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检测题高二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2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检测题高二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15 23:1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2《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二噁英是一类物质的统称,这类物质的母体是,其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如果被氯原子取代,所得到的物质毒性是KCN的100倍。当一个氯原子取代苯环上的氢时,所得的异构体数是
A.1 B.2 C.3 D.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和 为同种物质
B.碳的氢化物的熔沸点都低于的熔沸点
C.甲烷和乙烷中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
D.可燃冰、沼气、煤层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均为
3.化合物X的分子式为,X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如图。下列关于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分子属于酯类化合物
B.X在一定条件下可与3 mol 发生加成反应
C.符合题中X分子结构特征的有机物有1种
D.与X属于同类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不包含X)
4.有机物CalebinA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21H22O7
B.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10molH2反应
D.既能与浓溴水发生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5.下列有机物名称不正确的是
A.CH3—CH2—CH=CH2 1—丁烯
B. 间二甲苯
C.CH2OHCH2CHOHCH3 1,3—丁二醇
D.CH3—CH=CH2 2—甲基—2—乙烯
6.目前,甘肃某医药公司与北京大学共同开发研制的国家一类抗癌新药乙烷硒啉(Ethaselen)进入临床研究,其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B.气态分子的键角小于的键角
C.该分子的一氯取代物有5种 D.分子中的碳原子采取杂化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Na2CO3溶液处理锅炉中的CaSO4,利用了沉淀转化原理
B.烟花绽放时的五彩缤纷,这是利用了原子的吸收光谱
C.航空母舰上的防腐涂料中使用的石墨烯与乙烯互为同系物
D.太阳能电池板和锂离子电池组,均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基(CH3—)的电子式为
B.化学式CH2Br2只能表示一种物质
C.正戊烷的碳链是直线形
D.正丁烷(C4H10)的二氯代物有六种同分异构体
9.C6H14的各种同分异构体中所含的甲基数目和一氯取代物的数目可能是
A.2,4 B.4,1 C.3,5 D.4,4
10.决明子别名还瞳子,本草纲目中有“圃中种决明,蛇不敢入,决明解蛇毒,本于此也。”决明子中含有的一种物质A的结构简式如图,则A属于
A.烃 B.酚类 C.醇 D.醚
11.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2,2-二甲基-4-乙基戊烷
B.:2-丁醇
C.:间二甲苯
D.:2-甲基-3-丁炔
12.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O2和O3 B.2H和3H C.正丁烷和异丁烷 D.CH4和CH3CH3
13.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其中部分核心反应如图所示。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消耗44gCO2,转移电子数为6NA
B.反应②和③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H3OH+H2O2=HCHO+2H2O
C.30gHCHO与DHA的混合物中含氧原子数目为2NA
D.淀粉与纤维素的分子式相同,但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14.下列各组内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A.CH3CH=CH2和 B.CH3CH2CH2CH3和
C.CH3Cl和CH3CH2Br D.CH3OH和CH3CH2OH
15.下列各组物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关系
A D、T 互为同素异形体
B 富勒烯、石墨烯 互为同位素
C 、 互为同系物
D 互为同分异构体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6. 的名称是_______
17.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①的系统命名:_______________。
②CH3CH2CHO的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它可通过不同化学反应分别制得B、C、D和E 四种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反应的类型:A→C:_______________。
(2)在A~E五种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③已知HCHO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则在上述分子中所有的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代号)。
④ C能形成高聚物.该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⑤ 写出D与NaOH溶液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8.有机物M(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具有令人愉悦的牛奶香气,主要用于配制奶油、乳品、酸奶和草莓等型香精,是我国批准使用的香料产品,其沸点为。某化学兴趣小组从粗品中分离提纯有机物M,然后借助李比希法、现代科学仪器测定有机物M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一:将粗品用蒸馏法进行纯化。
(1)蒸馏装置如图1所示,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图中虚线框内应选用右侧的_______(填“仪器x”或“仪器y”)。
步骤二:确定M的实验式和分子式。
(2)利用元素分析仪测得有机物M中碳的质量分数为54.5%,氢的质量分数为9.1%。
①M的实验式为_______。
②已知M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二氧化碳密度的2倍,则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分子式为_______。
步骤三:确定M的结构简式。
(3)用核磁共振仪测出M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2所示,图中峰面积之比为1∶3∶1∶3;利用红外光谱仪测得M的红外光谱如图3所示。
M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填键线式)。
(4)写出两种含有酯基的M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19.(青蒿素是我国科学家从传统中药中发现的能治疗疟疾的有机化合物。已知: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可溶于乙醇、乙醚,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热稳定性差,青蒿素60℃以上易分解。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的。
(1)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流程如图:
研究团队经历了使用不同溶剂和不同温度的探究过程,实验结果如表:
溶剂 水 乙醇 乙醚
沸点/℃ 100 78 34.5
提取效率 几乎为0 35% 95%
①分离残渣与提取液的实验操作是_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
②研究发现,青蒿素分子中的某个基团受热不稳定,据此分析若用乙醇作溶剂,提取效率低于乙醚的原因是____。
③操作Ⅲ的主要过程可能是____(填字母)。
A.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B.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
C.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
(2)某学生对青蒿素的性质进行探究。将青蒿素加入含有NaOH、酚酞的水溶液中,青蒿素的溶解量较小,加热并搅拌,青蒿素的溶解量增大,且溶液红色变浅,说明青蒿素与____(填字母)具有相似的性质。
A.乙醇 B.乙酸 C.乙酸乙酯 D.乙醛
(3)青蒿素的质谱数据中有一个峰值与另一种抗疟药鹰爪素相同,而鹰爪素的该质谱峰对应过氧基团,于是推测青蒿素中也含有过氧基团,请写出过氧基的电子式:____,青蒿素所属晶体类型为____晶体。研究还发现,将青蒿素通过下面反应转化为双氢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效果更好。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4)科学家对H2O2分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较为漫长的过程,最初科学家提出了两种观点:甲:、乙:H—O—O—H,甲式中O→O表示配位键,在化学反应中O→O键遇到还原剂时易断裂。化学家Baeyer和Villiyer为研究H2O2的分子结构,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
a.将C2H5OH与浓H2SO4反应生成(C2H5)2SO4和水;
b.将制得的(C2H5)2SO4与H2O2反应,只生成A和H2SO4;
c.将生成的A与H2反应(已知该反应中H2作还原剂)。
①如果H2O2的结构如甲所示,实验c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A写结构简式):____。
②为了进一步确定H2O2的结构,还需要在实验c后添加一步实验d,请设计d的实验方案:____。
四、计算题
20.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用氰酸铵(NH4CNO)合成了尿素(),打破了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界限。
(1)氰酸铵晶体熔化时克服的作用力为_______,氰酸铵晶体比干冰的熔点_______(填“低”“高”或“相等”)。
(2)尿素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CH3CONH2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
(3)0.1mol有机物和0.2molO2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的产物为CO2、CO和H2O(g),产物经过浓硫酸后,浓硫酸的质量增加5.4g;再通过灼热CuO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1.6g;最后气体再通过碱石灰被完全吸收,碱石灰质量增加8.8g。
①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
②若0.2mol该有机物恰好与9.2g金属钠完全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某苯的同系物分子式为C8H10,若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生成的一卤代物有一种同分异构体,则该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21.有机化合物A含有C、H、O三种元素,取该有机物0.2 mol 和0.9 mol O2在密闭容器中燃烧,产物为CO、CO2和H2O(g),把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和碱石灰。结果,浓H2SO4的质量重了18g ,CuO的质量轻了9.6g,碱石灰的质量增重了35.2g。
(1)通过计算确定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若A可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且A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该有机物为对称结构,,同分异构体个数为2,答案为B。
2.A
【详解】A.二氯甲烷是四面体结构, 和 为同种物质,故A正确;
B.碳的氢化物有多种(烃类),熔沸点有的高于氨气,故B错误;
C.甲烷和乙烷中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不完全相同,甲烷中只有极性键,乙烷中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故C错误;
D.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故D错误;
答案选A。
3.D
【分析】化合物X的分子式为C8H8O2,X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其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且面积之比为1:2:2:3,说明分子中含有4种H原子,根据含有一个取代基的苯环上有三种氢原子,个数分别为1、2、2,所以剩余侧链上的3个氢等效,为-CH3,结合红外光谱可知,分子中存在酯基,且存在结构,故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为。
【详解】A. X为,含有酯基,属于酯类化合物,故A正确;
B.X含有一个苯环,苯环在一定条件下可与3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
C.结合分析,X只有一种,故C正确;
D.含有酯基、苯环,若为羧酸与醇形成的酯有:甲酸苯甲酯,苯甲酸甲酯,若为羧酸与酚形成的酯,可以是乙酸酚酯,可以是甲酸与酚形成的酯,甲基有邻、间、对三种位置,所以共6种异构体,与A属于同类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只有5种,故D错误;
故选:D。
4.D
【详解】A.由题给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分子式为C21H20O7,A错误;
B.该有机物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6种(苯环上的等效氢有6种),B错误;
C.该物质分子中含2个苯环和2个碳碳双键,则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8molH2反应,C错误;
D.分子中含碳碳双键和酚羟基,故能与浓溴水反应;分子中含酯基和酚羟基,所以能与NaOH溶液反应,D正确;
故答案选D。
5.D
【详解】A.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属于烯烃,主链上有4个碳原子,碳碳双键在1、2号碳原子之间,故CH3—CH2—CH=CH2的名称为1—丁烯,A正确;
B.两个甲基在苯环的间位,故的名称为1,3-二甲基苯或间二甲苯,B正确;
C.分子中主链含有4个碳原子,在1、3两个碳原子上各有一个羟基,故CH2OHCH2CHOHCH3的名称为1,3—丁二醇,C正确;
D.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属于烯烃,主链上有3个碳原子,故CH3—CH=CH2的名称为丙烯,D错误;
故答案为:D。
6.B
【详解】A.是34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故A正确;
B.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3,且没有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正三角形,键角为120°,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4,且含有1个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键角为107°,气态分子的键角大于的键角,故B错误;
C.该分子式对称的结构,苯环上4个H和亚甲基上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可以形成5种一氯取代物,故C正确;
D.该分子中含有亚甲基、苯环和羰基,碳原子采取杂化,故D正确;
故选B。
7.A
【详解】A.用Na2CO3溶液处理锅炉中的CaSO4,利用了沉淀转化原理,使硫酸钙转化为更难溶的碳酸钙,再利用酸溶解而除去,选项A正确;
B.烟花绽放利用的是原子的发射光谱,选项B错误;
C.石墨烯是单质,乙烯为烯烃,二者不互为同系物,选项C错误;
D.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锂离子电池组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8.C
【详解】A.甲基为中性基团,其电子式为,A正确;
B.其中的碳原子为空间四面体结构,CH2Br2只能表示一种物质,B正确;
C.正戊烷的碳链是锯齿形,C不正确;
D.采取定一移一的方法可查找出正丁烷的二氯代物有六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D正确;
故答案为C。
9.C
【详解】①C6H14的各种同分异构体中只有CH3CH2CH2CH2CH2CH3中含2个甲基,一氯取代物的数目为3种;
②若C6H14的某种同分异构体中含3个甲基,则C6H14的结构为,有5种一氯代物;若为,一氯代物有4种;
③若C6H14的某种同分异构体中含4个甲基,则C6H14的结构为或,前一种有2种一氯代物,后一种有3种一氯代物;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0.C
【详解】有机物含有醇羟基、碳碳双键,不含苯环,则为醇类;
故选:C。
11.B
【详解】A.所给的有机物主链选择不当,正确名称为:2,2,4-三甲基己烷,A错误;
B.主链有4个碳,羟基在2号碳上,名称为:2-丁醇,B正确;
C.两甲基处于对位,正确名称为:对二甲苯,C错误;
D.应从离碳碳三键近的一端开始编号,正确名称为:3-甲基-1-丁炔,D错误;
答案选B。
12.C
【分析】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
【详解】A.O2和O3是同素异形体,A错误;
B.2H和3H是同位素,B错误;
C.正丁烷和异丁烷是同分异构体,C正确;
D.CH4和CH3CH3是同系物,D错误;
故选C。
13.C
【分析】转化过程中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表所示:①,②,③,④,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反应①消耗1,同时消耗3,转移电子数为6,故A项正确;
B.据分析,反应②和③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H3OH+H2O2=HCHO+2H2O,故B项正确;
C.与DHA的最简式均为,则30g与DHA的混合物中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故C错误;
D.淀粉与纤维素的分子式相同,均为,但n值不同,故二者既不是同系物也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项正确;
故答案选C。
14.D
【详解】A.CH3CH=CH2是烯烃,是环烷烃,二者结构不相似,不是同一类别的物质,错误;
B.CH3CH2CH2CH3是丁烷,是2-甲基丙烷,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错误;
C.CH3Cl是氯代烷烃,CH3CH2Br 是溴代烷烃,二者结构不相似,没有分子式的通式,不是同一类别的物质,因此不是同系物,错误;
D.CH3OH和CH3CH2OH 都是饱和一元醇,分子式通式是CnH2n+2O,因此是同系物,正确。
15.D
【详解】A.D、T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A错误;
B.富勒烯、石墨烯是不同的碳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B错误;
C.、在分子组成上相差的是,不是2个,不是同系物,C错误;
D.的分子式都是,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
故选D。
16.2-氯丙酸
【详解】该物质主链上有3个碳含有羧基,氯原子连接在第二个碳上,故该物质的名称为2-氯丙酸。
17. 3,4-二甲基己烷 CH3CH2CHO+2[Ag(NH3)2]OH→CH3CH2COONH4+2Ag↓+3NH3+H2O 消去反应 C和E C +2NaOH+HCOONa+H2O
【详解】(1)① 是烷烃,系统命名为 3,4-二甲基己烷。②CH3CH2CHO的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CHO+2[Ag(NH3)2]OHCH3CH2COONH4+2Ag↓+3NH3+H2O。
(2)①根据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A→C醇羟基的消去反应。
②根据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C与E的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③由于苯环、醛基、碳碳双键均是平面形结构,则在上述分子中所有的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的物质是C。
④ C含有碳碳双键,能形成高聚物.该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
⑤D含有酯基和羧基,D与NaOH溶液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COONa+H2O。
18.(1) 蒸馏烧瓶 仪器y
(2) 88
(3) 羟基、羰基
(4)、、、
【详解】(1)仪器a的名称为蒸馏烧瓶;蒸馏时使用仪器y(直形冷凝管),仪器x(球形冷凝管)一般用于冷凝回流装置中,故答案为:蒸馏烧瓶;仪器y;
(2)①计算该有机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子内各元素原子的个数比:,即实验式为:,故答案为:;
②M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二氧化碳密度的2倍,则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设分子式为,则,n=2,则分子式为,故答案为:88;;
(3)根据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3∶1∶3,说明分子中含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个数比为1∶3∶1∶3,结合红外光谱图所示含有C-H、H-O、C=O等化学键,其结构简式为,所含官能团为羟基、羰基,其键线式写作,故答案为:羟基、羰基;;
(4)酯基为,含有酯基的M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19.(1) 过滤 蒸馏 乙醇沸点相对乙醚来说较高,分离时易造成青蒿素受热被破坏,导致其提取率偏低 B
(2)C
(3) 分子 还原
(4) +H2 C2H5OC2H5+H2O 用无水硫酸铜检验c的反应产物中有没有水
【分析】本题是一道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实验题,首先用乙醚从青蒿干燥破碎中萃取出青蒿素,之后过滤得到提取液,再通过蒸馏的方式分离乙醚和粗品,再对粗品提纯即可得到精品,以此解答。
(1)
①分离残渣与提取液的操作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该实验操作方法是名称是过滤;操作Ⅱ为分离互溶的两种液体物质的操作,该操作名称为蒸馏;
②用乙醇作溶剂,提取效率偏低,不能达到理想效果的原因是乙醇沸点相对乙醚来说较高,分离时易造成青蒿素受热被破坏,导致其提取效率偏低;
故答案为:乙醇沸点相对乙醚来说较高,分离时易造成青蒿素受热被破坏,导致其提取效率偏低;
③操作Ⅲ为提纯青蒿素的过程得到精品青蒿素。
A.青蒿素在水中几乎不溶,不能用水溶解,A错误;
B.青蒿素在乙醇中可溶解,加95%的乙醇,然后浓缩、结晶、过滤,就可以提纯青蒿素,B正确;
C.加入乙醚分液后得到的还是混合液,而不是精品,C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2)
A.乙醇易溶于水,A错误;
B.乙酸易溶于水,B错误;
C.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加入含有NaOH、酚酞的水溶液后水解生成乙酸,且水解的碱性减弱,溶液红色变浅,C正确;
D.乙醛易溶于水,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3)
过氧基里两个氧之间有一对共用电子对,另外两个氧还各有一个单电子,故其电子式为;
青蒿素的熔点为156~157℃,熔点较低,说明该物质属于分子晶体;
根据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分子结构的不同,可知该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物质与H2的加成反应属于还原反应,故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还原反应;
(4)
①根据原子守恒可知,A的分子式为C4H10O2,所以如果双氧水的结构如甲所示,O→O键遇到还原剂时易断裂,则实验c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2 C2H5OC2H5+H2O;
②如果双氧水的结构如乙所示,则反应为C2H5O-OC2H5+H2→2CH3CH2OH,两者的区别之一为是否有水生成,所以可利用无水硫酸铜进行检验。因此用无水硫酸铜检验c的反应产物有没有水。
20. 离子键 高 sp3 酰胺基 C2H6O2
【分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的质量增加5.4g,说明反应产物中含水5.4g,通过灼热氧化铜,由于发生反应CuO+COCu+CO2使固体的质量减轻,结合方程式利用差量法可计算CO的物质的量;通过碱石灰时,碱石灰的质量增加了8.8g可计算总CO2的物质的量,减去CO与CuO反应生成的CO2的质量为有机物燃烧生成CO2的质量,根据元素守恒计算有机物中含有C、H、O的物质的量,进而求得化学式;结合分子式、与钠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判断分子中官能团。
【详解】(1)氰酸铵是离子化合物,氰酸铵晶体熔化时克服的作用力为离子键;干冰是分子晶体,由于离子键的强度远大于分子间作用力,故氰酸铵晶体比干冰的熔点高。故答案为:离子键;高;
(2)尿素中氮原子的价层电子对=3+ =4,杂化方式为sp3,CH3CONH2中官能团-CONH2的名称是酰胺基。故答案为:sp3;酰胺基;
(3)①有机物燃烧生成水5.4g,物质的量为 =0.3mol,令有机物燃烧生成的CO的质量为x,则: ,所以x=2.8g,CO的物质的量为 =0.1mol,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CO与CuO反应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质量为0.1mol×44g/mol=4.4g,有机物燃烧生成的CO2的质量为8.8g-4.4g=4.4g,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原子守恒可知,有机物分子中N(C)= =2,N(H)= =6,N(O)= =2,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6O2。故答案为:C2H6O2;
②9.2g金属钠的物质的量为=0.4mol,与0.2mol该有机物恰好完全反应,故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2个羟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故答案为: ;
(4)某苯的同系物分子式为C8H10,不饱和度为4,若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生成的一卤代物有一种同分异构体,结构对称,为对二甲苯,则该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21.(1)C4H10O
(2)
【分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的质量增加18g说明反应产物中含水18g,通过灼热氧化铜,氧化铜质量减轻9.6g,结合方程式可计算CO的物质的量,通过碱石灰时,碱石灰的质量增加了35.2g可计算总CO2的物质的量,根据氧元素守恒可计算有机物中含有O的物质的量,进而求得化学式,并判断可能的结构简式;先根据手性碳原子指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A可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说明有羟基,再根据分子式分析。
【详解】(1)浓硫酸增重18g说明反应产物中含水18g,即产物中含水=1mol;通过灼热氧化铜,,氧化铜质量减轻9.6g,说明CO还原氧化铜反应中氧化铜失去O为9.6g,即0.6mol,同时说明产物中含0.6molCO;通过碱石灰增重35.2g说明还原氧化铜的得到的CO2与原产物的CO2总重35.2g,即0.8mol,减去由CO转化来的0.6moCO2,说明产物中含0.2molCO2;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0.2mol有机物与0.9mol氧气反应生成1molH2O、0.6molCO、0.2molCO2,即2molH,2molO,0.8molC,减去参与反应的0.9molO2,即1.8molO;可得知0.2mol的有机物含有2molH,0.2molO,0.8molC,即1mol有机物含10molH,1molO,4molC,化学式为C4H10O;故答案为C4H10O。
(2)A可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说明有羟基,且A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则有一个碳原子连有四个不同基团,所以其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