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4节【常见的碱】分类题型汇编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4节【常见的碱】分类题型汇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9-25 20:15:09

文档简介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4节【常见的碱】分类题型汇编
题型一【碱的化学性质】
1.向一无色溶液中滴入数滴酚酞试液,溶液使酚酞变红,说明该溶液肯定是(  )
A.酸性溶液 B.碱性溶液 C.酸的水溶液 D.碱的水溶液
2.下列物质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A.稀盐酸 B.二氧化碳 C.氯化钠溶液 D.碳酸钠溶液
3.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与下列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仍显红色的是(  )
A.稀硫酸 B.氯化镁溶液 C.碳酸钾溶液 D.二氧化碳
4.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金属阳离子 D.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5.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铜溶液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P点表示的溶液pH=7
B.N点表示的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C.从M点到N点溶液质量增加20g
D.P点表示的溶液比N点表示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
6.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实验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21教育网
A.A处下降,B处上升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上升,B处下降 D.A、B两处都不变
7.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a中的NaOH浓溶液挤入盛满CO2气体的b中,打开止水夹.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c中的水倒吸入导管中 B.导管处有气泡冒出
C.气球胀大 D.无明显现象
8.固体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
①氢氧化钠有挥发性 ②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
③氢氧化钠易吸收水分而潮解 ④氢氧化钠易被氧化
A.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9.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其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蓝
C.固体氢氧化钠可用作二氧化碳气体的干燥剂
D.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10.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题型二【探究氢氧化钠变质】
11.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生石灰样品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和结论不正确的是(  )2·1·c·n·j·y
A.该样品已完全变质 B.液体丙呈红色或无色
C.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D.白色固体甲可能为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12.取实验室中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能正确反映其中变化的图象是(  )21·世纪*教育网

A B C D
13.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塞.对于该溶液的探究,同学们的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www-2-1-cnjy-com
A.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则可证明该溶液已变质
B.取样,在溶液中滴加酚酞,如酚酞呈无色,则溶液已完全变质
C.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滴有酚酞的氯化钡溶液,如产生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则溶液已经完全变质21·cn·jy·com
D.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则可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的杂质
14.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浓溶液已变质,某同学分别取2mL试样于试管中,而后进行如下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2-1-c-n-j-y
A.通适量CO2气体,观察现象 B.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C.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D.加入足量盐酸,观察现象
15.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因与二氧化碳反应而部分变质,要除去氢氧化钠中混有的杂质,应加入的适量物质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HCl溶液 B.KOH溶液 C.Ca(OH)2溶液 D.NaCl溶液
题型三【探究碱的用途】
16.氢氧化钙是一种重要的碱,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下列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农业生产中,常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
B.在建筑业中,常用石灰将来抹墙,为使墙壁快点干燥,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
C.为使氢氧化钙溶液底部的少量固体溶解,通常采用升温的方法
D.在工业生产中,常用氢氧化钙来中和酸性废水,防止污染
17.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能用作建筑材料 B.都能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C.水溶液都能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D.水溶液都能用于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18.下列有关熟石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灰石经高温煅烧可制得熟石灰 B.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
C.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实验室可用熟石灰和纯碱(Na2CO3)等物质作原料来制备少量氢氧化钠
题型四【碱的通性】
19.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碱具有碱的通性的原因是(  )
A.碱都能电离出OH- B.碱中都含有金属元素
C.碱中都含有氢氧元素 D.碱都溶于水
20.下列物质中,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反应,但反应过程如果不添加指示剂就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硝酸钠溶液 B.稀盐酸 C.氯化铁溶液 D.碳酸钠溶液
21.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了两瓶饱和溶液,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一瓶是澄清的石灰水.由于忘了贴标签,下列方法或物质不能将二者区别开的是(  )【来源:21cnj*y.co*m】
A.通入二氧化碳 B.滴入碳酸钠溶液
C.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D.升高温度
22.小政同学在复习Ca(OH)2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与其它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版权所有:21教育】
(1)若X是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 。
(2)根据图4所示的物质间关系,写出其中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题型五【综合探究】
23.今年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这两种无色溶液?
【实验方案】小琪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C组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填字母);
(3)D组实验中变浑浊的原溶液是 。
【继续探究】实验结束后,小琪同学将A、B、C、D四组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无色澄清透明的溶液,对该溶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21cnjy.com
【提出问题】该溶液中除水、酚酞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Ⅰ. Ⅱ.NaCl、CaCl2、HCl Ⅲ.NaCl、CaCl2、NaOH  21*cnjy*com
【反思与拓展】上述猜想与假设中只有一个不成立,它是 (填序号),理由是 。
24.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C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
(1)小刚用A装置未看到明显的现象,他认为CO2与NaOH不发生反应.
(2)小丽用B装置进行实验,看到气球变鼓,认为CO2与NaOH发生反应.
老师指出:CO2与水接触也能看到上述现象,因此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两位同学经过认真思考,决定从分液漏斗再向B烧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又看到气球变瘪,从而确定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解释气球变鼓的原因 ,变瘪的原因 。
(3)证明C中的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两位同学认为利用该装置做个对比实验,补做的实验是: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4节【常见的碱】分类题型汇编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C
B
B
C
A
A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A
A
C
C
D
A
A
B
21
C
22、(1)CO2
(2)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质,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答案为:①Ca(OH)2+2HCl=CaCl2+2H2O
②Na2CO3+Ca(OH)2=CaCO3↓+2NaOH(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23、答案:【实验方案】(1).Na2CO3+Ca(OH)2═CaCO3↓+2NaOH;
(2)A、B;
(3)澄清石灰水或Ca(OH)2溶液;
【猜想与假设】Ⅰ.NaCl、CaCl2;
【反思与拓展】Ⅲ;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不能得到无色溶液(合理答案均可)
24、答案: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瓶中压强减小,使气球鼓起; 稀盐酸与生成的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瓶中压强增大,使气球变瘪.21教育网
(3)取两个同样大的矿泉水瓶充满CO2后,注入同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盖上瓶盖振荡 比较两矿泉水瓶变瘪的程度.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