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必考专题: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统计2018年重庆的气温增减变化情况应选用( )比较合适。
A.复式统计表 B.条形统计图 C.分段统计表 D.折线统计图
2.下列统计内容中,最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来描绘数据的是( )。
A.护士绘制6位病人3时整的体温情况 B.统计某校一到六年级近视的人数
C.2021年4月份每天的平均气温 D.统计501班上学使用各种交通工具数量
3.统计2017年家乡的气温增减变化情况应选用( )比较合适。
A.统计表 B.分段统计表 C.条形统计图 D.折线统计图
4.爸爸和小明一同从家里去书店,爸爸骑车,小明步行。爸爸因事在途中停留一段时间,办完事之后继续向书店骑行,而小明已经先到达书店。下面图( )反映了这个故事。
A. B.
C. D.
5.下图是王皓放学后到书店里买书后回家的示意图。下面的描述与图意不符是( )。
A.从放学后到家期间一共是21分钟 B.从学校到书店的平均速度是50米/分
C.从书店到家的距离是500米 D.从学校到书店的距离是300米
6.王叔叔去某城市当防控疫情志愿者,记录了当地一周的温度,根据统计图可以判定,这几天的温度变化最大的是( )。
A.周一到周二 B.周二到周三
C.周三到周四 D.周六到周日
二、填空题
7.“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都熟悉,如图是兔子比赛时的情况。从图中可以判断出兔子睡醒后的速度比睡觉前的速度( )。(填“快”或“慢”)
8.“1分钟跳绳”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一个测试项目,一年级的小东和同学们一直在刻苦练习。下图是5次阶段性练习中小东和全班平均“1分钟跳绳”个数的情况。
(1)在第( )次练习中,小东跳绳的个数和全班的平均个数相同。
(2)从第( )次练习到第( )次练习,小东的进步最快。
9.国家于2018年提出《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后,2021年北京市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下面是2017年和2021年北京市各月空气质量达到优良情况的统计图。
2017年和2021年北京市各月空气质量达到优良情况的统计图
(1)2021年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最多的是( )月,有( )天。这两年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相差最大的是( )月,相差了( )天。
(2)对比这两年相应各月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的天数,2021年比2017年多的有( )个月。
(3)2017年各月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的平均值约为19天,不到20天。根据图中信息请你估计,2021年各月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的平均值( )达到20天。(填“能”或“不能”)
10.张阿姨种了两棵不同的树木并记录了它们20年的生长情况。制成了它们的生长情况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1)植树后的第2年到第6年,两种树生长速度较快的是( )树。
(2)植树后的第( )年两树的高度一样。
(3)乙树在种下的第( )年停止了长高,它的高度停在了( )米;甲树在种下的第( )年也停止了长高。
11.
(1)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城和城的气温变化趋势( )(填“相同”或“相反”)。
(2)“城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月为夏季,气候炎热”。根据这条信息可以看出,统计图中折线( )表示的是城的气温变化情况,折线( )表示的是城的气温变化情况。
(3)城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是( )月,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月。
(4)城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的平均气温是( )℃,这时城的月平均气温是( )℃。
12.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一个( )统计图。
(2)第一分店( )月饮料销售量最小,第二分店( )月饮料销售量最大。
(3)两个分店八月份饮料销售量相差( )件。
(4)从整体上来看,第( )分店饮料的销售量较差。
三、解答题
13.五(1)班要从两个同学中选一人参加学校的投篮比赛。下表是两位同学的训练成绩:(每人每次投10个)
甲、乙一周投篮训练投中情况统计图
(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上面的折线统计图。
(2)分析数据,你认为应该选哪个同学参加学校的投篮比赛比较合适?为什么?
14.在同样大小的不锈钢保温杯和陶瓷保温杯里装入同样多温度相同的水,每过30分测量一次保温杯内的水温,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经过时间/分 0 30 60 90 120 150
不锈钢保温杯里的水温/摄氏度 95 95 95 95 90 90
陶瓷保温杯里的水温/摄氏度 95 90 85 80 75 70
(1)根据表中的数据,把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
(2)经过30分,两个杯中的水温相差( )摄氏度;经过90分,两个杯中的水温相差( )摄氏度。
(3)某公司打算给职工买保温杯,你建议买哪一款?为什么?
15.以下是便利超市成长牛奶销售情况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6月份,成长牛奶中高钙奶的销售量与果汁奶相同,请把上面的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6月份,有机奶比纯牛奶多卖了( )箱。
(3)上半年,成长牛奶在( )月份的总销售量最多,( )月份的总销售量最少。
(4)上半年,成长牛奶总销售量从( )月份到( )月份上升得最快。
(5)结合两个统计图,说一说成长牛奶上半年总销售量是如何变化的?
16.下面是万家乐超市甲、乙两个分店去年四个季度的销售额统计图,请你看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个分店平均每个月的销售额各是多少万元?
(2)说说两个店销售额的变化情况,再根据平均每个月的销售额对两个分店的经营情况进行评价。
17.知识的记忆是会遗忘的。为了探索记忆遗忘的规律,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做了一个实验:通过自己第一天的学习记住100个英语单词,以后每一天对这100个单词进行听写,得到的结果如下表。
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记住单词的个数 100 29 20 15 13 12 12
(1)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
(2)从第( )天到第( )天遗忘得最快;从第( )天到( )天遗忘得最慢。
(3)这个实验结果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18.赵庄小学2017-2021年入学的部分学生营养情况统计如下:
年份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营养不良人数 60 40 45 35 28
肥胖人数 15 25 32 30 40
(1)请根据统计表的信息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赵庄小学2017-2021年入学的部分学生营养情况统计图
(2)营养不良人数和肥胖人数各呈现什么变化趋势?
(3)看到以上情况你想说些什么?
参考答案:
1.D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统计表是反映统计资料的表格,是对统计指标加以合理叙述的形式,它使统计资料条理化,简明清晰,便于检查数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对比分析;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统计2018年重庆的气温增减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统计表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2.C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A.护士绘制6位病人3时整的体温情况,最适合用条形统计图;
B.统计某校一到六年级近视的人数,最适合用条形统计图;
C.2021年4月份每天的平均气温,最适合用折线统计图;
D.统计501班上学使用各种交通工具数量,最适合用条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3.D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统计表是反映统计资料的表格,是对统计指标加以合理叙述的形式,它使统计资料条理化,简明清晰,便于检查数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对比分析;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统计2017年家乡的气温增减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统计表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4.B
【分析】如图所示,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路程,图线斜率表示,也就是速度。
图线越倾斜,速度越快,所以上面的图线代表爸爸,下面的图线代表小明。
已知爸爸途中停留了一段时间,也就是时间在变,路程不变,会出现一条线段。爸爸办完事后继续向书店骑行,小明已先到达书店。
【详解】A.爸爸的最后路程会变短,不符题意。
B.爸爸继续骑行之后,路程相同时,小明用的时间更少,符合题意。
C.爸爸继续骑行之后,途中追上了小明,不符题意。
D.爸爸继续骑行之后,最后追上了小明,不符题意。
爸爸和小明一同从家里去书店,爸爸骑车,小明步行。爸爸因事在途中停留一段时间,办完事之后继续向书店骑行,而小明已经先到达书店。下面图。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图象与实际问题的转化。
5.C
【分析】A.从图中可知,横轴1小格表示3分钟,计算出从放学后到家一共用的时间即可;
B.从图中可知,从学校到书店的路程是300米,用时6分,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他从学校到书店的平均速度;
C.折线的第三段表示从书店到家,从纵轴上找出这段折线的起点和终点的距离,相减即可;
D.折线的第一段表示从学校到书店,从纵轴上找出这段距离。
【详解】A.从图中可知,横轴1小格表示3分钟;
16时18分+3分=16时21分
16时21分-16时=21分
从放学后到家期间一共是21分钟,原题说法正确;
B.300÷6=50(米/分)
从学校到书店的平均速度是50米/分,原题说法正确;
C.500-300=200(米)
从书店到家的距离是200米,原题说法错误;
D.从图中可知,从学校到书店的距离是300米,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6.C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每天的温度,利用减法求出相邻两天的温度变化,从而选出变化最大的选项。
【详解】A.20-14=6(℃)
B.20-10=10(℃)
C.29-10=19(℃)
D.27.5-15=12.5(℃)
6<10<12.5<19
这几天的温度变化最大的是周三到周四。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会看图并从中提取有用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7.快
【分析】观察折线统计图,兔子睡觉前跑步时间为15分钟,路程200米,睡觉后跑步时间45-35=10(分钟),路程450-200=250(米)。据此,分别求出睡觉前后的速度,再对比出快慢即可。
【详解】睡觉前:200÷15≈13(米/分)
睡醒后:(450-200)÷(45-35)
=250÷10
=25(米/分)
25>13,所以,睡醒后的速度比睡觉前的速度快。
【点睛】本题考查了行程问题,速度=路程÷时间。
8.(1)3
(2) 2 3
【分析】(1)观察折线统计图,实线代表小东跳绳的个数,虚线表示全班的平均个数,两条线交叉的位置,即是小东跳绳的个数等于全班的平均个数,这时候的位置正好对应的是第3次;
(2)要找到第几次练习到第几次练习进步最快,用本次练习的个数减去前一次练习的个数,计算出每两次之间的差值,差值越大的,说明进步越明显。
(1)
在第3次练习中,小东跳绳的个数和全班的平均个数相同。
(2)
68-50=18(个)
100-68=32(个)
112-100=12(个)
125-112=13(个)
12<13<18<32
所以从第2次练习到第3次练习,小东的进步最快。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及应用,从中获取信息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9.(1) 12/十二 30 7/七 13
(2)10
(3)能
【分析】(1)实线代表2021年北京市各月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的情况,根据折线的上下起伏,可以看出最高点在12月份,即是2021年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最多的是月份,有30天;把这两年每个月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相减,再比较大小即可得出相差最大的是月份以及相差最多的天数。
(2)虚线代表2017年北京市各月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的情况,实线代表2021年北京市各月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的情况,对比这两年相应各月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的天数,找到实线位置比虚线位置高的月份,即是2021年比2017年多的月份;
(3)根据图中2021年北京市各月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的情况来看,只有2月和3月的优良天数在20天以下,分别为18天和11天,而12月份优良天数有30天,10月份优良天数有29天,光看这4个月的平均天数都会超过20天,所以2021年各月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的平均值肯定会达到20天。
(1)
2021年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最多的是12月,有30天。
24-16=8(天)
18-16=2(天)
19-11=8(天)
27-22=5(天)
23-15=8(天)
21-11=10(天)
26-13=13(天)
29-23=6(天)
27-16=11(天)
29-25=4(天)
24-23=1(天)
30-26=4(天)
1<2<4<5<6<8<10<11<13
这两年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相差最大的是7月,相差了13天。
(2)
2021年优良天数的月份与2017年相比,除了3月和11月,其它月份均比2017年这几个月多。所以2021年比2017年多的有10个月。
(3)
根据分析得,2021年各月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的平均值能达到20天。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应用,从中获取信息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10.(1)乙
(2)10/十
(3) 10/十 8 15/十五
【分析】(1)观察统计图可知,植树后的第2年到第6年,甲树长到了5米,乙树长到了6米,据此解答即可。
(2)观察统计图,第10年,两树高度重合,说明第10年两树一样高了。
(3)乙树在种下的第10年停止生长,高度保持8米,甲树第15年停止生长,高度保持10米,两树高度相差2米。
(1)
植树后的第2年到第6年,两种树生长速度较快的是乙树。
(2)
植树后的第10年两树的高度一样。
(3)
乙树在种下的第10年停止了长高,它的高度停在了8米;甲树在种下的第15年也停止了长高。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此题的关键是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进行分析计算。
11.(1)相反
(2) ② ①
(3) 7 1
(4) 24.3 2
【分析】(1)根据统计图上的情况进行解答即可;
(2)由题干可知,A城6-8月气候炎热,那么就看哪一条折线在6-8月气温较高,气温较高的是A城,较低的则是B城;
(3)折线②在图中的最高点就是月平均温度最高的月份,最低点就是月平均温度最低的月份;
(4)折线①在图中的最高点就是月平均温度最高的月份,再查看A城同一月份的月平均气温即可。
(1)
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城和城的气温变化趋势相反。
(2)
统计图中折线②表示的是城的气温变化情况,折线①表示的是城的气温变化情况。
(3)
城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是7月,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月份是1月。
(4)
城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的平均气温是24.3℃,这时城的月平均气温是2℃。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并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利用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解答问题。
12.(1)复式折线
(2) 十二 八
(3)20
(4)二
【解析】(1)
结合折线统计的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更能够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即可判断。
(2)
通过观察,实线代表的是第一分店销售情况,销售量最少为120件,处于十二月份;
虚线代表第二分店销售情况,销售量最大为240件,处于八月份。
(3)
第一分店八月份销售量为260件,第二分店销售量为240件,两店相差260-240=20(件)。
(4)
由上图可以看出,第一分店的整体销量高于第二分店,由此判断即可。
【点睛】本题主要利用复式折线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3.(1)见详解
(2)乙同学,理由见详解
【分析】(1)观察统计图可知,横轴代表日期,纵轴代表投中的个数,然后根据统计表标出各点,然后连接即可。
(2)根据统计图中两位同学成绩的变化趋势解答即可。
【详解】(1)如图所示:
(2)选择乙同学参加学校的投篮比赛比较合适,因为乙同学的成绩逐次增加,而甲同学的成绩不稳定。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通过统计图分析出相应的数据是解题的关键。
14.(1)图见详解
(2)5;15
(3)建议买不锈钢保温杯,因为保温效果比陶瓷保温杯好
【分析】(1)复式折线统计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水温,实线表示不锈钢保温杯水温变化情况,虚线表示陶瓷保温杯水温变化青况,结合统计表中的数据,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
(2)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分别找到第30、90分钟时,不锈钢保温杯、陶瓷保温杯的水温,用减法计算求出差值即可;
(3)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不锈钢保温杯水温折线一直在陶瓷保温杯水温折线的上方,说明不锈钢保温杯的保温性能好一些。从图中发现其他信息,合理即可。
【详解】(1)作图如下:
(2)95-90=5(摄氏度)
95-80=15(摄氏度)
(3)建议买不锈钢保温杯,因为保温效果比陶瓷保温杯好。
【点睛】掌握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5.(1)见详解;
(2)20;
(3)六;一;
(4)二;三;
(5)有机奶的销售量最高,总销售量一月份到四月份呈上升趋势,四月份到五月份下降,五月份到六月份上升。
【分析】(1)六月份销售量-有机奶销售量-高钙奶销售量-果汁奶销售量=纯牛奶销售量,据此计算出纯牛奶的销售量,并完成统计图即可;
(2)有机奶销售量-纯牛奶销售量=有机奶比纯牛奶多卖的箱数;据此解题即可;
(3)通过比较6个月的销售量,可以知道六月份的总销售量最多,一月份的总销售量最少;
(4)通过计算每个月牛奶销售量增加的数量,可以知道成长牛奶总销量从二月份到三月份上升最快;
(5)通过统计图可知,有机奶的销售量最高,总销售量一月份到四月份呈上升趋势,四月份到五月份下降,五月份到六月份上升。
【详解】(1)500-150-110-110=130(箱)
所以,6月份,高钙奶是110箱、纯牛奶是130箱
绘制6月份,成长牛奶销售量情况条形统计图,如下:
(2)150-130=20(箱)
所以,6月份,有机奶比纯牛奶多卖了20箱。
(3)500>498>452>355>300>205
所以上半年,成长牛奶在六月份的总销售量最多,一月份的总销售量最少。
(4)一月到二月:300-205=95(箱)
二月到三月:452-300=152(箱)
三月到四月:498-452=46(箱)
四月到五月:减少
五月到六月:500-355=145(箱)
152>145>95>46
所以,上半年,成长牛奶总销售量从二月份到三月份上升得最快。
(5)答:有机奶的销售量最高,总销售量一月份到四月份呈上升趋势,四月份到五月份下降,五月份到六月份上升。(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熟练掌握从统计图的数据中获取信息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1)562.5万元;592.5万元;
(2)见详解。
【分析】(1)把甲店4个月的销售额加起来,除以4,求出甲店平均每个月的销售额,同理,把乙店4个月的销售额加起来,除以4,求出乙店平均每个月的销售额。
(2)根据折线统计图中两条折线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两个店的销售额都是先有所下降,再往上增长;根据(1)里计算出的两个店平均每个月的销售额,比较大小,做出合理的评价即可。
【详解】(1)(700+500+450+600)÷4
=2250÷4
=562.5(万元)
(620+430+570+750)÷4
=2370÷4
=592.5(万元)
答:甲店平均每个月的销售额是562.5万元,乙店平均每个月的销售额是592.5万元。
(2)562.5<592.5
答:两个店的销售额都是先下降再上升,根据平均每个月的销售额来看,乙店的销售额比甲店的高。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7.(1)见详解
(2)一,二;六,七
(3)见详解
【分析】(1)观察折线统计图,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记住单词的个数,然后根据统计表在统计图上标出相应的数,再顺次连接即可;
(2)求出相邻两天记住单词的个数,然后对比即可;
(3)根据遗忘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解答即可。
【详解】(1)如图所示:
(2)第一天到第二天:100-29=71(个)
第二天到第三天:29-20=9(个)
第三天到第四天:20-15=5(个)
第四天到第五天:15-13=2(个)
第五天到第六天:13-12=1(个)
第六天到第七天:12-12=0(个)
从第一天到第二天遗忘得最快;从第六天到七天遗忘得最慢。
(3)学习要勤于复习巩固。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通过统计图分析出相应的数据是解题的关键。
18.(1)见详解
(2)营养不良人数呈下降趋势,肥胖人数呈上升趋势。
(3)见详解
【分析】(1)实线代表营养不良人数,虚线代表肥胖人数,横轴代表年份,纵轴代表人数,然后根据统计表的数据在折线统计图上标出相应的点,然后连接即可;
(2)观察折线统计图两条线的变化趋势解答即可;
(3)根据应保持身体健康情况方面解答即可。
【详解】(1)如图所示:
(2)营养不良人数呈下降趋势,肥胖人数呈上升趋势。
(3)应加强体育锻炼,控制肥胖人数的增多。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通过统计图分析出相应的数据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