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期末基础知识精选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期末基础知识精选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16 22:5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基础知识精选题-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鸳鸯(yuān) 纤细(xiān) 痕迹(héng) 实验(yàn)
B.掷出(zhèn) 懦弱(luò) 携带(xié) 伶俐(ling)
C.耕地(gēng) 遵循(zūn) 皱纹(zhòu) 海豚(tún)
D.希冀(yì) 档案(dǎng) 积累(lěi) 挣脱(zhèng)
2.大自然的奥秘需要我们的火眼金睛,请你仔细辨别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救援 无优无虑 B.绞乱 没精打彩
C.推侧 相提并论 D.雕刻 争奇斗艳
3.下面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因释其耒而守株(因为)
B.小溪泛尽却山行(再、又)
C.风景旧曾谙(熟悉)
D.兔走触株(跑)
4.重阳节是农历____,这一天有____等习俗。(  )
A.正月十五 吃元宵 B.九月初九 登高、插茱萸
C.八月十五 吃月饼 D.五月初五 赛龙舟
5.“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的景物辨别方向。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面留下一种气味,回来的时候就根据这种气味确定路线。”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
A.蚂蚁根据气味认路
B.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
C.蚂蚁认路主要靠眼睛
D.蚂蚁能根据气味确定路线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弟弟在这次古诗词竞赛中一举夺冠,看起来____兴奋。我知道,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靠的并不是____的记忆力,而是持续的努力。比赛前那段时间,他____早上6点半起床背诗。
A.异常 经常 超常 B.超常 异常 经常
C.异常 超常 经常 D.超常 经常 异常
7.下列不是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是(  )
A.滥竽充数 B.杯弓蛇影 C.学富五车 D.杞人忧天
8.下列句子停顿划分不合适的一项是(  )
A.正是/河豚/欲上时 B.因释/其耒/而守株
C.牧童/遥指/杏花村 D.能不忆/江南?
9.在讨论春游去哪儿玩时,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班干部讨论就可以,其他人不用参与。
B.要把去哪儿玩的想法和理由说清楚。
C.不同意其他同学的说法时,可以直接打断,并提出反对意见。
10.“六一儿童节到了,教室里响起了一首首轻快的歌曲。”下面哪个词语能替换加点的词语?(  )
A.轻巧 B.欢快 C.轻盈 D.舒缓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A.这美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洒到眼睛里。
B.从卫星拍摄到的照片可以检测该星球上有水的存在。
C.这幅画已经很完美了,你就不要再画蛇添足了。
12.下面句子中应填入的关联词是(  )
______用心去做每一件事,______有成功的可能。
A.因为……所以…… B.只要……就……
C.不但……而且……
13.下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检察 欧洲 B.厉史 符合 C.匀秤 释怀 D.辨认 急燥
14.“比喻事情出了差错,有了损失,如果及时补救,还能够弥补,吸取教训。”出自下列哪个寓言故事?(  )
A.画蛇添足 B.叶公好龙 C.亡羊补牢
15.说明“追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的是(  )
A. 过犹不及 B. 其身正,不令而行
C. 欲速则不达 D. 君子喻于义
16.下面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B.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C.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着了火。
D.蒲公英妈妈为了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17.《井底之蛙》告诉我们(  )
A.人如果长期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就会变得目光短浅,自满自足。
B.把功夫用在做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就会失去宝贵的机会。
C.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不见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很渺小的。
1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的四大发明是火药、造纸术、丝绸、指南针。
B.“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这样读法是正确的。
C.《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著作,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发现。
D.“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是一个比喻句。
19.“冬冰铺冷沼, 。”横线上应填(  )
A. 吹度玉门关 B. 秋月浸寒潭 C. 朝露缀珠玑 D. 红瘦对绿肥
2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绝句》《忆江南》《滁州西涧》都是描写春天的诗。
B. 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及昆虫活动的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C.《惠崇春江晚景》是根据苏轼的诗所作的一幅画。
D.《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看拼音,写词语。
gǎn jí     huā bàn     jià zhí     tòng kuài     fāng biàn    
mǎn zú     ōu zhōu     chōng jī     sū xǐng     zhì huì    
2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邯郸         杯    蛇     掩    盗铃
滥芋         杞    忧     刻    求剑
23.我会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清闲 悠闲
(1)爷爷一时还过不惯    的退休生活。
(2)游客们    地仰卧在沙滩上。
继续 连续 持续
(3)这场大雨已经    一个星期了,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
(4)妹妹已经    三次考全班第一了,妈妈奖励她一块手表。
(5)他们也只是奇怪地互相望了一眼,又    吃起来。
24.按要求写词语,填写合适的动词。
   荷花    下来    晕了
   蚜虫    口水    江南
25.我能按原文或要求填空。
(1)雅人四好:   ;中医四诊:   。
(2)“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王维在重阳节写下的诗句。人们通常会    、   来庆祝这个节日。
(3)《忆江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
(4)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    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5)“兔走触株,   。”句中“走”的意思是    。
(6)我们学习了很多寓言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   》,从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
期末基础知识精选题-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解答】A.有误,“痕迹”的“痕”应读“hén”,指事物经过后,可察觉的形影或印迹。
B.有误,“掷出”的“掷”应读“zhì”,指抛出。“懦弱”的“懦”应读“nuò”,指胆小软弱,不坚强。“伶俐”的“伶”应读“líng”,指聪明而灵活。
C.正确。
D.有误,“希冀”的“冀”应读“jì”,意思是希望得到;希望。“档案”的“档”应读“dàng”,意思是机关、企业、学校或专门机构等集中分类保存的各种文件或材料。
故选:C。
2.【解答】A.有误,“无优无虑”的“优”应为“忧”,指没有一点忧愁,顾虑和担心,形容烦恼尽除、得到解脱,心情安然自得,快乐舒心。
B.有误,“绞乱”的“绞”应为“缭”,形容事物杂乱无章释义撩乱;纷乱。“没精打彩”的“彩”应为“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C.有误,“推侧”的“侧”应为“测”,意思是对事物进行推究和揣测,以推测出事物的真相。
D.正确。
故选:D。
3.【解答】B、C、D正确;
A.有误,句意为:于是他便放下手里的农具整天守着树桩。因:于是。
故选:A。
4.【解答】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等习俗。
故选:B。
5.【解答】本语段表达的观点是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故A、C、D三个选项都概括不够完整,选B合适。
故选:B。
6.【解答】异常:指不同于寻常。经常:指平常,日常。超常:指不同寻常,超出一般。
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依次选填词语:异常、超常、经常。
故选:C。
7.【解答】A、B、D都是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C.不是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出自于先秦 庄子及其后学《庄子 天下》。“学富五车”(五车:五车子书,喻书多)指读书很多,学问渊博。
故选:C。
8.【解答】A、C、D正确。
B.“因释其耒而守株”这句话选自《守株待兔》,意思是: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根据句子意思,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是:因/释其耒/而守株。
故选B。
9.【解答】根据平时的积累和亲身经历可知,A.说法有误。在班里要征求多数人的意见。B.说法正确。C.说法有误。听取别人的意见时,要等别人把话说完。
故选:B。
10.【解答】轻快:轻松愉快。
A.轻巧:重量小而灵巧。
B.欢快:欢乐而轻快。
C.轻盈:(体态、舞姿等)轻柔秀丽。
D.舒缓:平静缓和。
结合词义释义和语境可知,“欢快”能替换加点的词语“轻快”。
故选:B。
11.【解答】A、C正确。
B.使用错误。检测:检验测定。根据语境应该用“推测”。
故选:B。
12.【解答】题目中前半句与后半句句子间存在条件关系。关联词“只要……就……”表示条件关系“只要”是“就”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故选:B。
13.【解答】A.正确。
B.有误。历史: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或个人的经历。故“厉史”的“厉”应为“历”。
C.有误。匀称:均匀相称。故“匀秤”的“秤”应为“称”。
D.有误。急躁:性急;因不顺心而激动不安,容易发怒。故“急燥”的“燥”应为“躁”。
故选:A。
14.【解答】《画蛇添足》这则寓言故事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写的是一个人能画蛇时给蛇画上脚,常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叶公好龙》这则寓言故事出自汉 刘向《新序 杂事五》写的是一个叫叶公的人很喜欢画龙,龙王知道便很想见见叶公。叶公见了真正的龙王,吓了一大跳。常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亡羊补牢》指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事情出了差错,有了损失,如果及时补救,还能够弥补,吸取教训。
所以“比喻事情出了差错,有了损失,如果及时补救,还能够弥补,吸取教训。”出自《叶公好龙》这则寓言故事。
故答案为:C。
15.【解答】A.“过犹不及”摘自《论语》,意思是:事情做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可取的。
B.“其身正,不令而行”摘自《论语》,意思是:在上位的管理者本身行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人们也会遵守奉行。
C.“欲速则不达”摘自《论语》,意思是: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D.“君子喻于义”摘自《论语》,意思是:君子通晓的是道义。
结合释义可知,说明“追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的是:欲速则不达。
故选:C。
16.【解答】A.赋予“蔷薇”以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没用修辞手法。
C.从“地上已经着了火”可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D.赋予“蒲公英”以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选B。
17.【解答】《井底之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生活在井底的青蛙,以为自己所看到的井底是整个世界的全部。直到有一只小鸟告诉青蛙外面的世界有多么广阔、美妙,它才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如果长期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就会变得目光短浅,自满自足。
故选:A。
18.【解答】A.我国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说法错误。
B.“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这句话选自《守株待兔》,意思是: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根据句子意思,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是: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说法错误。
C.《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著作,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发现。说法正确。
D.“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句话中虽然有比喻词“好像”,但并没有本体和喻体,所以不是比喻句。说法错误。
故选:C。
19.【解答】出自《训蒙骈句 下卷 十三覃》。原文为:锄嫩笋,切香柑。阳奇阴偶,朝四暮三。冬冰铺冷沼,秋月浸寒潭。雁逐夕阳投塞北,鸿拖秋色下江南。海水将潮,花底黄蜂衙已罢;山云欲雨,阶前白蚁战方酣。听蜀鸟,养吴蚕。谢安高卧,王衍清谈。春暖群芳丽,秋清万象涵。庞德遗安来陇上,曹彬示病下江南。风起寒江,密雪乱堆渔父笠;月斜古路,闲云深护老僧庵。花侍女,草宜男。龙车凤辇,鹤驾鸾骖。风筛淇澳竹,霜熟洞庭柑。苑上王孙游未返,花前公子醉方酣。野店行人,霜高睡短鸡偏促;穷途过客,雪滑泥长马不堪。
故选:B。
20.【解答】A、B、D正确;
C.有误,《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根据惠崇的一幅画所作的一首诗。
故选:C。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解答】故答案为:
赶集 花瓣 价值 痛快 方便
满足 欧洲 冲击 苏醒 智慧
22.【解答】根据积累补全词语。
邯郸学步 杯弓蛇影 掩耳盗铃
滥竽充数 杞人忧天 刻舟求剑
故答案为:
学步 弓 影 耳
充数 人 天 舟
23.【解答】清闲:指清静悠闲。悠闲:指闲暇安适。
(1)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清闲”。
(2)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悠闲”。
继续:指连续下去;不中断进程。连续:指一个接一个;一次连一次。持续:是指延续,继续;无间隔,连续不断。
(3)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持续”。
(4)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连续”。
(5)根据词义,结合本题语境,应选填词语“继续”。
故答案为:
(1)清闲;
(2)悠闲;
(3)持续;
(4)连续;
(5)继续。
24.【解答】看荷花 落下来 摔晕了
吃蚜虫 吐口水 忆江南
故答案为:
看 落 摔
吃 吐 忆
25.【解答】(1)考查了传统文化。根据积累作答。雅人四好:琴棋书画。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2)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及节日风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及比喻。《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词总写对江南的回忆,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
(4)考查了现代诗文默写。出自课文《燕子》。
(5)考查了古诗文默写及字词解释。出自课文《守株待兔》,兔走触株,折颈而死:一只兔子奔跑时撞在树桩上碰断了脖子死了。走:跑。
(6)考查了知识百科。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任写学过的一则寓言,写出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即可。
故答案为:
(1)琴棋书画 望闻问切;
(2)独在异乡为异客 登高 赏菊;
(3)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4)轻快有力的 剪刀似的;
(5)折颈而死 跑;
(6)滥竽充数 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考验的,终究会露出马脚。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