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基础知识精选题(一)-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享(xiáng)受 勉强(qiǎng) 被捕(pǔ) 焉(yān)知非福
B.惆(zhōu)怅 惊惶(huáng) 防御(yù) 截(jié)然不同
C.拨(bō)弄 远眺(tiào) 袭(xí)击 翻箱倒柜(guì)
D.栅(shān)栏 凄(qī)凉 严峻(jùn) 司(sī)空见惯
2.下列四字词的类型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白驹过隙 望穿秋水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B.锲而不舍 持之以恒 坚定不移 坚持不懈
C.人仰马翻 天马行空 一马当先 马到成功
D.眼疾手快 高瞻远瞩 粉身碎骨 背井离乡
3.我们可以用梗概的形式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下列关于梗概的写作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哪一项?( )
①筛选概括,合并成段。
②读懂内容,把握脉络。
③锤炼语言,表达连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4.选出标点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红摹纸上,一首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B.几经周转,次年,《补考》竟发表在上海一家出版社的正式刊物上。
C.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
D.一层、两层、三层……他们在叠罗汉。
5.下列句子按顺序排列,选出正确的一项( )
①冬天的景色属于雪,朵朵雪花漫天飞舞,不一会儿整个世界变得银装素裹了。
②雪花落到田野,给小麦盖上了厚厚的雪毯,好让麦苗暖暖的过冬。
③雪花挂满了树枝,远远望去,满树梨花绽放。
④我不禁感叹:“这可真是瑞雪兆丰年啊!”
⑤雪花飞进小河,河面蒙上了白纱,盖满雪花的小河就像是给大地妈妈的一条围巾。
A.③⑤②④① B.①③⑤②④ C.③①②④⑤ D.①④②⑤③
6.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 )
A.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B.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C.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D.平沙覆盖着大漠,在月光下犹如无边的白雪。
7.关于举办毕业联欢会,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可以通过文艺表演的形式,表达对师友、对母校的惜别之情。
B.可以把小学生活中令人难忘的事情改编成小品演一演。
C.可以朗诵临别赠言或与毕业有关的诗歌。
D.举办联欢会,舞台环境布置得越好,活动效果就越好。
8.下列词语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水平如镜
②莺歌燕舞
③气吞山河
A.①拟人②比喻③夸张 B.①比喻②拟人③夸张
C.①夸张②比喻③拟人
9.下列句子属于( )
爸爸只是向孩子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A.疑问句 B.设问句 C.反问句
10.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阅读文学名著,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临近期末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
C.自从加入学校田径队的那一天起,他就一直刻苦地训练。
D.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将风雨同舟,共渡难关!
11.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
B.我们终于攀登上了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
C.“那——怎么样才能到家呢?”张明问。
D.她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里。
12.下面句子中名言警句引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应该及时尽孝,多陪伴父母。
B.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和一个人相处久了,自然就能够了解他的品性。
C.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D.教练说:“俗语有云‘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我们不能轻视对手。虽然我们比他们更有优势,但我们只有继续努力,时刻保持谨慎,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13.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还没有放学,我已经饿得前胸贴到了后背上。
B.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C.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背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爸爸和儿时的伙伴相聚,客厅里不时传来他俩鬼哭狼嚎的声音。
B.与常人相比,科学家更善于见微知著,为人类谋福。
C.生活如同一本书,恐者走马观花,智者细细品味。
D.这个故事很有趣,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1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鞭炮 领域 万向更新 翻箱倒柜
B.倾履 惊异 焉知非福 五湖四海
C.防御 宽蔚 司空见惯 万不得已
D.挪移 惊惶 重见天日 不可思议
1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不错。”父亲回应道,“但我觉得只要你不放弃,就能收获成功。”
B.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乐趣。
C.淘宝、京东等……商平台,给实体经济带来极大影响。
D.一所环境优美的学校,一间安静整洁的教室,二位和蔼可 亲的老师,是我对初中生活的期待。
1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自愧弗如(不) B.不以为然(然后)
C.声泪俱下(全) D.赴汤蹈火(热水)
18.下列短语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发布新闻 发扬传统 发挥作用 发现问题
B.开辟道路 开展活动 开发荒地 开动汽车
C.改良品种 改善生活 改变计划 改正错误
D.关爱公物 保护环境 掩护群众 端正态度
19.中国古代楷书四大家指的是( )
A.王羲之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B.颜真卿 柳公权 苏轼 赵孟頫
C.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赵孟頫
D.王羲之 颜真卿 柳公权 张旭
2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北京的春节》全文运用充满“京味儿”的朴实语言,陈述朴素自然,又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B.《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篇说明文,通过三个具体事例来说明观点。
C.在《两小儿辩日》中,我们认识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两小儿以及实事求是的孔子。
D.《匆匆》一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读句子,写词语。
(1)这片山地到处都是luǒ lù 的岩石,根本无处cáng shēn 。
(2)在今晚的yàn huì 上,你就不要再tiāo ti 小明了。
(3)他用tāng chí 搅了搅nóng chóu 的粥,悄悄把口水咽了下去。
22.徜徉名著读书乐:
A.《鲁滨逊漂流记》
B.《汤姆.索亚历险记》
C.《爱丽斯漫游奇记》
(1)故事情节:“勇当海盗,预演绿林”选自
(2)故事情节:“镜中屋”选自
(3)故事情节:“驯养野羊,制作陶器”选自
(4)故事情节:“狗吠不祥,雪上加霜”选自
(5)故事情节:“谁偷走了馅饼”选自选自
23.填充成语,再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到句子中的横线上,
象更新 五 四海 司空 惯
独有偶 不 思议 春风 面
(1)来自 的朋友欢聚一堂,衷心祝愿东盟博览会圆满成功。
(2)这么难的数学题,他竟然能考满分,真让我觉得 。
24.回忆小学语文的学习内容,根据要求填空。
(1)穷则变, ,通则久。(《周易》)
(2)路遥知马力, 。
(3) ,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4) ,子欲养而亲不待。
(5)千磨万击还坚劲, 。(《竹石》)
(6)随风潜入夜, 。(《春夜喜雨》)
(7)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 ,如薄雾,被 。(《匆匆》)
(8)使弈秋诲二人弈, ,惟弈秋之为听。(《学弈》)
25.查字典,填空。
“鼎”字共 画,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第6画的笔画名称是 。
“鼎”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大;②正当,正在。在“鼎鼎大名”中应选第 种,在“鼎盛时期”中应选第 种。请再写出一个含“鼎”的成语 。
三.判断题(共1小题)
26.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火”字,整体上窄下宽,上收下放,书写时左侧点画要小,右侧撇画较大,
主体撇、捺向左右两侧舒展。
(2)“需”(xū)与“绿”(lǜ)的韵母相同。
(3)zi、ye、yin、wu、yuan都是整体认读音节。
(4)“立春、惊蛰、雨水、清明、春分、谷雨、小满”这些节气的顺序排列是正确的。
(5)“卜算子”“清平乐”“浣溪沙”“江上渔者”都是词牌名。
小升初基础知识精选题(一)-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解答】A.有误,“享受”的“享”应读xiǎng;“被捕”的“捕”应读bǔ。
B.有误,“惆怅”的“惆”应读chóu;
C.正确;
D.有误,“栅栏”的“栅”应读zhà。
故选:C。
2.【解答】A.不相同。“望穿秋水”不是表示时间过得快的,其余三个是表示时间快。
B.相同。词语都表示有恒心有毅力的。
C.相同C项中都含有“马”字。
D.相同。这组词语都是并列结构。
故选:A。
3.【解答】结合课内所学及自己的写作实践可知,“读懂内容,把握脉络”是写梗概的基础和前提。先写“读懂内容,把握脉络”,接着写“筛选概括,合并成段”,最后“锤炼语言,表达连贯”。
故选:B。
4.【解答】A、B、D正确。
C.有误,“高山深涧”与“悬崖峭壁”是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应为顿号。
故选:C。
5.【解答】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写“冬天的景色属于雪,朵朵雪花漫天飞舞,不一会儿整个世界变得银装素裹了”,再写“雪花挂满了树枝,远远望去,满树梨花绽放”“雪花飞进小河,河面蒙上了白纱,盖满雪花的小河就像是给大地妈妈的一条围巾”“雪花落到田野,给小麦盖上了厚厚的雪毯,好让麦苗暖暖的过冬”,最后写“我不禁感叹……”。
故选:B。
6.【解答】A.没有运用比喻,赋予“花生仁”人格化的动作“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把“粥”比作“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把“大漠的沙”比作“白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选:A。
7.【解答】A、B、C正确。
D.有误,举办联欢会,活动效果好坏主要取决于活动的内容,舞台环境只起一个辅助作用,所以不能说举办联欢会,舞台环境布置得越好,活动效果就越好。
故选:D。
8.【解答】①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水面”比作“镜子”;
②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莺、燕”以人的动作和情态。
③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夸大了表达效果。
故选:B。
9.【解答】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句子的理解。此句自问自答,引起兴趣,启发思考。故是设问句。
故选:B。
10.【解答】A、C、D正确;
B.有误,搭配不当,去掉“学习态度和”。
故选:B。
11.【解答】A、B、D中的破折号都是解释说明的作用。
C.句子中的破折号表示说话声音的延长。
故选:C。
12.【解答】A.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要静也静不下来;儿女想要孝敬父母了,父母却已过世。多用来劝诫人们及时孝敬、陪伴父母。
B.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脚力高低;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善恶好歹。
C.“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礼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这句话是从动态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以及由此引申而来的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荀子》,意思是: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这句话比喻学生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
结合释义和语境可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引用有误。
故选:D。
13.【解答】A、B、C中加点的部分都是夸张的描述,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D.“……,有……”的句式连续出现了三次,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故选:D。
14.【解答】A.不当,“鬼哭狼嚎”意思是: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结合语境可知运用不当。
B、C、D正确。
故选:A。
15.【解答】A.有误,万象更新:指一切事物都改变了面貌,显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因此,“万向更新”应是“万象更新”。
B.有误,倾覆:(物体)倒下。因此,“倾履”应是“倾覆”。
C.有误,宽慰:宽解安慰。因此,“宽蔚”应是“宽慰”。
D.正确。
故选:D。
16.【解答】A、C、D正确。
B.不当,“没有……没有……”是两个并列分句,中间应用分号。
故选:B。
17.【解答】A.正确。自愧弗如:自感惭愧比不上他人。弗:不。
B.有误。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然:对;不错。
C.正确。声泪俱下: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形容极为悲痛。俱:全,一起。
D.正确。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汤:开水;热水。
故选:B。
18.【解答】A、B、C正确。
D.“关爱公物”搭配不当,可以改为“爱护公物”。
故选:D。
19.【解答】中国古代楷书四大家指的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故选:C。
20.【解答】A、C、D正确。
B.有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篇议论文,通过三个具体事例来说明观点。
故选:B。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解答】故答案为:
(1)裸露 藏身;
(2)宴会 挑剔;
(3)汤匙 浓稠。
22.【解答】A.《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 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 克鲁索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在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零19天后,最终得以返回故乡。
B.《汤姆 索亚历险记》的主要内容为:汤姆幼年丧母,由姨妈收养。调皮的他无心上学,常常逃学闯祸。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贝里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害怕被凶手发现,他们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汤姆的家人以为他被淹死了,结果他却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终于勇敢地站出来,指证了凶手。不久之后,在一次野餐活动中,汤姆和贝姬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后来终于成功脱险。最后,汤姆和哈克一起重返山洞,找到了凶手埋藏的宝藏。
C.《爱丽斯漫游奇记》讲述了一个名叫爱丽丝的英国小女孩为了追逐一只揣着怀表、会说话的兔子而不慎掉入了兔子洞,从而进入了一个神奇的国度并经历了一系列奇幻冒险的故事。
(1)故事情节:“勇当海盗,预演绿林”选自《汤姆 索亚历险记》。故选B。
(2)故事情节:“镜中屋”选自《爱丽斯漫游奇记》。故选C。
(3)故事情节:“驯养野羊,制作陶器”选自《鲁滨逊漂流记》。故选A。
(4)故事情节:“狗吠不祥,雪上加霜”选自《汤姆 索亚历险记》。故选B。
(5)故事情节:“谁偷走了馅饼”选自选自《爱丽斯漫游奇记》。故选C。
故答案为:
(1)B;
(2)C;
(3)A;
(4)B;
(5)C。
23.【解答】万象更新:指一切事物都改变了面貌,显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五湖四海:泛指全国或世界各地。
司空见惯:指某事物常见,不觉得奇怪。
无独有偶:并非只此一个,还有一个可以和它配成一对的。表示两人或两事十分相似。
不可思议:指思想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境界。后来形容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春风拂面:形容使人感到舒服、愉快。
(1)结合语境应选“五湖四海”。
(2)结合语境应选“不可思议”。
故答案为:
万 湖 见
无 可 拂
(1)五湖四海;
(2)不可思议。
24.【解答】 (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事物的发展才不会受阻碍;不受阻碍,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这句话告诉人们遇事不必死钻牛角,而应该懂得变通、屈伸。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是: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是: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用来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
(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意思: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想静也静不下来;儿女想要孝敬父母,父母却已过世。多用来劝戒人们及时孝敬、陪伴父母。
(5)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
(6)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
(7)出自朱自清的《匆匆》。
(8)出自《学弈》。
故答案为:
(1)变则通;
(2)日久见人心;
(3)少壮不努力;
(4)树欲静而风不止;
(5)任尔东西南北风;
(6)润物细无声;
(7)微风吹散了 初阳蒸融了;
(8)其一人专心致志。
25.【解答】“鼎”字的笔顺是:丨 一 一 一 ㄣ 一 ノ 丨 一 丨 ,共12画。“鼎”字用部首查字典法应查“目”;第六笔的笔画名称是“竖折折”。“鼎鼎大名”的意思是形容名气很大,故“鼎”的意思是大;“鼎盛”的意思是正当兴盛或强壮的时候,故“鼎”的意思是正当,正在。含有“鼎”字的成语有:一言九鼎、三足鼎立、革故鼎新。
故答案为:
12 目 竖折折 ①②一言九鼎
三.判断题(共1小题)
26.【解答】(1)正确;
(2)正确;
(3)正确;
(4)有误,“立春、惊蛰、雨水、清明、春分、谷雨、小满”这些节气的顺序排列是不正确的,正确顺序应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小满。
(5)有误,“江上渔者”是诗歌的题目。
故答案为:
(1)√;
(2)√;
(3)√;
(4)×;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