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卷(一)
八年级科学参考答案
单选題(共25题;共7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C C D A B D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C D C A B C C D
21 22 23 24 25
A A C D D
二、填空題(共7题;共36分)
26、(1)MgO;
(2)Cl-;Na+;
(3)C。
27、沙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
28、(1)分生区;
(2)水和无机盐;。
29、氧气;试管内液面上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0、(1)64g;(2)2H2O2==KI==2H2O+O2↑。
31、(1)①;气泡;
(2)③;毛细血管;
(3)氧气;二氧化碳;扩散作用。
32、(1)BD之间;
(2)高;
(3)上移。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26分)
33、(1)铜;
(2)切割;
(3)磁场方向;
(4)电源。
34、(1)AE;
(2)略;
(3)10.1%;C。
(1)换用滴管从量筒中取水向烧杯中滴加;(V1-V2/64)×100%;偏小;
(2)不合理,将该土块捣碎改变了土块的疏松程度从而改变了土块中空气的体积分数。
四、解答题(共2题;共13分)
36、(1)B;
(2)超载;
(3)200欧。
(1)4.16g;
(2)3.16g;
(3)67.7%。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卷(一)
八年级 科学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6, K-39, Mn-55
单项选择題(共25题;共75分)
1、同学们对化学反应方程式:C+O2CO2,有下面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 )
A B C D
2、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56g B、112g C、9.288×10-26kg D、56
3、下列对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Fe2+—表示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B、2H—表示2个氢元素
C、2H20—表示2个水分子
D、SO2—表示二氧化硫中有氧分子
4、落在高压线上的鸟儿不会触电死亡,这是因为( )
A、鸟爪上的角质层是绝缘的
B、鸟儿对电流的承受能力比较强
C、鸟儿双脚落在同一条导线上,没有电流流过鸟的身体
D、高压线有橡胶外皮
5、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
A、氯气CI B、氧化铁FeO C、硫酸钾 K2S D、碳酸钙 CaCO3
6、下列粒子:夸克、原子、质子、原子核,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 B、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
C、原子、质子、原子核、夸克 D、质子、夸克、原子、原子核
7、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元件,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
A B C D
8、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原子结构 B、空气成分 C、结胞结构 D、注意行人
9、A和B两种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4和16,化合价分别是+3和-2,则A、B形成的化合物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74 B、30 C、76 D、108
10、在农田中一次施肥过多时,作物会出现萎蔫的现象,当情势比较严重时,解决的办法是( )
A、移载植物 B、大量浇水 C、疏松土壤 D、减少光照
11、下列各图中,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外部磁场正确的( )
A B C D
12、空气质量指数(AQI)是一种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简单而直观的指标。目前不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硫 D、一氧化碳
13、工业上用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合反应制备丙,下列是三种分子的模型图,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甲的化学式为C2H4
B、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C、乙和丙都属于氧化物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
14、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表示吸气过程,膈肌舒张 B、甲表示呼气过程,隔肌收缩
C、乙表示呼气过程,膈肌舒张 D、乙表示吸气过程,膈肌收缩
15、如图所示,可以自由转动的小磁针放在磁体M的上方后保持静止,则磁体M周围的磁感线( )
A、可能从左端a出发回到b端 B、可能从右端b出发回到a端
C、一定是由c端出发回到d端 D、一定是由d端出发回到c端
16、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有一种铕(Eu)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铕(Fu)原子的质量为( )
A、g B、 C、g D、
17、下图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简单的碳循环过程,对于该过程理解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地球大气提供了所有的二氧化碳
B、植物只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碳元素转移到体内
C、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只能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
D、我国北方的冬天,许多树叶掉落,会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明显增加
18、如图所示,电磁铁P和Q通电后( )
A、P的右端是N极,Q的左端是S极,它们相互吸引
B、P的右端是S极,Q的左端是N极,它们相互吸引
C、P的右端是N极,Q的左端是N极,它们相互排斥
D、P的右端是S极,Q的左端是S极,它们相互排斥
19、家庭电路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原来各用电器都在正常工作,当再将一个手机充电器的插头插入插座时,家里所有的用电器全部停止了工作,关于这种现象以及形成的原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是这个插座的火线和零线原来就相接触形成了短路
B、可能是这个用电器的插头与插座没有形成良好接触,仍然是断路状态
C、可能是插头插入这个插座时,导致火线和零线相接触形成了短路
D、可能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过多,导致干路中总电流过大,保险开关跳闸
20、有经验的农民会选择性地为农作物施肥,肥料的主要作用是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开花期施加磷肥有利于提高产量
B、植物根尖吸收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区
C、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会起不同的作用
D、施用化肥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土壤板结
21、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B、排列再紧密的分子之间也有间隙
C、过程Ⅰ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D、过程Ⅱ发生了物理变化
22、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C19H19N706),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叶酸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B、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g
C、叶酸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 : 7:6
23、图中曲线是不同温度下测得的光合作用效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曲线所给
出的正确信息是( )
A、当温度一定时,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B、当光照强度一定时,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C、当光照强度大于Q时,温度是限制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
D、当光照强度小于P时,温度是限制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
24、对化学方程式 4P+5022P2O5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
C、每4份质量的磷和5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D、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25、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可能是单质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丙可能是催化剂
D、反应前后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7:25
二、填空題(共7题;共36分)
26、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科学家把所有的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
到元素周期表。请阅读下列元素周期表(部分),并按要求作答。
(1)(1分)第12号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可组成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1分)第11号元素与第17 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常用的调味品,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 ;(用符号表示)
(3)(1分)下列各组元素不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字母)。
A、Li和Na B、Be和Mg C、AI和Si D、F和Cl
27、农民在生产活动中,在了解土壤的性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手捏后松开成“一
盘散沙”的土壤属于 ;湿时黏,干时硬,如“铁板一块”的土壤属于 ;屋前房后的菜园土,蚯蚓多、养分足,形成“团粒状结构”的土壤属于 。
28、(4分)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部分,如图是根尖的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c区是 ,该区细胞会不断分裂、分化成为b区细胞。
(2)a区细胞由b区细胞进一步分化而来,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扩大了根吸收 的面积。
29、(6分)如图所示,将装满二氧化碳、氧气的试管倒置于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水槽中,则最后在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 。试管内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0、(4分)小宁同学用溶质质量分数为48%的H202溶液80g、少量洗发水(泡发剂)以及KI溶液50g完成了“大象牙膏”实验。本实验以KI为催化剂,加速H202的分解,在短时间内即可冒出大量泡沫。
(1)欲配制80g48%的H202溶液,需要60%的H202溶液 g进行稀释。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本实验的主要反应 。
31、(10分)如图所示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吸入的气体,顺着支气管在肺里的各级分支,到达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 ] 。
(2)①数量很多,外面包绕着[ ] 。
(3)图中A表示的是肺泡中的 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B 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由此可知,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 完成的。
32、(6分)如图是小宁设计的汽车尾气中CO 排放量的检测电路。当CO浓度高于某一设定值时,电铃发声报警。图中气敏电阻R1阻值随CO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1)根据小宁的设计,电铃应该接在 。(填“AC之间”或“BD之间”)
(2)用久后,电源电压U会减小,报警时CO最小浓度比设定值 。(填“高”或“低”)
(3)为使该检测电路在CO浓度更低时报警,可将R2的滑片向 (填“上移”或“下移”)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26分)
33、(8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ab棒的材料可能是 (填“塑料”或“铜”)。
(2)闭合开关,实验探究过程记录如表所示:
次数 ab棒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 是否有感应电流
1 静止 无
2 沿磁场方向运动(不切割磁感线运动) 无
3 切割磁感线运动 有
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 运动时,导体中才会产生感应电流。
(3)保持ab棒运动方向不变,仅将磁体N、S极对调,重复上述实验,是为了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 的关系。
(4)若将此装置中灵敏电流计换成 ,可进一步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34、(10分)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可能用到的装置如图所示。
(1)本实验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
(2)①写出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上述反应的理论产氧率为 [产氧率=×100%,结果精确到0.1%]。
③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充分加热,发现实际产氧率远高于上述数值,则可能的原因有 ,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略。
(3)某同学进行该实验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未检查装置气密性即向大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固体
b.当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氧气
c.集气瓶中氧气收集满后,先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再将其移出水面
d.气体收集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35、(8分)为了测定长、宽、厚分别是4cm的某土块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小乐和小欢分别展开了以下实验:小乐:另取一块相同规格的铁块,将土块和铁块分别放入2只相同的烧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先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如图甲所示。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 ,直到水把土块和铁块刚好浸没。记录用水的体积分别为V1、V2。
小欢:将该土块捣碎装入量筒内,使土壤表面保持平整,再取一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先沿量筒内壁缓慢地向量筒内注水,快要浸没土壤时,再换用滴管向量筒内滴水至土壤刚好浸没,如图乙所示。记录用水的体积为V3。
(1)根据实验目的,小乐实验方案的空缺处实验步骤应填写: 。
根据小乐的实验:该土块中空气的体积分数为 。小乐在向放有铁块的烧杯中注水时,不慎有少量水溅出,会导致测得的土块中空气的体积分数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2)小欢认为自己的实验方案更加简便,请结合实验目的评价小欢的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四、解答题(共2题;共13分)
36、(7分)电梯为居民出入带来很大的便利,出于安全考虑,电梯都设置有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已知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恒为6V,保护电阻RI=100Ω,压敏电阻R2的阻值随压力F大小变化如图乙所示,电梯底架自重和电磁铁线圈的阻值都忽略不计。(g取10 N/kg)
甲 乙
(1)当压敏电阻R2受到的压力F增大时,其阻值减小,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从而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电梯超载时,衔铁被电磁铁吸住,触点K与触点 接触,电铃发出警报声。
(2)当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达到20mA时,衔铁刚好被吸住。若该电梯厢内站立总质量为1000kg的乘客时,试通过计算说明电梯是否超载。
(3)如果想设置电梯最大乘客载质量为1000kg,计算得出此时保护电阻的阻值应该设置为多少。
37、(6分)在做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某同学误把高锰酸钾当二氧化锰加入反应,反应前混合物的总质量为12.96g,加热混合物到质量不再减少,反应后混合物的质量为8.8g,将反应后的固体溶入水中,过滤,干燥得到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87g。(其中,高锰酸钾和锰酸钾均可溶于水)
(1)求制取氧气的质量。
(2)反应前高锰酸钾的质量为多少
(3)求反应后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