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请替换文字内容,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请替换文字内容,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请替换文字内容,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请替换文字内容,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请替换文字内容,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
课前导入
河南辉县郭亮村地处太行山深处,背靠高山,前临绝壁,一条长约2 000米的巨大悬崖隔开了村庄与外界的联系。自1972年开始,村民们花了5年多时间在绝壁中凿出一条长约1 300米的挂壁公路郭亮洞,终于打开了村庄与外界交流的通道。如今,郭亮村已成为知名旅游地,当地独具特色的村落和民风民俗,吸引着各地艺术家前来创作。
1.挂壁公路开凿前,郭亮村是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限制了当地村民的活动,制约了该村的发展
2.一条公路,改变了一个村庄的命运。议一议,挂壁公路的开凿对郭亮村具有
哪些重要意义 据此讨论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考题 分值 考点 题型 命题情景
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Ⅱ1-2 8 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 选择题 地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6 4 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选择题 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
2019年天津卷 节选 6 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综合题 聚落的分布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surface morphology on human activities
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壹
读图思考?
图中我国北方地区聚落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规模、人口、形状)
华北平原航拍景观
我国北方平原地区聚落特点
规模:
形状:
人口:
较大
较多
团聚型、棋盘式
读图思考?
图中我国南方地区聚落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规模、人口、形状)
我国南方丘陵山区聚落特点
规模:
分布:
人口:
较小
较少
分散
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贰
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自然因素:
地形、气候、水文
地形对交通线的影响尤为深刻
社会经济:
人口、资源、城镇分布
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图
中国交通线路分布图
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
交通线路的分布表现:
出西部稀疏、东部稠密的特点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不同地形区内
交通线路呈现不同的布局和形态特征
交通线路分布特点
平原地区
地形对交通建设的限制较小
交通线路一般呈网络状
山区
地形起伏较大,交通建设的限制较大为减缓道路坡度
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
1.结合课本及所学知识分析,上图中,哪一个是山区的聚落,哪一个是平原的聚落?简要说明它们的主要差异。(规模、形态、人口等方面分析))
答案:图1为山区聚落,图2为平原聚落;
差异:山区聚落多位于山间盆地或谷地,分布稀疏,规模较小。
平原地区聚落分布相对密集,规模较大,多呈团聚式、棋盘式
活动一
图1
图2
2.读图及教材P47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地形、河流和交通线有什么关系?
塔里木盆地聚落的分布主要受地形和水源影响,城镇呈串珠状分布在盆地的边缘,且大多位于山前冲积扇、洪积扇的中下部,各城镇之间有交通线路相连。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河流流经,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有利于城镇的形成和发展。
城市发展促进了铁路公路的建设,交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镇的发展。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面积约56万平方千米。盆地地形封闭,四周高山环绕,气候特别干旱。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盆地中部。绿洲呈串珠状分布于盆地边缘,多位于山前冲积扇、洪积扇中下部。这些地方地形较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发达。
活动一
地形 形态 原因 举例
多呈带状
高原
山地
平原
条带状
团聚
条带状
地势高,气温低,聚落分布在温度较好的河谷
受山区地形的影响
河流少地形开阔,聚落以某功能区为中心向外发展
获得更好的用水条件
水运交通便利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兰州
依山畔水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地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北方平原区: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
南方低山丘陵区:
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
云贵高原:
多分布在相对平坦的山间盆地
青藏高原:多分布在地势较低河谷地区
西北地区:多分布在山麓冲积扇的绿洲上
四川省地形复杂,大致上分为两部分:西部是川西高原,东部是四川盆地。盆地中部又有平原、丘陵和低山等。不同的地形区,交通线路布局方式不同,交通线路形态也各有差异。
1. 结合上图,简要说明四川省不同地形区交通线路的布局特点和形态特征。
四川省地形和交通线路分布
西部为山地高原地形,地势起伏大,线路布局主要考虑避开高大山脉,减缓道路坡度,呈线状分布;
东部为四川盆地,地形平坦,交通线路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小,布局主要考虑连接城镇,方便人们出行,盆地内人口、城镇密集,经济发达,建设难度小,所以线路多,呈网状分布。
活动二
读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半坡村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建于距今6800~62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是先民在接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的河流阶地上,建造的相对集中的居住场所。该遗址表明,当时的村落已经有了初步的功能分区,如居住区、公共活动区、制动区、慈养区、防御壕沟等。在我国,类似的遗址还有许多。这些遗址大都坐落在河流阶地上,这说明先民在选择居住地时,已充分考虑到地形和水源对聚落的影响。
湖南省张家界天门山盘山公路(如下图)有“通天大道”之称,全长10.77千米,海拔从200米急剧提升到1300米,公路两侧绝壁千仞,弯弯紧连,层层迭起,被誉为“天下第一公路奇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图中公路走向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聚落
(2)图中山麓地带的自然植被属于( )
A.亚寒带针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湖南省张家界天门山盘山公路(如下图)有“通天大道”之称,全长10.77千米,海拔从200米急剧提升到1300米,公路两侧绝壁千仞,弯弯紧连,层层迭起,被誉为“天下第一公路奇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A
C
读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读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地聚落形态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
A.带状,河流因素
B.团状,河流因素
C.带状,气候因素
D.团状,地形因素
(2)图中①—④最易发展成城市的聚落是( )
A.④ B.③ C.② D.①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