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15 18:2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牡丹江二中2022一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6月月考考试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
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城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
纸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主要命題范围:选择性必修3。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自然资源作用强度与社会发展关系图,完成1一2题。
较州

综价利开并种
H然赀源

·一农业社会阶段←T业朴会阶段一一
信总朴会阶段→
1.图中甲、乙分别表示
A.气候资源、土地资源
B.金属矿产资源、能源资源
C.生物资源、地热资源
D.劳动力资源、科技
2.随着社会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越来越大
B.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强
C.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少
D.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能体现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
拐点
互关系。读图完成3~4题。
3.结合所学知识,关于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污染问题不需要治理,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问题会自
环境恶化
己扭转
环境改渗
B.经济增长速度越快,排放废弃物总量就越多,环境问题就越
突出
C.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出现环境污染程度拐点的重要因素
人均收入
D.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突出的唯一原因就是经济水平落后
环境库滋涅茨曲线
【高二考试·地理第1页(共8页)】
8151B
4.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在新技术革命后开始降低,其原因是
①增加了环保投人②工业技术进步③产业结构调整④工业发展速度迅速减慢
⑤城
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为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必须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藏粮于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
要战略举措之一,“藏粮于地”强调可持续的粮食生产能力,即在粮食供过于求时,轮作、休耕一
部分土地;在粮食紧缺时,再将这部分土地迅速用于粮食生产;这样通过耕地的增加或减少来雏
持粮食供求的大体平衡。如图示意我国2016年耕地等级构成。据此完成5~7题。
5.与“藏粮于仓”相比,“藏粮于地”会
A.保护土壤肥力
B.减少粮食需求量
低等地
C.保障粮食供给
中等地
(17.79%)
D.增加农药使用量
(52.72%)
优等地
6.目前,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是提高
(2.9%)
高等地
A.复种指数
(26.59%)
B.垦殖指数
C.耕地质量
D.农业科技
7.黄淮海平原土地盐碱化地区实现“藏粮于地”的有效措施是
A.实行精耕细作
B.采取耕地轮作休耕
C.种植绿肥作物
D.发展鱼塘台田农业
“占一补一、占优补优”,是《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基本原则。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如图为我国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年限
(即可平衡年限)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810题
可平衡年限/年
0-5
遥6一10
回11…15
16-20
目21~74
题75-255
8.据图可知,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是
A.西北、东北
B.西南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南沿海
9.与其他省级行政区相比,浙江、福建占补平衡制度落实困难,主要是因为
A.生态环境脆弱
B.经济发展快
C.耕地数量少
D.耕地质量差
10.专家警示,我国是农业大国,必须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为实现这一目标,下列措施正确
的有
①提倡农村住房公寓化②大面积围湖造田
③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建立灾害预警系
统,减小灾害对耕地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高二考试·地理第2页(共8页)】
8151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