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二中2022一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6月月考考试
生物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
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
纸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2(第2章一第4章)十选择性必修3(第1章一第3章
第1节)。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第1一10每小题1分,11一40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白背飞虱是一种迁飞性害虫,依靠其刺吸食水稻汁液,可
导致水稻生长发育缓慢、分孽延迟和穗粒空瘪,严重时可造成植株枯死。白背飞虱与水稻的
种间关系是
A.原始合作
B.互利共生
C.捕食
D.寄生
2.下列有关陆地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耐寒耐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
B.草原生物种类约占地球已知种类的一半
C.荒漠中的植物具有耐旱的特性
D.森林生物群落中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
3.一个废弃鱼塘的演替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演替的先后顺序:乙→丙→甲→丁
B.生物多样性:丁>甲>丙>乙
C.此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十壤不
D.此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父
丙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等微生物既有消费者也有分解者
B.分解者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C.绿色植物基本都是生产者,生产者不一定都是植物
D.生态系统的维持离不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高二考试·生物学第1页(共8页)】
8151B
5.下列实例中,依次符合种群和群落概念的是
A.某池塘中所有的鱼类、所有的卿鱼
B.蛇岛上所有的眼镜蛇、所有的蛇类
C.一片森林中所有的草、一个果园中的全部生物
D.某自然保护区中的所有金丝猴、全部生物
6.如图是鹰对不同种群数量的鸽群发起攻击的成功率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图说明捕食者数量会随着被捕食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攻击的成功率(%)
B.此图说明鹰的攻击成功率与鸽的种群数量呈负相关
80F
60H
C.此图可反映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D.此图反映出生物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7.下列关于群落的结构,理解错误的是
0
2~1011-50750
鹤的种群数量(只】
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生物种群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
8.某果园中存在A、B两种果树的害虫,果园中的鸟(C)可以捕食这两种害虫;使用人工合成的
性引诱剂Y诱杀害虫B,可以减轻害虫B的危害。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果园中包含害虫A的一条食物链是:果树→A→C
B.害虫A和B之间不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C.性引诱剂Y传递给害虫B的信息属于行为信息
D.性引诱剂Y诱杀害虫B不会改变害虫B种群的性别比例
9.两个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如图所示,若两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总量相等,其他因素相同,则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总能量比乙生态系统中
的多
B.甲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损失的能量比乙生
态系统中的少
C.两个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总能量均小于生产者的总能量
D.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比乙生态系统的高
10.非洲及东南亚地区曾暴发了严重的沙漠蝗蝗灾。沙漠蝗繁殖速度快,且可进行孤雌生殖(卵
细胞不受精直接发育为成体):沙漠蝗迁徙速度快、距离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选择性诱杀雄虫后,子代蝗虫数量会明显减少
B.蝗灾破坏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使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C.在蝗虫高密度地区,采用生物防治可迅速降低蝗虫密度
D.蝗虫破坏某地的生态环境后,由于其K值减小,蝗虫大量死亡,蝗灾结束
11.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生态环境保护保驾护航。下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力开垦荒地、围湖造田有利于解决我国面临的粮食危机
B.建立自然保护区来保护我国珍贵的国宝大熊猫属于就地保护
C.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加物种多样性,从而提高本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通过研究蝙蝠体内的新型冠状病毒来研发药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12.如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某一时间的食物网,图2表示图1某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
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高二考试·生物学第2页(共8页)】
815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