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燕子矶中学 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月考
高二地理试卷 2023.5
本试卷共 8 页,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选择题答案 按要求填涂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 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共 22 题,每题 2 分,共 44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 题意。
云南省哀牢山南部的元阳哈尼梯田,是当地群众在大地上“雕刻”出的农耕文化奇观。
该山从山顶到山脚具有“森林—村寨—梯田—河流”垂直景观结构,构成了良好的梯田生态 系统。2013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哈尼梯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 成 1~2 题。
1.图中相对高度最大值最接近
A.690 m B.720 m C.790 m D.820 m
2.图中
A.①地适合建观景平台 B.②地适合修建梯田 C.③地适合建村寨 D.④地分布有季雨林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一猎人欲到该地打猎。据此完成 3~5 题。
3.猎人登上山顶,可能看到猎物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猎人熟悉动物习性,知道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而水鹿被追赶过后,会 寻找有水的地方喝水。在这次打猎中,他捕获了山羊和水鹿,请问他最有可能分 别在图中哪两处捕获这两种动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若猎人登上山顶时,测得当地温度为 20℃时,①地的温度可能是
A.17℃ B.17.8℃ C.22.3℃ D.23℃
霜是指附着在地面或物体上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汽冷却至 0 ℃以下凝结而成 的白色冰晶。无霜期是指春季终霜后到秋季初霜前的时段。一年中无霜期越长,对农作物生
长越有利。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无霜期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完成 6~7 题。
6.影响图示区域无霜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大陆轮廓 D.纬度位置 7.图中甲地与乙地无霜期差异显著,主要原因是甲地
A.终年盛行干热风 B.位于西风迎风坡 C.常年受寒流影响 D.气温日较差较大
林线是山地森林的上限,林线以上没有森林分布。雪线是最热月积雪区的下限,也是永 久积雪区与季节性积雪区之间的界线。在雪线附近,冰雪的积累与消融大致平衡。下图是“某 中纬度山地林线和雪线分布略图”。据此完成 8~10 题。
8.该山地南坡比北坡
A.干冷 B.湿冷 C.干热 D.湿热 9.该山地的季节性积雪下界海拔的年内变化特点是 A.4 月、10 月均上升 B.4 月、10 月均下降
C.4 月上升、10 月下降 D.4 月下降、10 月上升 10.图示甲地雪线低于乙地的原因是甲地
①海拔低 ②风力大 ③光照时间短 ④积雪厚度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图是“黄土高原局部黄土分布等值线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
(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米)。据此完成 11~12 题。
11.甲、乙、丙、丁四地黄土覆盖层最厚的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2.甲、乙、丙、丁四地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沙特阿拉伯作为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原油出口量较稳定,政府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依 赖于石油的出口。近年来,该国维系多年的石油经济模式遭遇空前挑战,政府推出“2030 愿 景”,希望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推进经济多元化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下图为沙特阿 拉伯原油出口金额及其占 GDP 比重。据此完成 13~15 题。
①长期开发导致石油资源面临枯竭 ②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居民生活
③能源技术革命带来的结构性危机 ④油价不稳定引发周期性危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红海项目”是沙特阿拉伯近年打造的一个豪华旅游项目,将于 2030 年竣工。 沙特阿拉伯大力打造高端旅游业主要得益于
A.优越的自然条件 B.优质的旅游客源
C.雄厚的经济实力 D.丰富的管理经验
15.沙特阿拉伯经济转型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A.交通运输不便 B.生态环境修复
C.地区同质竞争 D.劳动力严重匮乏
2019 年 8 月,乌干达维多利亚湖地区强降雨频发,湖水水位激增,接近 1964 年历史最 高水位。水体中杂草漂浮,给伊辛巴等水电站的运营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下图示意维多利 亚湖周边地理环境。据此完成 16~18 题。
16.乌干达水能资源开发潜力大,得益于
A.降水季节变化小 B.城市众多
C.河流地势落差大 D.湿地广布
17.此次湖水水位接近 1964 年水位,但降水强度和降水量均小于 1964 年,这可 能是由于该区域
A.地壳抬升较快 B.湖泊扩容明显
C.水土流失严重 D.水能开发过剩 18.该月伊辛巴水电站运营面临的主要威胁可能是
A.进水口堵塞 B.水污染严重
(
13
.沙特阿拉伯石油经济迫切转型的主要原因是
)
C.水库水位高 D.泄洪量提高
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目前,针对长期实施的“藏 粮于仓、以丰补救”战略带来的问题,中央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安全战略。下 图示意我国四个省份的耕地面积和水资源总量。据此完成 19~20 题。
19.推测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的省份是
A.广东、四川、黑龙江、河南
B.河南、黑龙江、广东、四川
C.四川、河南、广东、黑龙江
D.黑龙江、河南、四川、广东
20.为响应中央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安全战略
A.甲省应该接受南水北调水源,缓解水土不协调
B.乙省应该依托有利的交通位置,加强粮食储备
C.丙省应该促进耕地流转,减少土地的撂荒现象
D.丁省应该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大商品粮生产
专家预计,在强化低碳情景下,中国将在 2030 年达到碳排放峰值。下图为不同国家城 镇化率和人均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 21~22 题。
21.有关碳排放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镇化率与碳排放总量呈正相关
B.人口大国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
C.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
D.中国、美国应承担相同的减排责任
22.低碳发展时代的中国,应采取的减排措施是
①植树造林 ②减缓工业化进程 ③提高能源利用率 ④开发新能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综合题,共 3 题,满分 56 分。
23.阅读材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8 分)
材料一 潭阳地处韩国西南部,村庄依竹林而建,得益于竹林的庇护,村民居住舒适安 逸。潭阳传统竹林耕作系统采用多层生产模式,竹林与农田共同构成了整体景观。下图为潭 阳竹田农业系统示意图。
材料二 竹制工艺品长期以来是潭阳农民的主要生计来源。20 世纪末期,由于市场对 竹产品需求的增长,竹林迅速向周围扩张。为保护农业文化景观,村庄进行产业转型,发展 竹保健品、竹工艺品等精品制造和乡村旅游接待。近年来,竹林面积保持稳定,人居环境进 一步改善。
(1) 简述潭阳竹田农业系统中水稻田布局的有利条件。(6 分)
(2)简析竹林对村庄人居环境的调节作用。(6 分)
(3)说明该村实施竹产业转型对当地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6 分)
24.阅读材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8 分)
材料一 2021 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发挥沿黄地区大 中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是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依托西安、宝鸡、天水等城市 及横贯东西的交通线,国家设立“关中—天水”经济区,构建西北产业集聚带,该经济区战略 区位重要,科教实力雄厚,产业基础扎实,文化积淀深厚。
材料二 下图为黄河流域主要城市分布和辐射范围图。
(1) 指出影响沿黄地区城市辐射范围的主要因素。(6 分)
(2)简析设立“关中—天水”经济区对黄河中上游区域发展的意义。(6 分)
(3)从流域协作开发角度,为黄河流域经济和生态高质量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6 分)
25.阅读材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0 分)
材料一 稀土的名字中虽然有个“土”字,但是稀土并不是土,而是镧、钪、钇等 17 种 金属资源的总称,属于金属资源。稀土是新能源产业、人工智能等高精尖产业发展中必不可 少的战略性资源。目前,我国已探明的稀土储量、供应量、冶炼分离技术均位居世界第一。 与此同时,在稀土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环境问题。如何把我国稀土资源优势转 化为战略优势,仍是我国稀土产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材料二 专利资产指数反映个别专利创造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我国稀土冶炼分离技术世 界第一,其他国家均没有稀土分离技术的应用,全球 80%以上的稀土产业集中在我国境内。 但我国下游产品应用专利不足,众多企业集中于产业链较短的上中游,稀土企业“多、小、 散”,资源以“薄利多销”的形式出口。下面左图为世界主要国家稀土产业专利资产指数图, 右图为稀土产业链示意图。
(1)指出我国在稀土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6 分)
(2)与美、日两国相比,说明我国稀土专利资产指数特点及其原因。(6 分)
(3)为我国将稀土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战略优势,提出合理化建议。(8 分)
南京市燕子矶中学 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月考
高二地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 2.B 3.C 4.B 5.C 6.A 7.C 8.D 9.C 10.D
11.C 12.C 13.D 14.C 15.C 16.C 17.C 18.A 19.D 20.C
21.C 22.D
23.【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临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临近村庄,便于 田间管理;海拔较低,便于耕作。 (每点 2 分,任答 3 点即得 6 分)
(2)调节气候,为村庄营造冬暖夏凉的环境;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为村庄提供稳定优质 的水源;净化空气,改善村庄空气质量。 (每点 2 分,共 6 分)
(3)延长竹加工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就业;促进对 竹田景观和农田的保护。(每点 2 分,任答 3 点即得 6 分)
24.【答案】(1)城市规模与等级;地理位置;经济水平;交通条件;距离远近等。(每点 2
分,任答 3 点即得 6 分)
(2)利用原有产业基础,加强对黄河中上游地区辐射带动作用;利于人才、资金等要素集 聚,形成区域增长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区域竞争力。 (每点 2 分,共 6 分)
(3)立足比较优势,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加强流域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人流、 物流、信息流便捷流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加强上下游生态环境问题协同 治理。(每点 2 分,任答 3 点即得 6 分)
25.【答案】(1)地上开采造成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荒漠化;地下开采形成地下采空区, 地面塌陷;矿渣堆放,造成土壤和水体等环境污染。(每点 2 分,共 6 分)
(2)特点:专利资产指数低;呈增长趋势。(每点 1 分,共 2 分) 原因:侧重稀土冶炼分离 技术,对下游产品应用投资少,应用专利不足;稀土资源战略地位高,国家对稀土专利开始 高度重视。(每点 2 分,共 4 分) (3)加强稀土产业下游应用专利研究,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技术投入,提高 资源利用率;控制稀土开采规模,增加稀土进口;整合弱小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完善政 策和法律法规,统筹管理稀土资源。(每点 2 分,任答 4 点即得 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