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11.2 导体的电阻
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
电阻
选取一个导体,研究导体两端的电压U随导体中电流I的变化情况
导体A、B的U-I图像
A
B
U
I
R的值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物理学中把他叫做导体的电阻
E
S
R
B
A
V
电阻
4.导体的U -I 图像的斜率反映导体电阻的大小
1.定义: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中电流的比值
3.物理意义: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物理量
B
U
I
O
A
B
U
I
O
A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灯丝越粗用起来越亮
导体电阻跟横截面积有关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导体电阻与长度有关
移动滑片可以改变电阻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电线常用铜丝制造而不用铁丝
导体电阻跟材料有关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之间有何定量关系?
探究原理
a、b、c、d 四条不同的导体串联,电流相同,因此,电阻之比等于相应的电压之比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探究过程
(1)b与a只有长度不同,比较a、b的电阻之比与长度之比的关系
同种材料,S 一定,R 与L 成正比
(2)c与a只有横截面积不同,比较a、c的电阻之比与横截面积之比的关系
同种材料,L 一定,R 与S 成反比
(3)d与a只有材料不同,比较a、d的电阻是否相同
导体电阻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探究结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有定量关系,与电阻的材料也有关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例1“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及材料的定量关系”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a、b、c、d是四条不同的金属丝。现有几根康铜合金丝和镍铬合金丝,其规格如下表所示。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1)电路图甲中四条金属丝应分别选上表中的 (用编号表示);
(2)在相互交流时,有位同学提出用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只要将图中P端分别和触点1、2、3、4相接,读出电流,利用电流跟电阻成反比的关系,也能探究出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你认为上述方法是否正确 如正确,请说出理由;若不正确,请说出原因。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1)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选电阻丝时要注意尽量选择有相同参数(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B、C、E横截面积相同,B、C、D材料相同,C、D、E长度相同;
(2)接不同的电阻时,电流不同,故电阻分得的电压不同,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前提是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
答案:(1)BCDE (2)不正确,因为P端分别和触点1、2、3、4相接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一定相同,只有电压不变时,利用电流跟电阻成反比的关系,才能探究出导体的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
导体的电阻率
电阻定律:
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导体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导体的电阻率
意义: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
电阻率越大表明在相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的情况下 ,导体的电阻越大。
单位:欧·米,符号
电阻率
导体的电阻率
①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率不同
②纯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
③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对电阻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例1 电阻率 ,厚度为d=0.5m,表面为边长L=1m的正方形,电流方
向如图,求导体的电阻 ?
对电阻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例2如图所示,厚薄均匀的矩形金属片,边长ab=10 cm,bc=5 cm,当A与B间接入电压为U时,电流为1 A,若C与D间接入电压仍为U 时,其电流为( )
A.4 A B.2 A
C.0.5 A D.0.25 A
I-U与U-I图线
图线 比较内容 I-U图线(伏安特性曲线) U-I图线
坐标轴 I——纵坐标,U——横坐标,I随U变化 I——横坐标,U——纵坐标,I随U变化
斜率 图线上的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导体的电阻,即k=R
线性元件 图线形状 R1>R2
R1非线性元 件图线形状
1.图线上某点的斜率不等于电阻即k≠R
2.R随I的增大而减小
I-U与U-I图线
I-U与U-I图线
三、伏安特性曲线I-U图像
O
I
U
A
×
提示:I-U图像是曲线时,导体某状态的电阻等于图线上点A(UA,IA)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的倒数,而不等于该点切线斜率的倒数.
思考:I-U图像是曲线时,如何计算曲线上A点的电阻?
4
2
1
0
B
例3 (多选)如图6所示,为某一金属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像可知
A.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大
B.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升高而减小
C.导体两端电压为2 V时,电阻为0.5 Ω
D.导体两端电压为2 V时,电阻为1 Ω
√
√
图6
解析 该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为曲线,但根据R= 知,
故可知U=2 V时,R= Ω=1 Ω,且导体电阻随电压升高而增大,故A、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