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高级中学2012年第一学期化学学科一课一练(40)命题人:李小兵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2(建议完成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1.在1 L 1 mol·L-1的氨水中 ( )
A. 含有1 mol NH3分子?B. 含NH3和NH之和为1 mol?
C. 含NH3·H2O 1 mol?D. 含NH3、NH3·H2O、NH之和为1 mol
2.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不能确定
3.已知25%氨水的密度为0.91 g·cm-3,5%氨水的密度为0.98 g·cm-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
A.等于15% B.大于15% C.小于15% D.无法估算
4.氯化铵和氯化钠可用下列哪一种方法分离 ( )
A.加入氢氧化钠 B.加入AgNO3溶液 C.加热法 D.加入一种合适的酸
5.将NH4HCO3置于干的试管中加热,并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过氧化钠和碱石灰的干燥管,最后得到的气体有 ( )
A.NH3,O2 B.H2O,O2 C.CO2,O2 D.O2
6.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
A B C D
7.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
A.K+、Na+、HSO3-、C1- B.Na+、Ba2+、A1O2-、NO3-
C.NH4+、K+、Cl-、NO3- D.K+、Na+、ClO-、S2-
8.学生用滤纸折成一只纸蝴蝶并在纸蝴蝶上喷洒某种试剂,挂在铁架台上。另取一只盛有某种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 。过一会儿,发现纸蝴蝶的颜色由白色 转变为红色,喷洒在纸蝴蝶上的试剂与小烧杯中的溶液是 ( )
A
B
C
D
纸蝴蝶上的喷洒液
石蕊
酚酞
酚酞
石蕊
小烧坏中的溶液
浓盐酸
浓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浓硫酸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
A.过量的NaHSO4和Ba(OH)2溶液反应:2H++SO42- +Ba2++2OH-= BaSO4↓+2H2O
B.NH4HCO3和过量NaOH溶液相混合:HCO3-+OH-=CO32-+H2O
C.NaHSO4溶液中滴加氨水:H++NH3·H2O=NH4++H2O
D.用氨水吸收过量的SO2:NH3·H2O+SO2=NH4++HSO3-
10.将可能混有下列物质的硫酸铵样品13.2g, 在加热条件下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收集到气体4.3L(标准状况),则该样品内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
A.碳酸氢铵和硝酸铵 B.碳酸铵和硝酸铵
C.氯化铵和碳酸氢铵 D.氯化铵和碳酸铵
二、填空题
11.某白色晶体A,与盐酸反应产生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将B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若在A的水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则析出的白色沉淀C和无色气体D;D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加热固体A,可生成水、B和D,而且B和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根据以上事实,可以判断出A是_______,B是_________,C是_______。加热固体A生成水、B和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12.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
(2)收集氨气应使用 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 作干燥剂。
(3)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 。
(4)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13.某研究小组进行与NH3有关的系列实验。
⑴将NH3通入溴水中,有N2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为验证“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第6页右上图所示的装置,图中B管的容积是A管的2倍,活塞K1、K2、K3、K4、K5均关闭(固定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HCl和NH3均不溶于石蜡油,也不与之反应;装置气密性好。
①在A管中充满与大气压强相等的干燥HCl气体。操作是
。
控制活塞K4、K5,调节C,使B管充满与A管同压的干燥NH3。
②缓缓开启K3,A管中的现象是 。
要达到实验目的,当反应完成并恢复到室温时,B管中预
期的现象是 ;若观察不到预期现象,
主要原因是 。
三、计算题
14.在一定条件下,NO跟NH3可以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现有NO和NH3的混合物1 mol,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中,若经还原得到的N2比经氧化得到的N2多1.4g。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若以上反应进行完全,试计算原反应混合物中NO与NH3的物质的量可能各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