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人口迁移、文化交融与认同 复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人口迁移、文化交融与认同 复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17 18:3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人口迁移文化交融与认同
一、选择题
1.古印欧人在迁徙的过程中,不断以各种形式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演变为新的种族人群。下列不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赫梯人 B.匈奴人
C.希腊人 D.雅利安人
2.约公元前3000年,印欧人进入青铜时代,有发达的畜牧业,驯养马、牛、猪、羊等,会使用马和马拉战车。他们的一支赫梯人于公元前2000年进入小亚细亚,并建立了国家。从中可以看出
A.生产力的发展为印欧人迁徙提供了前提条件 B.印欧人最早进入了青铜时代
C.印欧人以种植业为主要的经济来源 D.印欧人迁徙冲击了当地的社会秩序
3.波斯帝国大流士时期兴建的苏萨王官官墙上的阿胡拉·玛兹达神像,被画成人形,并居于有翼的圆盘中间,此构图被认为取自亚述,而亚述艺术又是在继承赫梯艺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说明,波斯帝国
A.宣扬人文精神 B.融合古代亚欧文明
C.强化君权神授 D.传承区域传统文化
4.印欧人入侵前,虽然西亚、南亚、南欧已经出现了古代文明,但这些文明中心只是零星地散布在个别地区。印欧人入侵后,使南亚次大陆到西欧几乎连成一片。由此可知,印欧人的迁徙
A.促发了众多古典文明出现 B.引发了沿途民族的大转移
C.加速了被征服地社会发展 D.促进了区域文明间的交流
5.公元前130年,大月氏征服南方的大国大夏,并把大夏国土和人口分别给予五个部族,每个部族的首领被称为"翕侯"。公元前1世纪初,五翕侯中的贵霜翕侯邱就却消灭其他翕侯,统一了大月氏和大夏故地,建立起贵霜国。贵霜帝国的建立
A.促进了中亚的民族交融 B.助推了人口迁徙的潮流
C.阻断了丝绸之路的商贸 D.造成了严重的难民问题
6.3到6世纪的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造成了一些国家的灭亡,也促使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下列史实能论证此结论的是
A.贵霜帝国的建立 B.赫梯帝国的建立
C.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D.花剌子模国被灭
7.西哥特人攻占罗马城后,首领阿图尔夫最初强烈要求消除罗马这一名字,希望用哥特的替代罗马的。但因为桀警不驯的哥特人从不遵守法律,没有法律的国家将国不成国。最终他希望通过哥特的力量来恢复、增强罗马之荣光。这一变化说明
A.罗马帝国的法律体系完善 B.日耳曼文明落后于罗马文明
C.人口迁徙带来了文化认同 D.罗马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8.史学家吴于雇认为: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为历史之发展为世界史带来了不少有积极意义的影响。首先是两者之间扩大了通道,彼此都向对方学得自己所缺少的某些技术。他旨在强调
A.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相互冲击 B.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相互学习
C.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相互融合 D.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相互渗透
9.1611年,西班牙殖民者要求居住在菲律宾的非基督教华人,每人每年必须缴付8比索的贡税。1615年,西班牙殖民者共征收贡税53832比索,1635年共征收116916比索。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20年间居住在菲律宾的华人人数已增加了一倍多,仅1635年就有14614名华人缴纳贡税,这些还没有包括贫穷的免税者和偷漏税者。这一状况
A.源于海外贸易的兴旺发达 B.折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
C.导致明政府厉行海禁政策 D.解决了中国的人地矛盾
10.16世纪,西班牙征服墨西哥后极力推广天主教,排斥当地宗教信仰,遭到当地人的强烈反对。17世纪中期后,以天主教圣母形象为原型、糅合墨西哥本土文化元素的瓜达卢佩圣母像却逐渐流行开来,成为墨西哥的象征之一。据此推知,西班牙的殖民
A.改变了区域人口结构 B.摧毁了美洲本土文化
C.影响了欧洲宗教改革 D.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11.下表反映了1700--1860年美洲人口种族构成的变化(单位:万人)。据此可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土著人 白种人 黑种人 合计
1700 75.0 22.3 2.7 100.0
1820 32.5 788.4 177.2 998.1
1860 16.0 2724.0 400.0 3140.0
A.殖民扩张 B.贩卖黑奴
C.工业革命 D.人口迁徙
12.下表为16世纪至20世纪上半期世界人口的迁移情况。导致19世纪中后期世界人口迁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主要移出地 主要移入地
1500—1850年 欧洲、非洲 美洲
1850—1945年 欧洲、亚洲 美洲
A.非洲人口的大量减少 B.西方殖民扩张方式发生转变
C.华工被列强疯狂掠夺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3.19世纪末,大量来自南欧、东欧以及亚洲的移民开始涌入美国,这批人大都愿意从事较为艰苦的重体力劳动,并且索取的报酬很低,这使本地人及较早来的移民处于不利的地位,他们认为新移民从他们手里拿走了大量的工作,从而引发了严重的社会矛盾。这反映了这些新移民
A.拒绝从事工资待遇较差的工作 B.为美国提供了大量高科技人才
C.为美国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D.挑拨美国政府与旧移民的矛盾
14.1822年,英国接受来自澳大利亚的优质羊毛6.8万千克,1830年达到136万千克以上,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毛纺业最大的供应商。此现象直接导致
A.澳大利亚发生了工业革命 B.白人成为澳大利亚的主要居民
C.英国加速向澳大利亚流放罪犯 D.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土地不断被剥夺
15.据统计,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移居海外的中国人约有1000万人,主体是劳工,商业、政治性移民次之,文化、亲属团聚等又次之。他们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也有大批前往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等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B.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C.西方列强侵略扩张 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6.每逢国际重大比赛有新西兰队参加时,人们都会欣赏到新西兰运动员“毛利战舞”的仪式表演。“毛利战舞”原本是新西兰土著毛利人战斗前鼓舞士气的仪式,经过与几代移民带来的西方文化的融合,经过改造发展形成了具有现代新西兰风格的舞蹈。这反映出
A.西方文明具有先天的优等性 B.本土文化在和外来文化交融中发展
C.新文明的形成会伴随新移民 D.外来移民的文化全部会带有侵略性
17.第二次工业革命掀起了一股从不发达地方向发达地方移民的浪潮。欧洲人最初将这些移民当作“客籍工人”加以欢迎。然而,当战后经济繁荣期结束后,欧洲人渐渐的,也是不情愿地被迫认识到,他们面临的不是一个外来少数民族的暂时性的问题,而是一个新的多种族、多文化、多宗教的大陆的永久性的事实。材料中的变化反映了
A.移民激化了欧洲各民族间的矛盾 B.移民文化在欧洲开始占据主导
C.移民正在创造欧洲发展的新生态 D.移民强化了欧洲民族国家意识
18.1933年后,来自德国有犹太血统的知识难民在美国面临“失语性”问题:“德语母语作为他们过去表达信息、理解、思想、情感以及与人沟通的手段已经丧失了功能,“作家乌尔茨迪尔为了生存,甚至在美国成了一名皮革艺术手工匠,利用学到的英语技能和特殊手艺广泛接触美国各阶层,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德语深深的感情。这主要反映
A.难民在收留国没有基本的国民权利 B.美国的民族和文化多样性特征
C.人口迁徙下的文化交融与认同问题 D.法西斯主义实行恐怖独裁统治
19.1864年,美国成立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的法案,准许雇佣外国人。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新移民法,详尽列举了33类人不准作为移民入美。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A.美国霸权地位受到严重的冲击 B.经济危机导致美国失业现象严重
C.移民政策变化适应了战争需要 D.欧洲文化日益成为美国主流文化
20.下图中叙利亚3岁难民艾兰·科迪溺毙趴在沙滩上的照片传遍了全球,成为难民危机爆发以来的“最揪心画面”,也触动了各国的艺术家,大家纷纷拿起画笔,画下了心碎瞬间。材料表明
A.叙利亚是二战后难民主要产生国 B.叙利亚危机难民属于战争难民
C.难民在收留国一般没有基本人权 D.难民困境激发了国际社会关注
21.1965年,美国颁布新移民法,每年专门留出2.9万个移民名额给来自国外的高级专门人才。1990年,布什总统签署新的移民法,重点向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倾斜。这些新移民法的颁行
A.不利于美国社会文化的多元化 B.使外来移民获取了平等的机会
C.有利于美国高新科技保持优势 D.为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创造了条件
22.下表是美国不同时期移民来源。此表从本质上反映了
时期 来源 比例 来源 比例 来源 比例
1901—1920 欧洲 85% 亚洲 4% 拉丁美洲 4%
1961—1970 欧洲 33% 亚洲 13% 拉丁美洲 39%
1981—1990 欧洲 10% 亚洲 38% 拉丁美洲 47%
A.美国多元社会结构发生相应变化 B.亚洲拉丁美洲移民比例在升高
C.美国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移民 D.美国是移民国家没有种族歧视
23.在新加坡,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这体现了新加坡
A.多元文化和谐共处 B.当地传统文化消失
C.殖民地的文化特色 D.移民文化阻碍发展
24.1982年春,一场国民性的“东方价值观教育运动”在新加坡开展起来,该运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增强国民对新加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出“新加坡人”,让每个新加坡国民将自己归属于新加坡,把新加坡看作扎根于斯的乡土。这场运动的开展
A.植根于华人为主体的人口结构 B.造就了新加坡国际化都市的地位
C.增强了东南亚地区的文化认同 D.形成了和谐共处的多元文化局面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以来,分布在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陆续向内地迁徙,内迁的少数民族很多,迁徙持续不断,此起彼伏。北方汉族人口向江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大规模流亡迁徙。魏晋时期,汉族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各少数民族的控制,并补充内地居民的不足,经常招引或强制他们入居内地……与汉人杂居的少数民族与汉人一样要纳租调、服劳役,即“服事供职,同于编户”。十六国时期,北方政权多为少数民族所建立,兴亡不定,冲突激烈,他们大多推行汉族传统政治制度。
——摘编自王子今、方光华《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材料二 日耳曼人的家乡在欧洲北部,他们不断向西迁徙,公元2世纪开始居住在罗马帝国的东部和北部边境。376年,日耳曼人当中的东哥特人在匈奴人西进的压力下,向东罗马帝国皇帝请求许可他们成为帝国的臣民,并许诺提供赋税和军队。戏剧性的是,他们在两年后打败了不可战胜的罗马军团。几年后,日耳曼人中最著名的西哥特人也开始了大迁徙。6世纪,西哥特人在西班牙建立的王国日渐兴盛。东哥特人所建立的王国则包括多瑙河沿岸的多个行省和意大利。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也由日耳曼人各支所建立。法兰克国王克洛维在496年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589年西哥特国王卡列德宣布基督教为国教。
——摘编自【英】诺曼·戴维斯《欧洲史》(上卷)等
(1)据材料一,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所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耳曼人迁徙对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5~1973年,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长期繁荣,刺激了欠发达地区的劳工大规模迁入西欧、北美和大洋洲。1973年,“石油危机”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严重萎缩,影响了国际人口迁移。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早期,移民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联合国相关统计表明,全球移民总量从1965年的7500万增长到1990年的1.2亿。以德国为例,1961年,德国(联邦德国)的外来人口(累计)不到68.62万人,占德国总人口的1.2%;到1997年年底,德国的外国人口为730万,占德国总人口的9%。德国最大的移民集团是土耳其人,有197万,来自原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移民有92万,意大利人有56万,希腊人有35万,波兰人有29万。
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的一个突出现象是技术移民剧增,并呈膨胀之势。有人这样描述这一股移民潮:“哥伦比亚的知识分子前往美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古巴医生到南非;南非护士去英国和新西兰;新西兰博士后赴加拿大;加拿大科研人员到美国;法国金融交易员去英国,法国年轻科学家去美国;中国香港的工程师赴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印度信息技术专家前往德国和美国。”
——摘编自李其荣《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人口迁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趋势及影响二战后移民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人,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人,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万-3700万人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平均年增长率为2.59%
——摘编自邬沧萍《世界人口》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D 4.D 5.A 6.C 7.C 8.B 9.A 10.A
11.A 12.B 13.C1 4.D 15.C 16.B 17.C 18.C 19.C 20.D
21.C 22.A 23.A 24.D
二、非选择题
25.(1)表现:少数民族与汉族双向迁徙(作答“北方少数民族由边疆向中原内迁,汉族由中原向四方迁徙”亦可赋分);形成杂居局面;民族迁徙的浪潮持续不断。
原因:统治者的民族政策;躲避战乱的需要;北方政权更迭频繁;自然灾害的影响。
(2)影响: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世纪西欧政治的分裂;基督教与政权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基督教地位的提升;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促进区域文化交融与认同。
26.(1)趋势: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技术性移民数量和规模剧增。
因素: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持续发展;二战后西方国家福利水平的提高;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带来的政治动荡;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兴起和发展;民族独立浪潮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兴起;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全球扩展。
(2)影响:
对迁出地: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人口压力);有利于相关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分工,融人世界经济体系;造成了人力资源(尤其是人才)的流失。(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对迁入地:增加了劳动力供给,缓解了专业人员短缺的困境;促进并维持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移民文化与土著文化的交融,增强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易导致狭隘民族主义复苏,部分国家种族歧视和排外倾向有所上升。(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7.论题:以前人口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移民,后来逐渐转变为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民。
阐述: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国家开始对外进行殖民扩张,导致大量欧洲人口向美洲迁移;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欧洲遭受了巨大的打击,而且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国得到了快速发展,美国急需大量的人才,导致大量人口迁移到了美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广大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逐渐增多,因此产生了大量人口从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