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1 铁及其化合物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1 铁及其化合物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16 10:3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铁及其化合物
教科书 书 名:化学必修第一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6月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Fe2+和Fe3+的性质及检验方法,并能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 2. 通过分析Fe(OH)2的性质,设计制备Fe(OH)2的实验方案。 3. 通过瓷土样品中铁元素的检验,初步建立解决问题的角度与思路。 4. 通过青瓷烧制技艺,建立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进一步感受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科学精神,弘扬匠心文化。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Fe2+、Fe3+的检验方法。
2. 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 3. Fe2+的还原性、Fe3+的氧化性,及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 4. 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制备Fe(OH)2的实验方案设计。
2. Fe、Fe2+、Fe3+转化关系模型的建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瓷土取材寻真铁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介绍】龙泉青瓷的独特艺术与本地特有的紫金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紫金土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黏土,瓷土在配料时就会加入紫金土,提高含铁量。 【过渡】紫金土是否真的含有铁元素?铁元素是以什么价态的形式存在呢? 【提问】怎么检验溶液中的Fe2+和Fe3+? 【任务】小组实验,用方案2检验Fe2+和Fe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提问】你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 【追问】你能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吗?若为离子反应,则写出离子方程式。 【提问】如果想要获取较为纯净的Fe(OH)2,实验操作中应注意什么? 【追问】应如何设计实验? 【介绍】检验溶液中的Fe2+和Fe3+方案3:加KSCN法。 【任务】小组实验,用方案3检验Fe2+和Fe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提问】你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 【分析】3号试管溶液变为血红色,是因为Fe3+和SCN-反应生成一种配合物Fe(SCN)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过渡】瓷土中真的有铁元素吗? 【资料】不同瓷土中铁的含量不同,成分以三价的Fe2O3为主。 【展示】这是从青瓷产拿到的四种瓷土样品,将其中的铁胎用盐酸浸取,使铁的氧化物转化为相应价态的离子,得到这份浸取液。 【提问】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瓷土中是否真的含有铁元素。 【任务】小组实验,分别用方案2和方案3检验Fe2+和Fe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提问】你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提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小结】Fe2+和Fe3+的检验方法。【思考、识记】 【思考、回答】 方案1:颜色观察法,其中Fe2+为浅绿色,Fe3+为棕黄色; 方案2:加碱法。 【实验、观察】 实验1:取1号试管加2mLFeCl3溶液,再逐滴加NaOH溶液;取2号试管加2mLFeSO4溶液,用长滴管直接伸入溶液中加NaOH溶液。 【总结、汇报】1号试管有红褐色沉淀产生,为氢氧化铁;2号试管有白色沉淀产生,为氢氧化亚铁,但沉淀很快变成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的氢氧化铁。 【书写】 【思考、回答】 1.排除溶液中的Fe3+; 2.驱逐溶液中的溶解氧; 3.隔绝空气。 【设计、汇报】 方案1:... 方案2:... 【实验、观察】实验2:取3号试管加2mLFeCl3溶液,滴加2~3滴KSCN溶液;取4号试管加2mLFeSO4溶液,滴加2~3滴KSCN溶液。 【总结、汇报】3号试管溶液变为血红色;4号试管无明显现象。 【思考、理解】检验Fe2+和Fe3+的几种方法。 【思考、理解】根据资料卡信息,浸取液应主要含Fe3+,且含少量的Fe2+,只要检验出其中一种价态的离子,便可证明瓷土中含有铁元素。 【设计、汇报】用NaOH溶液或KSCN溶液检验Fe3+。 【实验、观察】取5号试管滴加2mL浸取液,逐滴加NaOH溶液;取6号试管滴加2mL浸取液,滴加2~3滴KSCN溶液。 【总结、汇报】 5号试管无明显现象,说明浸取液中不含Fe3+;6号试管溶液变红,说明浸取液中含有Fe3+。 【思考、回答】浸取液中离子浓度较小,对于Fe3+的检验,KSCN的灵敏度更高。以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建立考虑问题的意识和宏观角度。 回顾总结Fe2+和Fe3+的检验方法,再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分析实验现象并书写方程式加以巩固和提升,加强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基础知识的落实。 结合Fe(OH)2易被氧化的特点,分析其制备实验的注意事项,并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掌握用KSCN检验Fe3+的重要方法,建构检验Fe2+和Fe3+的基本模型。 回归真实情境,根据资料信息预测瓷土浸取液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在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实验验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知识的运用能力。 分析两支试管中出现的矛盾现象,引发学生思考,从定性检测到浓度大小的影响,总结得出灵敏度更高的检验Fe3+的方法。
教学环节二:瓷器烧制见工艺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介绍】瓷器烧制过程,相同釉料烧制出不同釉色的原因。 【过渡】除了铁的氧化物的相互转化,在前面实验中我们还学习到氢氧化亚铁能被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那溶液中的Fe2+和Fe3+能否实现相互转化呢? 【任务】小组实验,分别用氯水和双氧水验证Fe2+是否能转变为Fe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提问】你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追问】你能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吗? 【追问】你能总结用KSCN检验Fe2+的方案步骤吗? 【小结】常见的强氧化剂均能将Fe2+氧化为Fe3+。 【任务】小组实验,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验证Fe2+是否能转变为Fe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提问】你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小结】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用于存在Fe3+干扰情况下Fe2+的检验。 【任务】小组实验,用白色粉末和黑色粉末验证Fe3+是否能转变为Fe2+,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提问】你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追问】两种粉末分别为维生素C和铁粉,你能根据实验原理说说这两种物质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吗? 【追问】你能写出Fe3+被铁单质还原的离子方程式吗? 【介绍】铜单质也能把Fe3+还原为Fe2+,同时生成Cu2+。根据这个原理,在工业上可用来印刷电路板。 【提问】如何处理使用后的“腐蚀液”,使其得到充分利用? 【小结】Fe2+和Fe3+的相互转化。【思考、理解】铁的氧化还原正是青瓷之“青”的奥秘所在。 【实验、观察】 将4号试管中的溶液分为两份,往其中一份滴加氯水,观察实验现象;另一份滴加双氧水,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汇报】两支试管溶液均变红,说明氯水和双氧水均能将Fe2+氧化为Fe3+。 【书写】 【思考、回答】先往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水或双氧水,若溶液变为红色,则证明溶液中含有Fe2+,不含Fe3+。 【实验、观察】取一支试管,滴加2mL浸取液,逐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汇报】溶液紫色褪去,说明浸取液中还含有Fe2+。 【思考、理解】若用KSCN溶液,Fe3+会干扰Fe2+的检验。 【实验、观察】往3号试管中加一小勺白色粉末,振荡,观察实验现象;往6号试管中加一小勺黑色粉末,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汇报】两支试管中溶液红色均褪去,说明白色粉末和黑色粉末均能将Fe3+还原为Fe2+。 【思考、回答】Vc是常用的抗氧化剂,在一些补铁剂中就有Vc的成分,以促进人体对亚铁的吸收;铁粉常被用作食品包装中的脱氧剂。 【书写】 【思考、理解】印刷电路板的原理。 【思考、回答】往腐蚀液中加入铁粉,置换出铜单质,过滤往滤液中加碱,过滤、加热灼烧便可得到氧化铁。也可用其它方法处理,使其得到充分利用。再次以青瓷制作这一真实情景为载体,学习并分析铁的氧化物的相互转化,即是对第一课时内容的巩固和提升,也对中国瓷器制作过程有进一步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系列实验验证Fe2+可以被常见的氧化剂氧化为Fe3+,建构检验Fe2+的实验方法模型;通过相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强化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通过系列实验验证Fe3+可以被一些还原剂还原为Fe2+;根据实验原理,联系到Vc和铁粉在生活中的运用,增强所学知识的实用性。 通过印刷电路板原理的学习,“腐蚀液”充分利用的方案设计,将书本知识与工业生产的相联系,培养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 帮助学生建构Fe2+和Fe3+相互转化的模型。
教学环节三:薪火相传树匠心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呼吁】无论是第一课的龙泉宝剑还是第二课的龙泉青瓷,这两项非遗文化都是手艺人的一代代传承,希望同学们也能像这些手艺人一样,践行工匠精神,筑梦技能报国!【思考、提升】本节课通过大量学生实验进行教学,即帮助其掌握相关知识,更提升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与青瓷制作的匠心文化相呼应,充分发挥课堂的德育功能,以人为本,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后作业
如何定量测定瓷土中铁元素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