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

文档属性

名称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9-27 11:2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36”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上)
编号: 班级: 姓名:
课题:金色花
主备: 审核: 时间:2014年 9 月 日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用意象表达感情及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2、品味文章的精美语言,体会文中浓浓的母子情。
3、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自主预习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嗅( ) 《罗摩衍那》( ) 匿笑( ) 祷告( ) 沐浴( )
2、了解作者,完成填空。
泰戈尔,__________作家、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社会活动家。他于1913年获__________奖,成为获此荣誉的第一位东方作家,印度人虔诚地把他奉作“诗祖”。代表作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体知识。
散文诗是兼具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读课文,找答案。
⑴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一朵怎样的花?
⑵“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
⑶文中写到的母子有着怎样的性格和感情?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5、大声朗读全文。
三、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把“我”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2、为什么“我”要变成金色花,又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3、这篇散文诗讲述的事情有没有偏离母爱的主题?
四、当堂评价
1、填空:
《金色花》通过写一个儿童把自己想象成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并由此想象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现家庭之爱、母子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和圣洁。21教育网
2、对“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不响”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孩子不懂事,让母亲伤心着急。
B、对母亲的关心,不予理睬。
C、体现孩子天真、顽皮的性格,也说明了母子关系和谐融洽。
3、对“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金色花是开在圣树上的花,变成金色花可以给全家带来福气。
B、金色花很好看,很好玩。
C、为了跟妈妈捉迷藏。
D、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五、拓展提升
想想自己也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以后干些什么?
六、课后检测
1、字音字形:
沐浴( ) 嗅到( ) 跳舞( ) dǎo( )告
花bàn( ) nì( )笑
2、词语积累:
⑴__________:向神祈求保佑。
⑵__________:偷偷地笑。
⑶沐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摇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个性思考:
《金色花》中“我”要变成金 ( http: / / www.21cnjy.com )色花,又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纯真的爱,在日常生活中你自己又是怎样表达对母亲的爱?写一写你的经历和大家交流。www.21-cn-jy.com
七、课后反思
“136”导学案——七年级语文(上)
编号: 班级: 姓名:
课题:荷叶·母亲
主备: 审核: 时间:2014年 9 月 日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用意表达感情中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2、品味文章的精美语言,体会文中浓浓的母子情。
3、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自主预习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并蒂( ) 菡萏( ) ( ) 徘徊( ) ( )
欹斜( ) 荫蔽( )
2、了解作者。
冰心(1900—1999),原名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笔名出自“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代表作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和小说散文集__________。她的诗歌以歌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三大主题。21cnjy.com
3、朗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
1、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图画呢?这幅图画中包含了哪些内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21·cn·jy·com
2、作者看了几次红莲?其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3、“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中“无力的水珠”象征了什么?
4、作者为什么要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呢?课文重点描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提起九年前祖父和我的赏莲呢?2·1·c·n·j·y
四、当堂评价
1、结尾一段的品读。
红莲是“我”,荷叶是__________,温馨感人,爱意浓浓,“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的人。自然界的雨点是可见的、有形的,“心中的雨点”却是__________的。结尾直抒胸臆、卒章显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美文,试着从写景、意境感情三个方面进行赏析(填空):
文章美在三处:一是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二是__________,作者被美景感动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幻化出“荷叶母亲”如诗如画的美好形象;三是__________,母亲是纯洁的,总是在你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你以慰藉和力量,母亲是无私的,她将永远荫蔽着你,伴随你一生。21·世纪*教育网
五、拓展提升
根据所给句子再续写一句:
母爱就像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
六、课后检测
1、字音字形:
覆盖( ) 荫蔽( ) 并蒂( ) 慈怜( )
zǐ( )妹 莲péng( ) 蒸dàn( ) qī( )斜
2、词语积累:
⑴__________:倾斜,歪斜。
⑵__________:(事情)多而杂乱。
⑶徘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花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个性思考:
《荷叶·母亲》一文的作者花大量的笔墨写莲花和荷叶,对赞美母亲有什么作用?
七、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