + 2Cl-酸碱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都是H+的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都是OH-的化合物。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3.从电离角度重新定义酸、碱、盐。或铵根离子酸碱盐【知识拓展】1.已知NaHSO4====Na+ + H+ + SO42-,它属于酸吗?【提示】NaHSO4电离出的阳离子有 Na+ 和 H+ ,故不属于酸,应属于盐。【提示】NaHCO3 ==== Na+ + HCO3-2.写出NaHCO3的电离方程式。【想一想】导电性实验表明盐酸具有较强的导电性,而蒸馏水没有导电性,稀氨水和稀醋酸具有较弱的导电性,这是因为什么?
三、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能够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如:强酸、强碱、盐等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部分电离的的电解质。
如:弱酸、弱碱、水等 【想一想】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强吗?不一定。电解质导电能力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数目和离子所带电荷有关,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越大,所带电荷越多,导电能力越强。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中用“ ”表示,弱电解
质在溶液里只能部分电离。
如:1.醋酸的电离方程式:
2.氨水的电离方程式:蔗糖、NH3 、CO2、SO2能电离不能电离 阴、阳离子只有分子酸、碱、盐部分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以
及非金属氧化物HCl、NaOH、NaCl、C2H5OH、蔗糖、 CaO、Na2OCH4、CO2、CO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区别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完全不完全水溶液里溶质
粒子存在形态阴、阳离子阴、阳离子
和分子电离过程不可逆====可逆 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NH3 B.(NH4)2SO4
C.Cl2 D.CH3COOHA2. 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出Na+和Cl-
B.凡是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就叫酸
C.HCl溶液能导电,而液态HCl难以导电
D.在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的化合物C3.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SO4====H2++SO42- B.MgSO4====Mg2++SO42-
C.Ca(OH)2====Ca2++OH- D.BaCl2====Ba2++Cl2-B4.下列物质:①NaCl ②稀硫酸 ③酒精 ④Fe
⑤NaOH溶液 ⑥蔗糖溶液 ⑦BaSO4 ⑧醋酸
⑨Cl2 ⑩CO2
以上物质中是混合物的有 ;(填序号,下同)
是电解质但该状态不导电的有 ;
是强电解质的有 ;
是非电解质的有 ;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本身能导电的有
。 ③⑩ ②⑤⑥①⑦⑧①⑦②④⑤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几秒钟虽然不长,却能构成永恒长河中的伟大时代。课件32张PPT。第2节 电解质
第2课时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污水治理任重道远。处理污水的方法有很多,这些方法中要用到复分解反应和离子反应,如可利用中和反应调节溶液的酸碱性,沉淀反应除去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等。思考: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哪些?
2.如何表示溶液中的离子反应?1.通过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实质的探究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会书写离子方程式并能够进行正误判断。(难点)
3.理解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4.掌握一些常见离子能否共存的判断方法。(重点) 实验操作步骤:1.将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钡溶液放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
2.如图把电极放入烧杯,观察现象;
3.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慢慢滴入
0.2mol·L-1的H2SO4溶液;
4.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产生现象的
原因。稀硫酸与Ba(OH)2溶液的反应电流计1.电流计指针读数由大到小偏向零,再滴加时,又不断偏大,说明了什么?2.溶液颜色为什么会由红色变成无色?3.白色沉淀的成分是什么?【提示】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提示】 OH- 浓度减小H+ + OH- ==== H2OBaSO4【提示】Ba2+ + SO42- ==== BaSO4↓硫酸过量后离子浓度又增加。【思考与交流】4.通过实验,你对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该反应的实质是什么?H2SO4 ==== SO42- + 2H+Ba(OH)2 ==== Ba2+ + 2OH-反应实质:是H+与OH-反应、Ba2+与SO42-反应, 反应物中离子浓度减少,即离子发生了反应。【提示】产生大量气泡不反应反应可以发生无明显现象产生蓝色沉淀反应可以发生【想一想】1.概念:电解质溶液之间发生的反应都是离子反应,都能使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降低。在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叫做离子反应。一、离子反应2.发生的条件常见难溶物:BaSO4、 AgCl、CaCO3、BaCO3、Cu(OH)2 等 有难溶的物质生成
有难电离的物质(如:水)生成
有挥发性的气体生成判断下列电解质溶液间能否发生离子反应?①NaCl与AgNO3【练一练】能发生。生成了难溶的物质AgCl【提示】②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能发生。生成了难电离的物质H2O能发生。生成了难电离的物质H2O和挥发性物质CO2③Na2CO3和盐酸反应【提示】【提示】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二、离子方程式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一写 ——写出化学方程式;二拆 ——将完全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拆成离子;四查 ——电荷守恒,原子守恒。以Ba(OH)2溶液和盐酸反应为例:Ba(OH)2+2HCl====BaCl2+ 2H2O 三删 ——删去不参与反应的离子;Ba2+ + 2OH- +2H+ +2Cl- ====Ba2+ + 2Cl- + 2H2O Ba2++2OH- +2H+ + 2Cl- ===== Ba2+ + 2Cl- + 2H2O OH- + H+ ==== H2O 3.书写离子方程式方法归纳酸、碱、盐在离子方程式中哪些该拆、哪些不该拆? (1)能拆的有:强酸、强碱、可溶性的盐(2)单质、氧化物、气体、沉淀、难电离的物质都写成化学式,不能拆(3)不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方程式按照上述方法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NaOH溶液和H2SO4溶液的反应②KOH溶液和盐酸的反应③BaCl2溶液和Na2SO4溶液的反应④Ba(NO3)2溶液和Na2SO4溶液的反应H+ +OH- ==== H2OH+ +OH- ==== H2OBa2+ +SO42- ==== BaSO4↓Ba2+ +SO42- ==== BaSO4↓【学与用】比较上述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说出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有哪些区别吗?【提示】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还可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揭示了溶液中化学反应的实质【思考与交流】 【例题】判断下列各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① Ca2+ Na+ CO32- NO3-
② Ba2+ Na+ SO42- NO3-
③ H+ K+ Cl- OH-
④ H+ K+ CO32- SO42-
⑤ Na+ H+ ClO- NO3- 三、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离子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就可以大量共存Ca2+CO32-SO42-Ba2+H+OH-CO32-H+H+ ClO-【例题分析】(1)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Ba2+与CO32-、Ag+与Cl-、Ca2+与SO42- 、Ba2+与SO42-(2)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CO32-(3) 生成难电离物质(即弱电解质):如:H+与CH3COO-、ClO- 生成弱酸;H+与OH-生成水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归纳(4)题干隐含条件:常见的四种有色离子:Cu2+ 、Fe2+ 、Fe3+ 、MnO4- 在某酸性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K+ SO42- OH- Na+
B.Fe3+ Ca2+ Cl- NO3-
C.Cu2+ MnO4- Na+ H+
D.K+ Na+ Cl- NO3-D如溶液的酸性、碱性、颜色【练一练】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1)符合客观事实:如:铁与稀盐酸反应
2Fe + 6H+ ==== 2Fe3+ + 3H2↑(2)符合质量守恒(原子守恒):如:铝与稀盐酸反应
Al+ 3H+ ==== Al3++ H2↑Fe + 2H+ ==== Fe2+ + H2↑√2Al+ 6H+ ==== 2Al3++ 3H2↑√【练一练】(3)符合电荷守恒:如:Fe + Ag+ ==== Fe2+ + Ag(4)拆分要正确:如:碳酸钡和稀硝酸反应CO32- + 2H+ ==== H2O+ CO2↑BaCO3 + 2H+ ==== Ba2++ H2O+ CO2↑√√Fe + 2Ag+ ==== Fe2+ + 2Ag(5)以物质的组成为依据:如:氢氧化钡和稀硫酸Ba2++ OH- + H++SO42-====BaSO4↓+ H2O(6)注意物质的状态及是否漏写:如:碳酸钾固体和稀盐酸Ba2++2OH-+2H++SO42-====BaSO4↓+2H2O√√指出下列离子方程式属于哪种错误,并改正:1.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H++OH- ==== H2O2.碳酸钠与醋酸反应:CO32- + 2H+ ==== CO2↑+ H2O Fe(OH)3+3H+====Fe3++3H2O CO32- + 2CH3COOH ==== 2CH3COO- + CO2↑+ H2O【练一练】3.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 :
H+ + SO42-+ OH- + Ba2+ ==== BaSO4↓+ H2O 2H+ + SO42- + 2OH-+ Ba2+ ==== BaSO4↓+ 2H2O 4.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O2-+2H+====H2O↑ CuO + 2H+ ==== Cu2+ + H2O5.过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反应 :
CO2 + Ca2+ + 2OH-====CaCO3↓+ H2O CO2 + OH- ==== HCO3-检验待测液中Cl-存在的步骤。【提示】
1.取少量待测液于一洁净试管中;
2.加入AgNO3溶液;
3.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
4.得出结论:待测液中有Cl-。 再加稀硝酸,
白色沉淀不溶。【学与用】1.概念:在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叫做离子反应。一、离子反应2.发生的条件有难溶的物质生成
有难电离的物质(如:水)生成
有挥发性的气体生成
在水溶液中发生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二、离子方程式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一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二拆——将完全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拆成离子; 四查——电荷守恒,原子守恒。 三删——删去不参与反应的离子;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不溶于水的盐(CaCO3、BaSO4等)都是非电解质
②易溶于水的的物质都是电解质
③熔融状态能导电的纯净物都是电解质
④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A.①③ B.②③④ C.只有④ D.只有③C2.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氯气:
2Cl-+MnO2+2H+ ====Mn2+ + 2H2O + Cl2↑
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HCO3- + H+ ==== CO2↑+ H2O
C.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
Fe3+ + 3H2O==== Fe(OH)3↓+ 3H+
D.用FeCl3溶液腐蚀电路板:
Fe3++Cu ==== Fe2+ + Cu2+B3. 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的是( )
A.Na+ 、NO3- 、Al3+ 、Cl-
B.Na+ 、CO32- 、K+ 、NO3-
C.MnO4- 、 K+ 、SO42- 、Na+
D.K+ 、SO42- 、HCO3- 、Na+ A4.某酸性溶液中含有Ba2+、Fe3+,则下述离子组中能与上述离子大量共存的是( )
A.CO32-、Cl- B.NO3-、Cl-
C.NO3-、SO42- D.OH -、NO3- B 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