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现代文阅读真题拓展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
1.(2022春 同江市期末)阅读。
你可知道,大海的深处是怎样的?
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阳光很难射进深海,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1)上面的文段选自课文《 》。
(2)第二自然段是围绕着哪一句话来写的?
(3)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抄写下来。
(4)你最喜欢海底世界的什么景象?
2.(2022春 永吉县期末)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荷花(节选)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一句中,作者把“荷叶”比作“大圆盘”,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 。
A.又圆又绿 B.又圆又大 C.又大又绿
(2)请仿照文中比喻句的写法,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
(3)作者写了三种白荷花的形状,其中能用“含苞欲放”来形容的是哪一种?用“横线”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4)选文画“横线”句子中,对“冒”字理解最恰当的是 。
A.白荷花很小,而荷叶很大。
B.写出了白荷花有旺盛的生命力。
C.白荷花很多,在池塘中无处不在。
3.(2022春 赣州期末)课内阅读。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A.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B.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选段选自课文《 》。
(2)我能仿照文中画线的词语,各写一个表示颜色的词语。
A
B
(3)选段中写出了火烧云的什么特点?从哪些词语知道的?
4.(2022春 峡江县期末)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祖国处处是春天
冬天已经过去了,春天不知不觉地来到我们身旁。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树枝上。嫩芽悄悄地钻出来,把枝条打扮得绿油油的。柔软的枝条随风飘荡,轻轻地跳起欢迎春天的舞蹈。
春天在花园里。我路过花园,看见那里的小草露出了地面,花开了,有红的、粉的、金黄的……五彩缤纷,真美丽呀□最吸引人的是蝴蝶花,像一群展开翅膀的花蝴蝶,在翩翩起舞。
春天在小河旁。孩子们在河边的沙滩上放风筝。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有的举着风筝,有的牵动长线,让春风把风筝徐徐送上天空。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燕子”,好像在空中上下翻飞;有“蜜蜂”,好像忙着在百花丛中采蜜。
春天在辽阔的田野里。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植的蚕豆和油菜,已经开出白色和金色的花朵,散发出一阵阵清香。
春天到了,祖国处处是春天,我爱祖国的春天。
(1)在原文两处的“□”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从文中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至少四个。
(3)替换句中加点的词语,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①让春风把风筝徐徐送上天空。
②祖国处处是春天。
(4)“春天到了,祖国处处是春天。”这句话中的“处处”在文中包括 、 、 、 。
(5)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春天的 。
5.(2022春 菏泽期末)课外阅读。
美在颜色
小时候我喜欢画画,特别是玩一种配颜色的游戏。我有一盒十二色的不透明水彩,是外婆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它们像迷你牙膏似的排排躺在盒子里。
在还没有扭开这些水彩牙膏的头盖前,我会先去捏捏它们。有的瘦,有的胖,有的矮,有的高,不用说,从外表一眼看去,就知道我比较偏爱谁了。那些扁些短些的,就是玩得太高兴的结果。
颜色变魔术是很有趣的游戏。挤点儿瓦蓝在小瓷碟里,再配点儿鲜黄,用毛笔蘸点水,和一和,变成了草原叶子的绿;挤点儿瓦蓝,加上点橘红,和一和,成了小姑娘裙摆上的秋香;深绿加浅绿,也是绿,但是沉稳的窗纱绿;不过这儿深绿的分量要多些。墨绿若增上深蓝就有了浩瀚海洋的波涛,若添上了漆黑,就有了暮秋枯叶的萧条,搁进了浓黄,又回到了春临大地的明丽。
我可以坐在书桌前整整变一个下午的颜色魔术,简直成了一个孙悟空。变变变,变出了西红柿红、鞭炮红、辣椒红和樱桃红;变,变变变,变出了海军蓝、马褂蓝、浇瓷蓝和土耳其石蓝。我走进了色彩的探险迷宫,觉得它们是神仙也是妖怪,让人在一分钟之内,蹦出了三百个惊奇泡泡。
要谢谢许多颜色小精灵,在我阅读的时候,像圣诞树梢一路拉挂的彩灯,闪动着晶晶亮的眼睛,微笑着说:记得吗?朋友?怎么不记得呢?春联不觉晓是“绿”,花落知多少是“红”;床前明月光是“银”,疑是地上霜是“白”;空山松子落是“茶褐”,幽人应未眠是“浅灰”;朱雀桥边野草花是“淡淡的紫”,鸟衣巷口夕阳斜是“冷冷的金”。
当大家都说“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时候,我就说:“书中还有‘七色桥’。”
(1)照样子,写词语。
瓦蓝 橘红
淡淡的紫 冷冷的金
(2)照样子,写句子。
例:变变变,变出了西红柿红、鞭炮红、辣椒红和樱桃红。
变变变,变出了 、 和 。
(3)文中的第3自然段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我还可以借助关键语句概括第4自然段的大意: 。
(4)读第3自然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想象画面。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 的画面。
(5)选文最后一段中“书中还有‘七色桥’”你是怎么理解的?
6.(2022春 同江市期末)阅读。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一上学,爸爸就给我买了一个小书架,放在我的卧室里,给我放书。但由于我平时看书,总是随随便便往书架上一丢了事,因此书架经常杂乱无章,而妈妈呢,总是帮我理。我本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也没当一回事儿。
一个星期天上午,我想找一本《动物世界之最》看看。虽然妈妈把书整理得整整齐齐,但要找一本书就得满书架找。唉!实在太费时间了。我忽然想到,我为什么不把书分分类呢?想到这里,我拿来了纸、胶水、笔,开始动手分类,整理书架。
我把书分成几部分,分别在纸上写出它们的类别。没想到书架上一大堆书一下子倒了下来,打在我脚上,疼得我“哎哟”“哎哟”直叫,书也弄乱了。但我并不死心,揉揉痛处,又干了起来。按动物、科技、语文、数学、连环画等几部分分了类,并在每类的架子上贴上标签,还画了画。你看“动物”标签上,一头狮子张牙舞爪要吃人;“科技”标签上,我画了一台电脑;“语文”标签上,我画了一本作文本;“数学”标签上,我画了一个算盘……
妈妈回来了,她一看书架,惊呆了,忙问我:“是谁帮你把书分类整理好的?”我笑而不答。妈妈看了看标签上的字,什么都明白了。她动情地说:“儿子真能干!”我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1)照样子,写词语。
示例:整整齐齐
(2)“我”为什么要把书分类?
(3)为什么妈妈一看书架,就惊呆了?
(4)如果你是文中的“我”,听了妈妈的表扬,心情会怎么样?
7.(2022春 阳泉期末)
五色梅
我家院子里养着许多花。我最喜欢那盆枝繁叶茂的五色梅。
五色梅的叶子刚长出来时是浅绿色的,后来逐渐变成深绿色。它七月份长出花蕾,八月开花,九月怒放。
五色梅开出的花非常别致。一朵花是由多种颜色的小花组成的,黄、绿、橙、红、白,样子像一把花雨伞。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加上绿叶的衬托显得更好看。远看就像一棵小树上落了几只小鸟,近看又好像几个小姑娘穿着一身花衣服,微风吹来,摇摇摆摆,美丽极了。
五色梅有顽强的生命力。只要剪下一枝泡在水里,过几天,它就会长出根,再把它拿出来,埋在土里,就会长成一株新的五色梅。它就是这样“传宗接代”的。
五色梅的躯干是娇弱的,但谁要借此欺负它,那无疑是自讨苦吃。记得我上二年级的时候,爸爸刚把五色梅买回家,我觉得好玩,上去要摸。奶奶告诉我:“别摸,茎上有刺儿,要扎着的。”我不在乎,把奶奶的话当成耳旁风。我用手一碰,“啊!好疼啊!”许多小刺扎在了我的手上。这时我才知道,五色梅看上去弱不禁风,可实际上它长了许多小刺在保护自己呢!
我爱五色梅,我爱它娇美的姿态,我爱它迎着风霜不畏秋寒的傲骨,我更爱它不择条件、不屈不挠的旺盛生命力。
(1)从短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对应的成语。
①身体虚弱,连风吹都禁不住。
②在困难或恶势力面前不屈服,不退缩。
(2)短文在介绍五色梅时,先写了五色梅的 和 ,接着写五色梅 ,最后写了五色梅善于保护自己。
(3)“五色梅开出的花非常别致,一朵花是由多种颜色的小花组成的,黄、绿、橙、红、白,样子像一把花雨伞。”这句话中的“别致”意思 ,这个词可以用 来替换。
(4)关键语句能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请你找出第3自然段的关键句,并画上“____”。
(5)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围绕“我爱五色梅”来总结全文。通过这段话我体会到了
8.(2022春 新邵县期末)课内阅读。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的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写出选文中的一对反义词。
——
(2)在选文第1自然段中找出描写鹿的动作的词语写下来。
(3)文中加点的“这个机会”指的是 。
(4)鹿认为自己最美的是 ,最难看的是 。结果,在狮子的追赶中, 差点儿让他送了命,而 却让他狮口逃生。
(5)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
A.鹿的角只是好看,并没有什么用处。
B.事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不要因为长处而忽视了短处,也不要因为短处而否定长处。
期末现代文阅读真题拓展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
1.【解答】(1)考查了文学常识。阅读文段内容可知,文段选自课文《海底世界》。
(2)考查了找中心句。第二自然的中心句是“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后文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展开描写的。
(3)考查找比喻句。句子“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中把“发光的鱼”比作“星星”,这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4)考查了语言表达能力。根据文段内容或日常积累的知识进行阐述即可。如:我最喜欢海里的动物各自活动的模样。
故答案为:
(1)海底世界;
(2)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3)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4)我最喜欢海里的动物各自活动的模样。
2.【解答】(1)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作者把“荷叶”比作“大圆盘”,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是又大又圆。故选B。
(2)考查了仿写句子。仿写一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注意描写对象是植物。如:牵牛花的花就像一个个小喇叭。
(3)考查找关键语句的能力。由“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可知,这是描写荷花“含苞欲放”形状的句子。
(4)考查对字词理解与赏析。这个“冒”字形容在一片绿色的荷叶中,白荷花突现出来,形象地表现了白荷花的艳丽夺目,写出了白荷花有旺盛的生命力。故选B。
故答案为:
(1)B;
(2)牵牛花的花就像一个个小喇叭。
(3)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4)B。
3.【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文学常识。语段出自课文《火烧云》。
(2)本题考查仿写词语。结合描写颜色的特点仿写。
(3)考查学生对选文的理解。阅读句子“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可知,从词语“一会儿”可以看出火烧云变化快。
故答案为:
(1)火烧云;
(2)A半灰半百合色 B西瓜红;
(3)从词语“一会儿”可以看出火烧云变化快。
4.【解答】(1)考查了标点符号的使用。第一个句子是疑问句,句末用问号。第二个句子是感叹句,句末用感叹号。
(2)考查了对表示颜色的词语的积累。文中找出的表示颜色的词语。如:绿油油、红、粉、金黄等。
(3)考查了近义词的理解。①徐徐:迟缓;缓慢。可用“慢慢”替换。②处处:各处;各方面。可用“到处”替换
(4)考查了根据文章内容填空。熟读文段,答案在文章中可以找到。即:作者告诉我们春天在在树枝上、在花园里、在小河旁、在辽阔的田野里。
(5)考查了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从“春天到了,祖国处处是春天,我爱祖国的春天”可知,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
故答案为:
(1)春天在哪里?真美丽呀!
(2)绿油油、红、粉、金黄。
(3)①慢慢 ②到处;
(4)树枝上 花园里 小河旁 辽阔的田野里;
(5)赞美。
5.【解答】(1)考查仿写词语。按照“瓦蓝、橘红”可仿写为“金黄”。按照“淡淡的紫、冷冷的金”可仿写为“翠翠的绿”。
(2)考查仿写句子。按照“变变变,变出了西红柿红、鞭炮红、辣椒红和樱桃红”可仿写为:变变变,变出了苹果绿、森林绿和草地绿。
(3)考查找中心句和概括段落大意。通读短文第3自然段可知,“颜色变魔术是很有趣的游戏。”是本段的中心句,本段围绕这句话写出了“我”是怎样加配颜色变成其他颜色的。通读第4自然段,从“我可以坐在书桌前整整变一个下午的颜色魔术,简直成了一个孙悟空“,再结合本段内容可概括出本段的段落大意是:“我”会混合颜色,像孙空一样变颜色魔术。
(4)考查根据重点句子想象画面。根据文中的“墨绿若增上深蓝就有了浩瀚海洋的波涛,若添上了漆黑,就有了暮秋枯叶的萧条,搁进了浓黄,又回到了春临大地的明丽”可想象出如下画面:读了这句话,我仿佛看到了无边无际的海洋波涛汹涌的画面。
(5)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通读短文可知,对文中“书中还有‘七色桥’”的理解是:书就像一座桥,带我领略了各种色彩。也表明了书中有很多很多我们想要追寻的东西。
故答案为:
(1)金黄 翠翠的绿;
(2)苹果绿 森林绿 草地绿;
(3)颜色变魔术是很有趣的游戏“我”会混合颜色,像孙空一样变颜色魔术;
(4)无边无际的海洋波涛汹涌;
(5)书就像一座桥,带我领略了各种色彩。也表明了书中有很多很多我们想要追寻的东西。
6.【解答】(1)考查仿写词语。整整齐齐:是AABB式词语,此类词语还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认认真真等。
(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并回答问题。通读短文可知,“我”把书分类的原因是:平时要找一本书看,就得满书架找,实在太费时间了。
(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并回答问题。通读短文可知,妈妈一看书架,就惊呆了的原因是:因为“我”把书架上的书分好类,并写上标签,画上图画,摆放的井井有条,不像平时的乱摆。妈妈没想到是“我”做的,所以感到很惊讶。
(4)考查换位思考。如果我是文中的“我”,听了妈妈的表扬,心情会很高兴。
故答案为:
(1)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认认真真;
(2)平时要找一本书看,就得满书架找,实在太费时间了;
(3)因为“我”把书架上的书分好类,并写上标签,画上图画,摆放的井井有条,不像平时的乱摆。妈妈没想到是“我”做的,所以感到很惊讶;
(4)心情会很高兴。
7.【解答】(1)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弱不禁风”指身体虚弱,连风吹都禁不住。故文中的“弱不禁风”和①的意思相对应。“不屈不挠”指在困难或恶势力面前不屈服,不退缩。故文中的“不屈不挠”与②的意思相对应。
(2)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本文主要描写的是我家院子里养着的五色梅。先写了五色梅的叶子和花的颜色、样子,接着写五色梅顽强的生命力,最后写了五色梅善于保护自己。
(3)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结合句子“五色梅开出的花非常别致,一朵花是由多种颜色的小花组成的,黄、绿、橙、红、白,样子像一把花雨伞。”可知,这句话中的“别致”意思新奇,不寻常,这个词可以用新奇来替换。
(4)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第三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五色梅顽强的生命力。第一句话是本段的中心句,后面的部分分写五色梅生命力是如何顽强的。故“五色梅有顽强的生命力”是第3自然段的关键句。
(5)考查了修辞手法的辨析及句子的理解。“我爱五色梅,我爱它娇美的姿态,我爱它迎着风霜不畏秋寒的傲骨,我更爱它不择条件、不屈不挠的旺盛生命力”这句话是连用三个结构相同的句式“我爱它……”,作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围绕“我爱五色梅”来总结全文。通过这段话我体会到了作者对五色梅的喜爱。
故答案为:
(1)①弱不禁风;
②不屈不挠;
(2)叶子 花的颜色、样子 顽强的生命力;
(3)新奇,不寻常 新奇;
(4)五色梅有顽强的生命力。
(5)排比 作者对五色梅的喜爱。
8.【解答】(1)考查学生找反义词的能力。美丽:好看、漂亮。难看:不漂亮。这两个词语是一对反义词。
(2)考查学生对动词的理解。阅读文段可知,第1自然段中找出描写鹿的动作的词语是:撒开、蹦来跳去、扯、挣脱、奔。
(3)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文段可知,“这个机会”指的是当鹿角被树枝挂住的时候。
(4)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文段可知,鹿认为自己最美的是角,最难看的是腿。结果,在狮子的追赶中,角差点儿让他送了命,而腿却让他狮口逃生。
(5)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事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不要因为长处而忽视了短处,也不要因为短处而否定长处。
故答案为:
(1)美丽 难看;
(2)撒开、蹦来跳去、扯、挣脱、奔;
(3)角 腿 角 腿;
(4)B。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