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所写主要人物及事件。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叙事有详有略的写法。
3.感受文中的情感,培养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美好品德。
【自主预习】: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识记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魏 巍( ) 蔡 芸芝(yún) 黑 痣(zhì ) 褪(tuì)色( )
焚 香( ) 磕(kē )头 啰( )榆 钱(yú )
狡 猾( ) 卜 问(bǔ ) 存 心 背 诵 海 鸥 占 据 牵 挂 援 助 权 威 纠 纷 慈 爱 依 恋 珍 宝 纯 真 时 辰 迷迷糊糊 模模糊糊
2.读课文2~3遍,初步了解文中所写人物及事件。
3.查阅作者生平及有关文学常识。
自学提示:
一、作者简介。
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1920年6月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并勉强上了简易乡村师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2月在山西前线参加八路军,不久到达延安。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解放战争中,在行军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二、检查预习,字词积累
下列词语注音、解释。
魏巍 蔡芸(yún) 芝 黑痣(zhì) 褪(tuì)色 焚香 磕(kē)头 啰 榆(yú)钱 卜(bǔ) 问 狡猾 存心 背诵 海鸥 占据 牵挂 援助 权威 纠纷 慈爱 依恋 珍宝 纯真 时辰 迷迷糊糊 模模糊糊
温柔:温和柔顺(多用于形容女性)。
心情如水:形容心地纯洁,像清澈的水一般。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纠纷:争执的事情。
热恋:本课是亲热难舍的意思。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 内容主旨:本文写了哪些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你认为蔡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本文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
蔡老师是一位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酷爱学生的好老师。文章通过七件小事,表现了蔡老师对“我”和同学们的挚爱,抒发了作者对蔡老师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2.结构章法:
第一部分(第一段)指出蔡老师是最使“我”难忘的老师。
第二部分(第2---14段)通过记叙关于蔡老师的七件小事,表现了蔡老师的“慈爱”“公平”和“伟大”,抒发了对蔡老师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第三部分(第15段)表达对蔡老师的思念之情。
四、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解读重点:详略与线索
(1)绘声绘色地朗读第二部分。
(2) 这部分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七件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课外教我们跳舞;③带我们观察蜜蜂;④教我们读诗;⑤我们对老师的依恋;⑥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⑦睡梦中去找老师。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这样安排,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3)记叙性文章常常有一条线索,写作思路就是围绕线索展开的。本文除叙事外,还有一条情感线索贯穿其中,请问这条情感线索是什么?
明确:情感线索是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以“难忘”贯穿全篇。七件事有详有略,由课内到课外,由校内到校外,情感步步加深,充分表达了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真挚感情。
2.探究难点:分析人物及作者情感
(1)课文第一部分写蔡老师在“我”的记忆里总的印象是什么?
〔明确〕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2)“温柔”是从什么方面写?“美丽”是从什么方面写的?
〔明确〕“温柔”是从老师的性格上写;“美丽”是从老师的外貌上写的?
(3)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提示〕①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她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这些说明蔡老师温柔,热爱学生。
②她教我们跳舞,让我们观察蜜蜂吃蜂蜜,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这些说明蔡老师热情、慈爱的性格。
③蔡老师排除“我”和“小反对派”的小纠纷,说朋蔡老师公正、伟大的性格。
(4)从课文找出这些抒情的语句,分析一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活动〕①“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抒发作者对老师的理解和热爱之情。
②“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③“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对老师的高度评价,抒发了作者感激老师赞美老师的感情。
④“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 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依恋、热爱之情。
⑤“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抒发了作者思念老师的感情。
(5)“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点拨〕①“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写出“我”的调皮、机灵。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
②“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表现“我”的天真活泼。
③接近文学、爱好文学、模仿老师写字的姿势,说明“我”聪明、好学、尊敬师长。
④梦里导师,更表现“我”尊敬爱戴老师。
3.问题释疑:课堂讨论
(1)“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你”?
〔点拨〕一般的情况下,一篇文章的人称应前后一致。这里由 于抒发感情的需要,变换人称,表示感情激动到了极点,从而抒发了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更加亲切。
(2)“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如果删去“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行不行,为什么?
〔点拨〕从孩子的眼光评价老师给“我”的支持和帮助,热情赞美自己的老师,它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心情。如果删去,使人感到空泛,不亲切,过于夸张。
五、课堂小结
蔡老师是一个温柔、热情、慈爱、公正、伟大、热爱孩子的老师。
“我”是一个机灵纯正、天真活泼、尊师好学的学生。
记叙文中的抒情,有助于直接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六、 拓展延伸,写作训练?
非常真挚而感人的师生情谊,成为文学作品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假如作者在写这篇文章以后得知了蔡老师的音迅,而他此时已在文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准备给蔡老师写一张明信片,你能代魏巍写吗??
??? 在写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魏巍的成绩。
??? 魏巍,从1939年至1949年,主要从事诗歌创作,曾先后写作发表了《蛔蛔,你喊起他们吧》、《好夫妻歌》及《黎明的风景》、《寄张家口》、《开上前线》等诗歌作品,其中1942年创作的长诗《黎明的风景》因成功地表现了抗日斗争的生活而获晋察冀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鲁迅文艺奖金”。建国后专事散文及小说的创作,曾在1950年至1958年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及《故士和祖国》、《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依依惜别的深情》等作品,1952年与白艾共同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长空怒风》后,1956年又与钱小惠合作写出了电影小说《红色的风暴》。1963年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解说词编写工作。从1959年始至1978年,历时22年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东方》,以史诗般的笔触,热情而又深远开阔的思想,表现了壮烈的抗美援朝的战争生活,因而荣获1982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
??? 明信片都比较短,要特别注意内容的精要,而蔡老师和“我”已多年不见了,我在文学上已颇有建树,所以明信片应包含这样一些基本内容:
1.通过具体的情节或细节唤起老师对自己的回忆;
2.得体地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3.表达对老师的祝福。60字左右。?
七、课外作业:
指导写作:学习了《我的老师》,我想大家一定会受到不少启发和感染。今天我们也以“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人物记叙文。要求如下:
1、首先要真实,不要虚构,千万不要一写老师就是老师带病工作,病假条揣在口袋里,上课时咳嗽掏手帕,掉出了病假条;也不要虚构你自己生病在家,老师晚上冒雨到你家来给你补课。我们一定要选取真人真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材料的得来主要由于自己的周密观察。
2、要有明确的中心,或是写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或是写老师与同学的亲密无间,或是写老师的忘我工作,只有有了明确的中心,我们才能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3、材料尽可能从日常生活中、从看似平凡的事情中去寻找,从小处、细处落笔,力求做到“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见真情”。
4、适当插入抒情,不到感人之处不抒情。因为抒情离不开材料的基础,没有感人的材料,抒情必然生硬。只有真正写到自己情不能自己的时候抒情,才能激起读者感情的共鸣。
《我的老师》达标检测题
一、积累运用
1、依照拼音写出汉字。
⑴ ①kè( )瓜子 ②打kē()睡 ③kē( )破了头
⑵ ①字条juǎn()着埋在香炉里 ②发juàn( )子 ③入场quàn( )
2、给加线字注音。
①相似( ) ②死了似( )的 ③褪( )色 ④细腻( ) ⑤海鸥( )
3、比较括号中的词语,选择最恰当的填空。
(1)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______,她爱我们…… (察觉、觉察、发现、看出)
(2)我们见了她______就围上去。
(不自觉、不由得、恨不得、不觉得)
(3)我跟母亲非常______他,不知道他的死活。 (想念、纪念、怀念、牵挂)
(4)这时候蔡老师______了我,批评了我的小“反对派”们……
(帮助、援助、救助、支持)
4、下列句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汽车在老大爷身边戛然而止,市长打开车门,露出和蔼可亲的笑颜,亲自搀扶老大爷上了车。
B、我们的身体在不断长大,我们心中的一种情感也在潜滋暗长━━━“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D、夏乃声音的季节,蝉声更像一首绝句。这诗中自有其生命情调,旷远飘逸,让人不禁听得屏气凝神。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①殷雪梅同志生前是金坛市城南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今年3月31日中午,城南小学一、二年级数百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中排队前往影剧院。当殷雪梅带着学生队伍沿斑马线过马路时,突然,一辆白色小轿车飞驰而来。危急中,殷雪梅张开双臂奋力将五六名学生一起推到路边,而自己却被轿车撞飞。虽经全力抢救,但她终因伤势过重,不幸去世。殷雪梅把生的机会留给了孩子们,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离开了她为之奉献了终生的教育事业。
②4月7日那天,整个金坛都在流泪。十里长街,十万之众,为她送行。人们自发地扶老携幼,肃立路旁。他们之中。有学校师生,有公务人员,更多的是蹬三轮的、打工的、种地的、卖菜的……殷雷梅的事迹令老百姓泪流满面,也一定会拨动你的心弦。
请写出令你感动的原因和你从中吸取的“养分”。
令你感动的原因:
你从中吸取的“养分”: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1-17题。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11、节选文字所写的事件是_____,表达了“我”对老师的_______之情。
12、指出本段文字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时间:_____ 地点:_____ 人物:_____ 起因:_____ 经过:_____ 结果:_____
13、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中“他”和“孩子”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文中加线的词语似乎都与孩子的天性不合,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15、本文全将对蔡老师的称谓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一称“你”?
16、如果将文中最后一句改成“我很想再见到我的蔡老师。”行吗?为什么?
17、上文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A、细节描写 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B、细节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C、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抒情
D、细节描写 心理描写 抒情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
难忘的一躬
上初三的时候,人气最高的是语文课老师孙老师。他不但课讲得有特色,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最叫人难忘的是每堂课在班长喊起立之后,他总要鞠躬还礼后才正式上课。
孙老师最讲信用,答应我们什么事,他总会做到。对我们这些学生来说,孙老师就是我们学习做人的一本活教材。孙老师所说、所做的,几乎成了我们的行动指南。
中考前几天的一个下午,第三节是语文辅导课。
上课铃敲响,进来的却不是孙老师,而是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
“同学们,孙老师有点事,不能来上课了。不过他让我转告大家,放学前后,他一定赶回来,把大家的课补上。”
那时我们还小,谁也没有去想孙老师会有什么事,也没有人想到去问,但大家都认为,孙老师到时一定会来上课。
放学的铃声响了,孙老师还是没有来。
大家谁也没有动,因为同学们都相信,孙老师一定会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教室外站满了接孩子的家长。一刻钟过去了,不少家长走进教室领孩子,但没有同学走。
“孙老师说了,他一定会回来的。”
家长们只好退出去,静静地在教室外面等。
校长过来了。他轻声地告诉大家,一个小时前,孙老师的家属在校门口出了车祸,正在医院抢救。孙老师可能不会回来了,大家可以回家了。
不少家长再次走进教室领孩子,但依然没有人动。同学们还是认为,孙老师说过他会回来,他就一定会回来的。
教室里正因家长劝孩子回家而出现骚动时,孙老师的身影出现了。他来不及擦掉额头的汗水,就向依然在教室外的家长深深地鞠了一躬,连连说了几个“对不起,请多原谅”。然后,他走进教室,又向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对不起,让大家久等了,今天就不必起立了,我们直接上课。”
教室内外静得出奇。
孙老师平静地讲完了准备的课程,再次向同学们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大家的支持。我还有点事,有什么不明白的,明天继续。”
然后,对着教室外的家长们,孙老师又是深鞠一躬:“给你们添麻烦了,请多原谅。”
不一会儿,他的身影消失在了全体同学和家长的目光中。
中考后我们才知道,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
同学们泣不成声。
那个下午,孙老师的鞠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成为一名教师以后,我一直把孙老师那几个抱歉的鞠躬作为自己对待学生和做人做事的准则,并把它当作我人生中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选自《中国教师报》,作者张彩虹,有改动)
18、文中的孙老师“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这体现在哪些方面?
19、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探究句后问题。(任选一题)
(1)“孙老师就是我们学习做人的一本活教材”,将孙老师比作“活教材”好在哪里?
(2)“那个下午,孙老师的鞠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将句子中的“印”换成“留”好不好?为什么?
20、文章倒数第三段补充交代“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你认为有没有必要?为什么?
21、如果你是孙老师所教的这个班级的学生,望着孙老师匆匆远去的背影,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请结合上文展开合理想像,写一段反映心理活动的文字(30字左右)。
积累运用
1、 ⑴ ①嗑 ②瞌 ③磕 ⑵ ①卷 ②卷 ③券
2、①sì ②shì ③tuì ④nì ⑤ōu
3、(1)觉察 (2)不由得 (3)牵挂 (4)援助
4、A
点拨:A中“戛然而止”一般指车辆等在飞速行进的情况下突然停住,结合语境和市长对老大爷的态度看,此处属于误用。
阅读鉴赏
8、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随着作者回忆的轨迹,顺着作者记叙的思路,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一步步上升。可见,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
点拨:作者从多个角度选材,充分体现了蔡老师温柔、美丽的特点,表达了对老师的热爱和思念之情,可谓颇具匠心。我们在做写人的作文时,也要学会这种选材的技巧。
9、蔡老师爱诗,并且受用歌唱的音调教学生们读诗,给学生,尤其给作者以有益的影响。作者说,“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作者后来走上文学道路,而且一开始就从事诗歌创作,不能不说是由于儿时受到蔡老师有益的文学熏陶。
点拨:蔡老师教育学生就好像是春天的细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上面所讲的几件看似琐碎的小事,却无一不是以自己的行为给学生以有益的影响。有的是教育学生对他人的尊重,有的是启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有的是激起学生对文艺的兴趣。
10、令你感动的原因:舍已救人的壮举、崇高的师德、高尚的人格、平凡中的美丽等。
点拨:答对一点即可,答案不惟一。你从中吸取的“养分”:不设统一答案。
【课内同步阅读】
11、“我”梦中寻师 依恋、思念
12、一个夏季的夜里 在家里的当屋 “我”和母亲 想老师 熟睡中,我忽然爬起来,要去找老师,让母亲喊住了 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
13、“我”
14、“默默地”一词写出了孩子与自己喜爱的老师依依惜别的深情,“漫长”,看似反常,更显得学生对老师的思念与挚爱。
15、这是由于抒发感情的需要,变换人称,表示感情激动到了极点,从而抒发了对蔡老师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更加亲切。
16、不行,原句感情深沉含蓄,换后感情平直,表达效果较差。
17、D
【课外拓展阅读】
18、体现在两个方面:⑴学生起立后,他总要鞠躬还礼⑵最讲信用,答应学生什么事,总值做到。
19、(1)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孙老师“待人处事无可挑剔”“讲信用”对学生的影响之大,是学生学习做人的榜样。(2)不好。“印”字突出孙老师的鞠躬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不可磨灭,用“留”字显得平淡。
20、有必要,补充交代后,让读者知道了孙老师是在失去家属的情况下坚持给学生上课,进一步突出了孙老师恪守诺言的感人力量。
21、此题答案开放。
点拨:可以表达自己对孙老师的感激之情、畅想孙老师的行动对自己的影响、表示对孙老师家属的祝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