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基础知识精选题(三)-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
A.正月(zhènɡ) 火炽(zhì) 机杼(zhù) 书籍(jí)
B.简陋(lòu) 潺潺(chàn) 黄焖鸡(mèn) 徘徊(huí)
C.日晷(jiǔ) 褴褛(lán) 温馨(xīn) 苦刑(xín)
D.惆怅(chànɡ) 急遽(jù) 泪潸潸(shān) 清脆(cuì)
2.把下面语句恰当填入横线上,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你是高歌的雄鸡,______;你是疾驰的骏马,___;你是威风的雄狮,_____;你是冲天的巨龙,_____。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一中国!
①叱咤时代的风云②挣脱千年的羁绊③打破清晨的宁静 ④舞动神州的雄风
A.③②④① B.④①③② C.②③①④ D.①③④②
3.在同桌的毕业纪念册上留言,想鼓励他用心学习。最恰当的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D.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4.与“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闲”意思相近的是哪一个词语?( )
A.泰然自若 B.忘乎所以 C.漠不关心 D.不足为奇
5.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量地长。”
A.琪琪:“热天”仅仅指的是一个人精力最旺盛的青少年时期。
B.莉莉:“热天”是指有利于学习,有利于成长的时间、环境等。
C.晗晗:“长”指要珍惜时间,抓住时机,积极发展,努力进取。
D.洋洋:“长”不仅指身体成长,年龄增长,还指知识积累,认识提高。
6.下列成语不是出自历史故事的是哪一个?( )
A.望梅止渴 B.惊弓之鸟 C.负荆请罪 D.破釜沉舟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有意见就明白提出来。我们都明白其中的奥妙。
B.今天的天气很温和。妈妈性情温和,从来不发脾气。
C.他的衣服上有墨水的痕迹。地上还有车轮的痕迹。
D.疫情使一部分工厂陷入停顿状态。掌声打断了他的讲话,他只得停顿一会儿。
8.以下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次省小学生排球比赛,我校排球队技高一筹,获得冠军。
B.面对小杰生气的质问,小文心平气和地跟他解释。
C.一年级入学仪式的照片竟然不见了,我翻箱倒柜也要把它找到。
D.自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以来,我县万象更新。
9.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整理房间 节目精致 B.改善生活 发扬风格
C.身体强大 提倡节约 D.反映问题 保卫公物
10.学者王国维认为词的境界可以分为“造境”和“写境”,“造境”即虚拟之境,“写境”即写实之境。下面诗词句中属于“造境”的一项是( )
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1.“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与它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 )
A.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
B.答应别人的事能不守信用吗?
C.答应别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
D.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
12.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
B.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
C.“我知道小狐仙住在什么地方,”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
D.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13.《童年》中的“好事情”是一个( )
A.正直的老工人 B.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
C.勤劳的农民 D.认真负责的老师
14.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桥》一文巧设悬念,最后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的父子关系。
B.“汤汤乎若流水”的意思是像流水一样浩荡。
C.《石灰吟》和《竹石》都是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D.《猫》《草原》《城南旧事》《北京的春节》都是老舍的作品。
15.诗句中描写的事物,被赋予了人的品格与志向的选项是( )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C.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16.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恰当的选项是( )
A.“走马观花”中“走”的意思是散步。
B.“自愧弗如”中“弗”的意思是仿佛。
C.“赴汤蹈火”中“汤”的意思是热水。
D.“目之所及”中“及”的意思是及格。
17.根据材料,理解较恰当的选项是( )
材料: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A.作者主要采用了直接陈述的描写方式,表达自己对时光的眷恋之情。
B.作者主要采用了提出一连串问句的描写方式,表达自己对时光的眷恋之情。
C.作者主要采用了拟人的描写方式,表达自己对时光的眷恋之情。
D.作者主要采用了比喻的描写方式,表达自己对时光的眷恋之情。
18.下列有关诗、词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宋代王观作的《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和苏轼作的《浣溪沙》都是诗。
B.古诗《泊船瓜洲》的作者是宋代的叶绍翁。
C.出自《古诗十九首》的《迢迢牵牛星》,内容与我国民间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有关。
D.清代郑燮在所作《竹石》中,赞誉了“石”坚忍刚劲的品格。
19.用部首查字法查下面的汉字,每组中两个汉字的部首不相同的选项是( )
A.贺贷 B.裸褐 C.焚燃 D.凄泣
20.下面是与季节有关的成语和诗句,其中有误的一组是( )
A.春:草长莺飞 莺歌燕舞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夏:汗流浃背 骄阳似火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C.秋:天高云淡 金风送爽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冬:冰冻三尺 呵气成霜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二.填空题(共6小题)
21.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细腻(nì lì) 绊倒(bàn pàn) 苦刑(xíng xín)
花蕊(ruǐ xīn) 徘徊(huái huí) 间断(jiān jiàn)
22.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填入正确的字
xiāo 元 云 chóu 浓 怅
pì 偏 开 jùn 严 俏
cuì 清 绿 chè 清 底
2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万不得 心平气 焉知非 翻箱 柜
五 四海 见微知 万 更新 无独有
24.根据语境填空。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 ;默默时, 。”这是朱自清《匆匆》中的句子,看到这一句,我们有感而发,要抓紧时间,努力奋斗,否则就会向《长歌行》中所说“ , ”;所以,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常用郑燮《竹石》中的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 ”来自勉。
(2)思念之情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在古代,不少长期漂泊异乡的诗人只能借诗抒怀。诗人王建看到庭院上空的月光,树上栖息的乌鸦,被秋露打湿的桂花,不仅感慨“今夜月明人尽望, ?”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你还知道类似的诗有“ , 。”
(3)毕业是对小学生活的告别,我们就是在一次次分别中成长。如果以“成长”为主题制作自己的毕业纪念册,纪念册的名字是 。
扉页上你会写上这样的成长感言
纪念册上,你想写给给老师的话是
给最好的一位朋友的寄语是
25.综合性学习。
六年的小学时光,弹指一挥间,如今将要画上圆满的句号,为珍藏这份美好的时光,玲玲想采用“栏目式”方法来做一本成长纪念册。下面是她收集的小学生活中有代表性的资料,请你帮她放入相应的栏目里。(填序号)
①六一儿童节演出照片 ②老师的寄语 ③书法获奖作品
④各类获奖证书 ⑤班级集体朗诵留影 ⑥同学们的祝福
多彩生活:
毕业赠言:
成长收获:
26.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写在横线里。
(1)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2)俗话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3)杨梅贪婪地吮吸着这春天的甘露。
(4)小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
三.判断题(共1小题)
27.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柳公权和赵孟頫都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玄秘塔碑》《三门记》。
(2)在《十六年前的回忆》中,作者开头说阎振三失踪,后来说在军警中间看到了阎振三,这种写法是前后照应。
(3)“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
(4)读名著时对名著中的人物进行评价,应立体、多元,角度不能太单一。
小升初基础知识精选题(三)-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解答】A.有误,正:读[zhèng]时,指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读[zhēng]时,指“正月”。故在“正月”中应读“zhēng”。“火炽”的“炽”应读“chì”。
B.有误,“潺潺”的“潺”应读“chán”。“徘徊”的“徊”应读“huái”。
C.有误,“日晷”的“晷”应读“guǐ”。“酷刑”的“刑”应读“xíng”。
D.正确。
故选:D。
2.【解答】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你是高歌的雄鸡”搭配“打破清晨的宁静”;“你是疾驰的骏马”搭配“挣脱千年的羁绊”;“你是威风的雄狮”搭配“舞动神州的雄风”;“你是冲天的巨龙”搭配“叱咤时代的风云”。
故选:A。
3.【解答】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是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B.“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是关于学习的名言,出自于古代佳句集锦《增广贤文》中的勉联。意思是到了实际要应用的时候,才懊悔书读得太少,没有亲身经历过就不知事情的艰难。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为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D.“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是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
结合要求可知,最恰当的是B项中的名言。
故选:B。
4.【解答】“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闲”意思是平常。
故选:A。
5.【解答】B、C、D正确。
C.不正确,“热天”不仅指的是一个人精力最旺盛的青少年时期,也指有利于学习,有利于成长的时间、环境等。
故选:A。
6.【解答】A、C、D都是出自历史故事。
B.不是出自历史故事,“惊弓之鸟”出自寓言故事。
故选:B。
7.【解答】A.不同。第一“明白”是公开地,不含糊地。第二个“明白”是清楚的意思。
B.不同。第一个“温和”指天气很温暖。第二个“温和”指性情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
C.相同。两个痕迹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有事物留下的印记的意思。
D.不同。第一个“停顿”有停工的意思。第二个“停顿”有中止,暂停的意思。
故选:C。
8.【解答】A、B、C正确。
D.万象更新: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不符合句子语境。
故选:D。
9.【解答】A.有误。“节目精致”可改为“节目精彩”。
B.正确。
C.有误。“身体强大”可改为“身体强壮”。
D.有误。“保卫公物”可改为“保护公物”。
故选:B。
10.【解答】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属于“写境”;
B.“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属于“写境”;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属于“写境”;
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属于“造境”。
故选D。
11.【解答】A、B、C和例句意思一样,意思是都是“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
D.和例句意思不一样,句意是:答应别人的事不一定要守信用。
故选:D。
12.【解答】A、B、D正确。
C.有误,“他低声说”为提示语在中间,后面加逗号。
故选:C。
13.【解答】《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 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该作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结合作品内容可知,《童年》中的“好事情”是一个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
故选:B。
14.【解答】A、B、C正确。
D.有误,《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作品。
故选:D。
15.【解答】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意思是:京城的街道上空丝雨纷纷,雨丝就像乳汁般细密而滋润,小草钻出地面,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诗句中描写的事物没有被赋予人的品格与志向。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意思是: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诗句中描写的事物没有被赋予人的品格与志向。
C.“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自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意思是: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诗句中描写的事物没有被赋予人的品格与志向。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出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意思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诗句中描写的事物被赋予了人的品格与志向。
故选:D。
16.【解答】A.有误,走马观花:意思是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走”的意思是奔跑。
B.有误,自愧弗如:自己惭愧不如别人。“弗”的意思是“不”。
C.正确,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汤”的意思是“热水”。
D.有误,目之所及:眼睛所能够看到的地方。及:达到。
故选:C。
17.【解答】选段选自课文《匆匆》,这句话作者通过一连串的问句,问自己面对时间的流逝没有任何办法且心有不甘而产生的惆怅,把作者不能平的、不甘的情愫表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眷恋之情。
故选B。
18.【解答】A.不正确,宋代王观作的《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和苏轼作的《浣溪沙》都是词。
B.不正确,古诗《泊船瓜洲》的作者是宋代的王安石。
C.正确。
D.不正确,清代郑燮在所作《竹石》中,赞誉了“竹”坚忍刚劲的品格。
故选:C。
19.【解答】A.“贺”与“贷”这两个字的部首都是“贝”;
B.“裸”与“褐”这两个字的部首都是“衤”;
C.“焚”与“燃”这两个字的部首都是“火”;
D.“凄”字的部首是“冫”,“泣”字的部首是“氵”。
故选:D。
20.【解答】A.有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的是雪景。
B、C、D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共6小题)
21.【解答】“间”为多音字。读“jiàn”时,意为隔开;不连接。读“jiān”时,意为方位词,中间;方位词,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故“间断”的“间”读作“jiàn”。
故答案为:
nì bàn xíng
ruǐ huái jiàn
22.【解答】元宵:指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晚。
云霄:云块飘浮的高空。
浓稠:指液体的密度大、浓度高,粘稠。
惆怅:失意,伤感。
偏僻:远离城市或中心地区,交通不方便。
开辟:打开通路;创立。
严峻:严厉;不宽松。
俊俏:相貌好看。
清脆:声音清亮好听。
翠绿:像翡翠那样的绿色。
清澈:清净而透明。
彻底:一直到底;深而透。
故答案为:
宵 霄 稠 惆
僻 辟 峻 俊
脆 翠 澈 彻
23.【解答】万不得已 心平气和 焉知非福 翻箱倒柜
五湖四海 见微知著 万象更新 无独有偶
故答案为:
已 和 福 倒
湖 著 象 偶
24.【解答】(1)分别出自现代朱自清的《匆匆》,汉乐府《长歌行》,清代郑燮的《竹石》。
(2)分别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唐代李白的《静夜思》。
(3)考查了实践作业及赠言祝福。
故答案为:
(1)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任尔东西南北风;
(2)不知秋思落谁家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3)成长足迹;
回首过去的六年时光,我们曾有过丰富多彩的经历:有成功,有失败;有快乐,有悲伤。我们打过,闹过,哭过,笑过。这都将成为我们最美好的回忆。感谢您,我的母校!
时光荏苒,一转眼,我从一个懵懂的小孩,成长为现在的知识少年。这一切,都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诲,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老师,谢谢您!您辛苦了!
同窗数载,我们之间有着太多的故事,曾一起玩游戏,一起做作业,一起上学一起结伴回家,一路走来,我们之间有无数的欢笑,也有无数的泪水,我们之间有过小摩擦,但那并没有影响我们的感情,愿我们的友谊之树四季常青!
25.【解答】成长纪念册的编写可以采用“栏目式”,也可采用“编年体”的形式。玲玲想采用“栏目式”方法来做一本成长纪念册,那么她需要把收集的资料分类整理成不同的栏目,如:“多彩生活”栏目可收录六一儿童节演出照片、班级集体朗诵留影等。故选①和⑤;“毕业赠言”栏目可收录老师的寄语和同学们的祝福。②和⑥。“成长收获”栏目可收录书法获奖作品和各类获奖证书。故选③和④。
故答案为:
①⑤
②⑥
③④
26.【解答】(1)“十里飘香”是夸大的说法,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2)引用俗语,运用了的引用的修辞手法。
(3)这句话赋予“杨梅”人的特点,是拟人句。
(4)这是比喻句,把“小溪”比喻为“野孩子”。
故答案为:
(1)夸张;
(2)引用;
(3)拟人;
(4)比喻。
三.判断题(共1小题)
27.【解答】(1)柳公权和赵孟頫都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玄秘塔碑》《三门记》。说法正确。
(2)在《十六年前的回忆》中,作者开头说阎振三失踪,后来说在军警中间看到了阎振三,这种写法是前后照应。说法正确。
(3)“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说法有误。这句话中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作比较。
(4)读名著时对名著中的人物进行评价,应立体、多元,角度不能太单一。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
(2)√;
(3)×;
(4)√。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